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式理论”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2011-08-15万瑞芳

关键词:图式理论图式英语听力

万瑞芳

“图式理论”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万瑞芳

介绍“图式理论”和图式的激活模式,通过分析当前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现状,提出了运用“图式理论”进行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图式理论;高职英语;听力教学;背景知识

一、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听、说、读、写,是高职学生学好英语必备的四项基本技能,必须要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培养,其中听力的培养,对于英语教学则最为重要。但长久以来,在英语课堂教学与学习实践中,它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听力能力更亟待提高。

在以前的英语听力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先让学生听,然后自己重复一遍并进行翻译,接着和学生一起对答案,最后让学生再听一遍,这种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结果只能是使学生被动接受,无法给他们提供主动思考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重视的仅仅是听的结果,而对于听力本身,则没有起到任何效果,这是很难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只重视学生语言知识方面如语音、语法、词汇和句子结构等的积累,而对于相关材料的文化背景知识只字不提,那么,学生是很难理解一段新材料的。即使对于材料中的单词和语法都熟悉,也无法完全把握整段材料的大意。

听力是一项积极主动的技能,它包含由下而上和从上到下两个思考过程。什么是由下而上呢,就是根据某段材料所包含的词汇和语法,去推断整段材料的意思;那么从上到下呢,则正好相反,它是根据某段材料的背景知识,来全面推理整个听力材料的意思。要使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那么教师在学生听材料之前,应该为学生提供此材料的的相关背景知识,然后引导他们将所听材料与以前的知识相联系,从而有目的性地推理所听材料的大意。这也就是“图式理论”对于听力理解的指导作用。

二、什么是“图式理论”

所谓“图式”,是一个人不断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图式”认识客观世界、解释客观世界。就听力理解而言,它能帮助学生预测特定材料的内容。1781年,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最早提出了“图式理论”的概念。“图式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在接受某种信息时,大脑中的已知信息(即背景知识)都会与刚接受的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对刚接受的信息进行解码与编码。

由于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差异,我国学生一般很难正确理解英语材料背后的深层含义。在过去的听力教学中,学生在听一段新材料前,很多教师都没有给学生介绍或提供此段材料的背景知识。学生如果对于听力材料中的相关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就很难在听力理解中产生图式联想,那么,要想理解这篇听力材料也就难上加难了。因此,教师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引入“图式理论”是很有必要的。

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英语语音图式、词汇和语法图式来推断语句的大意,还要学会利用背景图式来理解听到的资料。当学生大脑中已有的图式与所听到的信息发生碰撞时,听力理解的活动就产生了。比如,每个学生的记忆图式中都有关于“医院”的知识,当他们听到hospital一词时,就会很自然地利用所有有关医院的知识去推测将要听到的话语及意义,会联想到有关医院的词汇,如“doctor,nures,operation,medicine,patient,injection……”等词。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这种联想进行预测、筛选所听材料。

三、“图式理论”对听力理解的作用

(一)“图式理论”有助于理解材料内容

“图式理论”强调“由下而上”与“从上而下”两种处理过程。所谓“由下而上”,就是从材料中的某个单词、词组,推断出整句的意思,然后逐步理解整个材料;“从上而下”,则是指先听材料的主旨,再注意材料的细节,如某个单词、词组的意思。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将这两种处理方式相结合后,只要二者得出的结论一致,理解便没有错。假如学生大脑中能建立一个相关的图式,在听辩过程中尽管有个别的单词或短语听不出来,或者有些细节未听懂搞不明白或者说是错过了某一个细节之类的,那么他们仍然能从整体上把握该材料的大意,而不会不知所云。当学生听辩一篇材料时,如果对标题越熟悉,就越容易理解材料的内容。

(二)“图式理论”有助于预测材料内容

四、“图式理论”中几个重要的基本图式

(一)语言图式

语言图式,指学生目前已经掌握的如语法、词汇、语音语调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进行听力理解的基础。语言方面有爆破、连读、重读、弱读、省音、增音、同化等。如果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知识,要想理解复杂点的内容,是非常困难的。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就是词汇,如果一篇材料充斥着大量的生词,那么对学生而言,这篇材料是无法理解的。英语中会出现很多的习语、俗语等,尤其是在听力材料中,出现的机会更多。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常用词汇。以及用法才能在听力理解中做到游刃有余。

(二)内容图式

内容图式,指的是所听材料的主题。当学生听一篇材料时,往往会预测这篇材料的主题是什么。根据材料的主题或内容,学生就能猜测出材料的大致内容。一般来说,对材料主题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对这篇材料的听力理解程度。

(三)形式图式

形式图式,是指材料的组织形式和修辞结构。不同材料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框架,如果掌握了由材料结构和体裁框架构成的形式图式,有利于学生达到对整体听力材料的理解。形式图式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分析材料布局,了解作者的思路和论证方法,有利于对下文做出正确的预测。 学生在听力实践中如果能不断地运用以上3种图式,并通过归纳巩固后建立新图式,才能有效的提高听力理解的能力。

五、“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如何应用

(一)激活学生大脑中已存在的图式

学生大脑中已有的图式,是促进听力理解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因此,要想让学生对一篇听力材料做到正确理解,就必须要激活学生大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在给学生听一段材料时,若学生大脑中的图式产生欠缺,他们就无法完全理解材料的内容。这时教师可以试着去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把他们的思维引至材料的脉络上,帮助他们有意识地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听力理解活动中。学生大脑中的图式被激活,可以有利于他们较快地进入“听力”状态,较快地注意语言难点,并主动利用大脑中已存的图式来“破译”生词、难句。当听力材料所需背景知识

预测是指学生在听取一段新材料时,会根据大脑已有的信息,去预测即将要听到的内容。当学生在听辩一段材料时,所听材料提供的有限信息,可以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图式,当图式被激活后,就可以有效的预测出所听材料接下来的内容。与我国的文化出现差异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激活相关的图式,并指出其中的不同之处,这样,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就会加以注意了。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让学生利用激活的图式,运用“从上而下”处理方式去预测材料,使其对材料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还可以让学生运用“由下而上”的方式,去听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来检验、证实或修正自己之前的预测。通过激活这些图式,学生初听时虽有一些语言上的困难,但还是会对材料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判断。

(二)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图式

一般来说,学生大脑中存在的图式是很有限的,那么作为教师,就有必要为学生建立更多的新图式。在听一篇材料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预先收集与听力材料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来使学生了解材料的背景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新的图式。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英、美国家文化方面的原文报刊杂志,听有关背景知识的听力材料,以及看原文的英语影片等,借以广泛接触它们的经济、军事、政治、法律、文化、历史、地理、宗教、体育、娱乐、风土人情等相关体系。学生大脑中的背景知识越多,理解听力材料就会越容易。

[1]刘玉梅.论阅读理解与听力理解过程的相似性[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5).

[2]陈风华.图式理论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

[3]余丽.外语听力理解的超语音图式制约[J].陕西工学院学报,2003(2).

G642

A

1673-1999(2011)08-0201-02

万瑞芳(1966-),女,湖南岳阳人,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岳阳414000)讲师。

2011-02-23

猜你喜欢

图式理论图式英语听力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探析及应用探讨
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构建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