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武术俱乐部的建设研究

2011-08-15丁江坡孙砚强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俱乐部会员课外

丁江坡,孙砚强

(西华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高校武术俱乐部的建设研究

丁江坡,孙砚强

(西华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针对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武术俱乐部教学模式.本文从武术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构想,构建武术俱乐部的必要性、可行性,武术俱乐部的作用,存在问题等方面入手,全面研究高校武术俱乐部的建设,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与方法,以求进一步促进武术运动的发展.

高校;武术;俱乐部;发展;管理

体育俱乐部是一种新型体育学习与健身的组织形式,是具有共同体育爱好的大学生基于自我发展的需要,自由选择体育活动结成的具有社团性质的体育团体,既能满足大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又能培养大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还为发展学生的个性提供了舞台.高校体育俱乐部与体育课堂教学互动,是大学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武术是以踢、打、摔、拿等动作为素材,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变化规律组成徒手和器械的多种技击技术,用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搏击格斗技能,以修身养性为核心,内修性情、精神,外修身体、技术的体育运动,它的运动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1 高校武术俱乐部教学模式构想

武术俱乐部教学是一种课内教学为主课内外相结合,并针对学生武术水平进行分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以适应不同基础的学生需求,同时满足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武术内涵的教学形式.目的是配合课堂教学,巩固学习成果,提高训练水平,促进武术发展.

凡武术选项课的学生就是俱乐部普通会员,他们除参加常规的武术课学习外,还参加俱乐部在课外组织的武术训练,参加武术俱乐部训练情况将按一定比例纳入学生综合成绩评定.俱乐部的训练时间相对宽松,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一般在下午和晚间开放.每周安排几天有教练进行指导,其余时间学员自行安排练习内容.俱乐部师资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本校的体育教师;二是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学生,三是社会上的武术名流.高校武术俱乐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一、“自身造血”吸纳社会会员及武术表演出场费;二、参加俱乐部活动的会员每学期所缴纳的会费;三、开展活动、比赛宣传所获得的商业赞助;四、学校或体育系每学期拨给俱乐部的活动经费.

武术俱乐部由体育部统一管理,其职责是规定俱乐部的参与形式、要求,参与的人数,俱乐部的开放时间,俱乐部的收费标准等.俱乐部的职能主要包括俱乐部教练安排,会员的招收,俱乐部内部的练习活动,参加各种表演,运动队的组建,参加不同级别的比赛等.

具体运行模式为:教师授课、课外辅导、组织表演、校外交流、武术比赛.

2 高校武术教学构建俱乐部的必要性

由于学生的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存在着个体差异,通过参加俱乐部,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训练需要;能使学生在俱乐部竞赛中担任组织、裁判、服务等不同的角色,提高学生实践参与的能力;能使武术课堂学习和课外武术锻炼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为其长期进行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俱乐部学习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校园武术文化,使学校体育教育工作顺利健康地开展.

传统的高校武术教学注重制定严密的制度规范,严格按照大纲教学,试图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监督和控制,强调简单的服从和统一,没有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这样的武术学习使个体的发展受到制约,严重影响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把本来作为修身养性,技击防身的武术学习作为一种学习负担.作为高校的武术教学,并非是僵化的传授与接受,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可以利用俱乐部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专业化训练,达到一定水平,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另外,自发性的课外武术练习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往的武术练习是以个人或几个同学一起,没有教练及时的指导,训练积极性不高,动作不规范,很难在水平上有所突破,而且学生在训练中容易受伤,武术俱乐部的构建可以弥补这个不足.

3 高校实施武术俱乐部教学的可行性

高校武术体育俱乐部是在“健康第一,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孕育而成的一种课外武术运动形式,高校武术教学,每周一次武术课不可能实现教学目标,必须有课外锻炼的时间才能产生效果.

武术选项课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如果没有足够的课后练习来巩固,要想掌握并内化为自身的技击技能是不可能的.反而俱乐部式的武术教学强调学生课外的武术练习,为学生巩固课堂内容创造了条件,也督促和帮助部分课外习武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另外,参加武术俱乐部活动,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的锻炼,为学生进一步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提供了学习基础.武术俱乐部为满足学生的需要设立了不同的兴趣小组,如:太极拳、传统套路、散打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项目,俱乐部科学地组织会员进行健身活动、课外训练,形成了俱乐部与课外武术健身的一体化.高校武术俱乐部集中了全校发展武术运动的所有资源,从规模上就已经推动了校园武术文化的发展.

武术俱乐部教学转变了教育思想,创造了宽松环境.明确和落实了学生在高校武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灵活,构建了适应个性发展的教学内容,建立了有利于武术发展的教学体制.

4 高校武术俱乐部的作用

俱乐部的成立对武术教学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它的活动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利于武术教学与课余锻炼的协调统一,对发挥学生武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着积极的作用.武术俱乐部运用市场经济原则进行管理,可以改善武术教学环境.大学生参与俱乐部训练,既可以增强武术锻炼的意识,活跃校园的社团文化氛围,也可以改善学校体育经费短缺的现象,同时还可以调动体育教师辅导积极性.结合俱乐部的学习情况,更加合理的评价学生综合成绩.

作为俱乐部来说,学习气氛不同于课堂,学生的自主性占主导地位.同样,武术俱乐部的活动是对武术教学的一种信息反馈,使其既符合教育规律和自主学习原则,又能结合武术教学的具体情况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形态,从而培养学生的崇武意识,将保家卫国的思想融入学生的校园武术教学中.

5 高校武术俱乐部教学存在的问题

武术教学内容有待改革.教学过程与目标脱节,多数高校的武术俱乐部教学仍然是仅传授武术套路,很少讲授其攻守含义、健身理念及文化内涵.武术运动是一项对身体协调性、柔韧性、耐力、速度要求相当高的运动项目.然而,高校的武术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几种套路重复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如何因材施教、以多种方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就成了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武术场地、器材有待改进.以俱乐部形式发展武术运动,必须要有与之适应的固定场地和不断更新的器材,以及必备的保护设施.调查表明,学生对学校武术设施的满意率仅为28%,成为影响学生参加武术运动的重要因素.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相关器材的使用率明显提高,器材的耗损率也随之上升,学校更新器材设施的速度无法与学生参加俱乐部活动的需要成正比.

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调查发现30%的学生不满意教师的专业素质,目前多数武术教师知识技能面较窄,教学内容设计单一、教学方式陈旧,上课只为完成教学任务.研究表明,84%的学生愿意参加有教练指导的俱乐部.我国体育院校武术教学实施的是以培养学校师资为主要任务,其教学方法仍然是以灌输武术技能为主,较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就导致了武术院校的学生在自己做了教师后,用同样的形式来教育学生.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就要有创造型教师.

俱乐部经费有待解决.俱乐部作为一个机构实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从事课外俱乐部的训练、指导,明显加大了工作量,一定的经费支持是必须的,这也是学校是否认可教师劳动的一个方面.目前从国家到学校都没有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措施,如果校方一味避开劳动报酬只讲奉献,只会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最终导致俱乐部改革发展留于形式.

经费管理不当.俱乐部资金在管理上大部分由俱乐部自身进行管理.首先,经费的使用制度不健全,自收自支现象比较严重;其次,经费使用的透明度不高,武术俱乐部在经费使用上只对学校或体育系给与的那部分经费对上级负责,而其他资金则由俱乐部自行管理,并且大多数俱乐部没有对会员公开俱乐部具体的收支情况;再次,不合理开支的情况时有发,因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管理人员使用俱乐部资金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另外,成员管理松散,成员在开展活动时不积极,迟到和早退现象比较严重,对应该缴纳的费用不交.武术交流活动少,高校之间的武术交流不多,武术运动的发展尚处于半封闭状态.俱乐部的选举制度不健全,没有规范的民主选举过程,没有履行公平公正的原则,选举的领导缺乏管理经验,不仅不能促进俱乐部发展,反而使俱乐部形同虚设.没有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没有计划性.

6 高校武术俱乐部的管理

俱乐部是以会员为主体,教练起着辅助作用,负责技术指导,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练习到一定水平时,选出相对优秀的会员,辅助教练教授新会员,发挥其组织和领导才能;同时,新会员可以向老会员请教,随时进行时间上的调整,技术上的交流.

武术俱乐部作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窗口,为了更好的为学生服务,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需要专门的职能部门参与管理.对高校武术俱乐部的管理不应停留在由高校体育系或体育部的单一领导,要积极寻求与校工会、团委、学生会共同合作.在俱乐部训练、竞赛活动中,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制定完整的高校武术俱乐部发展战略.就武术教学而言,如果大学生丧失了在校期间应有的教育,就等于放弃了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必将给武术这一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造成危害.我们应该统筹规划,制定出武术俱乐部的发展战略.探索武术教育的发展规律,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使高校武术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教育具有终身效益特征,武术教学目标应当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要想达到与终身体育相结合的目标,武术教育必须引导大学生强化和完善习武意识,掌握技能,增强武术创造力.

合理使用经费.学校可以要求俱乐部定期向会员公布经费的使用情况,上交俱乐部经费使用的财务报表.让俱乐部的会员选出自己信任的管理人员,让每一位会员都有参与管理俱乐部的可能,从而激发成员参与俱乐部活动的积极性.学校需要在这个环节当中督促俱乐部制定完善的选举制度,并对选举过程进行监督.

完善俱乐部会员管理制度.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实现武术俱乐部对会员的有效管理.通过宣传武术俱乐部本身的发展过程,为俱乐部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的事迹,来影响已有的或未来的会员.

规范师资配置.聘任对象可以是学生,可以是本校武术教师或者其他学科具有武术特长的教师,也可以是武术名家.所聘请的教师由会员对其进行评价、考核,由此决定他们的去留问题.加大教师辅导力度,加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制定俱乐部活动目标.武术俱乐部的目标即是俱乐部工作的方向,并根据目标制定相应的策略.俱乐部管理者对学生参与活动的需要、大致时间情况以及兴趣做预测.制定武术培训计划和达标要求以实现总目标.

场地设施的建设和器材的配备.利用学校投入的资金扩建场地,用会费及时更新武术器材,配备必要保护设施,满足训练需求.

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武术教师培训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武术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武术教师队伍的建设.针对培训制度的现状,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出一套有效的培训制度.实施武术教师资格制度和竞选聘任制度,公平竞争、合理流动,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总之,只要妥善管理高校武术俱乐部,就能推动武术运动在全社会的发展.

〔1〕焦英奇,贾岩.创建高校武术俱乐部的途径与方法[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6).

〔2〕周勇.论高校俱乐部形式的武术教学[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3).

〔3〕王冰峰.普通高校构建武术散打俱乐部模式的浅析[J].内江科技,2009(3).

〔4〕陈文杰.探索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3).

〔5〕赖锦松,余卫平.高校武术运动实施俱乐部一体化改革的思考[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6).

〔6〕杨斌,彭英,刘霞.四川省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管理问题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0(7).

〔7〕陈德平.普通高校武术教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对策[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8〕蒋玲.俱乐部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J].四川体育科学,2004(3).

G807.4

A

1673-260X(2011)04-0129-03

猜你喜欢

俱乐部会员课外
会员之窗
小满课外班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