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子语类》校勘十则

2011-08-15甘小明

巢湖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朱子语徽州

甘小明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上海 200234)

《朱子语类》校勘十则

甘小明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上海 200234)

文章以中华书局本《朱子语类》为底本,参校相关文献及朝鲜古写徽州本,从征引不确、文字讹误和句读失误三个方面撰成校勘札记十则,翼有禆于《朱子语类》的进一步整理与研究。

《朱子语类》;校勘

1 征引不确

1.1 a白居易诗云:“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孟子心不动,吾今其庶几!”诗人玩弄至此!(1,15,302)①括号中的数字分别为黎靖德本《朱子语类》的册数、卷数和页码,《全唐诗》、《全宋诗》同;朝鲜徽州古写本《朱子语类》仅标注卷数和页码。b 白乐天有诗:“吾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孟子心不动,吾今其庶几!”此诗人滑稽耳! (1,15,303)c“行年三十九,岁莫日斜时。 孟子心不动,吾今其庶几!”此乐天以文滑稽也。(8,140,3328)

以上三处均引自白居易《隐几》,但文字有差异。 a、b、c三句中“孟子”当为“四十”;b 句“吾年”当为“行年”,c 句“岁莫”中“莫”乃“暮”之古字。《白居易诗全集》卷六(上)《隐几》:“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四十心不动,吾今其庶几?”《全唐诗》(13,429,4726)同。 诗句“四十心不动”化典于《孟子》卷三(公孙丑上):“公孙丑问曰:‘夫子加

1.2退之 《木鹅诗》末句云:“直割苍龙左耳来! ” 事见 《龙川志》,正是木鹅事。 (8,140,3328)

1.2.1 《木鹅诗》当为《答道士寄树鸡》。《韩愈集》卷十(律诗二)《答道士寄树鸡》“……直割乖龙左耳来。 ”《全唐诗》(10,344,3859)同。 “苍龙”当为“乖龙”,“《龙川志》”当为“《龙城志》②柳子厚《龙城志》,亦称《龙城录》,作者是否为柳,学术界尚有争议。”。 《韩愈集》卷十(律诗二)后有文字云:“柳子厚《龙城志》:‘茅山道士吴绰采药于华阳洞口,见一儿手把三珠,戏于松下,绰从之奔入洞口,化为龙,以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而宋人常引作“孟子心不动”。又如宋·苏辙《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中亦有类似的诗句:“孟子自夸心不动,未试永嘉铁轮重。”三珠填左耳中,绰劚其耳,而失其珠。’”又冯贽《云仙录》:“天罚乖龙,必割其耳。”

1.2.2 “木鹅”即“木耳”。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八卷:木耳《本经》中品(释名):“木、木菌、木、树鸡(韩文)、木蛾。时珍曰:木耳生于朽木之上,无枝叶,乃湿热余气所生。曰耳曰蛾,象形也。曰,以软湿者佳也。曰鸡曰。因味似也。南楚人,谓鸡为 。曰菌,犹蜠也,亦象形也。蜠乃贝子之名。或曰:‘地生为菌,木生为蛾。北人曰蛾,南人曰蕈。’”由上可知,《朱子语类》中“木鹅”即“木蛾”,乃木耳也。

1.3崔德符《鱼诗》云:“小鱼喜亲人,可钩亦可扛;大鱼自有神,出·没·不·可·量·。 ”如此等作甚好,《文鉴》上却不收。不知如何正道理不取,只要巧!(8,140,3330)

按:

1.3.1 《鱼诗》 当为 《观鱼》,“钩” 当为“钓”,形误。 “扛”当为“网”。 《全宋诗》、《后村集》均作“网”,《后村诗话》卷二作“纲”,盖因“纲”和“网”的繁体形近致误,朱熹误说成“纲”,弟子记录时用了同音字,当改为 “网”。《全宋诗》(20,1192,13481) 崔鶠 (字德符)《观鱼》:“小鱼喜亲人,可钓亦可网。大鱼自有神,隐见谁能量。老禅虽无心,施食不肯尝。时于千寻底,隐见如龙章。”

1.3.2 出没不可量。《全宋诗》、《后村集》卷十八均作“隐见谁能量”与后句“隐见如龙章。”相呼应。

1.4 欧公最喜一人送别诗两句云:“晓日都门道,微凉草树秋。”又喜王建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8,140,3334)

1.4.1 前一首诗中“草树”当为“苑树”。该诗为残句,作者及诗题已难考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六载:“欧公最喜朝士送行两句云:‘晓日都门道,微凉苑树秋。’又深喜常建两句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1]魏庆之,南宋建安(今属福建)人。与朱熹为同时人。其记载之准确性应该很高。另阮阅《诗话总龟》卷四十三“送别门”:“刘综学士出镇并门,两制馆阁皆以诗饯其行,因进呈。章圣深究诗雅,时方竞尚西昆体,垛裂雕篆,亲以御笔选其平淡者,得八联句云:‘夙驾都门晓,凉风苑树秋。’”[2]都门,京都城门。苑,古称养禽兽、植林木的地方,多指帝王或贵族的园林。诗句中“都门”和“苑树”相对,“苑树”优于“草树”。

1.4.2 后一首诗作者“王建”当为“常建”,《诗人玉屑》中是正确的。诗句出自唐诗《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是常建。而王建(约767~约831后),唐代诗人。此诗收入753年成书的 《河岳英灵集》,那年王建还没有出生。原文应该是“竹径”,但宋人更多引作“曲径”,此为文本不同,也可知唐宋趣味之不同。此诗亦见于唐人殷璠《河岳英灵集》,殷璠与常建为同时人,不会弄错。唐人选本《又玄集》同。朱子所引欧阳修的说法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七十三《文忠集》“题青州山斋”,也说此诗作者为常建①此处曾请教复旦大学的陈尚君老师和安徽师大的丁放老师。。

1.5龙气盛,虎魄盛,故龙能致云,虎能啸风也。许氏《必用方》,首论“虎晴定魄,龙齿安魂”,亦有理。 (8,138,3285)

句中《必用方》书名号应改为引号,“虎晴”当为“虎睛”。许氏“必用方”指宋代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本事方》。约刊行于绍兴二年(1132)。该书成于许氏晚年,为其生平历验有效之方、医案和理论心得的汇集之作,取名“本事”,意其所记皆为亲身体验的事实。中华本“必用方”加书名号,不妥。此盖朱熹的随口引用,并非指实际书名。今传本该书卷一提到:“东方苍龙,木也。属肝而藏魂。西方白虎,金也。属肺而藏魄。龙能变化,故魂游而不定。虎能专静,故魄止而有守,予谓治魄不宁者,宜以虎睛;治魂飞扬者,宜以龙齿。”[3]故中华本“虎晴”当改为“虎睛”。

2 文字讹误

2.1故《系辞》云:“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正谓此也。初但有占而无文,往往如今之环珓相似耳。 (5,70,1768)

此句中“环珓”当为“杯珓”。黎靖德本《朱子语类》一共提及“杯珓”4次,“环珓”仅此一例。《汉语大字典》“珓”字条云:“迷信占卜吉凶的器具,用玉、蚌壳或竹木制成,两片可以分合,掷于地,视其俯仰,以定吉凶。称为卜珓或掷珓。也做杯珓”《广韵·效韵》:“珓,杯珓,古者以玉为之。 《集韵·效韵》:“珓,杯珓,巫以占吉凶器者。”《汉语大词典》“杯珓”条:亦作“杯筊”、“桮筊”。杯珓。占卜之具。用蚌壳或形似蚌壳的竹木两片,投空掷于地,视其俯仰,以定吉凶。又写成“珓杯”。《汉语大词典》亦收“环珓”,书证有二。其一即为《朱子语类》上条例句。其二为清·袁枚《新齐谐·关神断狱》:“(王某)妻大惧,诬鸡为孝廉所窃,孝廉与争,无以自明,曰:‘村有关神庙,请往掷环珓卜之,卦阴者妇人窃,卦阳者男子窃。’”经笔者核实,《清代笔记丛刊》中所收的《子不语》中亦为“环珓”,[4]而有民国新式标点本《子不语正编》则改为“杯珓”。[5]我们认为,该词的正确写法应为“杯珓”,其中“杯”可能受“珓”偏旁类化的影响而出现“环珓”的写法,所指相同。

2.2曰:“《春秋》是当时实事,孔子书在册子上。后世诸儒学未至,而各以己意猜传,正横渠所谓‘非理明义精而治之,故其说多凿’,是也。”(6,83,2175)

据朝鲜徽州古写本(83,1244),该句中“猜传”,当为“猜抟”。 “团、抟”均有“猜度、估量”义。如:曰:“便是项羽也有商量,高祖也知他必不杀,故放得心下。项羽也是团量了高祖,故不敢杀。”(6,90,2302)此句朝鲜徽州古写本作:“便是此事羽亦商量过来,羽抟量了高祖,故不敢杀。”(135,1844)蒋冀骋、吴福祥先生《近代汉语纲要》认为“‘团:猜也。 ’……‘团’、‘抟’当是一词之异写,皆是‘猜’的意思。云从师云:‘团有斯义’乃揣量,揣摩字之假借。”[6]

2.3或言:“某人如搏谜子,更不可晓。 ”(139,3314)

据朝鲜徽州古写本 (139,1888),“搏”当为“抟”。“抟”之繁体与“搏”字形易混。另有用例可证:“说编通鉴纲目,尚未成文字。因言:“伯恭大事记忒藏头亢脑,如抟谜相以①此句中“以”,朝鲜徽州古写本作“似”(105,1483),两字古通用。 《易·明夷》:“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陆德明《释文》:“以之,郑、荀、向作‘似之’。 ”高亨注:“按‘以’借为‘似’”。 另“谜子”,朝鲜徽州古写本作“健子”,待考。。又,解题之类亦大多。 ””(7,105,2636)“抟谜”犹猜谜。 《朱子语类》中出现“猜抟、抟摸、抟量”共4例,a若是屈曲之说,却是圣人做一个谜与后人猜抟,决不是如此!(5,67,1679)b 莫要一领他大意,便去抟摸,此最害事! (7,116,2799)c 如一碗灯,初不识之;只见人说如何是灯光,只恁地抟摸,只是不亲切。(7,97,2484)d 且如前日令老兄作《告子未尝知义论》,其说亦自好;但终是抟量,非实见得。(7,113,2749)其中“抟”均表“猜测,揣摩”义。

2.4温公《仪》人所惮行者,只为闲辞多,长篇浩瀚,令人难读,其实行礼处无多。某尝修《祭仪》,只就中间行礼处分作五六段,甚简易晓。后被人窃去,亡之矣。李丈问:“《祭仪》更有修收否?”曰:“大概只是温公《仪》,无修改处。”(6,90,2313)

温公《仪》指司马光的《温公书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十二载:“又 《与蔡元定书》曰‘《祭仪》只是于《温公书仪》内少增损之’云云,则朱子固甚重此书。后朱子所修《祭仪》为人窃去,其稿不传。则此书为礼家之典型矣。”[7]根据文意,首句应断开,“温公《仪》,人所惮行者”。后句中“修收”当为“修改”之误。末句意为《祭仪》只在《温公书仪》内少增损之,而未做修改。

3 句读失误

3.1 先生看天雨,忧形于色,云:“第一且是攒·宫掘个窟在那里,如何保得无水出!梓宫甚大,攒宫今阔四丈,自成池塘,柰何!柰何!这雨浸淫已多日,柰何!”是夜雨甚,先生屡恻然忧叹,谓:“明日掩攒雨,势如此,奈何! ”再三忧之。 (7,107,2667)

此句两处断句误。前一处为“第一且是攒宫掘个窟在那里”,“攒宫”后当断开。攒宫,帝、后暂殡之所。宋南渡后,帝、后茔冢均称“攒宫”。表示暂厝,准备收复中原后迁葬河南。《旧唐书·哀帝纪》:“庚子,启攒宫,文武百僚夕临于西宫。丁未,灵驾发引。”朱熹担忧的首先是“攒宫”,后面解释担忧的原因。另一处为下文“明日掩攒雨,势如此,奈何!”断句亦误。掩攒,安葬。攒,待葬的棺柩。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贾母饰终》:“太史选用来年正月二十三日起攒,二月初三发引,三月十三日掩攒。”根据句意当为:“明日掩攒,雨势如此,奈何!”

3.2 曰:“正要理会圣人之心如何得恁地。圣人之心更无些·,子·渣·滓·。故我之心淘来淘去,也要知圣人之心。 ”(3,34,883)

句中“圣人之心更无些,子渣滓。”断句误,此逗号应删去。另有用例可证:又云:“看文字,且须平帖看他意,缘他意思本自平帖。如夜来说‘不迁怒,不贰过’,且看不迁不贰是如何。颜子到这里,直是浑然更无些子渣滓。 ”(3,30,768)“些子”乃唐宋口语词。表“少许,一点儿”。李白《清平乐》词:“花貌些子时光,抛入远泛潇湘。”苏轼《东坡志林·论修养帖寄子由》:“寻常静中推求,常患不见;今日闹里忽捉得些子。”

[1](宋)魏庆之.诗人玉屑(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3](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4]清代笔记丛刊(第一册)[Z].上海:文明书局,民国十二年.

[5]子不语正编(上卷)[Z].上海:启智书局,民国二十四年.

[6]蒋冀骋、吴福祥.近代汉语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7](清)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上)(整理本)[Z].北京:中华书局,1997.

注释:

[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

[2](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朝鲜古写徽州本朱子语类[M].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82.

[4](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TEN NOTES ON EMENDATION OF ZHUZiYULEI

GAN Xiao-ming
(Institute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

Base on Chinese version of ZhuziYulei,reference to pertinent literature and Korean version,ten notes on Emendation are collected in this paper from incorrect citation, words and punctuation which are propitious to further edit and study of ZhuziYulei.

ZhuziYulei;Emendation

H109.3

A

1672-2868(2011)04-0036-04

2011-04-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8BYY044);上海市教委085工程项目“宋代文献整理与研究”;上海师范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甘小明(1980-),女,安徽太湖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古白话文献与词汇研究。

责任编辑:宏 彬

猜你喜欢

朱子语徽州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金色徽州
徽州人
徽州绿荫
Zhang Zai’s Neo-Confucian Guiding Principle and the Positioning ofHis Material Force Theory
《朱子语类》中几种常见处置式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
重新认识朱子的“读书法”——以《朱子语类》之“卷十”“卷十一”为例
日本九州大学图书馆馆藏《朱子语类》版本辨正:与《〈朝鲜古写徽州本朱子语类〉的传播过程考订》商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