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与柏拉图对理想世界的诉求
——《道德经》与《理想国》之比较

2011-08-15张袁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理想国统治者道德经

张袁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401331)

老子与柏拉图对理想世界的诉求
——《道德经》与《理想国》之比较

张袁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401331)

人类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似乎从人类产生那一刻就开始了。在远古的神话世界里,也有许多关于人类祖先向往理想世界的描述。从“蓬莱仙岛”到老子“小国寡民”,再到“世外桃园”,中国古代的先民一次次地描绘着自己所追寻的理想世界。从“伊甸园”到“理想国”,再到“乌托邦”,西方世界的古代先民也在不断地表达着对理想世界的渴望。老子与柏拉图被后人称为中国与西方古代的大智者,他们也对理想世界作了探索。他们在各自的社会环境里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国度。

理想世界;小国寡民;理想国

1 老子的家园理想——小国寡民

中国古代关于理想世界的描述见于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山海经》里有关于蓬莱仙山的传说,《尚书·梓材》里有“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的记述,《诗经·硕鼠》中有“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的呼喊。这些关于理想社会思想零星的表述展示了古代先民对美好社会的憧憬。在中国,真正对整个理想社会生活进行完整描写的作品是《道德经》,《道德经》第八十章这样描述到: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里老子对理想社会的描述与《山海经》里关于蓬莱仙山的描述一样,着墨不多,但从这里我们已经看见了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里都有所界定,在老子寥寥几笔的勾勒中我们不用再去多作臆想。

老子姓李名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所处的时代大致是在春秋末期。他曾在东周王朝任征藏史,掌管图书。老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社会大动乱、大变化时期,面临诸多社会问题的,当时的人们在水深火热的日子中无法自保。作为那个时代一个有思想的智者,老子开始思考社会,并提出了自我的政治构想,建构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模式。

在老子的“小国寡民”里,统治者与广大普通老百姓一样,人人都必须参与最基本的生产劳动,并通过生产劳动树立起自己崇高的威信与声望,成为百姓拥护的“圣人”。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扑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作为统治者的“圣人”对社会只有奉献而没有索取,他们不是百姓的压迫者而是百姓的仆人。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在人口不多、土地面积相对小的国土上,老子为我们建立了一个理想的家园。这里的人没有欲望,没有好奇心,安于现状,生活幸福,“重死而不远徙”让人们看重生命并且注重眼前的生活。在这个“小国寡民”的理想家园中,老子对社会的管理方式采取的是“我无为而民自化”。“圣人”虽然是这个家园中的管理者与尊者,但这个家园中所有的社会成员是以血缘关系来维系的。在老子的眼里,只要人们吃好、穿好、住好、民风纯朴,人们生活在快乐之中,那么这个理想的家园就能长期存在,即使“邻国相望”,人们也会“老死不相往来”。

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到,老子把天下分成了无数个“小国”,而这些小国的社会成员之间又是靠血缘来维系的。他试图以一种“潜在的社会契约”形式来约束人们的一切生活、生产行动,来达到“什伯之器不用,重死不远徙,舟舆无所乘,甲兵无所陈”的目的。在这个隐性的社会契约下,人们相安无事,过着自己眼前的美好生活。

老子在这里为人们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中,人们的一切行为准则都是以“圣人”为参照系,人们没有多少自己的想法,在一个既定的社会中生活到老。这样的家园限制了人们的交往,即使有交往也是在本“小国”之内,人们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平等和谐,但一切都只是在一个完全自觉的意识状态下与遵守某种社会契约来达到和谐共生。虽然老子在他所生活的时代中摆脱不了某种思维局限性,但是我们从老子这里找到了一个理想家园的模式。不过老子的“小国寡民”并没有超出他的“道”,他在“小国寡民”的理想家园中解决的还是现实问题,他在给现实中的人们树立一个理想目标,让人们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寻找一份乐土。

2 柏拉图的理想国度——理想国

西方古代关于理想世界的阐释也见于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关于神界理想乐土的描述,《圣经·创世纪》里伊甸园的描写,先知者们与启示录者描绘的理想世界,《圣经·马太福音》对天国的描述,奥古斯丁与他的《上帝城》等等,这些古代的思想者都对理想世界有一个完整的概述,而柏拉图则继承了先辈的思想,在自己的生活时代中为人们构建了一个理想王国。

《理想国》一书大约在公元前389至公元前369年间所著,书中内容广泛深刻。全书以“理想”为定义,主要涉及国家专政、独裁、正义非正义、善与恶、民主、法律、宗教、道德、妇女参政、教育以及男女享有平等权利等各种问题。《理想国》在讨论正义的问题上以对话的方式描述了一个理想的国度。这个理想的国度通过柏拉图的建构,变得系统完整,并且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提供了一些相应的标准。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世袭贵族之家,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青年时师从苏格拉底。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他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卡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柏拉图一生似乎都在为他的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理想忙碌,这也让他的“理想国”打上了鲜明的阶级烙印。

柏拉图认为,城邦国家的形成起源于人们的互助和分工以及由“哲学王”治国、三个等级的“公民”和谐合作、城邦安定有序。城邦是个人的放大,个人则是城邦的缩小。柏拉图认为理想国中的公民灵魂中应具有四种品德,“我认为,当我们对勇敢、智慧和节制进行了讨论之后,我们国家里剩下的就是正义这个本质了。”每个公民只须具有其中一种品德,而且从事一类固定的职业,因为任何人做一类职业方能胜任和专精。他主张在理想国中主要有三部分人,即三个等级:一是负有领导职责的护国者,有智慧之德,是掌握广博知识和经验的治国者;二是负责保卫国家的卫国者或称辅助者,有勇敢之德,以担任官兵为职业;三是负担国人生活所需要的生产者(供养者),有节制之德,即农民、手工业者、商人以及鞋匠、水手等平民。担任领导职位的人应该为治理国家和捍卫国家尽心尽力,城邦里的百姓要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来供养领导者,领导者再拿钱来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柏拉图主张这三个等级的人在理想国中恪尽职守、各守其序,互不干扰,亦不僭越。各种职业相互匹配时,国家和个人的灵魂都具有了正义的美德,整个社会和城邦必然“正义”和谐。奴隶无公民资格,不在这三个等级之内。并且每个等级之间的人严格划清界线,这样就能保证血统的纯正,统治者阶层与其他阶层的人工作都是世袭的。

“理想国”里的统治者“哲学王”把智慧和权力集于一身,由哲学家当国王,或国王钻研哲学,否则国家不得安宁,人类难免灾难。柏拉图认为私有制是一切灾难的根源,财产私有使人们增加私心,纷争不断,因此他主张废除财产私有制,实行财产公有和共产。废除私有财产制的主张,只是在统治阶级的第一、二等级中实行,其实质目的是避免出现贫富的过分悬殊,维护和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以便统治集团治国安邦,使社会达到一种不平等的“和谐”。他甚至提出“公妻”、废除家庭的主张,其理由是:统治者和官兵有自己的财产和家庭,便不能专心国事,不能成为人民福利的真正维护者,而且容易变成暴君,彼此倾轧,有害国家和平安定。没有家庭,男人无后顾之忧,能尽效国家,女子可免为家务之苦,与男人同受训练,同为国服务,子女由公家抚养,自幼无家庭观念,只知有国,从小过团体生活,免生个人观念。他还认为财富和美德二者不兼容,巨富与幸福并不等同。个人甚至国家招致祸害、灾难和产生罪恶的根源是人们热衷于追求财富和家庭。柏拉图认为,许多坏事都是由于人间的金银所引起的。因为统治者们本身灵魂中的金银是纯洁而没有被污损的,所以护国者和卫国者都不需要,也不许拥有、不许接触和管理金银,应禁戴金银饰物,不许用金银的器皿,否则他们就会变质,甚至会使自己和国家灭亡。

柏拉图从他个人的人生经验及哲学观的角度,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理想的国度。然而,在这个国度里的“公民”却不是平等的,是处在“精英”统治之下的。柏拉图的“理想国”只是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做了一些政治上的改良,他解决的也是现实社会环境下面临的问题。柏拉图的理想世界加入了更多的个人因素,但他最根本的还是寻求理想幸福的生活,在现实世界之外,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理想国度的蓝图。

3 老子与柏拉图理想世界的不同之处

老子在《道德经》里所描述的“小国寡民”强调人口数量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越少越好,恰到适度,不宜过多。“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从这里看出,老子觉得人多了出现的问题也就多了,国家强大了,百姓生活就艰难了。他认为只有“小国寡民”才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出现。而在柏拉图那里,却采取了完全不一样的态度,书中写道:“国家的兴旺是这个国家的民众的生存需要,没有国家的人是不能自给自足的,但人总是有很多欲求……我们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许多欲求,就需要有许多人来帮助我们。我们群居在一起……当这些合伙人和帮手聚居一地,同舟共济的时候,他们所形成的一个整体就可以称之为一个国家了。”柏拉图认为只有更多的人才能组织成一个国家,也只有国家的强大才能让民众过上好的生活。老子的“小国寡民”反对一切其他行业,每个人只有通过劳动生产,达到自给自足,他认可的是自然经济的模式,而柏拉图鼓励手工业者、商人等行业的发展,完全是一个商品经济模式。

老子所提倡的“小国寡民”里的统治者是“圣人”,并且这个“圣人”是在各项社会活动中,处处走在老百姓的前头,以身体力行的模范行为赢得全体社会成员的支持和拥护,与民众的关系不是强制性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扑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作为统治者的“官长”要成为百姓信服和拥护的“圣人”,必须对人民的纯朴无所伤害,“以天下乐推而不厌”,百姓则是自愿选举并拥护“圣人”的管理。“圣人”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什么也不提倡,什么也不反对。“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让人们按照本能的需要自然地去发展。并且“圣人”只要保住“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来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通过自身良好的模范作用来感化教导人民,使人民和睦共处。

而柏拉图的理想国却是一个“正义之邦”,国土面积相当大,而作为统治者的却是“哲学王”。“哲学王”高于其他的人民,与普通民众完全不同,既是人民的统治者,又是人民的导师。柏拉图所设立的理想国统治者是一个集权力与智慧于一身的“哲学家”,并且他把人分为公民和非公民,奴隶不仅没有任何权利,甚至连做一个公民的资格都没有。而公民中又分为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又规定了不同的权利与义务,作为普通的劳动者处于社会最下层,并且要服务于上层等级。从这里就不难看出,这个“理想国”中的人是不平等的,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必要性,但要达到“小国寡民”中的那种每个人都是劳动者,统治者和普通劳动者一样的境界是不可能的。在理想国中,统治者完全与人民隔离,仅仅是用法律形式规定为人民所担负的某些义务。

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度里,从自己哲学家的身份出发,以自己所处的时代为背景,人为地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让处在这个国家的人处于一个不平等的地位。他所设立的“理想国”是“真正的具有大规模而又是独立的‘一个’的理想国家”,“国家的疆土既要大但还要能统一,在考虑城邦规模或拥有的疆土大小时,要规定一个不能超越的最佳限度”。作为这个国家的守卫者要“善于作战、勇敢、意志坚强、所向无敌,心灵方面应该是坦荡无余的”。作为第三等级的公民,即农民、手工业者、商人以及鞋匠、水手等“各依其技艺吃饭,有技艺的人应充分发挥其技艺,持续性地驾轻就熟地工作”。他强调作为统治者的“哲学家”是与普通人不一样的,那些“生下来不是哲学家的人,最好做追随者”。“哲学家”以“他们的勇气和节制以及生活中一切好的东西,诸如美观、财产、地位、在国家有上层的家族关系”来达到不朽。柏拉图追求的是一种“贵族式”的“精英政治”,他也强调家族关系,但更多是看重家族血统的纯正,这与老子所追求的以小家庭组织来维系社会发展是完全不一样的。并且这个“理想国”里的“女人应属于男人的公共产品,所有男人都不能和所有的女人组成‘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同样地,儿童也都公有,父母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子女,子女也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柏拉图提倡共产共妻,而这个与老子提倡的在“小国寡民”里以家庭血缘关系来维系整个“小国”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在对待老年人的问题上,老子提倡的“小国寡民”里面是绝对地尊重长者的,老年人要给青年人做榜样;柏拉图的“理想国”里则提倡达到一种老有所福的状态,老年人要心境淡泊和乐观。

老子追求的是一个“无为的大同理想家园”,在这个家园里,人人通过劳动来获得生存,人们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没有“真正的统治者”,没有成文的法律,大家共同遵守一个“隐性的社会契约”来达到和谐共生。而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追求的是一个“有道德的贵族统治”的理想国度,且这个国度里存在“真正的统治者”,所有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法律的规定下进行,有完备的法律体系,还“教导孩子必须加强严格的智慧训练和智力游戏,且这种训练要在法律的约束下进行”。孩子还要成为“战争的观摩者”,统治者只有当他们着眼于不是道德上的善而是形而上学的善的时候才能治理国家。他按照一个哲学家的方式规定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准则,他用“正义”来使国家社会协调和谐。

4 结论

人类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一直都是在一个不断建构与解构的过程中,反映了人类真正想要达到的平等和谐共生的理想。荣格认为,原始意象或原型对于所有民族、所有时代和所有人都是相通的,个人无意识还有赖于更深一层的、由先天或者说由遗传得来的集体无意识。老子与柏拉图处于世界的不同国度、不同的地域,然而他们却做出了同样的举动——为人类追寻一个理想的世界。一部《道德经》到现在还没有几个人能真正明白它的内涵,一部《理想国》开启了西方的哲学和智慧。作为大智者的老子与柏拉图,他们在潜意识里达到一种认同,为了人类的美好生活,他们建构了一个理想的世界。

[1]高享.老子注释[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

[2]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赵昆生.中国古代乌托邦[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4][美]乔·奥·赫茨勒著.乌托邦思想史[M].张兆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老子.道德经[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6]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7][英]迈克尔·莱斯诺夫,等著.社会契约论[M].刘训练,李丽红,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8]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9]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0][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责任编辑 闫桂萍

B12

A

1674-5787(2011)01-0064-03

2010-12-30

张袁(1984—),男,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理想国统治者道德经
大理:梦游理想国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从几枚官印看辽统治者如何以佛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
论蒙元统治者对“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直销理想国
理想国——马来西亚的车与“道”
道德理想国的构建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追踪迈锡尼文明:拉科尼亚的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