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我并无双树卧,可容一榻就桐阴
——渐江《桐阜图》管窥
2011-08-15周康正
周康正
(黄山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愧我并无双树卧,可容一榻就桐阴
——渐江《桐阜图》管窥
周康正
(黄山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文章通过对渐江作品《桐阜图》内容的解读,探讨了作品的构图、内容、笔墨和意境,展现了一个远离尘世,人迹罕至的幽静之所,表现了渐江绘画中荒寒冷逸、高远淡泊的审美追求和清静无为、超然世外的人生理想。
荒寒冷逸;闲静幽远;笔墨;意境
渐江(1610-1663)歙县桃源坞人。渐江俗姓江,名韬,字六奇 ,一名舫,字鸥盟。先为杭郡诸生,明亡曾入闽抗清,兵败后不得已在武夷山出家为僧,拜古航道舟禅师为师,皈依佛门,法名弘仁,字无智,号渐江,渐江学人,梅花古纳等。作为清初四大画僧之一,其山水画风奇峭冷逸,萧散淡远,在当时画坛上独树一帜,成为新安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后世的山水画影响深远。作为遗民画家的渐江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内心产生了复杂的思想情感,由于经历、性情、学养、气质的不同,对待生活与对待艺术创作形成了有别于他人的看法与表现,作品中疏寒净逸,闲静幽远的审美追求是其内在精神的迹化。
作品《桐阜图》[1]卷作于1662年,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纸本水墨为主,略施淡彩,画纵21厘米,宽91厘米,卷末有题跋:“曩业为无波居士图桐阜矣。今复踵其事。岁月飘勿,不信笔墨亦与年俱进否?居士解人,请为布一算,我爰系短句,并博郢削。时时展贴与援琴,片石长林鉴素心。愧我并无双树卧,可容一榻就桐阴。壬寅秋,渐江学人弘仁。”从此卷的题跋中我们可知,此画为无波居士所作。无波居士为何人?据《康熙徽州府志》载,汪如,字无波,号桐阜,徽州府休宁县人。工书法诗文,著《桐阜集》。“桐阜”既是名号,又是书斋名。笔者拟将对这幅作品的相关内容作一点探讨,漏误与不妥之处难免,还请方家指教。
一、构图
构图也叫章法,中国画的构图在谢赫“六法论”中叫“经营位置”后人也称“布局”如同下棋,要“苦心经营”。山水画的观察方法采用“以大观小”之法,运用“散点透视”,不同于西方的风景画中采用焦点透视。自古以来中国山水画的构图都遵循着“三远”法,何谓三远?曰:“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宋人郭熙《林泉高致集》)。[2]渐江的这幅《桐阜图》采用的是“平远”的构图法,且为小景,景物不是太多,空间也不是很大,但是层次分明,简洁明净,正如郭熙所说的“平远者冲淡,冲淡者不大”。画家在构图时追求一个“巧”字,出以奇招,把主要的景物放在了画面的右半边,并且偏上,这样整个画面的平衡就失去了,左边轻而右边重,构图制造了不稳定感,这就出现了一种重心向右倾斜的险情,为了使整幅构图稳定,且具有平衡感,渐江在左边用浓墨题了长款且占了很大的画幅,这样使整个画面又恢复了平衡,通过题款不仅把绘画时制造的险情破除了,而且增加了构图的趣味性。这样的构图处理方式直到近代国画大师潘天寿才广为运用,并且将其上升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他在《听天阁画谈随笔》中说:“画材布置于画幅上,须平衡,然须注意于灵活之平衡。灵活之平衡,须先求其不平衡,而后再求其平衡。”“吾国写意画之布置,宋元以后,往往唯求其不平衡,而以题款补其平衡,自多别致不落恒蹊矣。”[3]如是等等。画家把题字作为画面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画面中景物与题字完美的结合,使画面形成有机的整体,求得构图的奇异,并且使书画相得益彰,辉映成趣。
二、内容
《桐阜图》画的是友人书斋,画幅有枯柳老梅各一株,翠竹三杆,梧桐七棵,书斋一幢,一人坐于窗前,有颂读之意,当指主人汪如。画中枯柳杆粗多曲折,且向右出枝,根部以盘石镇之,防其倾倒。枯柳横势,有卧波之姿,虽然大片留白未有画水,却有水意,可谓不着一笔,尽得风流也。柳树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有特定的含义,晋代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门前植柳五株,著有《五柳先生传》,故人称五柳先生,陶氏追求一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隐逸生活方式。此后随着陶渊明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和隐逸思想也得到了历代文人广泛的推崇,并且柳树也被烙上了隐者的形象印记。“由来水可盟,且觉云堪赠。松菊既无存,依稀陶令径”。“衣淄倏忽十余年,方外交游子独坚。为爱门前五株柳,风神犹是义熙前。”[4]渐江大师的这些画偈也说明了他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柳树隐者形象的追崇。
画中书斋的左边图竹三棵,也并非多余。竹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内含丰富。它既是“岁寒三友”之一,又是“四君子之一”。自宋元开始竹子就被中国的封建文人赋于了特定的精神意义。在诗文书画中常常被吟咏,挥写。竹子空心,象征谦和虚心,竹梢高拔,竹节必露,比喻高风亮节。品德高尚而不俗气,生而有节视为气节。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由此可见,在古代自然界中的竹子已被我们的文人、画家注入了深厚的情感,承载着非同一般的文化意韵,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书斋东边窗外植老梅一株,树干虬劲多姿。王安石《梅花》诗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常常是迎雪吐艳,凌寒飘香,具有坚忍不拔的崇高品质和坚贞的气节。梅花同竹子一样是古人喜爱的吟咏,挥写之物,也被赋于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梅花当然也是渐江大师的钟爱之物,其一生画梅无数,并自号梅花古纳。“庭空月无影,梦暖雪生香”,是他在其作品《墨梅图》中的题拔,梅花的品质也是自己人格完美的一种追求。
既然是《桐阜图》自然画中少不了梧桐。此卷写梧桐七株,斋前三株,左一右二,有聚有散,余下四株,两两为伴,除左一梧桐树有枯枝,其余皆枝叶繁茂,树干挺拔粗壮结实,有勃勃生机。梧桐在古代文化中也有君子高节之意和风神萧散之姿。汪如本人工诗文书法,著有《桐阜集》定是文人雅士。我想渐江大师在图中所绘梧桐定有双重含义,既是写景也是喻人。
“竹石居人意,风泉静者心”此卷中绘有柳、竹、梅、梧桐等具有特定含义的景物,既描绘了朋友的散淡,清静的生活状态,又点明了自己的精神追求——一种清静无为,超然世外的人生理想。渐江诗偈云:“落落寒松石涧间,抚琴无语听潺潺。此翁不恋浮名久,日坐茅亭看远山。”。
三、笔墨
《桐阜图》为渐江53岁时作品,风格成熟,特点鲜明。就笔墨而言,用笔生涩老辣,有松有紧,墨色枯湿相间,浓淡有序;线条沉稳细劲,若淡若疏,平淡天然之中没有丝毫躁气,是种超然物外的真情流露。
清人杨翰在《归石轩画谈》中称渐江的画“于极削瘦处见腴润,极细弱处见苍劲。虽淡无可淡而饶有余韵”。[1]《桐阜图》中没有大块的重墨,淡雅清新之中透出灵动之感,笔墨于平淡处显苍劲,明洁之处见清润。柳树老干以枯笔横扫,墨色松秀,干湿并用,枝条湿笔挥写,姿若风扶,清润明洁。山石以淡墨勾皴,用笔中锋侧锋并使,相互转换,灵动多变,或方或圆,笔随心转,意随笔显,冲淡平和。线条松秀纤细而又劲挺,与平时所作山石不同,这里的山石有勾有皴,而且皴笔较多,虽然皴法带有折意,但与倪去林的折带皴法略有减弱,折笔较细,没有方硬之意。梧桐树以中锋之笔勾干枝,并施以横皴,表现树皮之纹理,淡墨染干,略显厚重。树叶以点叶之法为之,用笔沉着,不急不慢,笔笔分明,有聚有散,高高低低,错错落落,一丝不苟。墨色或浓或淡,或干或湿,层次分明,前前后后,井然有序。他用枯松简淡的笔墨描绘出了一幅荒寒冷逸、高远淡泊的画卷。
四、意境
意境是什么?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认识“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的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就叫做意境”。概括起来说,也就是情与景的高度融合后诗意的表达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渐江早年学习儒家文化,后来依于老庄,出家后进而研习禅学,思想的转变也较大。专心于绘事之后他将内心的孤寂与无助通过对真山真水的感悟,以山水画的方式表达在绢素之上。渐江精神中的冷、思想中的静,决定了他的审美取向和笔墨指归。清静、空灵、瘦劲、冷逸的画风向我们展视了一个遗民画家的精神世界和审美追求。
《桐阜图》中大面积空白的使用,具有很强的空寂感,产生了虚实的对比,形式的多变。空不等于无,或云或水或其它,是画面中气韵生成与流动的场所,他留与观者以无限的想像空间。清初画家笪重光《画筌》里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出。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5]此言最妙,道出了中国画空白处理的玄机。画家在对客观景物观照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情感,把它上升到一定的艺术高度,根据艺术美的法则进行了虚实的处理,产生了空灵清静的艺术表现,创造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打动观者,产生共鸣。《桐阜图》卷画面清旷,构图洗练,富有奇趣;用笔松秀,灵活多变;墨色枯淡,层次分明。大片的空白是整个画面笼罩在空灵静谧的气氛之中,竹石、树木、书斋、雅士的描绘没有一丝的尘俗之气,流荡着一种疏朗、清冷、秀雅、幽静之气,一幅意境深远、淡泊宁静充满诗意的画卷展现在观者的面前。
总之,渐江的《桐阜图》再现了一个远离尘世,人迹罕至的幽静之所,这里没有人世的纷扰,官场的尔虞我诈,是一个不与世争,甘于平淡的精神家园。“迷轮何处寄生馀,入谷堪畬小结庐,但得深丛慰萧散,一龛分半着琴书。”[4]画家为我们营构了一种空灵纯净、高洁峻雅的悠远意境。《桐阜图》呈现了渐江绘画中荒寒冷逸、闲静简远的审美追求和清静无为、超然世外的人生理想。
[1] 陈传席.弘仁[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30-31、104.
[2] 熊志庭,刘城淮,金五德.宋人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24-26.
[3] 潘天寿.潘天寿美术文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35.
[4] 汪世清,汪 聪.渐江集料集(修订本)[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32-34.
[5]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91.
J05
A
1673-1794(2011)06-0057-02
周康正(1974-),男,讲师,研究方向:绘画理论及中国画创作。
201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