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设投射中的快速节俭启发式

2011-08-15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子句预设语境

周 君 王 扬

(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万州 404100)

一、序 言

一般所谓预设的投射问题,即当一个句子嵌于各种算子之下,其预设是否仍然成立的问题。或者,如Heim所言,预设投射问题就是以组合的方式从复杂句组成部分的预设预测整个复杂句的预设。[1]研究预设投射的理论很多,从动态语义学到认知语言学都有相关研究。尽管如此,将交际者视为有限理性行为人,研究听话人在言语交际生态中如何理解复杂句的预设的理论尚未得见或发展成熟。然而,有限理性和交际生态却是研究言语交际所不可轻视的因素。所谓有限理性,是指行为人的认知能力和资源是有限的。Simon认为有限理性将导致行为人在决策过程中无法寻找到全部备选方案,也无法完全预测全部备选方案的后果,以使它能在多种多样的决策环境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2]这一认识指导我们集中精力搜寻有效、合适、满意的信息量,而不是搜寻所有相关信息,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效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所谓言语交际生态,是指交际过程的各种因素相互依存,交际行为人相互适应,并适应交际环境。这也是Vershueren的“顺应论”[3]所肯定的观念。本文将探讨言语交际生态中受有限理性制约的听话人如何解决预设投射问题。

二、累积假设说

投射(Projection)之说源于语义学中的组合性原则(Compositionality Principle),即组合结构的意义等于该结构各组成部分的意义加上组构规则。个项的意义将向其所在的组合结构投射。基于这样的原理,Langendoen和Savin提出了关于预设投射的一个观点:子句的预设没有和它上一级的句子的预设和断言融合,而是成为它所嵌入的复杂句的预设的一个独立的预设。[4]复合句的预设信息就是各子句所含预设信息的累加,而与复杂句的复杂性和结构无关,这种观点后来被称为预设投射的累积假设。

(一)批评累积假设

由于很明显的反例,这个假设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很多关于预设投射的文献都是从批评这个观点谈起。下面就是一个子句的预设无法投射的例子:

例1.小张并不后悔轧死了他的猫,因为那只猫还活着。

上面这个复合句的主句预设“小张轧死了他的猫”,但它并不能投射到整个复合句,因为从句表明“小张没有轧死他的猫”。

反对累积假设最有名的当属 Karttunen的“塞子、漏洞、过滤器”理论。[5][6][7]在该理论中,几种影响预设投射的结构被形象地比喻为“塞子(Plugs)”、“漏洞(Holes)”、过滤器(Filters)”。“塞子”是阻止子句中的预设向其复合结构投射的语词。“漏洞”是无法阻止子句中的预设向其复合结构投射(漏出)的语词。“过滤器”则是在一些条件下阻止、另一些条件下允许预设投射的语词。Karttunen认为,if从句和命题态度动词(比如think,believe,doubt)是典型的塞子;外部否定(external negation)、模态词、叙实动词等是典型的漏洞;逻辑连接词如if…then,and和or则是过滤器。[5]Karttunen特别为这些“过滤器”制定了过滤规则,包括:

条件句预设投射规则:

设S代表任何形如“if A then B”的句子,则:如果A>>C,那么S>>C;

a.如果B>>C,那么S>>C,除非A→C。

合取句预设投射规则:

设S代表任何形如“A and B”的句子,则:

b.如果A>>C,那么S>>C;

c.如果B>>C,那么S>>C,除非A→C。

析取句的预设投射规则:

设S代表任何形如“A or B”的句子,则,

d.如果A>>C,那么S>>C;

e.如果B>>C,那么S>>C,除非¬A→C。[5]

这几个“过滤器”看起来具有严谨的形式,实际上也有较高的概括力,但每一条规则都有不少例外。[6][8][9][10]本文不打算赘述那些例外情况,但有一个问题值得考虑:预设的投射如何被人习得?按照“塞子、漏洞、过滤器”理论,不知道哪些词项是漏洞、塞子,也不知道过滤规则的话,就无法判断预设是否成立,从而造成交际障碍。然而,事实却是人们并没有学习这些知识,却仍然可以很好的进行言语交际:现在是,以前也是。因此,不是因为人们通过学习知道某个词项是“漏洞”而判断子句中预设会投射,而是Karttunen作为语言使用者知道子句中预设会投射,所以把该词项贴上“漏洞”的标签。贴标签的过程可以起到描写归类的作用,但并不能解释预设判断能力的来源。即便是描写归类,也会遇到难以归类的情况,造成描写的不充分。

另外,“塞子、漏洞、过滤器”理论也使用了“语义蕴含”的概念来描写投射规则。蕴含是一个严格的逻辑关系,并非不言自明,普通人对它的理解和专业的语言学家对它的理解未必一样。既然普通人还是可以进行正常言语交际,那么这样的描写就很难说不是语言学家的一厢情愿。

再次,从计算经济性考虑,既然“塞子、漏洞、过滤器”并不能正确预测全部的预设投射情况,同时学习量,计算量还不小,那它比累积假设好在哪里呢?至少累积假设在计算量极小的情况下也能预测大多数的情况。因此,至少在预测效率方面,累积假设并不差;而“塞子、漏洞、过滤器”理论却不是高效的策略。关联理论[11]也指出语用推理重在结果有效,而不是像逻辑推理那样强调过程有效。因此,对于结果比较有效的语用策略我们可以不着急否定它。

(二)累积假设的发展

至少在Gazdar的“潜预设理论”[8]里,预设投射的累积假设得到了发展。Gazdar认为,所有累积假设表面上的反例其实都是预设取消的实例。原则上说,预设是可以取消的。这个理论将预设分为两个层次。潜在层次的预设即为潜预设,若潜预设得以实现,则变为实际预设。句子的潜预设取决于句子的语言形式特征,由句子的结构和词项自动生成。复合句的潜预设是其所有子句的潜预设的集合。这一点与累积假设的原理是一样的。句子的实际预设只能由句子的潜预设投射而来。[8]而由潜预设向实际预设投射的规则便是潜预设理论对累积假设的发展。

只要潜预设与语境中的命题不会相互冲突,即满足语境一致性,该潜预设即可投射为实际预设;否则该潜预设不可实现,即被取消。在这里,预设的投射实际上也就是潜预设可以合并到语境中去,使语境增生。但是一个含义合并到语境中去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这个顺序是小句含义优先于级差含义,级差含义优先于潜预设。[8]这条优先顺序规则使得累积假设的预测力大为提高。

以前文例1而论,由于潜预设“小张轧死了他的猫”与该句的蕴含“那只猫还活着”相互矛盾,会造成语境不一致,故而不能合并到语境中成为实际预设。

值得注意的是,潜预设理论以其简明的理论获得了较高的预测力,这说明累积假设作为一个初始假设或最低程度的近似是比较有效的。当然,这只是初始的方案,或者说是精细方案的第一步。因此,不妨将累积假设看成是预设投射理解的第一策略。

潜预设理论对预设投射的解析还涉及到蕴含和含义等概念,而且准确识别何为小句含义、何为级差含义、何为预设具有根本的重要性。虽然语言学对这些概念均有定义,但普通言语交际者对这些对象是否有自然的区分恐怕还存在问题。就这一点而言,潜预设理论似乎也需要交际者具有“贴标签”的能力。这种语言学专家知识的需要对于解释自然言语交际中的预设投射理解似乎并不有利。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更自然的解释方案,或理解方案。

二、心理空间的作用

Fauconnier提出了心理空间的理论,[12]并应用心理空间理论解释了预设的投射问题。[12][13]关于这方面的介绍已经不少,本文不再赘述。我们更关注的是心理空间理论对预设解释的作用所在。

(一)心理空间的构造特征

所谓心理空间,是指我们思考和谈话时构造的部分信息集合体,其目的是为了局部理解和行为。[12]这里的部分信息集合体,或者小的概念包,[14]是对动态语义学的语境概念的重要改进。在动态语义学中,语境的概念对于预设及其他含义的解析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动态语义学也利用了可能世界的观念,但其中的语境仍然是一个大而单一的整体,缺乏内部结构。在Gazdar的潜预设理论里,预设或者其他含义被接受到语境中去,但其具体处所却不明确。这样的处理看似简单,但有一个不足。它很难支持局部话语理解:所有的含义必须全部计算完成之后,预设信息才能真正进入语境,得到解释;这样势必会增大心理计算量,不经济。心理空间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把语境分隔成了许多子语境,即子空间,使得预设信息可以在较小计算量的情况下得到一个局部或者暂时的解释。虽然Fauconnier指出不能将心理空间简单等同于分隔(partitioning),[12]但空间的分隔,或者说语境的再分化,的确是其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特征。心理空间的多元化使得预设的解释空间多元化,也使得所谓预设投射有了更多目的地。

心理空间是一种概念结构,母空间可以包含子空间。语句则是一种形式结构,母句可以包含子句。因此,理论上说,心理空间理论使得“形式——概念”的同构成为可能。在此意义上,预设从子句到母句的投射(projection)也可以看成是预设信息从子空间向母空间的浮动(floating)。

(二)策略的运用

Fauconnier在解释预设投射时体现了策略的作用。策略是主观的东西,每个人都可能有各自的策略;这能够解释人们在预设理解时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但是好的策略,有效的策略是有生态意义的,很有可能在长期的言语交际实践中生存下来;这也是预设理解能够表现出共性的原因所在。Fauconnier提出了两条策略原则。策略原则之一,避免在同一个空间内出现矛盾。策略原则之二,在背景假设和隐含预设方面,使心理空间M和它的母空间R尽量近似。第一条原则优先于第二条。[12]

第一条策略原则起的作用极其类似于潜预设理论中语境一致性的要求。但是,语境一致性的实现需要正确识别蕴含和其它含义,而心理空间理论则可能通过心理空间的多元性而得以实现。交际者可能不知道如何分辨级差含义和预设,但很可能会辨别心理空间和现实空间。第二条策略原则体现了一种普遍的心理趋向,即现实空间R是最有实际意义的空间;一般情况,尽量言实。这也是现实生存的极端重要性对语言策略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Fauconnier又提出了一个更一般的原则,即预设浮动(Presupposition Float)原则:心理空间 M中一个预设结构Π将会传递到紧次更高的空间N,除非空间M或者N中已有之结构与Π冲突,或者已然蕴含Π。更通俗地说,一个预设会一直向上浮动,直至遇到“它自己”或者它的“对手”。[13]

在这里,我们或许可以说心理空间理论对预设投射的解释既有理论上的内部复杂性,也有实践上的策略简单性。前者因为空间分隔而得以实现。后者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继承了“累积假设”的精神——“预设一直向上浮动”与“所有子句预设信息的累加”的确非常相似,只是心理空间理论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简单的限制而已。

(三)心理空间理论的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心理空间理论虽然解释更自然,更具有生态合理性,但其描写充分性并不比动态语义学的预设理论强。其问题大概在两个方面。其一,有些言语情形和心理空间没什么关系,故难解释。其二,有些言语交际情形虽然和心理空间有关系,但仅是心理空间理论还不足以判定。

第一类问题可见于 Gazdar所提出的预设在肯定句和否定句中的非对称取消现象。

例2.

a.John has stopped beating his wife. In fact, he never beat her.

b.John hasn’t stopped beating his wife. In fact, he never beat her.[10]

以上 a句和 b句的第一部分都可以触发 John beat his wife,但这个预设在b中可以取消,在a中却不能。这两个句子几乎不含心理空间构造词,唯一区别仅仅是肯定与否定;心理空间理论对此很难解释。

第二类问题可见于预设传递或“浮动”竞争的情况。

例3.

a.If Mary thinks that John’s cat is dead, she doesn’t know that John had no cat.

b.John had a cat.

c.John had no cat.[15]上面这个例子本是针对潜预设理论提出的反例。a句的第一分句有潜预设b,而第二分句有潜预设c。b和c相互矛盾,按照语境一致性的要求,二者皆不可投射为实际预设。但人们直觉以为c是成立的。事实上,心理空间理论对此也是无解的。或许可以说预设b可以浮动到“Mary thinks”心理空间,而预设c则可以传递到现实空间,后者优先于前者,故此。但事实上并没有什么阻止预设b继续往上浮动,因为在解析第一分句时,预设b既没有遇到“它自己”也没有遇到它的“对手”。既然这里b和c都可以向R空间传递,而语言直觉只接受c,一种“竞争仲裁”机制将是必要的;但心理空间理论并没有提供解决方案

三、预设投射的启发式

从以上分析可见,“累积假设”和“心理空间浮动”都是比较经济有效的预设解析方式,但二者都还是有各自不足之处。因此,我们希望能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前行,发现更有效同时也比较经济省力的预设投射解决方案。

(一)快速节俭启发式的基本结构

预设投射还是不投射,对听话人来说实则是一个决策问题。人类决策行为多种多样,但可以相信决策行为也有其共性。因此,可以考虑运用决策理论来解释言语理解中预设投射决策。此处将要引用的快速节俭启发式即是一种决策理论。虽然王扬和周君对快速节俭启发式已有说明,[16]但考虑到这方面内容在语言学研究中影响还不广,这里仍作简单介绍。

心理学家 Gigerenzer领导的 ABC研究小组(Adaptive Behavior and Cognition),在有限理性和启发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理性(Ecological Rationality)和快速节俭启发式(Fast and Frugal Heuristics)的理论。这种理论从决策主体的实际情况出发,着重于描述决策的过程而不是分析结果究竟是什么。Gigerenzer认为,生态理性是一种使心智机能适应环境结构的适应行为,是环境结构和有限理性的有机结合。生物和社会进化使得人们具备了一套做出快速反应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用复杂的理性计算即可做出决策。人的心理工具是快速而且节省的,只需要很少的信息和简单的规则即可做出决策。每种工具或启发式都是用来解决特定环境中的特定问题的,但它们有共同的结构。[17]

一个快速节俭启发式由三个组件构成:其一是搜索规则(Search rule),指导人们在环境中搜索信息或线索;其二是停止规则(Stopping rule),决定在何种条件下停止搜索;其三是决策规则(Decision rule),根据所得信息做出选择。[17]信息搜索的方法是简单的,停止搜索的规则也是简单的。尤其是停止规则,它并不是一种优化算法,可能只需要极简单的运算和极少的信息。

(二)几种典型的启发式

Gigerenzer介绍了几类快速节俭启发式。其中一类属于无知决策(Ignorance-based decision making),它是最快最节俭的,也是适应性的,其判断往往比随机选择要好。另外有一类快速节俭启发式属于单一理由决策(One-reason decision making),即决策建立在单一而合理的理由之上,只要找到一条可以区分选项的线索就立即停止搜索。“取最佳”启发式(Take the Best)按照线索的有效性顺序搜索线索。“取最近”启发式(Take the Last)首先使用最近一次用过的线索。“最简”启发式(Minimalist)按随机顺序搜寻线索。以上三种启发式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搜索规则。[17]

(三)预设投射决策的启发式

1.“无知决策”

首先考虑无知决策。前文多次提到的“累积假设”可以看作是一种无知决策,不考虑其它信息的作用,不做其它任何计算,认为子句的预设全部可以投射为复杂句的预设。这个决策是“无知”的,因为它无视一切语境信息;但它也是生态的,因为它几乎不消耗计算能力并且命中率超过50%,比随机决策要好。

2.“取最确定”

如果听话人为了更好的决策准确性愿意付出更多努力,单一理由决策或许是不错的选择。考虑到投射目的地的问题,如果要指明一个预设成立的具体空间,比如预设q在心理空间M成立,但是在现实空间R不成立,那么构造心理空间的初步计算是必要的。但如果只考虑单一空间中,比如现实空间R,预设是否成立,则单一理由决策已经可以胜任。要不要考虑具体投射的空间是一个期望水平高低和计算量投入大小的问题。由于前文已经介绍过心理空间理论对预设投射的处理,这里仅考虑单一空间,单一理由的预设投射决策。

从信息价值考虑,确定性高的内容具有更大的信息价值,更大的生态意义,信度和效度更高。一般情况而言,说话人亲口说出的总比听话人猜测的更可靠。若是蕴含信息,则可以理解为被亲口所言所包含的信息,也是可靠的。但预设信息则不是被包含的,而是听话人预测估计的,因此确定性更低。因此,我们不妨构造一个“取最确定”(Take the surest)启发式,来处理那些信息冲突的情况。在此意义上,“取最确定”也相当于Gigerenzer的“取最佳”启发式。下面举例说明。

例 4.小张后悔摔死了他的猫,但那只猫并没有死。

这句话的预设信息“小张的猫死了”是估计信息,但可以按照无知决策将其投射。但投射之后又遭遇“那只猫没有死”这个信息,产生冲突。这是按照“取最确定”启发式,取后者,因为后者是亲口所言,比前者确定性高。最后得到,“说话人认为:那只猫没有死”。这样的处理甚至都不需要预设的概念。

这个启发式可以解释前文提到的肯定句和否定句预设取消不对称的现象。王扬和周君分析过类似stop的状态改变动词。对听话人来说,Stop的词汇语义包含了“过去持续”和“当前改变”两个方面,[16]而“当前改变”则相对明显(salient),所以否定词一般选择作用于显性的“当前改变”。但听话人凭其理性和经验也清楚,这个词两方面的语义都是可以被否定词作用的,之所以作用于后者不过是由实践上比较有效的无知决策决定的。在例2的a肯定句中,由于所谓的预设信息“John beat his wife”是被第一句的语义包含的,确定性几乎达到最高,而第二句是完全确定的亲口所言但又与前面的信息矛盾。确定性几乎相同而语义相互矛盾的两个信息使得“取最确定”启发式无法工作,于是产生直觉上的语义怪异,不可理解。而在例2的b否定句中,虽然“无知决策”可以将“John beat his wife”投射,但该信息遭遇第二句的“he never beat her”之后产生矛盾,这促使听话人考虑其他决策理由。于是,应用“取最确定”启发式后,作为初步估计的“John beat his wife”将被确定性更高的亲口所言“he never beat her wife”取代,得到“说话人认为:he never beat her wife”。至此,语义怪异消除。

3.“非虚则实”

这不是一个意义广泛的启发式,但对于预设投射的判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一般来说,心理空间与现实空间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所以,属于心理空间的,也有可能属于现实空间,反之亦然。但是,否定的说法就有所不同了。如果我们在意识里将心理空间和现实空间对立起来,并且认为一个命题必须属于其中一个空间,那么当说话人明确否定一个命题不属于心理空间,则我们认为该命题必定属于现实空间。不过,这个说话并不会反过来讲,因为属于还是不属于心理空间需要明示,而属于还是不属于现实空间并不需要明示。这就是“非虚则实”启发式。这个启发式得到的结论似乎具有极高的确定性。下面先举一例。

例 5.小郑不知道丽丽有一只猫;事实上丽丽没有猫。

上面这句话会给人语义奇异感。原因就在于,“丽丽有一只猫”不属于小郑的心理空间,按照启发式,“丽丽有一只猫”就属于现实空间,被理解为事实。然而,第二分句的“事实上丽丽没有猫”表明“丽丽没有猫”属于现实空间。这样矛盾就产生了,并且无法通过“取最确定”来做决策。

但是,将例5改为“小郑不相信丽丽有一只猫;事实上丽丽没有猫”情况将有所变化。修改后语义奇异似乎也消失了。我们认为这里“相信”一词也能够引起类似“非虚则实”的判断,但这里的判断不是对命题指定空间,而是在该空间(心理空间)内指定命题的真假,即“非真即假”。由于两个命题分属两个空间,因此不会导致矛盾。

再谈前文例3 If Mary thinks that John’s cat is dead, she doesn’t know that John had no cat. 这里的第二分句将非常确定地表明“John had no cat”属于现实空间。这样,由于“John had a cat”确定性较低,由“取最确定”启发式决定说话人认为:“John had no cat。”

四、结 论

本文从听话人如何理解预设投射的角度考察了“累积假设”,“塞子、漏洞、过滤器”理论,潜预设理论以及心理空间预设理论,并指出了这些理论中包含的简单有效的预设投射预测方式。在此基础上本文引介了快速节俭启发式,以比较系统的决策过程处理预设投射的理解。大多数情况下,“无知决策”和“取最确定”启发式的配合已经足以解决预设投射的理解。当然,利用有限理性理论和快速节俭启发式研究预设投射只是一个初步的研究思路,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或修正。

[1]Heim I. On the Projection Problem for Presuppositions [A]. Flickinger, D. 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West Coast Conference on Formal Linguistics [C].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2]Simon H. A behavioral model of rational choice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55 (69): 99-118.

[3]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imited, 1999.

[4]Langendoen D. T. & H. B. Savin. The projection problem for presuppositions [A]. Fillmore & Langendoen, Studies in Linguistic Semantics [C]. New York: Holt, Rinehart &Winston, 1971.

[5]Karttunen L. Presuppositions of Compound Sentences [J]. Linguistic Inquiry, 1973, (4): 169-193.

[6]Karttunen L. Presupposition and Linguistic Context [J].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1974, (1): 181-194.

[7]Karttunen L. & S. Peters. Requiem for Presupposition [A]. BLS3,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 Society [C]. Berkeley, California: 1977.

[8]Gazdar G. Pragmatics: Implicature, Presupposition and Logical Form [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9.

[9]刘宇红.预设投射研究的 Karttunen模式与Fauconnier模式[J].外语学刊2003(2):62-65.

[10]张韧弦.形式语用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1]Sperber D. & D.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2nded.) [M] Oxford: Blackwell, 1995.

[12]Fauconnier G. Mental Spaces: 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13]Fauconnier G.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4]Fauconnier G. and M. Turner. Blending as a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 [A]. Adele, G. Conceptual Structure, Discourse, and Language [C]. Stanford: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1996.

[15]马国玉.预设投射问题的认知解释[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49-54.

[16]王扬,周君.语用预设选择机制初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1):57-62.

[17]Gigerenzer G, P. Todd, the ABC Research Group. Simple Heuristics That Make Us Smart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猜你喜欢

子句预设语境
命题逻辑中一类扩展子句消去方法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命题逻辑可满足性问题求解器的新型预处理子句消去方法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西夏语的副词子句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命题逻辑的子句集中文字的分类
对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的探讨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