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校企合作 做好职业教育
2011-08-15张宇
张 宇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沈阳 110164 )
1 坚持产学结合教育模式,深化教改
传统的教学模式遵循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过分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书本知识,轻能力培养,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严重脱节,导致人才输出不能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需要加大改革力度,要与时俱进,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开出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大力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突出生产性实训功能多方位开展校企合作。
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完善与创新,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教师了解市场,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师知道如何帮助学生成才,而培养学生成为市场需求的人才是校企合作的切入点,学校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意愿,了解市场的需求,根据供需来配备相应的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促进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改革的经验,要转变以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的学科型模式,改变在课程设置上的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教学模式,真正扭转实践教学处于为理论教学服务的从属地位。通过由企业一线人员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这一平台,从岗位能力要求出发,推出与之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方案的制定中把与职业能力目标相关的知识内容和技能要求纳入教学计划中,使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互相衔接,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落实。
2 完善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促进校企合作长期有效的可持续发展
完善校企合作相应的激励机制,就要充分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企业招人,不是招“最好”的,而是招“最好用”的。现在很多工科大学生理论与实际脱钩,特别是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创新能力差,这是他们难以适应企业和工程技术部门要求的主要问题之一。明确了这一点,学院在自我定位时要摒弃传统的思维模式,着力打造适应行业、企业和岗位需要的“现场工程师”,为生产一线输送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建立企业技术需求与技术难题档案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充分利用区域技术市场,实行定期邀请专家进行成果发布和讲学制度,重点支持建立产学研联盟。
完善校企合作相应的保障机制,促进校企合作长期稳定的发展。具体举措是建立校企双方的管理协调机构, 负责协调处理校企合作中的有关问题。同时建立相关基础文件。如《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等。另外还要建立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标准。邀请企业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质量监控。课程评价标准必须将教育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统一起来。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 按照《企业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企业教学学生管理办法》, 扎实开展教案、 教学进度、作业批改检查等工作。做好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的后续监督工作, 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环节进行督察和评价, 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由校企双方给予相应奖励或处罚。
3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多方位开展校企合作
加强顶岗实习工作。把顶岗实习工作作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工作。探索多种形式的顶岗实习,一是根据企业的用人需要,学生随时参加大型活动的体验式顶岗实习,让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岗位做短期的工作体验,如在实践教学中参加三花戴卡等模具企业的认知实习等。二是开展暑假顶岗实习,在放假前动员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后,安排假期到企业的工作岗位进行2-3个月的顶岗实习。如:暑期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去金杯进行顶岗实习。三是就业前为期1年的就业性顶岗实习。实习期间学生和企业进行双向选择,基本确定就业岗位,保证人才输出与企业岗位的无缝接轨,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的良性合作。
4 依托区域经济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是高职教育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职业教育的特色决定了其必需依托区域经济,围绕区域经济特色实现培养人才,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前提就是依托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立足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能,也是办学求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依托区域经济,可以保证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的教学改革中来,也可以争取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职业教育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依托区域经济资源,为地方培育更多适用型人才,才能在与区域经济的互动中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可行之路。如:天津市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推进,与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世界经济实力500强企业有106家在天津投资设厂,为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提供了广泛的合作对象 而且合作对象在技术水平、工艺水平方面均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模式要立足于发展区域经济,着重于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职人才,创新理念和合作模式进程中更要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让校企合作成为新形势下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战略要求,总之,校企双方只有通过市场的通道, 按市场规律去发挥各自的特长, 才能实现产学资源的互补, 进行全面合作和长期合作, 进而实现校企双赢,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各方面获利的目标,保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真正落实。
众所周知, 校企合作办学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石,有利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 能够有效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能够促进教师深入一线, 提高“双师”素质;能够推进产学研结合, 提高办学层次;可以有效地摆脱目前高等职业学校普遍面临着输出的人才对接有障碍、职业技能匮乏,上岗周期长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