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人类学视野下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分析

2011-08-15张莉曼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问题人类学环境污染

张莉曼

(安徽大学 社会学系,合肥 230039)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环境为经济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当前,环境污染问题已不仅仅是城市的痼疾,甚至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环境恶化问题也已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作为生态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得到学术界部分学者的些许关注。综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学者们多从生态学、环境科学、农学、经济学、环境社会学、法学等相关学科视角进行研究,研究的内容多集中于要么泛泛谈及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分析方面;要么单纯就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某一具体问题比如水体污染、面源污染、土壤污染等进行具体论述;要么纯粹就某种污染原因作进一步解释比如从农民的生活方式、农民的环保心理与环保意识等进行论述。把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放到生态人类学的学科视野中,运用生态人类学的学科知识来探讨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成果还并不多。因此,对于当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笔者尝试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来探究农村环境污染的相关问题,不仅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一、农村环境污染的类型及表现

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归结起来,农村环境污染可以分为两大类:生产性污染和生活性污染,具体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一)土壤污染

农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是耕地,近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工产品,使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残留,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我国目前是世界上化肥农药生产大国、进口大国和消费大国,我国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的现象相当普遍,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过量投入已成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二)空气污染

农村为了发展经济,积极兴办乡镇企业,这些乡镇企业在燃料燃烧(如热电厂等)、生产过程中(如化工厂等)排出废气日益增多。同时,生产生活及交通工具(如摩托车、汽车等)排放出的尾气及地面飞扬的尘土也是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不仅如此,在我国农村很多地方,主要能源依然是薪材和煤炭,液化气、沼气、电气等清洁能源利用率不高。这样既浪费木材,破坏植被,又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威胁群众身体健康。还有,农村的厕所、大粪池、猪圈、养殖场以及随处堆放的粪便等都散发出阵阵异味,污染了农村的清新空气。

(三)生活垃圾污染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的生活垃圾由过去易自然腐烂的菜叶、果品发展到塑料袋、快餐盒、废电池与腐败植物的混合体,含有害物质的废电池、废旧日光灯管和难降解的塑料制品日益增加。这些生活垃圾中许多东西无人回收、不可降解,严重污染了环境。农村分散的生产生活、农民活动的无任何约束、各种废弃物随意处置、生活垃圾随意倾倒,使得农村固体废弃物管理处于无序状态。经过日积月累,垃圾越堆越多,久而久之就成为各种病源微生物的滋生地和繁殖场,对环境构成病源性污染。

(四)水体污染

农村饮用水污染问题较为严重。水资源污染源头众多,污染严重。化肥、农药等栽培农作物、加工农产品中的不合理使用所导致的农业污水;迅速发展起来的集约化养殖场和散养式的家禽、家畜的排泄物随着雨水流入河流、湖泊等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农村居民使用洗衣粉、肥皂等洗衣污水以及使用洗涤剂等洗菜、刷锅洗碗等生活洗涤污水及冲洗简易厕所的污水等;废弃物露天堆放,经雨水冲刷后流出的污水等顺着沟渠等流入水体;某些农村大办工业企业所产生的工业污水也会排向河流;这些均会造成各类河流、湖泊甚至饮用水源的严重污染。

二、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生态人类学解析

对于农村环境污染的产生,不同的学科进行了不同的解释。环境社会学者认为,二元社会结构是产生农村面源污染的根本原因。面对差距悬殊的二元社会结构,农村中的精英分子竭尽所能流向城市,从而导致农村中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掌握环境知识的能力较弱,环境保护意识较差。[1]经济学者们认为农村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上存在的价值和利益关系之间的巨大冲突。[2]综合论者认为,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今日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既有政府的责任,也有农民自身的原因。

毫无疑问,上述研究成果均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均存在着不全面之处。我们尝试把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放置到生态人类学的学科体系中,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生态人类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3]因此,我们尝试从以下方面解析这一问题。

(一)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识不清

根据生态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从广义上看,人类与其环境关系大致有以下三种:第一,人类适应环境因此也受到环境的塑造;第二,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适应环境,因此人类决定或塑造环境;第三,人类与环境是互动的,并通过互动影响食物的获得和人类自身的生产是有关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活动。[4]52因此依次有生态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的思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不断地从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的主观需求与环境的客观属性及发展规律之间存在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人类在适应环境与改造环境的漫长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只有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活动,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否则,就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农民认识不到环境对于人的制约性关系,农药、化肥和地膜的无度使用、长期耗竭式耕作、过度的生产资料的投入、不顾农业的生产规律等,造成农村严重的土壤、水体、大气污染。日益恶化的农村环境正威胁和危害着广大农民的生存和发展。

(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

美国著名生态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曾指出:“一切民族文化都是针对特定的生态环境建构起来的”[5]304。生产生活方式、习俗传统、思维观念,都与一个群体所处的自然生境与社会生境有着多维度的密切关联。在某种程度上说,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正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原因。

生态人类学中,生产形态是最为基本的问题。一个民族的生计方式并不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被动应对,而是该民族在针对其特定的生存环境,经由文化的创造和作用的结果。[6]在当前,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在现代化的技术面前,人们不再关心土地,而是更多地追求产量、减少劳动时间,致使传统的生产方式受到了冲击,并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农民在生产上,经营无规划、信息无交流,不再愿意采用传统的育肥、施肥以及除草、灭虫等方式,而是采用现代化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等,使土壤有机质、矿物质含量减少,降低了土壤肥力,增加了水土污染。不仅如此,很多农民在使用现代化的产物和技术时,没有经过系统的农业生产专业知识培训,不能科学地选择和使用种苗、兽药、饲料、农药、化肥、地膜等,这种非科学操作方式和生产状态导致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致使土地、水源、植物、动物、人之间的生态系统平衡被破坏。

(三)不适当的农村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人类给予自然的方式或消费方式,是人类在生活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不当的生活方式是导致农村环境问题的又一根本原因。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以一家一户一院的形式为主,环境隔离意识差,没有专门的生产区,生产和生活混为一体,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大。长期以来,这些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和农业废弃物任意排放的问题并未引起根本重视,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废弃物大部分没有得到处理,随意堆放在道路两旁、田间地头、水塘沟渠或直接排放到河渠等水体中,使“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一些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农村环境质量明显下降,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不仅如此,大多数居民的“环保意识”还只停留在“卫生意识”这一层面。所谓“卫生意识”就是保持周围环境干净整洁的意识,而不是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环保意识”。[7]环保意识差、对环保和卫生概念的认识不清等均是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三、生态人类学视野下的农村环境污染之防治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长期综合过程。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学术界已经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常规性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研究者认为,针对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应经济、行政、法律、教育等多种手段并用。[8]具体说来,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措施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自然资源开发活动中的环境规划和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建立良性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业自身的环境污染;加强农业科技普及和进步,减少农业自身的环境污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逐步建立和完善环保工作的公众参与制度;加大国家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并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建立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即通过加强立法、管理、资金投入、环境政策的宣传等增强环保意识,确立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来实现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这就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涉及到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农民以及民间组织等各个层面共同努力。

其次,我们尝试把环境问题放在生态人类学的视野中来予以解决,开发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知识不失为防治农村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事实上,生态人类学家十分关注文化在人与环境关系中的调适作用。“文化是人类为确保其自身的安全与生存而在人与环境之间设置的中介手段”。[9]39人类学的跨文化研究,使人们普遍认识到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这对于我们了解人类生存与环境质量的生态问题,从而通过文化机制来调适我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地方性知识作为一种文化可以调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此,有研究者认为,地方性知识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中产生和由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知识,是各个民族民间传统智慧的结晶,其中蕴涵着许多生态智慧与生态技能。地方性知识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其不仅是特定民族在世代调适与积累中发育起来的生态智慧与生态技能,而且发掘和利用地方性知识,维护生态环境,是一种成本低廉的手段。再者,利用地方性知识去维护生态安全,既不会损害文化的多元并存,也不会损害任何一个民族的利益。[10]对于我们治理当前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大有裨益。例如传统农业生产中施用农家肥的生态生产措施,在现代农业生产一再追求产量、减少劳动时间观念的驱使下已很少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无节制的生产资料的投入,特别是化肥的使用,这是造成农村土壤、水体、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在农村地区鼓励农民多使用农家肥,比如人畜粪便等,既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成分,起到增产化肥的功效,又可以减少生活垃圾,做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减少土壤、水体、空气的污染源,缓解环境压力。这在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工作中是一项低成本维护生态环境的手段。

在农村环境污染状况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加需要关注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更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因此,生态人类学就有了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11]文化是生态人类学探讨生态问题的切入点,了解文化,以文化为手段,去解剖一个群体的可持续的生态行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也得靠文化,只要通过文化改变资源的利用方式,原先看似不能解决的生态问题,就可以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这对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同样适用。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农民必定积累了有关农业生产的地方性知识,这些知识在时代延续过程中逐步定型,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地方性知识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任何一个民族的地方性知识都必定隐含着对当地生态维护极其有效的生态智慧和生存技能,各民族的这些智慧与技能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具有直接的利用价值,如能发掘和利用这样的生态智慧和技能可以使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帮助我们实现人地和谐共处,谋取人类长久福祉。农民在适应环境与改造环境中,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必须运用适应本地的地方性文化知识作为指导来开展生产生活,这样才能有效的治理好农村的环境污染。

[1]洪大用,马芳馨.二元社会结构的再生产——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4(4):1-7.

[2]李秀玲,肖继新,王爱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难的利益和价值冲突探析[J].科学教育家,2007(10):12-14.

[3]宋蜀华.人类学研究与中国民族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关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4):62-67.

[4]凯·米尔顿.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对环境话语中的人类学角色的探讨[M].袁同凯,周建新,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5]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罗康隆.论民族生计方式与生存环境的关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5):44-51.

[7]乐小芳.我国农村生活方式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4):42-45.

[8]刘思聪.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经济学院,2007:22-28.

[9]T Ingold.Culture and the Per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M]//E Croll,D Parkin.Bush Base:ForestFarm.London:Routledge,1992.

[10]杨庭硕.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3-29.

[11]汤夺先.略论学科意义上的生态人类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5-39.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问题人类学环境污染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浅析农村农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工程施工中环境污染主要因素及相应措施讨论
紧迫的环境污染问题(上)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体质人类学是什么?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