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问题浅析

2011-08-15才智颖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心理

才智颖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问题浅析

才智颖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心理健康工作虽然在我国高校开展了一定的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心理健康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误区,主要表现在: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错误理解和定位;心理健康工作队伍的专业性不强;重个案咨询,轻预防措施;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等.针对这些问题,应从心理健康工作的普及性入手,加大心理健康工作的宣传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专业性的师资队伍,切实促进高校心理健康工作.

高校;心理健康工作

心理健康工作在我国各大高校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工作成效有了较大的进步.在过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谈到“心理”两个字的时候,都会与“有病”、“不正常”甚至“精神病”等字样联系起来,现在已经能够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心理问题.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各高校都在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多种多样的的心理健康活动,在课程建设、活动内容以及效果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些措施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律等品格方面以及在增强大学生经受考验、承受压力的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纵观全国各地区高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心理健康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项工作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一些地区和学校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些人在认识上存在偏见或者在实践中存在误差.正确认识和分析目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存在的问题,积极思考相应的对策,有助于推动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深入开展.

1 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错误理解

笔者曾经与一位主管学生工作的高职院校的校长就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探讨,该校长认为,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完全是由于就业压力造成的,只要解决好就业的问题,心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他说:“我们学校的学生什么问题都可以发生,但是肯定不会发生心理问题,因为我们的就业好,能找到好工作,就不会有事.”笔者与其进行深入交流,发现在该校长的观念当中,自杀行为才能够成为心理问题,因为该校自建校之日起从来没有过自杀的案例,因此该校长有着上述的言论.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目前,仍有不少的高校教师,甚至校长,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仍不够全面,认为心理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比较容易,对心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缺少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对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缺乏重视.

2 对心理健康工作的错误定位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和教师仍将有着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与所谓的“坏学生”划等号,我国多数学校将心理健康工作都称之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心理健康工作的部门一般都叫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者心理咨询中心.在中国人的概念中,教育这个词,是一个中性偏贬义词,因为当一个人缺少教养的时候,会涉及到“教育”,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我们对心理健康的工作,至少在潜意识层面,多少都会认为由问题的学生们的心理不健康,因此需要教育.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员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改变他们一些错误的认识和想法,而不是进行所谓的教育,将我们的观念强加于别人.

3 心理健康工作队伍的专业性不强

心理健康工作在我国是一项在最近十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作活动,心理咨询也是一门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经验以及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高,因此真正能够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员数量较少.我国各高校虽然都成立了自己的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开展心理健康工作,但是在技术、方法和效果方面还不够成熟,很多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都是由多年从事学生工作的学管人员、班主任、辅导员组成,虽然这些人都有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证,也有着丰富的和学生打交道的经验,但是从专业性的角度出发,仍不能很好的胜任心理健康这项工作,因为他们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工作方法和他们当班主任、辅导员时候的方法没有本质的区别,仍然停留在学生管理的层面.从目前来看,今后一段时期内,缺少专业的工作人员仍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4 重个案咨询,轻预防措施

在谈到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时,有人喜欢通过具体数字来说明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比如每年全国大学生有多少人自杀身亡等,因此使得一些人误认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只是面向存在心理问题的少数异常学生,与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无关.事实上,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只是少数一部分,更多的学生面临的是感情与工作、日常生活与学习当中一些事件的处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不构成心理疾病的主要方面,但是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这样的工作理念下,多数人对心理健康工作的认识便停留在解决心理问题的层面上,将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治疗方面,忽略了多数学生的需要.我们需要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即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存在着重个体诊治而轻预防机制的现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正确定位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工作模式,才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1].

5 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测量,并针对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同时开展一些其他的心理健康活动,却很少考虑学生的心理求助方式,即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采用什么样的求助方式,是否愿意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等.有研究发现,中国高校大学生中有心理异常的人来咨询机构进行咨询的只有1%左右.一项对全国17所大学800 多名大学生心理求助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表现出自尊性人格的特征,有较强的个人独立意识,崇尚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不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2].但受到冲过传统文化的影响,表现出注重“面子”,控制甚至抑制情绪的表达,难以真正的表现出自我.有较强的通过人际交往处理心理问题的需要,求助对象多为身边的同学、朋友,而不是家人和亲友,也不是陌生而具有专业技能的心理咨询工作人员.他们对心理服务的态度在理念上完全肯定,但具体到自己的时候,则往往持否定态度.他们有信心自我排解烦恼,怕被贴上“心里有问题”的标签[3].而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所提供的心理服务方式相对单一,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尊需求对于大学生群体的突出意义以及他们自我认识的能力,在心理咨询中多采取简单的指导性建议,不容易得到大学生的承认和肯定.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目前的心理健康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工作效果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得以显现出来,高校管理者在丰富工作手段的同时,也要正确的认识到心理健康工作的理念.实践证明,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的开展心理知识普及、心理问题探讨、心理危机干预,帮助学生解决日常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够有效的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和蔓延[4].将“改变观念、面向全体,重在预防、防治结合”等理念纳入现行的心理健康工作模式当中,充分发挥广大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效的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成效.

〔1〕苑勇宽,王变英,边永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30).

〔2〕胡凯.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4).

〔3〕高一虹,陆小娅.大学生心理帮助与求助方式调查[J].社会心理研究,2001,(1).

〔4〕闻羽,桑志芹.朋辈心理咨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发展.江苏高教,2009,(5).

G444

A

1673-260X(2011)12-0195-02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