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期待与实现

2011-08-15李冰封刘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工作

李冰封,刘波

(山东经济学院经济与城市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期待与实现

李冰封,刘波

(山东经济学院经济与城市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角色,必须按照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模式来扮演自己的角色。明确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社会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并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高校辅导员;角色期待;角色实现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和组织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地位。因为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大学生群体,高校辅导员的社会角色和职业能力也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社会话题。辅导员应按照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模式来扮演自己的角色,要了解辅导员角色的概念以及社会和高校对辅导员角色的定位,按照社会的期望和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从而实现辅导员角色的正确定位。

1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期待

角色期待是群体或个人对某种角色应表现出的特定行为的期望。2006年9月,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1]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领导者。根据要求主体的不同,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包括学生思想政治及道德教育、学生热点问题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就业指导和学生团学骨干培养等八个方面,这充分体现了社会对辅导员角色提出的要求与期待。只有通过政治思想素质、道德情操、文化素养、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操守的全方位培养锻炼,才能胜任高校辅导员这一重要角色。

2 辅导员角色期待的类型

2.1 大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高校辅导员担任的是学生事务的“管理者”和学校政策的“执行者”。辅导员工作更多侧重于制度的制定与贯彻和严格的道德说教,忽视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现代教育意义上的辅导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把学生作为工作的“服务对象”,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归属。在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物质、精神、财富、知识的认识呈现多样化趋势,高校青年辅导员教师应努力成为大学生价值的导向者,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工作中注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帮助青年学生澄清各种价值观念的误区,努力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治学态度和处事态度、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从而达到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

2.2 大学生心灵的关爱者

对大学生关爱或关怀的内容是丰富的、多方面的,其中尤其要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当前,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及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使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思想政治教育要将就业工作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与服务。比如开设就业指导课,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加强择业技巧指导,将招聘单位引进学校等;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处于改革大潮中的大学生,面临人生、理想、学习和就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对贫困生的帮助,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奖、贷、减、免、勤、资、补”为一体的帮困助学制度。另外还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受挫能力;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根据青年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以班级辅导结合个别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与每位学生沟通。依托心理健康宣传员和学生骨干,重视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对待问题学生采用“一对一”的服务和关爱方式,对学生的各种心理异常情况争取预防为主,早日发现,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2.3 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研究者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从新手型到专家型辅导员,需要不断掌握实践知识和技能,也需要不断地掌握成熟的理论和研究。单纯的经验积累不足以造就教育管理方面的专家。要成为“专家型”辅导员,必须成为行动研究者,参与研究并成为研究主体。对高校辅导员来说,经验固然重要,但不等于科学,特别是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着社会价值多元化和学校德育工作一元化的冲突、社会观念的不断更新与德育内容相对滞后之间的突出矛盾、大众传媒的丰富多彩与德育方法呆板老化之间的巨大反差。目前的高校专职辅导员主要是高学历的年轻知识分子,不仅应该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承担者,也应该是教育管理领域内的科研人员,能够运用科学管理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自身发展为“专业型”与“研究型”的辅导员,成为教育管理专家。

2.4 和谐集体的营造者

现代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集体中的某些因素会激励学生的学习,学生在精神振奋和团结一致的集体里学习,比在一个涣散的集体里学习更有效[2]。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成为和谐集体的营造者,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气氛,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切磋,形成凝聚力很强的班级。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核心作用。根据学生工作的需要,学校一般组建学生会、班委团支部、学生党支部等,并设相应的学生干部、组成相应的学生干部队伍;通过规范性、条理性和制度性的管理制度,增强学生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组织协作能力,加强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励各班集体努力形成良好的工作风气和和谐高效的管理氛围,向着健康向上、积极和谐的班风和“尊师、守纪、勤奋、进取”的优良学风努力。

3 辅导员角色期待的实现

3.1 形成良好的角色认知

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角色的社会地位、作用以及行为规范的实际认识和与社会其他角色的关系的认识。对高校辅导员来说,只有具有清晰的角色认知才能按照相应的身份在各种社会环境中恰当地行事,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良好的角色认知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于同样的境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体验和情绪反应,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情境的认知差异。辅导员应强化角色意识,理解社会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合理解决冲突中的各种矛盾,把来自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压力及矛盾转化为自身的内驱力。辅导员应该客观地认识自己,对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评价,为自己确定恰当的、力所能及的目标。辅导员应积极、热情地面对自己的工作,认同自己的辅导员身份,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动,善于从工作中寻找乐趣,体验自信、自尊和成就感。也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当作乐事而不是负担的辅导员,才能有效地应对各种角色冲突。

3.2 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辅导员在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日常管理、健康成长等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应自觉加强各种能力的学习,与时俱进地推进学生工作的创新。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及学习能力。辅导员应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即熟悉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学生工作规律。弘扬和加强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文明教育、平安教育等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辅导员应继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加强自身职业化的培养;向实践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敢于认识自己经验的不足、方法的欠缺,善于学习,善于提高。辅导员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辅导员位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第一线,直接面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强烈的责任心,勇于奉献,敢于承担,有宽阔的胸怀,亲切的包容心,认真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并切实地帮助指导他们。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自己真正成为令学生可亲、可敬、可靠的良师益友。

3.3 社会和学校应加强调试政策

从社会角度看,职业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取决于职业声望。良好的职业形象有助于高校辅导员取得社会的支持和学生的认同,减轻他们的角色压力。如果在社会上能够营造一种尊重、关心、理解辅导员的大气候,那么会更加有利于辅导员的成长、发展和工作。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树立辅导员也是专业从业人员的思想,不要把有关学生的事务随意分配给辅导员,要树立“一体化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教务部门、人事部门、后勤管理等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工作氛围,提高辅导员的工资和福利,通过有效的考核体系承认辅导员的多项劳动并给与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设立严格职业准入标准。

在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学生事务已形成了相关的教育理论和技术,并在高等教育学框架内建立了相应的学科方向,高等教育博士的培养计划中,就有针对学生事务的培养方向。从事学生事务的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心理咨询、职业指导、学生事务实践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3]。近年来,国内高校从校内外选拔多名敬业精神强,素质过硬的优秀应届研究生来担任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基本上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思政工作队伍。各高校十分关心重视这支队伍的教育培养,每年拨出专款举办培训班,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讲授管理学、教育学、美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组织讨论、交流经验与体会,帮助辅导员成长。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应该按照角色期待行事,才能保证对社会和高校的适应,其行为才能得到社会和学生的认可和称赞。在实现角色期待的同时也应该注意避免辅导员由于多重身份在角色行为上的差异,即角色冲突产生的自我疏远或人格偏离等现象,以达到自我认知、自我认同、形成坚定的角色信念的目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06-07-23。

[2]张文新.高等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73.

[3]肖小琴.试论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问题[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2).

责任编辑 周丁力

G621

A

1674-5787(2011)01-0107-02

2010-12-02

李冰封(1979—),女,山东曹县人,硕士,山东经济学院经济与城市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刘波,男,山东经济学院经济与城市管理学院团总支书记。

猜你喜欢

辅导员大学生工作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不工作,爽飞了?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大学生之歌
选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