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抚养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的因素分析
2011-08-15戚海燕
戚海燕
(蚌埠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祖辈抚养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的因素分析
戚海燕
(蚌埠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祖辈隔代抚养正成为我国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社会问题,祖辈抚养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深远。通过访谈,与祖辈主要抚养人面对面交流,分析发现隔代抚养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祖辈的抚养观念、抚养意愿、文化素养、抚养精力和由隔代抚养引发的家庭矛盾冲突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各自不同的表现类型。
祖辈抚养人;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
隔代抚养在中国是普遍现象。在农村,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催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中相当一部分由祖辈隔代抚养。在城市,由于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一是大批老年人退休回家,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二是计划生育使得家庭普遍进入独生子女时代,所以,城市隔代抚养家庭也逐渐增多。据上海市妇联儿童和家庭工作部发布的 “京沪穗2000个家庭隔代喂养调查报告”显示:49.9%以上的三地家庭,幼儿的喂养和照看需要依赖于(外)祖父母。2004年《新闻周刊》也报道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关于隔代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近一半的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1]幼儿期是儿童良好社会性行为形成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的教养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孩子将来的成长与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幼儿隔代抚养的国家,正面临着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社会问题。在对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中许多关注点是孩子身上呈现出来的一些问题,而对祖辈抚养人的直接研究并不多,现有的研究主要关注点是祖辈抚养人的性别、年龄、地位、收入、家庭结构等方面。[2][3]
笔者在进行《隔代抚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研究》课题研究时,通过访谈,与祖辈主要抚养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对抚养孙辈的想法和做法,分析发现祖辈抚养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祖辈的抚养观念、抚养意愿、文化素养、抚养精力和由隔代抚养引发的家庭矛盾冲突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各自不同的表现类型。
1 祖辈的抚养观念
抚养观念是现代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思想,观念不同,选择的方式自然会不同。现代抚养观念中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尊重孩子的选择,以发展、选择、和谐为成功的标准,以孩子的真正幸福为目标。我们通常认为一般老人们的观念相对滞后,不太容易改变几十年来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不能很快跟上社会发展和观念更新的步伐。那么他们的抚养观念到底怎样?表现为怎样的类型?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呢?具体访谈分析如下:
访谈问题1:您经常看一些怎样教育孩子的书或电视节目吗?
祖辈抚养人1:“老大家的带大了,这不,接着带闺女的。都是俺给带的,哪看过什么书。”
此属自然天成型。祖辈抚养人认为抚养孙辈,特别是幼儿阶段的孩子,不需要专门的知识,就像种庄稼、养小狗一样任其自然成长,所以,只要给孙辈吃饱、穿暖就行了。此类祖辈在抚养过程中只看重孩子的身体成长,几乎不知道什么是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更谈不上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了。例如,有的幼儿不能很好遵守社会规则,在与人交往时任性,乱发脾气,祖辈抚养人却认为是孩子还小,没关系,树大自然直,结果当孩子越来越大后,很多坏习惯成了不容易改掉的毛病。
祖辈抚养人2:“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对着书看,要全照书上讲的,坏事了。”
此属重经验型。祖辈抚养人有抚养孩子的实际经验,相信实践过的经验才是准确实用的,书本上的理论过于“矫情”,过于机械,可以看书,但不能全信。此类祖辈凭经验抚养孙辈,依个人经验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凭老经验解决幼儿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例如,一些祖辈在经过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生活后,注重个人的素质提高,但是对素质的认识存在偏颇,比如强调个人的努力与竞争,轻团队合作,结果就可能造成幼儿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
祖辈抚养人3:“我们每一两个星期都要带悦悦(孩子名)去看书,主要看她的书。也翻翻别的,少,字太小,还得戴眼镜。书都是她爸妈买。”
此属重学习型。祖辈抚养人有自己主动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教育知识的意识,也有培养孩子爱学习爱阅读的实际行为。但是多数祖辈抚养人由于年龄偏大精力不足、视力下降或文化素质低等原因,实际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此类祖辈抚养人比较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也比较看重幼儿作为一个未成熟的社会人,与社会密切接触,在社会中发展成长的重要,他们有条件的话一般喜欢带孩子到不同的场所,锻炼孩子适应环境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祖辈抚养人中经常看教育类书籍或教育类电视节目的人极少。在城市中,祖辈抚养人大多重视孩子的培养,但教育理论知识的获取和观念更新滞后。在农村,祖辈抚养人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社会性发展缺乏正确理解,抚养观念比较落后。无论城乡祖辈抚养人由于年龄大,思维方式陈旧,思想保守,对事物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虽然经验丰富,但是由于世界观形成于多年以前,与当今社会的发展存在某些不同步,特别是农村中的祖辈抚养人接受信息的途径少,接触外面的世界少,不容易改变几十年来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无法跟上社会发展和观念更新的步伐,在幼儿的成长教育中存在重身体健康,轻社会性发展的情况。在重视早期教育的今天,幼儿的抚养教育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与时俱进,更新抚养观念,是祖辈抚养人重要的一课。
2 祖辈的抚养意愿
抚养意愿反映了抚养人对被抚养人的态度、接纳程度和真实情感,决定了后续抚养行为的投入和质量。是积极主动的心态还是被动消极的心态,会在日常生活中转化为一股看不见却无时不在的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抚养者本人和被抚养人的内心感受和行为表现。对于祖辈抚养人来说,良好的抚养心态至关重要。那么他们的抚养意愿到底怎样呢?表现为怎样的类型?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呢?具体访谈分析如下:
访谈问题2:您是自己主动、自愿带小孩的吗?
祖辈抚养人1:“都打工去了,小孩往你这一丢,你不管可行?”
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入发展,从单纯的生理服务转向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服务,从单纯的技术服务转向社会性服务。体现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成立健教专家库,发挥志愿者的作用,进学校、工地、社区、老年公寓、福利院、农村举办健康教育大课堂、义诊宣传、免费送医送药送健康等活动,使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医疗专家的服务,并举办全国庆三八大型公益活动,关爱女性健康从防治两癌开始健康教育大课堂及义诊、咨询活动,每年为100名低收入女性免费宫颈癌筛查;连续三年荣获了中国癌症基金会健康教育“公益活动三等奖”和“社会公益奖”奖杯。
此属被迫无奈型。多数农村隔代抚养人属于这种类型。祖辈抚养孙辈处于被迫、无奈,违背了祖辈的意愿的,甚至是祖辈无力承担的。此类祖辈抚养人因此经常会在孩子面前流露对孩子父母的不满,对生活的抱怨等等。他们既无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全面发展,又容易给幼儿的心里埋下不健康的种子。例如,有的祖辈抚养人对孩子说“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了”,容易造成幼儿的自卑、内向,影响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对父母的错误认知,在与其他小朋友的相处中也容易出现行为退缩和侵犯性行为。
祖辈抚养人2:“他爸妈工作都忙,白天我们管,晚上他妈下班再给他领回去。”
此属有闲互助型。多数城市隔代抚养人属于这种类型。祖辈抚养人时间空闲,身体健康,帮子女照看孙辈,既分担了子女的负担,也充实了退休后的生活,又能使孩子学会和祖辈相处,聆听祖辈的教诲。如果期间祖辈和父辈能保持教育的一致,经常沟通,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大有裨益。例如,幼儿在家可以学会尊敬父母,在祖辈面前可以学会尊敬老人;有的幼儿害怕父母的责骂,在父母面前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在祖辈面前撒娇任性,祖辈及时正确的教育就可以帮助幼儿克服情绪的不稳定。
祖辈抚养人3:“她妈经常要去进货,有点空就打麻将,月月(孩子名),我不让他们带。都在我这,晚上我带着睡。他两口子有时过来,小孩也不跟他妈。”
此属主动包揽型。祖辈主动承担了抚养孙辈的大部分甚至全部责任。其优点在于祖辈尽自己的力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其缺点在于年龄差距大,祖辈和孙辈之间的交流存在一定的代沟。由于缺少与父母的亲情交流,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不利。如果长期亲情缺失,幼儿容易养成孤僻的性格,产生心理闭锁现象,甚至产生过激行为。
总的来说大多数隔代抚养者的抚养意愿并非自觉自愿,而是出于某种现实的生活的无奈。多数农村隔代抚养人表现为这种情况,而多数城市祖辈的抚养意愿从其实质上看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隔代抚养下的幼儿,还要关注隔代抚养人的生活,还祖辈们一个轻松、自由、自主的晚年生活。
3 祖辈的抚养精力
我们通常认为一般祖辈的年龄较大,身体健康状况下降,抚养精力有限,难以胜任抚养孙辈的重担,那么他们的抚养精力到底怎样?表现为怎样的类型?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呢?具体访谈分析如下:
访谈问题3:您每天大约有多长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您觉得带孩子累吗?
此属全日、疲惫型。多数农村隔代抚养人属于这种类型。祖辈从早到晚和孙辈在一起,并尽全部抚养责任,致使祖辈不堪重负。祖辈要干家里的活、地里的活,还要照顾孩子,精力明显不够。在孙辈的抚养问题上,只能做到让他吃饱穿暖,根本无暇顾及其他,更谈不上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幼儿在遵守社会规则、生活习惯、同伴关系、共情助人等需要与人交往和成人指导的几方面,因为缺乏相应的指导而发展不佳。
祖辈抚养人2:“这上幼儿园好多了,不要你带。反正天天买菜烧饭是我的,到点就得去接。我身体也不行,也不能多带。”
此属半日、坚持型。多数城市隔代抚养人属于这种类型。祖辈和孙辈的接触大多是在每天的早晚接送,这也被许多祖辈称之为“任务”,比每天上班下班还准时。此类祖辈一般身体不太好,多有各种老年病,又有日常的家务要做,在与孩子接触时精力难以饱满,难以适应幼儿的活泼好动,于是经常能看到老人气喘吁吁跟在奔跑的孩子后面的情景。但是,幼儿因为一大半时间生活在父母及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下,一小半时间和祖辈相处,所以对其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并不大。
祖辈抚养人3:“晚上要接一下。身体还行。全当散步了。”
此属临时、饱满型。一些祖辈生活清闲、身体健康,在子女工作繁忙时主动乐意承担部分照顾孩子的责任,也充实了自己的生活。此类祖辈抚养人以城市退休干部居多,他们有时间、有文化、有精力,经常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的教育,经常带幼儿到户外活动,开阔眼界,对孙辈的成长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幼儿在社会认知、生活习惯、独立性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促进了幼儿社会性发展。但此类人群比例较小。
总的来说隔代抚养者精力不够。在农村,多数老人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农业劳动和繁琐的家务劳动,还经常有一些红白喜事、赶集等活动,耗费大量精力。而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很多老人都有多种老年病,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对孩子实施教育和管理,致使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又因为老人的精力差,很多方面兼顾不到,怕孩子出事,所以在实际抚养过程中给孩子的限制过多,也影响了孩子的多方面发展和潜能激发。
4 祖辈的文化素养
良好的文化素养是良好家庭教育的保证。现代家庭教养中,对抚养人文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通常认为一般老人们的文化素养相对较低,那么他们的文化素养到底怎样?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呢?具体访谈分析如下:
访谈问题4:您上过学吗?您的文化程度如何?
城市中的祖辈抚养人大多属于中等学历,在所访谈的对象中以初中、高中程度居多,小学和专科以上程度的较少。农村中的祖辈抚养人大多无学历或低学历,没上过学的和小学程度的居多。由他们隔代抚养身心快速发展、好奇心、求知欲都比较强的幼儿,只能尽看管之责,难担教育大任,而且祖辈抚养人的世界观一般形成于几十年前,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化知识等方面很多还停留在过去,难以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在与孩子接触时,往往不自觉地束缚了孩子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孩子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难度。即使对孙辈进行一些知识教育,也多是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甚至有封建迷信色彩,既不利于幼儿的智力发展,也不利于他们的社会性发展。一般情况下,高学历隔代抚养人带的幼儿大多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较强,情绪较稳定,同伴关系较好,更诚实公正和共情助人,而低学历隔代抚养人带的幼儿大多社会认知不佳,不能站在别人角度看问题并修正自己的意见,不能很好的理解别人的处境和心情。
5 隔代抚养引发的家庭矛盾冲突
良好的家庭环境,特别是家庭中平等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是孩子成长的“维生素”。民主的家庭氛围最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但是在隔代抚养的家庭中祖辈与父辈之间往往存在一些由隔代抚养而引发的家庭矛盾,甚至是冲突。那么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为怎样的类型呢?祖辈会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矛盾冲突?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呢?具体访谈分析如下:
访谈问题5:您在抚养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和子女之间产生过矛盾吗?怎么处理?
祖辈抚养人1:“就听他妈的话,有时候他爸厉害起来,也怕,根本不听你的。随他们去。”
此属避免矛盾型。在抚养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多数以父辈说了为主,孩子更听父母的话。祖辈抚养人为避免矛盾,通常不多加干涉,主动避让。此种类型的优点在于父辈可以放手教养小孩,祖辈也可以减轻负担,不会形成明显的矛盾冲突而影响家庭气氛和孩子的认知。缺点在于当父辈和祖辈意见不一致,祖辈为避免矛盾又主动妥协时,小孩可能会认为祖辈的话都是错的,形成不尊重祖辈的情况,而且父辈也失去了向祖辈学习经验的机会。在此家庭中成长的幼儿往往自尊心较强,更爱面子,怕被老师批评,爱听好话,不爱听坏话;好胜心更强,爱争强好胜,对大人的表扬特别在意。
祖辈抚养人2:“他们老是怪我不管了,太由着他了。小孩子,不要管得什么都不敢了,以后走到社会上怎么办?”
此属父辈责怪祖辈型。大多数祖辈抚养人存有“祖辈心理”,把孩子管严了,既怕父辈有意见,又怕孙辈反感自己。因此,容易产生两种偏向:对孩子放任自流或者百依百顺。忽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幼儿容易产生 “自我中心”意识,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此时,父辈就容易对祖辈有意见,甚至形成家庭矛盾和冲突。在此家庭中成长的幼儿表现为社会规则意识差,时常违反幼儿园和家庭中的一些常规纪律;生活习惯不好,吃饭睡觉常不能按时保质,看电视的习惯也不好等。
祖辈抚养人3:“他爸他妈那是瞎疼小孩,要啥给买啥。一点不好,就脾气那么急,要吵要打。你讲多了还生气。”
此属祖辈责怪父辈型。年轻的父辈在学做父母时经常会面临缺少经验、有补偿心理、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气、急于证明自己能独立抚养孩子、与祖辈暗地争夺对孩子的控制权等问题。任何一种原因都可能导致父辈在抚养教育孩子时表现出不当的举动。祖辈出于责任等考虑必然要说道一番。如果双方没能很好解释、注意语气、换位思考,必然会引起矛盾甚至冲突。在此家庭中成长的幼儿社会规则意识差,做事的坚持性不强,情绪稳定性差,容易表现出侵犯性行为。
父辈抚养人和祖辈抚养人在抚养教育方式上的差异,与他们个人的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生活经验等息息相关,差异不可避免。但是这种差异过于悬殊,就不利于孩子的认知和习惯养成。如果让孩子过多处于两种矛盾的端口无所适从,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则是巨大的。所以对于祖辈和父辈抚养者来说,保持沟通,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至关重要。在这场家庭矛盾冲突的解决过程中,父辈主动沟通、主动反思是责无旁贷的。年轻父母应加强自身修养,知道自己及祖辈在抚养教育孩子方面各自的优势,自觉意识到自己之所以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和学习,与祖辈的付出分不开。要充分肯定祖辈抚养人在家庭中的作用,肯定他们在育儿方面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要有感恩之心,在孩子面前树立尊老敬老的形象,努力创造和谐、向上的家庭氛围。不要让孩子感到家庭生活的不和谐,更不要让孩子卷入大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中去。同时祖辈也要善于吸取父辈的可取之处,祖辈父辈共同努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1]李径宇.养不教谁之过[J].新闻周刊,2004,(21):56.
[2]李洪曾.祖辈主要教养人的特点与隔代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6,(11):27-30.
[3]李洪曾.幼儿的祖辈主要教养人与隔代教育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6):28-30.
G40
A
1672-2868(2011)05-0116-05
2011-06-23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0sk520)
戚海燕(1973-),女,安徽蚌埠人。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理论。
责任编辑:陈 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