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高校校园文化的历史进程

2011-08-15丁虎生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1年6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政治建设

丁虎生

(西北师范大学 组织部,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高校校园文化的历程是曲折的,研究这一曲折历程,深刻地揭示党对社会主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贯追求,展示党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成功范例的强大启迪,铭记党建设社会主义高校校园文化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正确把握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方向,汲取进一步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智慧和动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解放前中国共产党倡导的高校校园文化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办学实践

“五四”时期的大学文化精神孕育了中国的新文化,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思想和组织条件。生活在社会现实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受大学文化的熏陶,与大学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国大学文化建设发展的历程中,共产党人的身影随处可见。五四运动虽然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但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中坚力量,他们大部分是高校师生,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十分重视教育和组织大学青年开展工作,也十分重视建立自己的学校培养革命干部。1920年,为培养党的年轻干部,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外国语学社”的学生中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吸收青年学生学习外语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同时参加一些革命活动,罗亦农、刘少奇、任弼时就是当时的团员。1921年,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湖南自修大学,自修大学《组织大纲》提出其教育与学习方法“取自动的方法,研究各种学术,以其发明真理,造就人才,使文化普及于平民,学术周流于社会”。为此,湖南自修大学成立了哲学、心理学、经济学和中国文学研究会,在全国有很大影响,蔡元培称赞其办学方式“全与我的理想相合,我欢喜得了不得”,“可以为各 省 的 模 范”。[1](PP.161-162)1923年,当 地 军 阀 以“所倡学说不正,有关治安”为名,将学校取缔。19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上海大学,邓中夏、瞿秋白、陈望道等人从事校务管理与教学工作。上海大学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斗争中一直站在最前线,1927年被国民党政府查封。1925年,吴玉章在重庆创办了共产党领导的中法大学,由于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1927年被国民党强行关闭。同时,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中作出了突出的积极贡献。

为了革命斗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设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及许多干部教育学校。红军大学前身为1931年建立的中央红军学校,1933年11月在江西瑞金改为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实事求是,团结友爱,艰苦紧张,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校风。1936年6月,在陕北瓦窑堡改名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1933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创办苏维埃大学,“以造就苏维埃建设的各项高级干部为任务”,毛泽东任校长,学校由“大学管理委员会”领导。苏维埃大学设本科和预科两部,教员分正教员和副教员两种,学生设立“学生公社”,由全体学生大会选举“干事会”负责领导工作。1933年,在江西瑞金成立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是一所党校性质的大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路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受到全国各界的热烈拥护和积极支持。大批进步青年涌向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为了满足这些青年学习革命理论和本领的需要,培养更多的抗日干部和各种建设人才,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先后扩大和新办了十余所高等学校。其中著名的有抗日军政大学,从1938年设立一分校起,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先后设立了12所分校;1937年成立陕北公学;1938年成立鲁迅艺术文学院;1939年成立中国女子大学和华北联合大学;1940年成立医科大学;1941年成立延安大学和民族学院等。这些大学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困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干部和建设人才,在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建立了丰功伟绩。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在建设革命根据地过程中就十分重视创办大学,尤其是在延安时期创办的革命大学在中国大学文化建设史上有着独特的意义。

第一,确立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理念。延安时期的大学文化体现为抗战文化、民族文化、大众文化,代表着这一时期中国的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开创了大学文化的新纪元。其大学文化理念,最突出的是为人民大众服务,为抗战服务。为使学生的思想符合新民主主义文化与教育的目标,解放区大学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锻炼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以全新教育方式、教育制度和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与工农群众打成一片,一心一意为工农群众服务,为民族利益献身的革命人才,为实现党的路线方针奠定了理论基础、人才基础。这些人才奔赴抗日前线,或办报纸,或搞文艺创作,或领导抗日斗争,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把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传播到人民大众中去。延安时期的大学文化实践,形成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确立起造就一大批“革命的先锋队”的思想,树立了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世界观,加强了党对大学的领导的意识。

第二,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马列主义学风。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风》的重要报告,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他在报告中尖锐地批评了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际分离的不良现象,倡导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列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列主义的方法。12月,中央做出《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明确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正确地运用这种理论去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强调理论与实践、所学与所用的一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了保证这一基本原则的贯彻落实,各大学都采取启发的、研究的、实验的方式,以发展学生在学习中的自动性与创造性,养成学生自由思想、实事求是、遵守纪律、自动自治、团结互助的学风。解放区的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为大学教育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学与用一致,理论与实践结合”成为中国大学理念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塑造胸怀坦白、品德高尚的革命道德。1937年10月23日,毛泽东为陕北公学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地赋予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顺利解决。”解放区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十分注重塑造学生品德高尚的革命道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大力倡导政治操守、艰苦奋斗、克己奉公、不怕牺牲的精神,反对自私自利、腐化堕落、贪生怕死和政治上的变节行为。以抗大、陕北公学、鲁艺等院校为代表的解放区大学师生,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他们忠诚坦白、无私无畏,一心谋求民族解放的高尚品德和革命情操。

第四,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原则。解放区大学把生产劳动作为重要的育人手段,列入各个学校的教育计划中。如延安大学规定教职员和学生均须参加生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的时数占总学习时数的20%。许多从全国各地来到延安的热血青年,第一堂课就是挖窑洞,如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大学生为了建设新校舍,半个月突击劳动,共挖窑洞175孔。对此,同学们自豪地唱道:“大学生动手挖窑洞,古今中外都没得。”“艰苦卓绝的精神,千年万载不磨灭”。鲁艺师生也与其他大学一样,一面教学,一面劳动,一面创作,他们积极参加开荒、种地、砍柴、烧炭、纺线及其他副业生产和服务性劳动,在劳动中认识了劳动的意义,丰富了创作的源泉,新编秧歌剧《兄妹开荒》以及冼星海与塞克写出的《生产大合唱》等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就是在劳动中创作的。在大生产运动中,师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成果,提高技能,增强劳动观念和群众观点,培养起了勤劳朴实的思想感情和作风。

二、新中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观念与精神的确立

新中国高等教育理念,总体上表现出鲜明的变革特征。即否定旧教育的性质及其基本精神,确立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观念与精神,改变旧教育的制度、内容和方法,建立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高等教育体系。

(一)高等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发生重大转变

第一,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高等教育功能观。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教育为劳苦大众服务。毛泽东主张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是“大众的”,“它应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2](P701)周恩来认为:“我们的教育是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要为广大的人民服务,要从广大人民中培养出大量人才。”[3](P2)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新民主主义教育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明确了改造旧教育、发展新教育的方向。以为人民服务的高等教育功能观为取向,新中国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了旧教育;开展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确立了新学制,保障了广大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权利;进行了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和专业改造,使其更加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从而使我国高校在教学、科研两大功能之外,更加突出地发挥社会服务的功能。当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过分强调社会经济服务功能,而影响甚至偏废教学、科研功能的问题。

第二,政治论、工具论取向的高等教育地位观。当时的观念认为,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乃至实现共产主义,就必须建立属于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队伍,“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社会主义是不能建成的”。[4]为此,就必须把高等学校建设成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机构。教育被当作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一种斗争工具。1958年毛泽东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了高等教育的政治属性。由于实际贯彻这一方针过程中“左”倾错误的严重影响,使高等学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影响。高校被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工具和阵地,参与到各种政治斗争和政治运动中,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各种政治活动的严重不良影响。

第三,培养模式由“通才教育”转向“专门人才”。1950年初,新中国的教育管理者经过反思,认为旧教育“理论与实际分家,学与用脱节”,旧式大学培养出许多“样样懂,样样不懂”的“空才”。[4]1952年,《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旧中国的高等教育“院校的设置是盲目的,是严重地脱离实际的。因此,院系重复、人力物力分散,教学效果很低。加以课程内容广泛笼统,只能培养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所谓‘通才’。这种‘通才’教育的结果,在旧中国就表现为‘学非所用’、 ‘用非所学’。”[5]苏联专家福民认为,培养“通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制度反映在高等教育上的特点”。[6]因此,全国高校转向学习苏联经验进行院系调整,以建立培养“专业人才”的体制和模式。从1949年到1959年,全国高等学校共聘请了861名苏联专家,指导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专业设置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拟订。转变高校“系科庞杂,教学不切实际,培养人材不够专精”和“缓不济急”、“细水长流”、“长期培养”的人才培养思想和模式。

第四,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促使管理模式趋同化。1950年政务院提出“全国高等学校以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统一领导为原则”,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高等教育部,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集中统一领导。1953年政务院颁布了《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指出要“有步骤地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统一与集中的领导”,高等教育部与中央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管理学校的领导体制确立。建立集中统一的高教领导体制符合当时的国情,对于恢复和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的落实,促进教育事业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是,过分的集中统一,过于呆板划一,使学术思想僵化,妨碍了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为改变这种现状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1958年,教育部提出了将187所高校划归地方领导的具体方案。但由于地方缺少管理高等学校教育的经验,加之“大跃进”的狂热氛围,使地方发展教育的积极性、灵活性变成了盲目性。高校由1957年的229所增加到1960年的1289所,三年时间增加了1060所高校,这种发展不仅超出了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也违背了教育规律,使高等教育事业陷入混乱状态。

(二)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改造师生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适应建国初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除了培养大学生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外,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成为当时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接管和改造高等学校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比较完善的政治工作制度和思想教育体系。

第一,积极探索党对高校的领导方式。1950年,教育部确定大学及专门学校采取校(院)长负责制。1955年,中央要求积极建立健全党委管理学校的工作机构,加强党委对学校的领导和监督。1956年中共八大以后,我国高校逐步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院)务委员会负责制”,但由于1957年反右扩大化,实行了“外行领导内行”,全面否定了校长负责制,校务委员会名存实亡,校长及专家学者对学校发展的发言权和积极性都受到影响。1961年,中央颁布《教育部直属高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高教六十条”),“高教六十条”对高校党、政权力作了比较明确的界定,规定高等学校的领导制度,是“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高等学校的校长是国家任命的学校行政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委员会和学校的正常工作。校务委员会是学校行政工作的集体领导组织,由校长和副校长担任正副主任,校务委员会对学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作出决定,由校长负责组织执行。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在高等学校中的基层组织,是学校工作的领导核心,对学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高教六十条”的这些规定,既加强了党对高校的领导,又充分肯定了以校长为首的学校行政的作用,使党、政关系明确,工作分工清晰,适合当时高校的实际情况,对规范和整顿高校管理工作起了积极作用,为建立“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加强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建设。1949年11月,教育部确认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开始将高校开设政治理论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随后根据各校情况,成立“政治课教学委员会”或“教学研究指导组”,作为政治课教学的领导机构。改进课外活动,放映《列宁在十月》、《远方未婚妻》、《青年近卫军》、《愤怒的火焰》、《易北河会师》等相应的苏联电影,向学生推荐《新儿女英雄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举办各种展览会,采取丰富多彩的方式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是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逐步展开,出现了“把政治理论课与业务课对立起来”和认为“只有政治课才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错误或片面认识,为此,教育部又要求各高校在拟定教学计划时,把思想政治课作为业务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专业科、基础课一样对待,取消“政治课”名目。1952年10月,根据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精神,各高校开始开设“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课程,1953年又在此基础上增开“马列主义基础”。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各系、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1955年,高教部要求各高校除设立公共必修课类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外,还要加强对时事政治的学习。

第三,建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一是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要求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教好政治理论课本身,而且要逐步组织和指导学生课外的政治思想教育,组织和指导全体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学术思想批判工作,以便能在思想战线的各个方面成为学校领导的有力助手。二是建立政治辅导员队伍。在继承解放区教育事业“政治指导员”制度和借鉴苏联实行的“政治辅导员”制度经验的基础上,1952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的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在全国高校设立称为政治辅导处的政治工作机构,1953年,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率先设立学生政治辅导员,要求“两个肩膀挑担子”,一个肩膀挑政治工作担子,一个肩膀挑业务担子,此后,全国各大高校逐步设立政治辅导处,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三是确定党、团以及群众组织的专、兼职工作人员。逐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具体负责,党政齐抓共管,共青团、教工会、学生会积极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第四,开展教师思想改造学习运动。根据当时知识分子的整体思想状况,毛泽东号召文化教育界的知识分子开展一个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运动。1951年9月,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等12位教授联名发起北京大学教师政治学习运动。同时,周恩来向京、津大学教师和学生代表作《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号召知识分子从确立民族立场到人民立场,更进一步到工人阶级立场;分清敌我,打消保持中间态度的念头;把为人民服务与为国家、为民族、为全人类的光明前途、为我们美好的将来服务统一起来;改造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旧的思想和作风;把死知识和活知识、理性的知识和感性的知识结合起来;既要建立民主生活,又要反对极端民主化;要善于批评与自我批评。1952年,全国教育系统展开了思想改造运动。全国高校91%的教职员和80%的大学生参加了学习运动。学习运动对帮助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学习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解决其世界观中最根本的立场问题,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实现向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转变起了重要作用。但存在着对“思想改造”要求过高过急、简单粗暴、急于求成和混淆学术批评和政治批判的界限的问题。

三、改革改放以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通过“拨乱反正”,高等教育走上恢复发展的道路。从20世纪80年代高校校园文化热点纷呈,90年代高校校园文化的主流引领作用得以加强,到21世纪初期以构建和谐校园为核心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蓬勃兴起,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和突出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受到普遍重视和加强,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高教领域的“拨乱反正”促进高校校园文化恢复

1977年8月,邓小平邀请30多位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提出恢复高考制度。1978年春,中央先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和教育工作会议,开始在科学与教育领域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

第一,高等教育观念的归位与变革。1979年1月,国家科委、教育部、农林部联合召开的高等学校科研工作会议,提出要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认识和学会按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来办高等教育。随后《教育研究》开设专栏,批驳“文革”期间的种种荒谬观点,一批教育家积极倡导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对一系列过去被视为理论禁区的观点和问题进行探讨,促使高等教育观念回归与变革。人们认识到,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多功能的社会事业,它不仅是开展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研究的理想场所,还具有经济功能、精神文明功能、干部培训功能和社会智囊功能。如果不调整好教育事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增加投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就会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腿。“政治不能代替教育,更不能破坏教育”,要充分发扬学术自由,允许不同的学派、不同的科研方案或实验方案,也允许个人自选课题进行研究,允许自由探讨和竞争,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禁止对学术问题乱扣帽子,“学习一般不搞竞赛,科研一般不搞突击”,为高校创造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维护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7]

第二,“求知热、成材热”成为校园文化的时代特征。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良性稳步发展,社会对人才的旺盛需求和尊重人才的氛围,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长,高校校园文化理论研究也有了一定的进展,人们对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有了更深的认识,从中央到高教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都开始积极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内部开始有意识地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组织和引导,校园文化建设走向自觉,“文革”后的社会变革和高考制度的恢复,使一批积极进取、富有才华的青年进入大学。大学生不甘心于“三点一线式”的校园生活,创造了丰富的校园文化形式,如书画展、摄影比赛、集邮比赛、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社团文化、社会实践、勤工助学、西方思潮热等校园热点。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满足精神需求、成才需求、人际交流需求。“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发愤读书、立志成才、实现自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是当时大学生中最流行的口号。读书成才的热情空前高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科学知识的崇拜,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求知欲望。他们关心社会改革,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求知热”、“成才热”成为当时高校校园文化最突出的特征。

(二)改革开放推进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激荡、热点纷呈

1979年以来,中央多次对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做出具体部署,并对招生制度、考试制度和毕业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激发了高校培育优秀校园文化,提高办学水平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一,各种文化思潮激荡中的高校校园文化。20世纪80年代,高校师生日益认识到校园文化生活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开始由自发的文化现象逐步向自觉的文化现象过渡。由于对“文革”政治的反感,不少人厌烦政治、不关心政治,以致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对“高校去政治化”、“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思潮的影响,就容易不辨是非,产生思想混乱。随着国家对外交往日益增多,西方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科学理论逐步介绍进来,高校里关于人道主义、异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南斯拉夫实践派观点以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评价与讨论此起彼伏,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理论观点成为热门话题,吸引了许多大学生的兴趣。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莱斯比特的《大趋势》、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等成为大学生的热门书。从1978年北京“西单民主墙”开始,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这一思潮反对党的领导、怀疑社会主义制度、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主张实行所谓“社会改革”,走资本主义道路。西方民主、自由、人权以及三权分立、议会民主和多党制受到追捧;个人主义思想抬头,“自我中心”、“个人之上”、“拜金主义”的观念受到推崇;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有所滋长。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借助一些刊物、讲坛和组织,在国内高校流传。社会上的“脑体倒挂”现象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1984年,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经商热”、“下海潮”、“第二职业”冲击大学校园。

第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了防止“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大学生的侵蚀,把大学生的思想凝聚到“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上来,中央和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1980年4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和改善学校党委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要建立一支坚强的、精干的、有战斗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并根据条件建立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制度。1981年8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暂行规定》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要求高校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1986年底,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全国许多地方相继发生部分高校学生以“要民主、要自由”为口号的游行事件,为此,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高校旗帜鲜明地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和斗争。1987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提出从8个方面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但是,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逐渐泛滥,“知识分子中出现了极少数以骂共产党、骂社会主义出名的所谓‘精英’。他们撕去‘爱国’、‘民主’的外衣,几年来,他们被捧得很高,不仅进行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政治宣传,而且形成了一种哗言惑众的很坏的学风。”而许多青年学生“幻想一夜之间把西方的物质文明搬到中国土地上”。[8](P61)在国际国内因素的综合影响下,1989年4月中旬至6月上旬,出现严重的动乱和政治风波。1989年7月,国家教委召开全国高等学校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高校稳定工作,要求加强对高校的领导,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教育工作的第一位。1990年4月,中组部、中宣部和国家教委党组联合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会后,中央发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规定了高校党委的7项任务。此后,由中组部、中宣部和国家教委(教育部)联合召开的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制度化,根据高校党建工作需要和高等教育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召开一次会议,各地党委也相应地召开本地高校党建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的精神,使高校党建工作得到不断改进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逐步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得到不断加强。

(三)高校体制改革推进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

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进入稳步发展和深化改革时期,随着高校面向社会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校园文化建设得到普遍重视,高校校园文化进入了自觉建设和发展阶段。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强化了校园文化的导向、激励、约束、调适和凝聚功能,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和行动都逐步覆盖到精神、制度、环境、行为等层面,其育人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一,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与高校管理制度的完善。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确定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立法,建立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有效体制。1996年,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具体规定了党委的领导职责。1998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39条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对高校党委的领导职责以及领导方式,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职权以及行使职权的方式,高校组织机构设置和民主管理与监督等作了具体规定,为规范高校管理提供了法律上的组织保障。1993年,国家教委发出《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根据事企分开的原则及学校教学科研、校办产业、后勤服务各方面的不同职能,建立不同的管理模式。绝大多数高校进行了学院制管理模式改革,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以院系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高校普遍建立了教师资格制度。在分配制度改革中普遍实行了校内津贴制度,形成了以国家工资为主、校内津贴为辅,双轨运行、统筹管理的高校分配制度。在招生制度上进行了国家计划招生于自费、委培、定向等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探索,1994年实行招生“并轨”,取消了国家任务与自费、委培生的分数差距,实行所有学生都交纳学费的“成本补偿”制度,并完善了国家奖学金、学生助学贷款等制度。逐步将国家计划分配就业制度改变为社会选择就业制度,实行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办法。为适应市场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许多高校实行了学分制、选修制、主辅修制、导师制、双学位制等具有“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为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益,对高校后勤工作进行了社会化改革,建立了企业化管理模式。

第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等教育观念的确立。一是树立了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观念。“高等教育如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成为高等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管理体制的积弊,从而淡化高校单一隶属关系的观念,进一步拓宽高校的服务面向,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树立起面向社会需求增强自主办学活力的观念,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观念,讲求效益、开放办学的观念。二是确立了竞争机制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高校在管理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加快推进教师和管理干部聘任制改革、机构编制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破除了职务终身制和人才单位所有制,建立评聘分开、择优聘任上岗的竞争机制,实行了聘任合同制和任期制;实行了校内津贴制度,建立了以国家工资为主、校内津贴为辅的高校分配制度,加大了学校在分配上的自主权。三是树立了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和人才市场观念。学分制、聘用制、成本与效率、质量与规模等成为高校改革发展的关键词,高等教育综合化、市场化、产业化观念对高校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四是素质教育的理念得到全面推广。从1995年开始,素质教育理念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逐步构建了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体系。

第三,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校园文化活动蓬勃兴起。1990年,首届全国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就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作用、规律、现状、发展和建设思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促进了人们对校园文化的科学认识。1994年,中央提出要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1997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校园文化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1998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全国建立了若干个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开展研究与示范工作,推进高校开展素质教育。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推进素质教育。从此,大学生素质教育成为全国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核心内容。围绕素质教育,各高校普遍加强了对校园文化发展的引导和管理,高校对校园文化方向性的把握、对校园文化内容的组织、规划和引导,保证了高校校园主流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和育人功能的发挥。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表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两个课堂”紧密结合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出“宽厚基础、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二是素质教育的观念与方法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力求发掘专业课程中蕴藏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三是加强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改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普遍更加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人文环境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练意志、塑造自我的重要作用。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四)构建和谐校园推进校园文化整体统筹发展

世纪之交,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网络日益发达,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人类文化交流不断深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从总体上提升大学实力、凸现大学特色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要工作。高校普遍把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到发展大学文化系统、构建和谐校园的高度,整体谋划,统筹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大学理念基本确立。(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高校文化的创造在于立人,高校文化的发展在于发展人。大学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者;高校师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成果的享有者,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依靠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首先是围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的根本利益。(2)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社会发展要求高校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此,高校进行了大量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许多高校出台政策、加强引导,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搭建平台,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主流。(3)构建和谐校园,树立整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认识,整体规划,以和谐的校园文化,构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基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好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应。

第二,高校校园文化进入整体推进、全面创新发展新阶段。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16号文件”),“16号文件”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提出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主要任务。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了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在中央以及各有关部门的号召和指导下,全国兴起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高潮,人们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许多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与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教学研究等高校重要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议题,整体规划,积极推进,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真正进入了自觉发展的新阶段。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抓住校园文化这个重要载体,卓有成效地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高校校园文化载体更加完善和丰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开始全面协调地发展,校园文化载体呈现网络化、多元化、特色化特点,有力地提升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品味,丰富和发展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第三,高校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围绕素质教育、和谐校园建设的时代主题,许多高校以整体规划和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开展大学文化建设,提高了高校建设校园文化的谋划能力和组织水平,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上升到了组织文化建设的整体层面。(1)精神文化的发掘提炼与弘扬培育备受重视。各高校普遍重视通过整理发掘校史、提炼宣讲校训、创制演唱校歌、宣传校内名人掌故、举办校庆纪念活动等方式,弘扬学校优秀传统精神文化,同时,有些学校还结合所处的地域文化特色、本校优势学科发展特色,提炼和宣传具有时代内涵与个性特征的精神文化。(2)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取得实效。随着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普遍进入了一个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许多地方政府以及高校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方面都给予了大量投入,构成了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的基本硬件支持体系。(3)校园文化载体与文化阵地建设得到加强。网络文化、公寓文化、社团文化建设及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困难资助制度,增进师生的文化认同,增强校内凝聚力,并向社会展现学校独特的文化品格。(4)高校校园制度文化更加健全和完善。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建立融入本校独特精神文化内涵、符合本校实际的制度体系,特别是在2008—2009年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更是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重要任务,高校内部各类人员都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各项事业都有了基本运行制度,建立了符合时代特征和高校发展规律的高校内部管理的制度体系。(5)校园文化氛围呈现出和谐文化特征。营造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目前,和谐发展、理性发展成为高校发展的主题。高校的学术追求正在从狂热的数量与排名竞争中逐渐回归它的理性本质,高校校园学术自由、思想兼容的氛围越来越浓,理性批判的精神品格得以恪守,特别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确立了师生共建共享、各要素统筹兼顾的观念和尊重个性、支持创新的思想观念,总体上形成了师生民主平等、乐守其规、勇于创新、宽容和谐的校园文化特征。

[1]高叔平.蔡元培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3]周恩来.周恩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钱俊瑞.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J].人民教育,1950,(1-2).

[5]人民日报.做好院系调整工作,有效地培养国家建设干部[J].新华月报,1952,(10).

[6]A.A.福民.苏联高等教育的改革——在京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座谈会上的讲话[J].人民教育,1952,(9).

[7]教育部理论组.按照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来办高等教育[J].人民教育,1979,(5).

[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政治建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