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礼仪实训之情景模拟教学
2011-08-15黄静芳
黄静芳
谈礼仪实训之情景模拟教学
黄静芳
为弥补礼仪理论教学中学生实际运用不足的缺陷,运用情景模拟方法进行礼仪实训教学,介绍教学实施、情景设置的具体做法。
礼仪实训;情景模拟;教学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礼仪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较少注重对礼仪实际知识的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实际运用能力较差。由于礼仪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养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要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养成良好的规范的行为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不断强化,也就是要进行行为训练,加强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对学生进行动作行为训练比纯理论教学的效果好,但单纯的动作训练容易给学生造成疲劳感,并且由于没有和实际情景相结合,往往是训练的时候大家都能做正确,但一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就又恢复原样。因此,如何加强训练的效果,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礼仪实训教学的迫切研究课题。
二、情景模拟教学
(一)教学思路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依据以知为先,以行为本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行为的规范练习,先易后难,分解动作,强化训练,纠正不规范的动作习惯,然后将相连动作组合模拟练习,最后为关联行综合场景模拟训练。
(二)设计与实施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都是按照教材要求从个人礼仪到交往礼仪的顺序来进行训练教学。如训练个人礼仪中的仪态训练时就单纯地进行站姿、走姿、坐姿和蹲姿的训练;训练会面礼仪时就进行个人介绍、为他人介绍以及一些会面问候礼仪的训练。而现在我们根据内容的相关性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划分组合,采取了把几种相关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一起训练的教学方法。如进行仪态中的站姿和走姿训练后,并不直接进行坐姿的动作训练,而是进行会面礼仪和手势的一些训练,在训练站姿的同时训练自我介绍的礼仪、握手的礼仪、鞠躬的礼仪和敲关门的礼仪及为他人介绍的手势、礼仪规范等;在训练坐姿的时候同时讲解座次礼仪并训练;在训练蹲姿的时候结合一些递接物品手势的训练等。并且对训练的要点和要求进行了标准制定。
1.仪容仪表训练+站姿训练+自我介绍训练+面试礼仪。(1)动作训练为化妆、打领带、服饰搭配、站姿和自我介绍。(2)组合训练为变换不同的服饰、妆容,进行自我介绍。(3)场景模拟包括面试情景和拜访客户情景。
2.走姿训练+为他人介绍训练+握手训练。(1)动作训练为:走姿、握手(含手势、称呼、礼节等);(2)组合训练为他人介绍,握手。(3)场景模拟为校园中与同学同行碰见老乡的情景,去朋友家拜访见朋友家人情景,在餐厅与客户吃饭碰见单位领导情景。
3.走姿训练+手势训练+鞠躬训练+递接名片训练。(1)动作训练为走姿训练(其他走姿:引导走、侧行走、后退走)、手势训练(含引导、敲门、开关门)、鞠躬训练和递接名片训练。(2)组合训练为引导他人前行,上下楼梯,进出电梯或进出门。(3)场景模拟为:客户来访,迎接,引导前行,引至办公室或会议室情景。
4.走姿训练+蹲姿训练+坐姿训练+位次训练+递接物品训练。(1)动作训练为:走姿训练(其他走姿:携物走,多人同行)、蹲姿训练、坐姿训练、位次训练和递接物品训练。(2)组合训练为:携物前行,蹲下,把物品放下,再前行,就坐,坐姿练习,往回走,蹲下把物品捡起,回去递给他人。(3)场景模拟为:不同身份的多人一起到某个场所就坐,然后在不同场所坐下(轿车、的士、餐桌、会议室等)。
5.电话礼仪训练。(1)动作训练为:打接电话训练。(2)场景模拟为:订餐、找人、洽谈业务、投诉等情景。
首先进行规范动作的训练。虽然单纯的动作训练会容易枯燥,引起学生疲惫,但对动作进行规范训练是进行其他训练的基础,并且也是纠正不良习惯、建立良好规范动作的必要环节,因此仍然要对学生进行规范动作的训练,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和训练方式上,我们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提高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如进行仪容仪表中的化妆和服饰搭配训练时,我们让学生自己进行评分,选择认为符合礼仪规范并做得较好的同学站在他(她)的后面;同时沿用以前的服饰点评方法,让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服饰进行点评。在训练站姿和走姿时,先给同学门看一些做的好与不好的图片、视频,在训练的过程中让旁边的学生给训练的学生进行点评等。经过摸索,我们发现让学生进行对他人和自己的点评可以很好地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进行组合训练,把几个动作连贯起来进行组合运用训练。如在训练完站姿、走姿和会面礼仪后,我们让两位学生互站对面,中间隔一段距离,然后相对而行,会面后进行握手训练等,组合了站姿、走姿及会面礼仪一起训练;又如训练完走姿和坐姿及递接物品的礼仪后,我们要求学生先把需要递接的物品如书、杯子、笔等拿在手中,走过一段距离后把物品放在地上,前面训练的是拿物品时的走姿,放物品时训练蹲姿,站起来后再走过一段距离,在椅子上坐下,训练坐姿,然后回来把物品捡起来,回到起点把物品递给后面的同学,训练递接物品的礼仪。
再次,设置场景模拟,把几种礼仪规范综合在一起模拟运用。如设置了会面的情景:首先是电话预约,约定见面场所,接着大家见面。可以训练电话礼仪、仪容仪表礼仪、会面礼仪、坐姿、位次礼仪等。而且根据见面人员的多少,身份的不同,见面场所不同可以进行多种变换,能够考察不同情景下礼仪的运用是否恰当。又如来访接待的场景:某公司有一客户来访,公司安排人员去接待。由一学生模拟公司的接待人员在公司门口迎宾,另一学生模拟客户来访,其余学生模拟公司领导层在接待室等待。主要训练要求有:接待人员站姿规范,在客户到达时要行鞠躬礼,并进行自我介绍,引领客户去接待室,期间需要上楼梯(或进出电梯),引领的动作要规范,把客户带到接待室,并介绍给公司领导,注意敲门的礼仪规范及介绍规范。
最后,情景考核检查。我们把以前训练的情景经过变换,让学生进行模拟,对每项情景列出考核要点,让学生事先自行练习,然后根据考核要点及学生的完成程度进行考核打分。
三、实训效果
一是训练教学与纯理论教学的对比,正确率明显要高。我们在理论教授完后,让学生按照理论要求进行动作展示,能够做正确和规范的少之又少,往往不自觉地就把自己不规范的习惯带出来了,这也印证了礼仪知易行难的特点。而在进行动作训练和纠正后,在进行情景模拟时,学生们犯错的几率明显要低得多。
二是情景模拟训练与单纯动作训练的对比,学生学习的热情明显高涨,且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气氛良好。情景模拟需要多名同学的互相配合,其中一名学生做错势必影响其他学生的继续进行,模拟的学生不仅要求自身不能出错,同时也要发现他人的错误,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大增,可以实现让学生之间互相督促和纠正,学习效率提高。训练过程中犯错在所难免,每次犯错都会引起同学善于的笑声,而这些错误都是由其他同学进行提醒和指正,这种同学之间的指正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习的气氛良好,教学效果很不错。
四、实训中的不足
一是教学内容的多样和丰富性受限制。动作训练和情景模拟比理论教学要耗费更多的时间,而学时有限,因此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受到一些限制,如何合理地挑选内容,进行高效的组合,最大限度地传授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礼仪知识还值得继续研究。
二是训练课程的教学人数比例限制。一个教学班的人数过多,一是老师观察不过来,导致指导不到位;二是容易造成一些学生在训练和模拟时其他学生无所事事,学习效率降低。因此,对于礼仪实训课程,一个教学班的人数不能太多,最好限制在40人以下。
三是实训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还有待研究。增加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让学生自行设计情景,在模拟先行谈论,课下可组织学生进行仪容仪表设计比赛,校园不文明行为排行榜的宣传和抵制行动,校园文明公约的制定宣传等活动,将礼仪文化融入校园活动之中,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1]吴蕴慧,徐静.现代礼仪实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徐克茹.商务礼仪标准培训[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3]王慧敏,吴志樵,周永红.商务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4]刘云.“礼仪”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5]胡彬彬.谈加强高职院校礼仪教学的改革[J].内江科技,2009(3).
G641
A
1673-1999(2011)12-0187-02
黄静芳(1973-),女,硕士,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讲师。
201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