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里亚对于消费社会的符号学解读
——从马克思到波德里亚看物质社会的发展
2011-08-15游丽敏
游丽敏
(福建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波德里亚对于消费社会的符号学解读
——从马克思到波德里亚看物质社会的发展
游丽敏
(福建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当学术界对于当代的批判还仅仅停留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时候,波德里亚已经开始从符号政治经济学开始了对于现代社会的批判,后人在跟随上波德里亚的脚步之后,波氏又开始一个秩序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理论——波德里亚的断裂性不仅仅是身份上对于家庭的“背叛”,更是在理论的深度上一次又一次地超越于自己,断裂与自己的过去。
消费;符号;象征性
波德里亚被学界认为发起了一场知识界的革命,是一个学术界的“恐怖主义分子”——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诠释了当代社会现状及其出现的问题,且不仅仅停步于自己超越于马克思生产和商品的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而是建立起了一种新的解读理论——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后期甚至开启了一场更为迷离、更为神秘的分析理论——采用拟像、模拟等主观建构起的图景来为古代和现代社会廓清历史真相,真不可不谓为一代大师级的人物,但其理论的片面性与主观臆断性色彩也是比较明显的,本文的任务即是对波德里亚的思想脉络进行一个梳理,并对其进行学理上的批判。
一、波德里亚思想综述
波德里亚的生平如果被视为一篇论文的话,其中关键词首当其冲就该写上——断裂性:从一个毫无家学渊源、学术研究氛围的小市民家庭成长为一个研究当代社会的学术大家,此可认为是其身份上的断裂;理论上从超越马克思的商品生产的政治经济学到自己借助拉康的“符号学”建立起的符号政治经济学,再到超越于自己本身建立起的理论体系——创立一种新的秩序性的理论体系,这又是学术研究上的断裂性体现。
1927年出生在法国东北部阿登斯省的波德里亚,祖父母为农民,父母后来变为了公务员,即从乡村生活过渡到了城市生活。学界普遍认为,或是于波德里亚日后从事的学术研究氛围的巨大差异,一种物质生活环境上的断裂,或是叫做决裂,对其理论思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先是与马克思决裂,然后是同弗洛伊德主义和福柯决裂,接着与女性主义甚至是与后现代主义决裂(高亚春.符号与象征——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这一次次的决裂,即是波德里亚在思想上对于研究问题的日益深入,同时也是与时代不断变化的具体实际相契合的结果。
波德里亚的思想萌芽于1962年的三篇书评,发表在萨特创办的《现代》杂志上,它们分别为:《卡尔维诺的小说》(Italo Calvino)、《火焰的猎物》(La proie des Flammes)、《乌威·强生:边界》(Uwe Johnson:La Frontier)。这些书评可以说从大方向上确定了波德里亚思想的一个雏形,也为其以后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第一阶段:从象征秩序到符号秩序
这一时期主要作品有《物体系》(The system of objects,1968)、《消费社会》(The Consumer Society,1970)、《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1972)。这些著作主要研究丰裕社会,即波德里亚把目光主要集中在后工业社会的消费层面,因此“消费”注定要成为波德里亚语汇的中心词,成为他建构消费社会的逻辑起点、主要基础、根本特征和基本动力。(高亚春.符号与象征——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6.),而从波德里亚整个学术生涯来看,也确实印证了这一论断。对于消费社会的分析,此处不能不提起“消费”所属的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一位大家——马克思。
在马克思的话语系统中对于马克思自身所处时代的世纪甚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商品和生产进行深刻的批判,波德里亚在认真研读和研究完马克思的著作之后,既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异化现象研究成果,同时又加入了拉康的“符号学”理论,形成了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面对一个不同于马克思主义所处的时代,此时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物质已经由比较匮乏发展到相对充裕的程度,于是在人们精神世界中对于某些现时代的事物的看法也发生了潜意识的变化,特别是对于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消费行为的认识;波德里亚正是将人们这种对于消费等物质性行为中的潜意识解释出来,而且对其进行一种理论化的“符号学”解读,且波德里亚认为这种新时期产生的潜意识已经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异化理论所能阐明的,只能用一种新的理论体系来解释——符号学,如果说在生产力水平较低情况下商品主要是被人们使用(主要作为满足人基本生活需要)的话,在物质相对充裕的现代社会,商品主要是被人们消费——主要用来满足人们某些象征性需求。简单地分,一个是生存性需求,一个是象征性需求或称之为意义需要;而如果说象征性需求是对在满足了生存性需求的基础上对于生存性需求的超越的话,那么波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也是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超越:波德里亚认为整个社会生活有四个逻辑:第一个是实际操作的逻辑,第二个是等价的逻辑,第三个是矛盾的逻辑,第四个是差距的逻辑,或可以分别表达为:功能逻辑、市场逻辑、礼物逻辑、地位逻辑,与上面相一致而被组织的物品分别代表是工具、商品、象征与符号。(高亚春.符号与象征——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91-92.),于是波德里亚从理论上完成了从象征秩序到符号秩序的过渡。
(二)第二阶段:从符号秩序到象征秩序——现代性他者立场上的反思和批判
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是《生产之境》(The Mirror of Production,1973)、《象征性交换与死亡》(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1976)。前一阶段波德里亚超越了马克思商品和生产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建立起了自己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两种理论的不同出发点是前者基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相对匮乏的资本主义发展前期;后者立足于资本主义发展相对充分、物质相对充裕的资本主义发展中期——消费社会。第二阶段的波德里亚进一步分析到可以应用于消费社会的符号学解读路径还可以同时应用于古代社会,同时将理论分析的视域不仅仅放诸于生产领域——生产主义,更多应该放在交换领域——象征性交换——消费主义;而象征性交换同时也在理论上衔接并且周圆了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看似简单的物——物交换,在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物都被赋予了超越于物之上的某种意义或是象征性内涵,物于是不再被简单地认为是一种生产出来供人们使用的物品,而被人们或有意识或无意识变成了一个个符号,例如身份、地位、权力、贵贱等区别所在的判断标准。
在马克思所处的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或是更前期——原始资本积累阶段,人们主要关注于生产,并且在生产中由于存在赤裸裸地奴役,例如奴隶交易,或是血淋淋地压迫与剥削,人们可以通过生产方式很明显地感觉出人与人身份地位等符号化的不同,或是在人类启蒙的远古时期,对于自然物质产生出来的对与精神意识领域世界中象征性的交换来取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当今社会,经过前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积累之下产生出的相对文明状况的条件下,通过赤裸裸地奴役或是血淋淋的压迫——这些都主要发生在生产领域,已经无法得到世人的认可了,即这些发生在生产领域的现象已经无法成为一种身份、地位等符号的象征了,于是人们需求同样效果的行为转向了,即人们需求同样效果的行为转向了消费领域,通过消费物的不同体现出一种差距——一种彻底的不同,以前是通过显性的人身依附惯性来展开一个差异性的世界,当今是通过隐性的人身依附关系展开一个差异性的世界,通过显性的消费物的不同来展示一个差异性的世界,如果前者中赤裸裸的压迫剥削还能被人眼观耳听明显感知的话,后者则是大众心理无意识或是潜意识存在的。
正是现代性“你消费什么,我生产什么,你需求什么,我供应什么”的模式,不同于资本主义发展前期“我生产什么,你消费什么”的模式,前者关注点在消费领域,在消费物的象征性的意义上,批判了后者也即马克思“唯生产论”在当代的局限性,甚至于错误性。波德里亚在《生产之境》中强调要打碎马克思的“生产之境”,正像马克思粉碎了虚构的所谓“经济人”镜像,粉碎了关于市场和利润的一整套系统神话一样(高亚春.符号与象征——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
基于这种象征性交换不同于物——物交换的剥削理论,于是波德里亚批判的领域扩大到一个更广泛的视野中——资本主义文化本身的动力理论,文化的批判基本上不再基于阶级对立的结构,而是建立起外在于和超越资本主义和理性主义之外的那些文化原则即象征性文化上。这些文化的一般理论在波德里亚的主要著作《象征性交换与死亡》中有详细阐述(高亚春.符号与象征——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这部著作既是对以往理论的一个总结和升华,同时也奠定了波德里亚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时所采用的话语体系。
从古时代到现代的象征性交换虽然本质上是相似的,但以前是一种直接具体的“礼物式”的物——物交换,例如夸富宴等,在其交换中,象征与被象征的东西是具体统一的,还没有被编码为“价值”,因此随着象征性交换学说的形成,波德里亚开始了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基本观点彻底相决裂的过程,开始寻求新的理论道路(高亚春.符号与象征——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波德里亚开始了一段新的学术研究。
(三)第三阶段:从象征秩序到拟想秩序——走向后现代
这一时期的代表著作有《拟像与模拟》(Simulacra and Simulation,1981)、《模拟》(Simulation,1983)、《论诱惑》(Seduction,1979)、《命定性策略》(Fatal Strategies,1983)、《恶的透明》(The Transparency,1990)。也许正是通过第二阶段理论的思考与发展成型,为波德里亚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思维视野打开了一扇新的天窗,波德里亚进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也进入了一种全新的思维向度,产生出了极具创造性的著作,而且这些著作开始大量地讨论诱惑模拟的问题,似乎有从哲学、社会学向心理学研究的倾向。而且波德里亚讨论的模拟,超真实转变的特征,这些范畴对于分析当代媒体和文化趋势非常有用,这主要体现在《拟像与模拟》和《模拟》中,这些著作也表明了波德里亚研究重点开始从象征秩序向拟像秩序的转换(高亚春.符号与象征——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9.),超越了对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异化的研究,符号政治经济学研究向秩序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开辟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或称之为另一种解读资本主义社会的角度。另一方面波德里亚也开始从中期对象征性交换关注转变到对诱惑的研究,即试图从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联系的批判理论,转到他所作的命定性理论,他要彻底跳出符号文化的逻辑。《论诱惑》、《命定性策略》和《恶的透明》等就延续了象征秩序。波德里亚在研究重点转向之后也在研究方法上超越了马克思主义批判性分析方法,创立起了命定性理论,甚至于要完全跳出其前期的符号文化的逻辑,因为后期的波德里亚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以经济基础说明上层建筑,以劳动和生产说明一切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正是符号文化的组成部分,其革命知识对符号秩序的调整,并没有跳出符号逻辑,相反,知识象征性交换才是波德里亚找到的一种对他者的阐释方式和批判立场。这也说明了波德里亚早期思想发展的符号与象征的双螺旋在晚期思想中的延续,变成了生产与诱惑的对立,但现代性仍是其著作的主题(高亚春.符号与象征——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9.),物体支配着一切。发展至此,波德里亚的理论越发无边无际,同时又无所不包,形成了一种学术研究领域的开区间,为以后的研究设立出无限多的可能性。
二、对波德里亚思想的批判性解读
当大众还沉浸在古典或是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政治经济学已有的知识框架和话语系统进行周而复始的研究讨论的时候,波德里亚已经和当下的学术界划清了界限:一方面波德里亚认真研读并且借鉴了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善于借助不同的理论学科对社会现状进行新的研究与解读,开启了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新视角;虽然如此,波德里亚理论的漏洞依然不少,以下谈谈波德里亚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波德里亚早期的思想仅仅是抓住了消费社会中某一些特殊商品或是人们行为而展开的批判性分析,而从根本上来说,任何一个社会总是有某一些特殊的嗜好或是时代的特征,例如在中古世纪,欧洲上流社会将法语视为一种身份或是地位的象征,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交流工具,在更古老的希腊雅典城邦的时期,人们将拥有多少奴隶或是成名作为一种权利与地位的象征,而这在今天看来,似乎是一种落后与野蛮的象征,波德里亚将现时代的某些向度进行了一种符号学的解读,本身并没有超越马克思主义在宏观上对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规律性解读,而且波德里亚运用的基本研究方法仍然是马克思主义批判性方法;另外,波德里亚虽然为解读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方式,却由于其解读方法的单向度性——仅仅抓住交换领域中作为主观臆想出的意义做文章,而导致了整个理论的狭隘性甚至于唯心主义色彩。因为虽然在资本主义发达的社会,特别是在西欧、北美等发达地区,生存需要已经得到极大的满足,人们开始有条件在去追求一种物质性享受过程中同时带来的精神愉悦,于是开始了对于物的不同看法进而产生了的学者的不同解读;但放眼全球,整个人类社会还没有过渡到一个物质性极大充裕、人类开始不用再为生存问题苦恼而只需进行精神异化攀比的阶段,另一方面,即使在有些地区有一些人身上产生了对于消费物不同的解读,也已经是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要之后开始的,基础性的生存需要依然是第一位的。
今天在资本主义极大发展的社会中,拥有的大量的物质财富是经过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积累的结果,而两次世界大战几乎使得人类几千年文明积累毁于一旦,如果我们不能好好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进行很好的把握和发展的话,不知道哪天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产生的巨大矛盾而导致又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那么今天所处的物质世界将不复存在,而基于此物质世界生发出的所有理论将失去其存在的根基,从这一层面来说,继续坚持并且在充分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髓的基础上并对其进行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在现时代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长远的价值。
所谓命定性策略,按照波德里亚的解释,就是“物”追逐某种行动过程或发展轨迹直至其极限,而且还要突破极限。波德里亚经常用以描述和说明命定性策略的一个公式是“比x更x”,如他所谓的“比真实还要真实,比漂亮还要漂亮,比现实还要现实。”(Jean Baudrillard.Fatal Strategy[M].London:Semiotex(e),1990.9.)。
[1] 高亚春.符号与象征——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3] 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境到符号之境[A].现代国外马克瓦斯主义经典文本解读丛书[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4]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波德里亚:批判性读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张晓娟]
F0-0
A
1004-5295(2011)01-0001-04
2011-02-10
游丽敏(1988-),女,福建三明人,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基本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