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价值链融资探讨
——以温氏集团为例

2011-08-15姚淑芬

关键词:温氏龙头企业价值链

姚淑芬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价值链融资探讨
——以温氏集团为例

姚淑芬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公司+农户”模式被越来越多的认可,这种模式与价值链融资有着极大的关联。从农业价值链,农业产业化的角度看龙头企业的发展战略,以温氏集团为例,阐述现阶段农业产业化企业的价值链融资模式,以及农村金融服务的完善和补充措施。

价值链;农业产业化;价值链融资

“价值链”概念是波特在他的著作《竞争优势》中提出的,其认为价值链是企业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生产销售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而所有的这些活动都能用价值链表示出来。波特当时是以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为基础构建企业的价值链,而如今,价值链一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制造企业,它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行业。本文所提出的农业价值链就是价值链的一种。农业价值链指的是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过程的一系列价值活动,这些价值活动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业生产,农产品的销售、储运、加工等等环节。

农业产业化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业和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的布局、专业化的生产、规模化的建设、系列化的加工、社会化的服务、企业化的管理,形成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的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以及产业组织形式。它的本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最有效途径。

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价值链融资

(一)价值链融资

农业价值链上的多个参与者,包括生产资料的供应商、农业生产者、农产品收购商、储运商、加工者等,这些参与者的融资过程就是指资金流入价值链各个环节的过程,这就是价值链融资。对农业价值链中不同环节融资过程的支持既影响该环节的生产效率以及效益,也影响着整个价值链的效率。如果某个环节因为缺乏资金而受到影响,那么在此条价值链中的其他环节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农业价值链的整体经济效益不高或者低下。而现阶段的我国农业金融业的发展并不足以支持整条农业价值链上的所有参与者,也就导致了很多环节因为不能满足对于资金的需求而影响了整条价值链的价值生产。正因为如此,如今涌现出很多的价值链融资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广东温氏集团就是其中一个。

(二)温氏的价值链融资简介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83年,是一家以养鸡业、养猪业为主导、兼营生物制药和食品加工的多元化、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的现代大型畜牧企业集团,目前已在广东省等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建成110多家一体化公司。据广东省农业厅发布的资料表明,温氏集团2006年上市肉猪132万头、肉鸡4.53亿只、肉鸭85万只,销售冰冻鲜鸡l129万只,总销售收人78亿元,农户3万户,农户获利7.2亿元,户均获利23,800元。2007年上市肉鸡5.4亿只、肉猪181.8万头、肉鸭682万只,总销售收人118亿元,同比增长53.7%;农户3.65万户,农户获利11.36亿元,同比增长59%。户均获利3.2万元。从1983年到现在,公司经受了近30年的市场考验。温氏集团的规模不断壮大,已经成为广东省最大甚至全国比较成功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温氏之所以能有现在的业绩与其价值链融资的方式息息相关,它以其独特的视角看到了农村市场的这一需求。温氏集团的产业结构为:(1)上游产业为粮食贸易、动保、农牧设备。(2)主导产业为养殖业(养鸡业、养鸭业、养猪业和养牛业)。(3)下游产业为食品加工、有机肥生产和蔬菜种植。三者构成了温氏公司的结构流程。这是一条非常完整的产业链条,其主导产业养殖业采用的就是价值链融资的方式。在广大农村地区,富于劳动力充足,但是资金却相对匮乏,目前农村地区金融业发展缓慢,很多农户想在信用社贷到大笔的资金是非常困难的。温氏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对于加入其公司的养殖户提供类似于金融机构的信贷方式。以养鸡为例,公司开始会免费提供鸡苗、饲料、药品,还有专门的养殖技术员定期指导农户相关专业的养殖技术。其公司还有专门的市场部,负责联系市场,农户可以不必关心市场风向的问题。等到幼鸡长成之时可以卖向市场的时候,以农户和市场为两端,公司为中介将鸡推向市场,在这过程中,市场给公司的价格与公司给农户的价格之间有一个价格差,公司通过这个价格差收回之前对农户的投入,这样农户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的一定的利润,公司也得到一部分的利润,形成了双赢的局面。这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价值链融资过程,在农户养殖到正式将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中,农户并不需要向金融机构贷款。温氏公司提供了这过程中的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劳动力的投入则是农户提供。

(三)温氏价值链融资模式的意义

一是有效地解决了小农户大市场的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各家各户特定的经营方式,使得单个农户的力量非常薄弱,然而势单力薄的农户却要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面对面。这样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农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在温氏集团这种“公司+农户”新型模式带动下,一家一户很分散的家庭式生产单位便自然的与企业联系成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利益,这种模式有效防止了畜牧品市场上的不稳定性以及较高的风险性。这样畜牧业就走上了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二是有利于农产品市场的开拓。除生产本身的风险以外,农产品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买卖难的情况。与普通的单个农户相比,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资金比较雄厚,生产能力大,而且还能带动大范围的生产基地形成强大的市场供需能力,具有生产规模上和抗风险能力上的优势,所以就成为了区域性的信息价格形成的非常重要的源头。温氏集团在我国现阶段的很多地方就是这样一个龙头企业。另外,在同国内外企业展开合作的过程当中,龙头企业由于信息掌握的大量且及时,所以能根据国内外市场上的行情进行生产与加工,同时也为农副产品及深加工品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拓展了空间,提供的机遇。像是温氏集团,现在已经不仅局限于一体化养殖,公司的领域已经扩展到相关的蔬菜种植行业、动物保健行业、饲料生产业、农牧设备甚至化肥生产等领域。这些产业2007年的产值达20.6亿元,占到其总收入的17.53%。温氏集团这种“公司+农户”模式的出现,不仅使得农产品经常出现的买卖难现象得到了缓解以致解决,而且还推进了国际或者是区域性市场纵向横向一体化的形成。

三是降低了农业投资风险。众所周知,农业生产普遍的规律是生产周期长、见效缓慢,并且极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和气候的影响制约,因此农业生产中的投资就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风险。如果只是单个独立组织或者是单个农户进行农业生产,那么他必然要独立的承担各种各样的市场风险。而如果采用像温氏集团的这种“公司+农户”模式来进行生产的话,就能够在公司和农户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利益联接机制,做到共同承担市场风险,共同享有生产利益。不论从哪一方来说都是利大于弊。从公司的角度来说,避免了原料供应不足影响进一步生产的风险。从农户的层面来说,解决了农户在生产中的技术不足、在产成品上难易掌握市场行情导致卖难的风险,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双赢。

二、基于价值链的龙头企业发展战略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以说是农业产业化的运营中心,它必须拥有能带动农户积极参与、引导农户展开生产、深化加工农产品和开拓市场等能力,并且它又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市场的经济主体,要在市场竞争中带动农户谋求生存与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价值链上最具有战略和战术意义的关键环节是基地建设、营销、生产运营还有技术创新和社会资源管理。所以这些环节能否创新也就成为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何才能获取这些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必须结合本企业的既有资源,慎重选择企业的发展战略。其主要的发展战略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非核心业务的外包

随着农牧产品深加工程度的提高,农业价值链由短变长,其增值环节自然也变得越来越多,农产品从生产一直到最终消费者的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价值链环节已经不再是由一个企业完成,而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分工完成,每个价值链环节都能分享到价值的增值。因此,越来越多企业把产生核心能力的战略环节严格控制在本企业的内部进行声场,而将一些非战略性的环节外包出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业务外包。业务外包就使得市场上出现了若干相对独立的并且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价值增值环节。对于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来说,企业需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物流配送以及科研机构、智力中介组织的作用,将农牧产品新品种的获取,采购以及运输还有员工培训等非核心业务外包,而将企业内部资源更多的集中在产品的工艺流程、设备的改进、营销过程和企业制度文化层面的管理创新。

(二)建立起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指的是两个或多个企业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而通过特定的方式结成的网络式联合体。其通过对各个联盟中的成员在技术、信息、资金管理上的重新组合来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想要发展壮大,就必然要求企业跟农产品原料的供应商和农业经济组织之间通过供销协议的签订来建立起长期并且稳定的供需联盟。企业要想更好的实现新产品的开发、市场销售的创新和品牌的推广就须要考虑得建立稳定的战略联盟。只有建立起稳定的战略联盟才能使企业更加没有后顾之忧的谋求发展。它的优势在于战略联盟能促使新产品快速的渗透市场,或者换一种说法是使产品成功进入新市场。与此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研发能力的增强结果就是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实现资金、技术和市场方面的优势互补。聚集联盟中各企业彼此在价值链上不同的专长,整合分散的资源,快速增强企业的实力,获得新的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企业运作速度和效率,最终实现优势互补,扩大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使企业发展壮大。

(三)动态地实施价值链管理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当正确审视本企业所处的价值链环节或者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环节,认识到本企业的价值链位置,从而通过内部业务重组、流程再造等一些措施,将供应者、生产者、加工企业、销售者,直到最终消费者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价值创造的整体,并将企业内部的各部门、各业务活动以及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最终形成集成化的价值链体系,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最优价值链运行结果。面对动荡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和顾客需求的千变万化,企业必须要有不断的调整其核心产品、核心业务以及核心竞争优势的能力。获取这种能力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动态的实施价值链管理。龙头企业作为某区域该行业的龙头老大,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革新意识不够强,究其原因就是阻力太大。所以龙头企业必须要时刻加强危机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勇于革新,实施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运营管理。

三、龙头企业价值链融资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完善

在现阶段的我国特有的国情下,全国农村金融存在着供需上的矛盾,都是供不应求的情况。虽然我国现在农村金融机构即信用社在不断建立,但是仍然有大量的单个农户、农村中小企业无法得到农村金融的支持。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固有的特征造成的。农村金融市场普遍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还有就是信贷需求者缺乏应有的抵押和担保,农户大多没有金融机构要求的抵押品,这一点就大大不同于城镇的金融需求者,因此就不能满足金融机构的安全信贷条件。二是农村金融机构在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相对于城镇金融机构表现得比较滞后,所以在面对农村金融市场特有的特征时就常常显得束手无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价值链融资理论针对以上两点原因,就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足,为扩展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提供了新的方法。这一理论是把农村经济的一系列活动看成是一条价值链上的一个整体,重视对每个价值链环节的价值判断,从整体的角度审视农村金融机构放贷服务的价值。按照这种理论,农业价值链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产业链条,而对该链条的金融支持不仅可以提升农业价值链的增值能力,而且也有能有效的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壮大。农牧产品从最初的生产到最终的消费所经过的每一个价值链环节都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价值。要想实现这样的价值增值,农业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农村金融机构甚至是城镇金融机构的支持。

价值链融资的过程缓解了广大农民对于资金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对比较方便的金融服务平台,这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所不能满足的一个方面,出现了像温氏这样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好弥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缺陷,为农业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有效运行提供了保证。

[1]任长青.价值链融资极其对农村信用社扩展金融服务的启示[J].理论探索,2009.

[2]郑华平.广东温氏集团“公司+农户”农业产业化模式实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8(7).

[3]张学睿,李燕琼.基于价值链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08(4).

[4]黄广超.供应链契约决策变量研究综述[D].科技管理研究, 2006(3).

[5]迈克尔·Porter.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6]叶玉琴.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价值链的构建及管理探索[J].农村经济,2005(11).

F321.42

:A

:1673-1999(2011)04-0107-03

姚淑芬(1990-),女,安徽人,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41)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流通经济。

2010-11-27

猜你喜欢

温氏龙头企业价值链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温氏股份拟8.1 亿元收购河南新大牧业61.86%股权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温氏股份:预计2016上半年净利润为69.73亿元~74.70亿元
温氏7.3亿元增资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