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科教互动”模式建设研究
2011-08-15黄森慰郑逸芳苏时鹏黄安胜郑晶
黄森慰,郑逸芳,苏时鹏,黄安胜,郑晶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科教互动”模式建设研究
黄森慰,郑逸芳,苏时鹏,黄安胜,郑晶
论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科教互动”关系,结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征,分析“科教互动”模式的机理,介绍开展“科教互动”模式建设公共事业管理的措施,通过科研成果发挥专业建设的示范作用。
公共事业管理;科教互动;关系;模式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项国家重点扶持的学科,也是一个新兴的专业。但是由于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办历史短,专业建设理论研究不够成熟,如何构建有效的模式提高专业建设水平还有待深入研究。
一、科研与教学关系
科研与教学互动简称“科教互动”。教学和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两大基本任务。依据任务,国内高校大致可划分分为三种类型,教学型高校、科研型高校和综合型高校。近年来,综合型高校的比例呈明显提高的趋势,原先很多以教学为主导和以科研为主导的高校纷纷向综合型高校转变,该趋势表明科研和教学本质上并无冲突,而是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没有科研的高校不是完整的高校,没有教学的高校则不成其为高校,教学是高校教书育人、引领社会进步的根本任务。尽管在校大学生的知识积累有限,但是学生参与科研往往能够带来新的观察角度和方法,给专业学习、科研能力提升注入了新鲜的动力。
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建设的研究是切实履行高等教育重要职责和使命的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拟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科教互动”模式建设内容及作用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教互动”模式建设的保障措施,这对于改进公共事业管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和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学科发展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二、公共事业管理教学与科研的特征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属性
公共事业管理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活动、制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属于文科性质。由于文科类学生实践的机会较少,以实践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大难点。课程建设和教改推进的重心是“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学生以实践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也是解决实践教学难点的有效途径。
(二)学科涵盖面广
公共事业管理涵盖面广,应该通过科研带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运用专业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专业的科研带动,鼓励学生进行选择性参与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教师对课题介绍,由学生依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性的参与到课题当中,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度进行相应的选择。依靠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科研调研资料作为数据支撑完成的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科教互动”建设模式
基于科研和教学关系的判断,结合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特点,构建公共事业管理“科教互动“建设模式。
一是以规范的科研方法来研究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教学活动的规律。在课程的建设中,借助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了解目前的教学状况和他们对教学的预期和理解,增强教和学的契合程度,以此寻求可行的教学模式,找出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
二是注重管理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改革中,不仅注重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是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发展,提高教学效果。要注重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把科研的新成果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在学生的实践教学中要以科研为支撑,解决困扰文科生实践教学难、效果差的问题。
四是以“科研互动”为纽带,推进教学改革,推动专业的全面建设,并不断总结经验。以“科研互动”为纽带,采取教师科教能力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二者并重的策略推进教学改革,并以本课程带动专业的全面建设,提高全专业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效果,并且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总结。
四、课题研究成果的辐射作用
科研课题研究成果所具有的辐射作用可以帮助学校和专业提高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即承担国家级、省级、校级课题研究,在重要期刊发表研究成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大量的调研和论证需要与专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及社会进行大量的互动。如果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不但可以提高科研成果的辐射面,对于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行业的理解度,促进学生今后的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调研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经受实践锻炼,提高实践能力的途径之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定调研课题,利用暑假进行社会调研。教师带队,学生参与,调研团队深入农村实际,调查农村的各类现状,形成调查报告,产出调研成果,反馈调查村社,提供发展建议思路,赢得学校和社会认可。
五、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科教互动”建设模式
科研与教学是一对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体。正确认识这一关系,是促进科研转化教学,提高本团队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前提。
(一)精心策划,体现特色
根据专业与区域实际确定科研促进教学的主题与地点。例如,对于农林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为了能很好地体现农林高校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事业管理的办学特色与优势。科研项目与实践地点应选择具有代表型的农村,将新农村建设“和谐创新、持续发展”的特征作为以科促教的主题。学生普遍反映这种以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的方式学习效果非常好,极大的提高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
(二)做好宣传,转变观念
积极地向学校领导与有关部门汇报与宣传,转变相关人员的“自然科学科研才是真正的科研”的观念,使之树立公共事业管理科研也可以做出大文章,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更需要科研训练等观念,进而获得他们的重视与支持。
向学生进行广泛的宣传,使之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面相对宽泛,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掌握到一定的科研技能,科研训练的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研究中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等,公共事业管理前景无限,可以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解决学生对专业实际了解相对较浅,对专业前景感到迷茫等,使学生能够重视科研训练教学内容的安排,集中精力做公共事业管理的科研训练。如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系2007年暑期科研训练因宣传到位,得到各方的支持与学生的呼应。实践的结果表明,革命老区对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热情与渴求有效地激励了学生,使学生知道本专业具有广阔的前景;革命老区艰苦奋斗,不屈不饶的精神感染了学生,使学生知道只有持之以恒,苦练内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实践回来后,大多数学生对本专业的信心有所增长,学习干劲有所提高。
(三)科研促专业,专业上水平
农林高校,特别是省属高校要“顶地立地”,既要能引领学科前沿,也要能立足区域的实际。如福建省要求省属高校“更加紧密地联系海西实际,更加直接地服务海西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涉及的学科既宽泛又具体,以科促教中更需要“顶天立地”。以科促教既要教会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前沿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又要注重结合区域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解决现实问题。为此,以科促教的具体内容为:(1)让学生广泛参与问卷设计,详细地向学生解释相关指标、问题设计的用途,让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科研的基本思路与方法。(2)在调查中教会学生向农民深入浅出地解释专业问题、获取真实信息的技巧,提高问卷调查的效率与质量,提高调查实践能力。(3)在数据处理方面,训练学生将相关问卷进行数据化处理,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和模型进行相关数据分析,掌握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提高其数据分析能力。
[1]包红梅.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2).
[2]崔慧广,何旭昭.公共事业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中教师角色有效性评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0(2).
[3]高建华,磨玉峰.论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6(4).
[4]孔春梅.对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2).
[5]卢粉艳.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4).
[6]宋琪,方永恒.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4).
G640.0
:A
:1673-1999(2011)04-0187-02
黄森慰(1982-),男,福建漳州人,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事业管理。
2010-11-26
福建省教育厅课题(JBS09350);福建农林大学教改课题“文科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