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高校学生工作的比较及启示
——基于南京农业大学和千叶大学辅导员工作的分析

2011-08-15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2期
关键词:南京农业大学宿舍辅导员

严 瑾

(南京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中日高校学生工作的比较及启示
——基于南京农业大学和千叶大学辅导员工作的分析

严 瑾

(南京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对比分析日本千叶大学学生工作的相关情况,对中国和日本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进行比较和分析,旨在探究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制度和学生工作的改进方向.笔者认为,日本高校注重营造自由环境,培养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和责任感的管理模式可以也应该吸取来用于改善我们的学生工作,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才.

高校;学生工作;南京农业大学;千叶大学;辅导员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是中国高校管理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与中国的大学辅导员制度相对应,日本高校也有负责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年级“担当者”,类似于中国的导师制,负责一个年级的学生管理工作.由于中日大学教师制度和大学运营管理制度不尽相同,其表现出的辅导员工作内容和特点也有较大差别.

1 学生日常生活管理工作比较

大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化管理是中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要任务.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辅导员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做好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既要具体负责好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等管理工作,又要参与处理好涉及学校和社会安全、稳定的事件.同时要将这些常规性的日常管理工作作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对正确行为的肯定和对错误行为的校正来反复强化,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在日本,这些事务管理一般也都由学生科(学生課)来承担,但具体管理内容有较大区别.

具体来说,例如南京农业大学的宿舍管理,原则上统一要求学生必须入住学校宿舍,家长签字申请的特殊情况除外.对学生宿舍卫生和物品摆放均有严格的统一要求,学校宿舍管理科每周都会组织宿舍管理员和学生干部检查卫生并通报结果,量化打分,校、院学生会也会定期检查卫生并通报.辅导员不仅是检查结果的直接反馈对象,其自身也要经常抽查学生宿舍卫生,对不合格寝室进行督查和整改.学生宿舍严格执行作息制度,宿舍晚上规定熄灯时间,学生不得违规,迟归者必须要辅导员开具迟归证明.宿舍内不允许使用电炉、电褥等大功率电器,不允许做饭等,这些都是宿舍安全管理的重点.辅导员除了通过管理措施检查督促学生把宿舍环境建设搞好,同时也依托免检宿舍、样板宿舍、文明宿舍等的评选来激励学生营造良好的宿舍环境.

日本多数大学都没有学生宿舍,或者只配有少量房间供学生住宿,宿舍区一般也不会在校园内而是在离学校较远的地方.大学生基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到校外租房居住,入住学校宿舍的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一小部分.有些大学只为一、二年级学生提供宿舍.千叶大学就只为低年级学生和国外留学生安排宿舍,且不能满足全部留学生的入住需求,入住者需要申请和审核.由于租房价格等因素影响,往往申请宿舍的留学生很多,限于容量,一般允许入住宿舍的时间也不会超过一年.日本高校宿舍不限制使用电视、空调等电器,允许做饭,因此课余时间钻研或切磋厨艺成了宿舍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科(学生課)和宿舍管理部门负责介绍校内住宿条件,入住各项手续的办理和公共设施使用的审批以及催缴水电费等,平时并不过多干预学生生活.宿舍卫生没有专门老师负责检查,完全尊重私人空间,“各人自扫门前雪”,定期打扫由宿舍委员会组织完成.部分大学的学生宿舍也定有关门时间,但是没有强制熄灯制度和迟归制度等.文明行为已经基本成为学生的自觉习惯,没有人监督管理.

又如,在中国,辅导员在学生的纪律考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南京农业大学学生的请销假基本都要求辅导员签字同意.同时,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建设和班级建设也都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在日本高校,例如千叶大学,所有的请假、考勤都由任课老师直接按作息制度执行管理,不再另设人员监督管理.在日本的高校中只有年级和专业的概念,学生根据个人意愿按照选课制度选课,而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都直接由各个事务性或服务性部门解决.在千叶大学,各类文体活动、社团都由学生自治会自己组织,学校和老师一般不直接插手,更加不会像国内有的高校加派活动任务.日本高校的综合性文化活动是大学文化节(大学祭),具有浓烈的自由气息.

可见,中国高校对学生日常生活管理很重视,管理规章限制较多,各类活动辅导员老师事必躬亲,责任较大,任务较重;而日本高校更重视学生的隐私空间,提供给学生宽松自由的环境,更注重学生自治和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

2 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比较

学生管理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我国高校辅导员非常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南京农业大学学生辅导员工作条例》明确要求,辅导员要“全面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了解并帮助解决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因此,辅导员平时要主动关心学生,注意观察学生思想动态,正确引导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解自我.即使存在问题的学生不主动咨询,辅导员也会根据他们平日的表现和其他同学的反映,比较深人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主动找学生谈心,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日本大学的学生身体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分别由保健中心和咨询中心负责.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

心理咨询机构,千叶大学的称为“相谈中心(相談センタ一)”,有的高校称为“相談室”,设置有关学习、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咨询和精神治疗等服务.日本大学生一般都是主动联系咨询中心,学生若不主动咨询,老师一般也没有合适的途径了解学生的情况,也就没办法对其进行指导.

就心理健康指导工作而言,我国高校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显示出较强的主动性,辅导员老师都有高度的责任感,观察较细致,但同时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也比较强,学生自己不善于主动找老师解决问题.而在日本,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模式相对被动,反而使日本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3 学生专业学习指导工作比较

学习始终是中国学生的核心任务,因此在学生的学业指导上辅导员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辅导员尽其所能、提高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帮助学生定好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使其学有所成.南京农业大学通常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引导学生适应大学学习,辅导员参与新生入学教育一系列计划的制定和各项活动的组织工作.开展各种促进学业的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另外还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学生手册》,使学生了解各种奖励、转专业、退学的基本条件,从侧面施加压力,督促大家努力学习.学校还明确要求辅导员要深入班级听课从而掌握学生上课情况.

在日本,学业方面十分注重“前辈(先輩)”和“后辈(後輩)”之分,高低年级的学生们之间的联系较之于我国紧密.遇到学业上的问题,低年级学生往往直接向高年级学生请教,或者直接到学生科去咨询.因此在学业指导方面,高低年级的学生间交流起了比较关键的作用.日本校方一般不会像我国高校那样全方位、立体式地督促学生学习,教授学习方法等.千叶大学留学生科为每名留学生配了一名相同专业的高年级学生作为其发展的“向导(チューター)”.虽然每名留学生都有自己的导师,但平时关于学业和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大家都更多地和这名高年级的“先辈”联系沟通.

相对于中国由老师主导的对学生学业复杂、系统地帮扶和指导,日本高校重视的是不同年级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相对自由、简单,且略显松散.

4 中日辅导员工作特点比较

4.1 工作职责

中国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范围广,工作繁杂琐碎,涉及学生的问题,几乎无所不管.《南京农业大学学生辅导员工作条例》规定的辅导员的十一条岗位职责中不仅包含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还兼有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特别是当前高校已进入独身子女大学生时代,部分独身子女大学生在生活自理、行为处事和心态调整等方面对辅导员的依赖心理非常明显,加之专业教师的育人精力有限、意识淡化,后勤服务的缺位等,使辅导员几乎成了学生的“全职保姆”.“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成了辅导员工作的写照.实际工作中,大量的琐事、杂事占用了辅导员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辅导员最重要的工作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反而被弱化了.另外学生工作任务繁多、责任重大,使得辅导员的个人的压力也较大.

日本则把繁杂的工作详细分工,各科室根据学生不同需要设立,分工明确,直接接待学生开展工作,学生直接和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打交道,而不是凡事都通过辅导员.虽然有时工作难免出现重复和效率低下的问题,但总体来说比较有针对性,有的放矢,明确的分工能使管理人员发挥其专长,而且更能够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4.2 工作主动性

我国高校辅导员大都有满腔热情,积极性高,经常主动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工作细致,容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有时过于严格的要求也难免产生家长制作风,重视管理,强调整齐划一,给学生的自由度较低,相应的影响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和责任感的培养.

日本按照制度和需要设立机构,安排专人负责,等待学生前来解决问题,工作相对缺乏主动性,缺乏了解信息的渠道.只有学生主动找到老师才能有效开展工作.但整体来看,不干涉学生的私人生活,体现了对学生个体的尊重,给学生的自由度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独立性.

5 日本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

我国高校辅导员是与大学生关系最密切的教育者,对学生大学四年的影响巨大.因此,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不断改善辅导员工作制度,这就要深入分析内外环境,不断探索研究,并巧借“他山之石”.

一方面,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每一名大学生都是一个有独立思想和行为的成熟个体,并要求能够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责任.因此帮助大学生形成有责任感的独立个性、努力实现其人生价值已然成为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但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中鲜明的社会取向,强调集体为先,规章整齐划一,这培养了我们服从、依赖、敬畏权威的心理特点.正是因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过于呵护、包办式的弊端以及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得许多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中缺少独立性、自主性和责任感这些重要的心理品质,主体意识得不到有效发挥.

而日本的高校管理体制有助于我们解决这一矛盾.高校学生工作在培养大学生责任感上,要营造负责的氛围,建立从学习到生活、从教育到教学的教育责任机制,将学生置于责任机制中,培养他们独立进行选择,对自己的选择、承诺、独立承担的行为负责.另外,要帮助大学生建立起完整、强大的自我管理系统,给学生更多的独立和自由,注重责任感和独立性的培养,引导他们进行人生思考和自我探索,进而完成自我确立.

只有不断完善学生工作制度,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发展创造更自由的空间,才能促使其逐步形成自立、自强、自我负责的生活态度,增强主宰自己生活的能力,最终成为自我实现、对社会有用的人.

〔1〕姜波.中日青年比较研究[J].日本问题研究,2008,(4).

〔2〕齐平,吴金昌.论大学生独立性、责任感、自尊水平及其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9):39-41.

〔3〕马晓明,徐宪春.自我同一性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5,(5).

〔4〕长谷川滕行.日本の秘密[M].弓立社,1999.

〔5〕小野修.今問われる自主性とは[J].教育心理,1990,38(2).

G642

A

1673-260X(2011)12-0241-03

猜你喜欢

南京农业大学宿舍辅导员
主编寄语
——庆祝南京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数据库收录和获奖情况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获评“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数据库收录和获奖情况
热得快炸了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学校到底是谁的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热得快炸了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