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011-08-15司晓雪
司晓雪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司晓雪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的隐性失业问题日益暴露,并逐渐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避免劳动力资源浪费和引发社会问题的重要方面。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化;乡镇企业
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将“剩余劳动力”定义为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为负数的劳动力。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绝大多数人口都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普遍存在着劳动力不能充分利用的主要形式。那些离不开农村的或即将离开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我们称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少人多的现状导致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剩余严重,待转移数量庞大。有多位学者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静态规模进行了研究,估算结果从1亿到2.05亿不等。[2]另外,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受人口惯性的影响,农村劳动力供给量还将持续增长,因此劳动力过剩的矛盾还在加剧。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存在这样一些特征: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中超过一半是40岁以上的劳动者;[3]第二,劳动力转移由需求主导向供给主导,年青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第三,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增多,并向沿海地区聚集;第四,非正规部门就业成为城镇劳务市场供给主流,新生代农民成为主体,非农转移仍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稳中有升;第四,由于缺乏保障,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具有不稳定性。[4]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如何通过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来消化这以亿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不仅关系到我国数亿农民的命运,更关系到是否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必然性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需要
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都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将这些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并转化为生产性资源,不仅关系到一国农业生产水平能否提高,而且关系到支持经济起飞的积累率水平能否达到,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是经济发展的障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的改变。第二产业主导地位的确定和第三产业比重的急剧增加,导致农业人口逐渐下降,非农业人口逐步上升,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乡村人口减少而城镇人口剧增,居民的物质面貌与精神面貌随之发生质的改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1.2 城乡收入差距驱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根据唐纳德·博格 (D.J.Bogue)的人口转移“推-拉”理论,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转移可能是因城镇有利的经济发展而造成的,也可能因农村不利的经济发展而产生。[5]统计表明,城乡从业人员的劳均收入差距由2001年的3.59倍扩大到了2009年的4.38倍。[6]城乡劳均收入的这种巨大差距,即使把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等因素考虑在内,也仍有足够的吸引力促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劳动报酬的悬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拉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因素。
1.3 农村就业不充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基础
我国人多地少,户均劳动力多,平均每个劳动力占有耕地、山地资源少。一方面,农村人口每年以一千万左右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随着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大量农业劳动力闲置起来得不到利用,其边际效益为零或负值,从而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另外,由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节约了大量劳动力,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多。因此,农村就业不充分是推力,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基础。
1.4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不足
由于农业比较利益的逐渐下降,造成农业投资环境不利以及农业投资回报率低下,降低了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合作基金有相当一部分 “农转非”,流向工商业和农村第二、三产业。一方面是投入资金的缺乏,另一方面是产业效益的低下,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而且由于没有一定的保障,农民也不愿意冒险去采用新技术种植新品种,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的收入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相比之下,外出打工倒是一种低成本、低风险的做法,于是,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进发也就顺理成章了。
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分析
2.1 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状况不能适应转移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仍不容乐观。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的调查,2007年在我国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仅有20%左右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具体结构分布是:文盲劳动力占1.5%,小学程度占16.5%,初中程度占61.7%,高中程度占13.6%,中专及以上程度占6.7%。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5%。[7]这种状况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层次。一方面,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低,难以接受科技知识,农业生产率难以提高,致使广大农村大多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模式上,农村劳动力退出农业生产的基础不稳;另一方面,使得农村劳动力适应不了非农产业的发展要求,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比较困难,极大地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有效转移。
2.2 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蓄水池”功能弱化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迅速,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曾经吸纳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60%,乡镇企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方面功不可没。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乡镇企业原有的灵活机动的市场机制不复存在,而其本身所固有的产权不清,管理落后和人才缺乏等弱点不断暴露,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减弱。
2.3 城镇化进程滞后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城市化的需要,同样,城市化也影响着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由于种种原因而严重滞后。近些年来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城市涌现出大量的下岗职工。这些人再就业的方向主要是非国有经济,而农民进城就业的主要领域也是非国有经济,这样必然降低农民被非国有经济雇佣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僧多粥少”的现象。
另外,城镇规模过小,造成小城镇的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健全,影响了小城镇对农村经济周边地区带动作用的发挥,导致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偏高,城镇结构过于单一,就业门路狭窄,对人口缺少吸引力。
2.4 不完善的制度体系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一是我国现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虽然放宽农民进城的条件,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大中城市的户口准入门槛依然很高。二是农民与市民在地位、身份、就业住房、补贴、劳保、福利等社会保障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无法跟城市人口公平竞争,同时给他们在吃、住、就业、加薪、孩子上学等方面也造成许多困难。这一方面使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成本加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不能长期稳定地就业,致使相当部分的劳动者在城镇干几年后又回流到农村。三是农村土地制度是实行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土地基本是按人头平均分配的,这些流入到城市的农村人口仍然要在农村占有耕地、住房,而农民土地不退出,农村土地的细碎分割的问题不能解决,也就意味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2.5 劳动力市场发育迟缓,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盲目性
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而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外出的很少。农村劳动力流动无序状态带来的主要弊端是不能进行宏观控制。大量劳动力流动的同时,必然形成初级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市场,政府同样需要宏观调控,但目前缺少这一环节,即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
3 对策建议
3.1 通过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来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第一,要切实抓好基础教育,为培养有能力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掌握新技能的劳动者提供保障。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硕士生到农村去从事教育工作,把我国农村的普教工作提升到新水平。第二,要加强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形成中央农业广播大学、科普文化学校、扫盲学校以及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等开放式、多层次的成人教育体系。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及农村实际需要,在职业技术学校设置实用的专业和课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以便毕业后能尽快就业。第三,要在农村推行就业培训,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地建立就业培训网络,开展短期职业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必要的基本职业技术技能,以适应就业工作的需要。
3.2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
乡镇企业设在农村,距离农民最近,农民既是企业可靠的后备军,又是企业潜在的投资者。同时,乡镇企业又起着连接城市的纽带作用,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就是通过乡镇企业的锻炼而走向城市。一要引导乡镇企业尽快建立起现代高效的企业治理结构,强化自身机制灵活的优势;二要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紧密结合起来,使农业不断向非农产业延伸,加快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非农业的发展,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三要引导乡镇企业走劳动力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合的路子,不断增强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四要把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
3.3 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农村城镇化是指广大的农村地区,实现农村小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城镇的大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转化,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向第二产业,接着又向第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人口转化,农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城镇化。通过农村城镇化后形成的小城镇,地域分布广,数量多,新建扩建都有潜力,农民实现身份转移的难度和风险较低,其经济技术结构,职业结构同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状况比较接近,容易协调和在发展中同步提高。
3.4 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
目前全国劳动力的统一市场发育程度很低,地区之间、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资源配置还受到许多非价格因素的制约,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差异很大。在构造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方面,需要加快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提高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实现用人单位与劳动力双向选择,这是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3.5 扩大对外劳务输出
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和就业压力大是长期问题。除开拓国内市场以及通过输出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创造就业机会外,直接向海外输出劳务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途径。一方面,加强劳务输出组织的建设,重点是通过建立在政府监督下的劳务中介组织来提高组织能力,扩大输出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劳务市场的研究和营销,把握市场特点,找准市场定位,优化劳动力产品结构,提升劳动力产品档次,重点培植具有竞争力的有一定技术存量的拳头产品,调整劳动力产品的输出方式,发展技能型、品牌型、资本型、外向型劳务输出。
[1]王群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9,(12):191-192.
[2]周晓津.中国城乡富余劳动力供给边界与规模测度[J].改革,2008,(9):149.
[3]蔡昉.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J].中国人口科学,2007,(2):2-7.
[4]黄宁阳,王浙勤,余戎.新时期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就业的新特点[J].调研世界,2010,(5):27-29.
[5]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5.
[6]钟德友.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转移的政策选择[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4):63-68.
[7]曹海英.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和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0,(17):39-40.
A STUDY OF TRANSFERRING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SI Xiao-xue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
In recent years,unemployment of rural labor force exposes day by day.It becomes gradually important factor to restrict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To transfer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can avoid not only wasting labor force but also bringing society question.The article has analyzed factors of restricting transfer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n our country.Author proposes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to solve the question.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urbanization;township enterprise
F323.6
:A
:1672-2868(2011)01-0042-04
责任编辑:澍 斌
2010-11-30
司晓雪(1984-),女,安徽含山人。中国人民大学08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