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探析

2011-08-15王险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2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民族传统

王险峰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体育教学部,福建 漳州 363105)

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探析

王险峰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体育教学部,福建 漳州 363105)

通过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充实高校学校体育的教育体系,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相结合,积极发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现代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与潜力,实现全面普及传统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民族传统体育;现代;体育教学体系

我国高校的学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学校体育教育中,仍是以西方体育教学为主,教学内容仍然单一,导致步入社会后大部分的学生仍然未能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依然存在,我国高校体育还没有真正建立起适应我国学生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民族传统体育指具有各民族特色的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的总称,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和利用的广泛性,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和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我国有多样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形式丰富多彩,堪称世界之最.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和利用的广泛性,与国人身体素质、心理感受、民族情感相吻合的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教学有机结合,对于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传统体育与近代体育的和谐发展

中国传统体育是指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有自身特色的民族体育.其主要特点是体育项目繁多.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十分丰富,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了:武术、摔跤、射箭、射弩、秋千、赛马、赛龙舟、打木球、抢花炮、跪摔跤、珍珠球、放风筝、打磨秋、赛骆驼、跳板、打飞棒、波依阔、推竿、跳竹竿、雪地走、东巴跳、跳竹、抛绣球、踢毽子、斗牛、抖空竹等等.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切实可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国传统体育十分重视体育伦理和社会价值.精神情感在体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现代体育又催化了体育的大变革,使中国变体育弱国为体育大国、强国,加速了体育现代化进程.体育现代化首先是人的观念和人自身的现代化.体育的社会化必须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化,是体育活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规范去运作的社会化.这是当代中国体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我国的体育产业是指:在体育市场体系中所涌现的以体育本体产业为主、与体育相关的一切生产和市场经营活动.《体育运动国际宪章》指出:“体育运动作为教育与文化的一个基本方面,必须培养作为社会成员之一的个体所应具备的能力、意志力和自律能力,必须由一项全球性的民主化的终身教育制度来保证体育运动与运动实践得以贯彻于个体一生”.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在经济发达国家,大众体育已成为国际潮流,与竞技体育的发展呈齐驱之势.中国则参与了大众体育的国际交流和学术研究,参与了国际大众体育组织和残疾人体育组织机构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和一些单项体育组织,以加强对大众体育的领导.体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体育的社会功能已大大超出增强人民体质的范围,成为改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2 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特点

学校的素质教育与人的终身体育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只要能通过教技术、养习惯、重行为等方式有效的培养素质教育中的三个体育素质,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习惯,将体育纳入到生活方式之中,就能与终身体育有机地衔接起来.项目的选择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民族传统体育绝大部分项目都简单易学,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长期的教学是口传身教,缺乏经过文字的整理或通过研究得出的技术参数,对教师来说,缺乏教学参考,只有依靠教师自身不断实践后归纳出技术要领和动作组合及技巧.民族传统体育的比赛经过长期的演变,操作起来比较简捷,很多项目初步掌握了基本技术和战术就可进行对抗,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绝大部分内容都具备这样的特点,朴素的品质造就了这些项目的教学应朴实无华,教学过程要讲究实效,避免华而不实的的形式,教师要全面准确掌握项目的比赛规则,并运用到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在规则要求范围内的技术和战术是教学的灵魂.积极做好器材的改制和活动形式的改进工作,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的规模及各年级学生理、心理特点的实际需要,对民族体育器材进行就地取材,自己制作,一材多用、灵活搬运的原则进行必要适当改制,对许多呆板、单调划一的动作在保留实质的基础上改进为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灵活多样、欢快轻松的运动项目.

3 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体育教学中的参与价值

3.1 有助于了解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生存、生活和与疾病做抗争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是我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但由于东西方文化交流,各民族文化被外来民族文化的同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逐渐削弱,如赛龙舟、舞龙、舞狮、射箭、武术等已成为多民族共有的项目而风靡全球,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共同喜爱.由于西方现代竞技体育的传入,人们对民族体育的观念改变,尤其是对既无史料可查,又无文字记载,长期以来只通过口传身授的承继方法而流传的少数民族体育,某些项目面临着消亡或逐渐走上消亡的命运.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有了重大的转变,从原来侧重于强身健体、武力保家、原始祈福、娱性怡情的作用,转变为现在的“自娱”与“娱人”的作用,已成为人们节日之余喜庆之余的休闲点缀.长期这样下去,就会失去民族体育的原创性、自然性,也就是说,就会失去民族体育文化历史渊源的真实性.我国普通高校广泛地开展民族体育的教学工作,不仅有利于民族体育项目的整理、挖掘和推广,而且能造就一批重.

3.2 有助于实施“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的教育思想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养成终身锻炼习惯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即学生毕业后仍能以学校养成的体育习惯和掌握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坚持体育锻炼,使学校体育的效能得以延续终身.然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从调查结果显示,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田径、羽毛球、游泳仍是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些项目能够成为学校体育课的主要内容,说明这些项目在学生中的可接受性和广泛性,有大批的爱好群体.可这些项目多受场地器材限制,同时练习方法的单一性和重复性,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形成终身体育习惯方面明显存在不足.学生步入社会后,又有多少地方有篮球场、排球场、田径场等场地供他们锻炼?况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那些高强度对体能要求较高的项目又怎能适应人们健身的需要?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有很多简单多样、易于掌握的素材,将其逐步与现代体育结合,引入高校体育课堂,不仅给教学增添活力,而且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达到强身健体和学会自我锻炼的目的,可有效的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4 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体育教学中的实践途径

通过举办各种观摩课或集中授课培训方式,使体育教师提高认识,普及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把我国文化瑰宝——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继承并发扬下去.加大对体育教师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培训力度.民族传统体育引进学校教学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为了让民族传统体育能够不断延续下去,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统一完备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教材、教学评价体系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学校这一基地开展的民族.文化教育,建立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是保证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要培养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人才,这是有效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最活跃的力量,他将以辐射的方式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民族文化的进一步繁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这些课程尽可能地借鉴其他学科成熟的理论与原则,形成有独立性的有体育文化特色的课程框架.其次,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有机衔接.教师应好收集、挖掘、整理工作,民族传统体育大都源自民间,体育教师在把某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课堂之前,应根据当地实际深入民间生活进行调查考证,对项目名称、发展及技术要求有所了解,真正要引进体育课堂,以繁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意识.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意识,是学校全面深入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前提.学校体育场地对社会开放,学校利用社会上的体育设施,利用所在地区的企业来帮助学生开展业余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等,都是符合学校体育社会化趋势的.中国现代体育的发展已不是仅仅满足健身、娱乐、休闲等需要的传统体育,而是肩负着政治、经济、教育、情感和文化等多重功能的现代体育.总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切实有效的运用到高校现代体育教学中来.

5 结语

把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充实学校体育的教育体系,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还能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让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经过提炼与发展为学生所掌握与运用、传播到社会中去,练就健壮的体魄,让学生的体育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1〕蒋雪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体育教学几点认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5):28-30.

〔2〕于兆杰.对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6,(10):37-38.

〔3〕胡小明,胡英涛,刘靖南.民族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4-75.

〔4〕赵文,胡小明.发展民族体育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8,21(5):35-37.

〔5〕高晓峰.浅谈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M].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19-20.

〔6〕刘胜利.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0):72.

G807

A

1673-260X(2011)12-0130-02

2011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课题(JA11237S).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民族传统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