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2011-08-15梁茵

关键词:受教育者显性教育者

梁茵

(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一、隐性教育的内涵

隐性教育思想,古已有之。《老子》第二章有述:“行不言之教”,意即“教”但并非全凭“言”,可以通过“言”之外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的教化实现“教”之目的,这里蕴含着深刻的隐性教育思想。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教育”一词。1970年,美国学者N·V·奥沃勒提出了“隐性教育课程研究”。对于隐性教育的内涵,学术界比较普遍的共识是认为:“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为了改变当前受教育者总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教育的状况,按照预定教育内容和方案,隐藏教育主题和教育目的,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将教育内容渗透到教育对象所处的环境、文化、娱乐、舆论、服务、制度、管理等日常生活氛围内,引导教育者去感受和体味,潜移默化地接受预先所设定的教育内容的一种教育方式。”[1]从隐性教育的内涵看,它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隐蔽性

隐性教育之关键在于“隐”字。“隐”,蔽也,藏匿,不显露,这里既包含教育者的“隐”,也包含受教育者的“隐”。教育者的“隐”,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等都不是直接显现的,而是潜在地蕴藏或依附在一定的物质、精神或制度层面,但是这种“隐”却可以发挥有效的教育效果,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受教育者的“隐”,主要是指受教育者在无意识状态下,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受到感染,在不“经意”中接受外在影响,进而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意识,并转化为相应的行为和习惯。

(二)渗透性

与显性教育公开、直接的表现不同,隐性教育更加强调渗透性。隐性教育虽然不直接向受教育者传达教育目的、教育信息,却将教育目的、教育信息渗透在相应的物质、精神或制度层面,依托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使受教育者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受到心灵的感染、情感的陶冶和精神境界的升华。

(三)多样性

显性教育更多的是教育者自上而下面对面地对受教育者展开教育,因此受到时间、空间、教学手段等因素的限制,隐性教育则可以不受这些因素的制约。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蕴含着多种多样的隐性教育资源,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采用多种载体和教育方式,使受教育者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直接体验或间接观察受到影响,接受教育。

(四)持久性

隐性教育有效克服了显性教育侧重强制性、灌输性的不足,更多地是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融入教育过程。隐性教育运用多种形式将教育信息寓于各种载体中,而这些形式往往是生动而不说教,充实而不空洞,高雅而不庸俗,使受教育者在愉悦中接受教育影响,并在其内心沉淀。当然,这种影响过程具有长期性的特点,但是通过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必然会在受教育者心中产生持久性影响而不会轻易发生改变。

二、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价值体现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对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社会环境多元化和大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的现状,在注重发挥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同时,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也日益凸显。与显性教育相比较,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促进受教育者的有效“接受”。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难以充分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们多从“教育者”的角度而不是从“接受者”的角度开展工作,对受教育者的“接受”关注不够。受教育者有效的接受,可以将社会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内化为接受主体的品德思想并外化为品德行为。大学生是具有现实需要的人,接受活动是在其自身需要的驱动下进行的,因此,需要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接受主体的能动性。隐性教育更加关注受教育者的需要,积极创设有助于满足受教育者需要的教育性因素,从而激发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机和行为,促使其选择和接受其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达到教育目的。

第二,促进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当他作为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时,他是教育的客体;当他接受教育影响进而进行自我教育时,他便是教育的主体。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注意调动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又要注意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其自我教育的作用。由于隐性教育有效避免了强制灌输可能引发的不良结果,而是将教育信息渗透到物质、精神或制度载体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以自愿自发的方式接受影响,并积极主动地对教育影响进行理解、筛选并加以选择、吸收和改造,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

第三,促进受教育者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隐性教育关注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营造平等的氛围,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隐性教育关注和尊重受教育者的现实需要,力图在满足受教育者需要的前提下施加教育影响;隐性教育关注和尊重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规律,诉诸多种途径,强化教育效果。因此,隐性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也使得隐性教育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可以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性互补,相得益彰。与显性教育具有明显的目的性、系统性和规范性相比,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更具有主动性、创造性,需要教育者更加用心、用情。

(一)非德育课程中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强调道德教育应该列在各学科教育之首位,并且注重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各学科之中。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大学教师应该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也十分重视在各学科中渗透德育,比如,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学习指导纲要》中,对各科有什么责任、应该培养什么思想品质都有明确规定。[2]因此,在高校,不仅是德育课程,其它非德育课程也应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无意识”地获得理念、情感、意志上的熏陶,其效果可能比显性教育更好、更持久。这就需要各专业课教师有意识地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多角度、全方位的开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校园文化可以区分为硬性和软性两方面,硬性的校园文化主要指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软性的校园文化主要指校园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人际环境。公平平等的规章制度以及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切实履行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使学生懂得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作为社会人一定要遵循相应的社会规范,自觉地约束和端正自己的行为举止。因此,我们在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时,需要关注其教育取向。软性的校园文化则体现在学校的方方面面。如物质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学校建筑等,文化环境包括各种仪式活动、学术氛围、学风等,人际环境包括教师形象、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领导与学生的关系等。这些因素所构成的情境对学生更有影响力和感染力,对学生思想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可以促进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认同学校和社会所提倡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

(三)社会实践活动中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始终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的开展缺乏常态化。事实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教育过程中向学生提供多形式的社会实践项目,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实践教育模式,较好地发挥了社会实践活动的隐性教育价值。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以及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培养其自主、自立、自重、服务精神,树立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协调人际的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可以有效弥补家庭和学校教育之不足。

(四)网络环境中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当今时代,网络以其平等参与、虚拟情境、瞬间扩散等信息特征,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面对网络所构成的虚拟世界,大学生表现出极大的认同和参与热情。网络作为信息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渠道,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了知识视野和交往空间,有利于优化大学生的发展方式和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创设了新领域和新空间。建立在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性基础之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淡化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者身份和人们受教育的色彩,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渗透来进行。结合大学生对于网络的认同与热情,用科学的、正确的思想观念占领网络阵地,引导大学生在虚拟空间和虚拟交往中趋利避害,提高网络时间的管理能力,提高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和运用能力,增强自律与自我约束。同时,高校可以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发挥网络教学作用,整合网络学习资源,注重采用各种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在声色俱佳、图文并茂中,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和认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并不否定显性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是由于隐性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价值并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发挥出来。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充分调动和发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共同作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1] 王端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87.

[2] 陈奎庆,张继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2):55.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5.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显性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家族发作性睡病伴性染色体显性遗传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