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财务管理工作思考
2011-08-15湖北省沙市中学
湖北省沙市中学 李 兰
中学财务管理工作思考
湖北省沙市中学 李 兰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教育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和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等问题又时刻制约着学校的前进步伐,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才能有力地保障和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
(一)确立“以收定支”的基本思想 切实遵守国家收费政策,做好预算管理,控制支出规模,防止花销无度引起乱收费现象。
(二)资金投向优先考虑教育教学的需要 在确保人员经费支出、保证必要的公用经费支出的情况下,要充分保证教学用具与教学图书的购置,逐步改善教学条件。人才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推动教师的自身发展,大力支持教师业务培训和教学研究,才能不断提高师资水平,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适度、逐步地进行基本建设 应量力而行,不盲目上基建项目,严格控制贷款规模,控制财务风险。防止由于贷款压力大而导致的乱收费,防止由于欠债太多教职工福利差而导致的人才流失。目前有些地方倾全县之力将县一中打造成硬件设施一流的学校,不免引起周边地方学校的争相效仿,然而由于缺少政府投入,学校自身财力又有限,便大量贷款,贷款本金及利息的巨大还款压力,使得学校不得举新债还旧债,进而无法保证教职工工资福利的按时到位,甚至长期拖欠,引起教师队伍人心浮动,引发恶性循环。所以量力而行,适度地逐步地进行基本建设是保证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一)财务决策制度 对学校的财务决策应实行科学、民主的管理,学校的重大事务及涉及教工切身利益的大事都应交由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投票表决,如学校发展战略等,学校重要的日常事务可由校长办公会集体决定,通过民主决策、信息公开,尽可能地避免决策风险。
(二)财务审批制度 在实行后勤校长“一支笔”审批的基础上,对财务开支实行逆向签批程序。目前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大都是先由单位分管财务的领导签批报销后,再由会计审核记账。这种签批程序不利于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和及时有效的打击违法会计行为,会计对有瑕疵的原始凭证大多会碍于校长已经签批同意报销,而不愿意提出异议。笔者认为实行财务开支应先由会计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签批,再由分管财务的后勤校长签批报销。这样做一是可以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堵塞财务管理漏洞,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二是可以发挥会计的业务特长,先对原始凭证的合法性、规范性进行审核、确认,为领导签批把好第一道关,遏制不合格票据的流入等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三)内部牵制制度与内部稽核制度
货币资金是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部分,为确保学校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正确反映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保证国家现金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必须建立健全货币资金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职务分离制度,严格实行钱帐分管,钱物分管。各种支出都尽可能用支票、汇票来结算,以避免更多的人接触现金而引发弊端,对一些必须用现金支付的开支项目进行严格审定。加强对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专用章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必须由本人或其授权人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处理每笔业务都有必须两名以上的人员参与,以达到相互牵制的效果。
(四)采购制度 对日常办公用品、教学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购置,应采用年初编制预算,适时购进、保证供应的办法。具体措施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由总务处统一采购,防止多头采购、重复采购、浪费资金。对专业性强的设备采购必须派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事先深入做好市场调查,在技术和质量方面进行把关,避免采购风险。
第二,凡在政府采购目录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都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效益的原则实行政府采购。即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或单一来源等采购方式。这样做的好处,一来有利于增强资金的透明度,堵塞漏洞,规范学校采购行为,二来有利于节省开支,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三也有利于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的管理。
第三,对低值易耗品的采购,也可以引进政府采购的方式,分成文具纸张、水电配件、日杂用品等几类,公开对外招标,通过多家竞标每类从中选择一家作为定点商家。不仅可以做到商品质量好、价格低、服务优,还可以随叫随到、送货上门、集中结算。这样既减少了物品的库存量,减少了资金占用,还避免了浪费。
(五)资产入库领用制度 学校应配备专职资产管理员,负责各类资产验收、入库、保管、领发,分门别类地做好实物的进出库、领用的登记工作、以及固定资产的登记、清查。对一般低值易耗品,由资产管理员当场验收,编号造册入库。由于设备一般要求较高,对新购入的设备还必须经过使用部门专业人员的检查试用,再由资产管理员登记固定资产卡片,办理入账手续。未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的物品、设备,财会部门不予报销。
(六)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学校固定资产是实现各项教学计划的物质基础,被消耗于教学、办公和其他活动中。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应实行以下一些办法:一是物到建账立卡,实行统一数量、价值管理,各部门还应实行实物数量管理,使用与保养相结合。还应在学生中大力开展爱护公物的教育,讲授各种教学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在每个班设立班级资产管理员,负责各班资产的使用情况,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二是提高资产利用率,教学使用与闲置租赁相结合,合理取得收益,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三是定期进行清查盘点,保证学校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对清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处理,责任到人,防止国有资产的损失和流失。
三、中学财务管理工作改善对策
(一)广开财源,合理筹集资金 教育经费是教育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今在国家教育经费拨款远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现有的条件,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挖掘潜力,广开门路,多方开辟资金来源的渠道。做好收费工作是学校财务的一项重要职责。要严格按物价文件规定收费,每个项目都必须取得收费许可证,一切收费都要通过财会部门进行,不得私自收费,私设“小金库”,切实遵守国家收费政策。除了学费收入外还可以适当开展勤工俭学,对校办产业进行调整优化,关停风险大、效益差的项目,大力支持相对稳定、可靠、回报快的项目。
(二)厉行节约,合理安排支出 年度预算是学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保证,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不仅需要编制部门预算,还应将支出预算层层分解,细化到各年级和部门、各个项目,使人人了解预算,自觉执行预算。为了保证预算的切实可行,在编制计划时应留有适当余地。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如需调整,要提出申请,经审核通过后方可调整。做到精打细算,杜绝铺张浪费,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以发挥每一分钱的最大作用,绝不能一方面经费短缺,而另一方面却大肆浪费。为了确保资金用到实处,还要特别重视事后的支出效益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重新调整下一年度的预算,使得预算控制不断地优化。
(三)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 人是管理诸要素中的核心要素。财务管理也必须以人为本,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财务管理中人是决定性因素,要提高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最根本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重组知识结构,增强财会人员的责任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
中学财会及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对现有工作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展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专业知识方面的继续教育;二是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改组,对那些不适合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调离本部门,同时尽可能从全日制大专院校接收专业毕业生。在此基础上,严格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坚持持证上岗,完善、加强专业资格考评制度。
中学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渗透到中学工作的各个面面,并为保障高级中学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从狠抓财务管理入手,从管理中要效益,科学合理地安排使用好各项资金,厉行节约,防止浪费,发挥出资金使用的最大效益,才能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效益性,保护学校资产的安全完整,做好教育事业的后勤保障。
(编辑 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