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与骚动》中的几个女性形象分析
2011-08-15闵信洲
闵信洲
《喧嚣与骚动》中的几个女性形象分析
闵信洲
分析了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康普生太太、凯蒂和迪尔西三个女性形象,认为传统妇道的影响把康普生太太由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同时导致了凯蒂的堕落,而迪尔西则体现了作家人性复活的理想。
《喧哗与骚动》;康普生太太;凯蒂;迪尔西;妇道;清教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左右的美国南方杰弗逊镇,主要描写的是康普生家族的没落及其家庭成员的堕落生涯与各自的精神状态。全书共分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一个人物来叙述故事。第一部分是“班吉的部分”,以小儿子白痴班吉的观察,讲述濒临没落的家族状况,并描述了周围的世界。第二部分是“昆丁的部分”,通过班吉的哥哥昆丁的回忆、思考、梦呓、潜意识活动及他的现实生活来展开故事。第三部分是“杰生的部分”,以昆丁的自私卑下的弟弟杰生为叙述者,由于昆丁没能使杰生谋到银行里的职位,杰生非常仇恨昆丁一家。第四部分是“迪尔西的部分”,以康普生家的黑人女佣迪尔西对这个家庭的观察和其内心独白补充小说的情节。四个部分综合起来,叙述了康普生这个家族由兴盛显赫到衰退、灭亡的过程,反映了美国南部的历史。小说的前几个部分主要是三个兄弟的故事,他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伴随着康普生家族由兴盛到衰败的全过程。
“康普生家族正在死去,就是因为康普生夫人对孩子们既不关心也爱不起来。”对于康普生家族的解体,康普生太太似乎应该负根本的责任。康普生太太本应该是一位充满爱的母亲,但是现实生活中她却是一位虚伪、自私、冷漠的母亲,她对孩子和丈夫的关心和爱,只是永无休止地哀叹和抱怨。她对自己的孩子都没有一点感情,表出现的爱也只是虚情假意。她对班吉没有一点感情,甚至为他感到羞耻。她对昆丁和凯蒂充满了敌意,而昆丁的自杀是为了嘲笑她,伤害她的心。她告诉丈夫,班吉“是对我所犯的罪孽够沉重的惩罚,他来讨债是因为我自卑自贱地嫁给一个自以为高我一等的男人。”孩子们跟她在一起,都会感受到无比的压抑和不悦,家庭的氛围被她毒化了。昆丁在自杀前痛苦地感到“地牢就是母亲本人”。康普生太太无论是作为妻子还是作为母亲都是失败的,她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孩子们的心灵在这样的家庭里受到无法弥补的伤害,她的孩子和丈夫全部走向了毁灭的深渊:昆丁由于种种原因,变得悲观厌世并且软弱无力,最后跳河自杀;凯蒂也步入堕落的境地;杰生变得贪婪,对信义失去了信心;班吉命运悲惨,他不仅被阉割,并且被送到疯人病院,痛苦地过着自己的余生。她的丈夫用酒精来麻醉自己,最后死在酒精里。凯蒂与道尔顿·艾米斯幽会,在交往过程中有了身孕,被迫嫁给一位有钱的银行家。结婚后不久,被发现怀了身孕,受到银行家的嘲笑、抛弃。凯蒂没有办法只好把自己的私生女儿送到康普生家中,自己为了生活四处流浪,最后成为一名纳粹军官的情妇。凯蒂的堕落是个长期的过程,很小就开始不断地“挑战极限”,与男孩子接吻、上床,然后怀孕……她的堕落给了这个风雨飘零的家庭致命的打击。一个名门大户,最终以悲剧走到尽头。
这里涉及一个妇道观的问题。康普生太太被扭曲的罪恶人性及凯蒂的堕落是加速这个名门望族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南方传统妇女观念的束缚,一些非人道的宗教、道德及社会势力的摧残,与这个家族的堕落密切相关。在任何社会中,反映该社会本质的最直接的是妇女的地位。“一个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在社会中占据的位置来衡量”,马克思曾经这样说过。在当时美国的社会中,很多美国男人注重女人的贞洁,这主要是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女人只是男人的一个附属物。在《喧哗与骚动》中,康普生先生说,妇女和罪恶是相连的,罪恶缺少什么,他们就能够提供什么,妇女的本能就是罪恶的本源。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南方的清真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妇女被形容为万恶之源、地狱之门、性欲、淫乱的代表,能够让男人堕落的一个魔鬼工具,所以她们的贞操历来被看得极为重要。正因为如此,妇女追求“玉洁冰清”的贞操,因为贞操过着悲惨的生活,身心受到无情的摧残。
南方妇女“是一个影子人物,总是在那里,总是必要,但很少以一个重要角色出现”,她们的生活不仅悲惨,而且她们是没有地位的。在作家的笔下,她们也成了“影子人物”。在福克纳的作品中,妇女只是作为一个“影子人物”,只是一些小角色,不会成为关键人物或中心人物。在《喧哗与骚动》这个作品中,凯蒂被认为是其中的一个中心人物,但这只是从某个角度来定位的,凯蒂只是小说中的一个主题意义及小说结构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际上,她只是存在于他兄弟的记忆和叙述中。凯蒂在小说中的形象是对当时社会的一个真实反映,特别是对那些受压迫妇女真实生活的反映。康普生太太的形象在反映清教传统对妇女的人性压迫方面更具代表性。康普生太太从没有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从没有掌握过自己的命运,对于自己的价值不但没有想过,也是不能想象的。康普生太太是那个时代的受害者,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同时她也在为害别人。传统和社会把她变成了为害者,成为康普生家庭环境的毒害者。
康普生太太说过,她从姑娘开始时就被告知一定要规规矩矩。由于她不能遵守南方妇道,被认为不是一个真正的女人、一个妻子或者母亲,她只是一个由清教塑造的“大家闺秀”。康普生太太并不坏,主要原因在于南方传统妇道的影响,让这位本身有着女人味的母亲受到各种压制后扭曲了本来的面目,正是受到这种压迫,她没有体会到人生的温暖和快乐。
凯蒂的母亲不仅仅对凯蒂的生活造成了伤害,凯蒂的兄弟在这其中也难逃其咎。昆丁不仅妄想通过清教来统治她的心灵,并且禽兽般占有了她的肉体,而且多次破坏凯蒂的爱情机会。班吉虽然是一个有智障的人,但是他和昆丁在对待凯蒂的“堕落”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所体现的清教道德同自私的目的交织在一起,他们阻止凯蒂的堕落,主要是怕失去这位美丽的女人,进而永久地占有她,他们最关心的还是家族的声誉。
凯蒂是个爱恨分明的女孩,她不准杰生欺辱班吉,甚至敢于揭露她母亲的虚伪。她曾经宣布:“我要是逃走,而且永远也不回来”。她曾经不顾清教思想严重的昆丁的威吓,脱下在河边玩耍打湿的衣裙来晾干。但是,这种不彻底的叛逆没有阻止她的堕落,更让她感受到其中的一些快乐。康普生太太作为传统观念的受害者,体现了这种罪恶和传统价值的毁灭。但是福克纳在创造人物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亮点,他让康普生太太家里的保姆迪尔西保持了“勇敢、大胆、慷慨、温柔和诚实的”形象。作为新生和生活的一个象征,迪尔西代表未来。她对主人的孩子充满了慈爱与关心,她充满温情地照顾和关心班吉。她不畏惧主人的仇视与世俗观念的歧视,勇敢地保护弱者。在杰生虐待小昆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尽管她是佣人,却敢于反对杰生的恶行,并直斥他的冷酷无情。她总是站在杰生的对立面,也可以说是站在罪恶的对立面。由于迪尔西正直无私,连杰生对她也暗怀敬畏之心。作者对迪尔西有着真诚善良的一面进行了肯定,正是这种正直和善良,给予了她充实的生活和道德勇气。她的身上体现了人类的一些优秀品质,与康普生家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温暖的厨房和阴冷的房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个阴冷的世界里,只有她这么一个温暖的形象。她是复活的象征,在她的身上闪烁着一种永恒价值和人类希望的光芒,寄托了福克纳“人性复活”的理想。
[1]马岚.一曲美国南方没落贵族的挽歌:评威廉?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2]朱振武.夏娃的毁灭: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女性范式[J].外国文学研究,2003(4).
[3]郭爱东.《喧嚣与骚动》中的女性形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4]邓春燕.对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女性群像的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5.
I106.4
A
1673-1999(2011)23-0113-02
闵信洲(1978-),男,江苏扬州人,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扬州职业大学(江苏扬州225600)高邮学院讲师。
201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