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潜在课程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2011-08-15尹珍玲

大庆社会科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德育课程

张 斌,尹珍玲

(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8)

论潜在课程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张 斌,尹珍玲

(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8)

潜在课程又叫隐性课程、隐蔽课程、潜课程、第三类课程。它与学校公开开设的课程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完善学生道德品质和提高道德水平的整个德育教育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每位德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潜在课程的德育价值,充分认识开发利用潜在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还其以应有的教育地位,使其在学校德育教育实践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高校学生;高校德育;潜在课程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潜在课程”概念传入我国,20余年的历程中虽然颇有进步,但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整体上仍处在初步兴起阶段。潜在课程研究有助于深化高校德育改革。现代高校德育需要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体系,潜在课程的内容将极大地延伸高校德育改革的广度。与以往的德育改革相比,潜在课程的研究将更加影响现代课程的制定,推动课程改革。潜在课程在传统的正规课程基础上,重视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文化气氛、师生关系等潜在课程因素,从而使现代课程既有传统课程的严实性,又有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教授方法灵活性、教育形式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对潜在课程问题的发展与探讨,则会使整个学校生活发生新的变化,从动静两方面进行改革,必将收到好的效果。本文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论述潜在课程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一、发挥社会控制功能的需要

古往今来,潜在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社会控制功能。潜在课程所发挥的社会控制功能,是在一种潜移默化的状态中进行,而不是直接作用于社会之上的,它通过促进每个学生个体的社会化来实现社会控制这一功能。个体社会化就是“一个人学习共同的社会规范、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过程,这是一个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双向动态过程。”高校学生社会化“是指高校学生在中学阶段社会化基础上,以校园文化为依托,进一步学习、吸收和创造社会文化,掌握社会所畅行的行为方式,逐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能自觉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也就是说,高校学生在高校文化熏陶之下,通过自身学习,不断吸收新的文化,并创造新的社会文化,通过这一过程将自己转变为一个独立成熟的社会人,这一过程是一个非独立的社会人转变为一个能够自我创新、自我发展,能适应社会变化的社会人。

从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高校学生如果仅仅在课堂之上学习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在学生的掌握中很可能只是一些冰冷生硬的文化符号,仅仅掌握了这些“符号”是不可能使高校学生适应社会,完成社会化这一任务的。高校应当通过对潜在课程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潜在课程的育人功能。潜在课程的一大特点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广泛影响教育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高校学生完成社会化的任务。潜在课程通过高校教育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影响学生,通过隐含的信息渐进式的教育学生;以老师高尚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行作为榜样,为学生树立标杆;通过良好的校风影响学生;通过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协作能力的提高。潜在课程通过这些使高校学生自觉地规范言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潜在课程强调要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加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确定自身的社会角色、积累人生经历、提升与人协作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社会的认可,并适应现实生活,从而实现社会控制功能。

二、适应高校学生道德现状变化的需要

深刻的批判性、系统的理论性。他们不愿意接受灌输式的教育,更加倾向于自身的探索与验证,不愿接受现成的真理,喜欢亲自观察分析获得自己的价值判断;他们自信,自尊心强烈,提倡平等、民主,主体意识强烈,经常以各种方式抵制高校德育教育的理性操作;他们活泼、有生命力,对繁冗、单一、刻板的灌输式课堂教育极其厌烦。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潜在课程促进高校德育的方法改革,发挥潜在课程在德育教育功能上的作用,改变以往呆板、单一、机械的教育模式,变单一灌输为互学相长,变封闭为开放,变单一主动为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去进行自我教育,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对德育的内容加以选择、吸收和改造,然后外化为行为,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借鉴吸收其他国家先进德育教育方式的需要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充斥着整个社会,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传播开辟了广泛的平台,各种正确、符合社会主义主导价值取向的信息与各种不正确的、违背社会主义主导价值取向的信息相互交织激荡,这必然对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冲击。一些不良分子,通过各种现代化渠道,散播虚假信息、诋毁社会主义、抨击我们的社会主流价值观,高校学生此时很可能因涉世未深、思想不够成熟而受到这些不良思想的影响,从而对党的政策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产生质疑。现代社会的特点表现为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高校学生因为处在特殊时期,生理上已经成熟,但心理仍然没有完全成熟,世界观与价值观仍然没有完全成型,此时他们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同时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一些高校学生看重功利,轻视德行,缺少修身、明德的自主性,一些高校学生喜欢放纵自己,道德素质较低,经常做出有违道德的事情;在高校中,有些学生只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重技术掌握,轻文化修养,甚至认为开展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没有意义;一些高校学生道德行为水平低,自律意识极差,更有甚者连最起码的文明修养行为都达不到要求。

当代高校学生具有三大特点:强烈的独立性、

西方在进行德育教育中,往往采用隐性的方式对公民进行渗透式的教育,很多国家都没有明确的德育教育一词,但是却以公民教育这一形式进行着道德教育。国外一些高校非常注重发挥各学科、各种学术活动等载体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作用”,注意教育的隐蔽性与多样性。比如美国在开展高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视隐蔽性的教育方式。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公民教育,将所要传达的道德教育与爱国教育信息隐藏于各种活动与课程内容当中,充分利用潜在课程发挥课堂渗透的作用。美国各大学普遍开设通识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体有历史科、公民科、人文科及有关专题。在进行这些课程的教授过程中,美国社会的民主、爱国、敬业、社会道德等等相关的信息便隐藏于这些课程中,将德育知识融入学术专题中,在潜移默化中便完成了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公民“好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此外,美国高校还通过传媒途径,利用电影、电视、网络、广播等进行道德教育,倡导美国精神和价值观。通过公共环境宣传其价值观念与道德准绳,真正达到生活无处不教育。加拿大十分注重专业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提倡“体验”教育法,主张知识与实践并行,达到知行合一。他们注重学生的创造力,课堂上往往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励学生去发现问题,获取信息,提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互学相长突出,学生随时可以提问,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教师不仅尽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而且激发学生们去发掘问题,提高了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德国历来注重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德意志民族精神,热爱祖国;爱劳动,以勤奋为荣;讲认真,工作严谨不苟;有信念,不管在困难时期还是顺利时期都具有乐观精神,为信念而执著追求。新加坡将德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新加坡中小学还都普遍开展了五项辅助隐性教育活动:榜样 (EXAMPLE)、阐述(EXPLA-NATION)、规劝(EXHORTATION)、环境(ENVIR-NMENT)、经验(EXPERIMENT),以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发展经济、科技,为了应对社会矛盾的挑战,比较重视高校学生的德育,有一套系统而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很多方法对我国的道德教育研究和实施有借鉴意义。他们针对不同学生的特殊需要所采取的辅导教育方式,通过教育和文化布设所开辟的环境教育方式,通过潜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所进行的感染教育等,都值得我们学习。这些国家将德育渗透在各种课程和各种现实生活、活动、环境之中,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而且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学生通过各类活动不断地将道德原则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进而转变为行为习惯。这种潜在教育的德育观念和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四、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这为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所谓以人为本,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就是要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尊重人的价值。德育教育若不以人为本,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人是德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立足于人,从人的现实需要出发,并最终回归于人,才能真正体现德育教育的本质。近代以来的中国教育,十分重视突出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很少关注高校学生的自我需要和自我发展。当前,一些德育教育工作者往往片面追求功利性,重视考试结果,忽视了教育本身对学生的长期效益。学校是学生学习的摇篮,更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载体。教育事业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要以该理论为指导,把教师与学生都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根据时代的发展与变化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从教育对象与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育对象所处的各种时代背景及各种社会关系,采取相适宜的教育方式。准确地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熟悉学生,掌握他们普遍的共同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 ,同时也要认识到,不同的学生在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上又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认识到学生的地位,认识到师生之间人格上的平等,理解、尊重学生,一切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一切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对学生及时地作出积极地引导。应把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感染学生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强调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促成人才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思想的培养迈向深厚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道德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追求高尚、追求美好,对学生给予人的充分肯定和信任。只有这样才能最广泛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对于切实做好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始终。开发利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潜在课程,正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指向,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真正发挥德育的主导性,体现了高度的人文关怀,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责任编辑:刘金友〕

D916.4

A

1002-2341(2011)06-0137-03

2011-10-22

张斌(1959-),男,辽宁抚顺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德育课程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