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建立专业导师制度的研究与实践

2011-08-15

大众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导师制导师院校

农 琪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高职院校建立专业导师制度的研究与实践

农 琪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专业导师制度是高职院校与学分制配套的一种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面独具特色。文章阐述专业导师制度的目的和意义、实施内容、运作模式、实施效果以及管理过程中有待思考的几个问题。

高职院校;学分制;专业;导师制度

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采用导师指导学习的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的几所闻名于世的大学,而我国最早则用于对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但是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制度下也逐步实施专业导师制。专业导师制是指在学分制条件下,聘请本专业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担任导师,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据此合理地安排自身学习进程,自主地建构合理的专业理论知识结构,掌握本专业岗位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综合表达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加深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等,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特长,实施因材施教的一种制度。

(一)建立专业导师制度的目的和意义

1.专业导师指导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未来发展的方向及社会需求,树立专业自信,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职院校的新生入学后,对自己所学专业及专业的发展前景缺乏必要的了解,需要导师对其在专业的认同等问题上进行正确的引导,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学生的理论基础相对较弱,不应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过高,而应强调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基础上,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专业导师制度的建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专业自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专业导师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课程进行包括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的要求进行系统指导,培养过硬的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随着高职院校学分制和弹性学分的推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多的选择,但大部分学生对学分制的管理规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不甚了解,这就需要导师对其给予必要指导。

3.专业导师参与专业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念,提高毕业生就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专业导师可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以后从事的专业、职业和行业,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导师本来就是本专业和行业的专家,参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可充分利用导师在本专业和行业各方面资源优势,开拓毕业生的更为广阔的就业渠道,不断提升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二)专业导师制度的实施内容和运作模式

1.构建专业导师管理制度,明确专业导师的准入资格,专业导师的责权利。专业导师应由思想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的本专业较高学历和职称的教师担任,导师的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与本行业及企业等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擅长与学生沟通,专业导师应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教科研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专业导师的聘任应在专业新生入学时,通过师生的双向选择来完成。专业导师的配备应根据专业的学生和教师的比例作适当的要求,总的原则是学生与导师比例应不大于25∶1。

3.专业导师应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关学分制等问题提供咨询,根据学生的累计学分、累计平均学分绩点、学期平均学分绩点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课程选修指导与帮助,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各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方面指导与训练,实施计划可按学年或学期来划分,每个学生通过参与导师承担的项目开发、技术服务项目、实训指导项目,以及参加每学期由专业导师制定的专业训练项目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5.日常管理要求专业导师每周至少与学生见面一次,解答学生对本专业发展、就业、技能、知识等方面的疑惑并引导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就业观。专业导师还应组织学生成立专业技能社团或基础课程社团,并正常开展活动,辅导学生参加市级以上的专业技能大赛或基础课程大赛。专业导师每学期应组织一次专业技能或专业知识或基础课程学生大赛;或举办一次对学生专业或基础课程讲座;或组织一次校外专家举办对学生的专业或基础课程讲座;或进行一次系级以上的教学公开课。

6.学校应投入必要的经费以确保专业导师制度的顺利运行,按一定的生师比要求,划拨一定额度的工作经费和导师津贴,师生举办的各种活动、科学研究、实践创新也应有经费支持。可根据学院实际情况,适当配备一定的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实验实训场地,保证专业导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实施和运作模式的有效开展。

(三)专业导师制度的实施效果

1.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得到充分落实。实施专业导师制度后的毕业生,无论是在专业技能,还是在职业素质上,都比以前的毕业生有明显改善,学生在就业时受到了许多区内知名大企业的青睐,学生在企业的收入及各方面待遇也比较满意。学院与这些企业还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录用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还源源不断地选派企业骨干员工到学院进行岗位技术培训及职业技能考证。

2.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校园主动学习的风气日益浓厚。经过几年专业导师制度的实施,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学习风气明显好转,因为从新生入学开始,他们就得到了专业导师的悉心指导,对所学专业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兴趣高,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科技活动和社会活动,考取各种岗位职业技能证书,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校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转化,校园学习风气日益浓厚。

3.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实行专业导师制度,对教师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理论知识深厚、工程实践能力强、科研水平高、教学质量好、工作严谨的老师获得了学生的广泛好评。作为专业导师,应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参与本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熟悉本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不继续学习就无法指导学生,就要被淘汰,压力也是动力,无形中就形成了教师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意识。想当好专业导师,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提升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真正地起到专业导师的作用。另一方面,专业导师的工作成果和业绩也为职务职称的晋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4.师生关系融洽,毕业生真情回馈母校。目前,学院实施的专业导师制度,得到了广大学生中热烈欢迎,据学工部门问卷调查,60.8%学生认为导师制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85.4%的学生认为,导师制切实解决了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少困惑。导师在与学生共同学习和协同工作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师生之情、兄长之情、朋友之情,毕业离校后还与导师保持密切的联系,为母校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便利。

(四)专业导师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1.如何解决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导师相对较少,学生与导师比例过大的问题。由于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专业教师与专业学生的比例,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有较快的增加。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而合理的学生与导师比例应控制在10~15人左右。每个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过多,则导师制度的实施是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的。

2.如何加强专业导师指导学生的工作责任心问题。有些专业导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比较繁重,无法履行导师职责,有的学生反映与导师见面的次数太少,导师制没能获得预期的指导目的。导师与学生联系较少,以致相当部分学生认为导师对自己的思想、兴趣、特长了解不够充分。甚至有个别导师与学生长期不接触,在教师和学生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3.如何建立长效的监督激励机制的问题。目前,导师制度还缺乏比较完善的监督激励机制,制度里的考核点很难检查与量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效果都还停留在书面材料的汇报,并不能真正体现导师工作的质量。学生不愿得罪导师,也不能及时、甚至不敢反映导师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激励机制上,导师工作和其他教学工作相比,部分导师认为导师的津贴还是相对偏低,不能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加上缺乏比较完善的监督激励机制,没能对导师的工作进行及时、恰当的指导、考核和评定,以致导师对其工作的实施缺乏压力、动力和工作热情。

[1] 张惠典.对本科院校实行“专业导师制"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8(17):15-17.

[2] 张宏彬,王斌,杨润贤.“1+1+1专业导师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0,(33): 111-112,187.

G642.0

A

1008-1151(2011)05-0159-02

2011-01-18

农琪(1969-),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与制造研究。

猜你喜欢

导师制导师院校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V eraW an g
导师榜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