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对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011-08-15甘爱冬张世均
甘爱冬, 张世均, 白 珍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孟加拉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对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甘爱冬, 张世均, 白 珍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孟加拉国在向经济现代化迈进中造成了耕地和动植物种类减少、空气和地下水污染、自然灾害频繁等环境问题。孟加拉国采取制定环保法案、控制环境污染源、增加环保投入、提高环保意识、实施国际环保合作等保护环境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可为我国的经济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
孟加拉国; 环境保护; 启示
孟加拉国在向经济现代化迈进中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走过许多曲折的道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孟加拉国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治理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仍是孟加拉国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为我国的经济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孟加拉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孟加拉国独立以来,经济建设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1](P32)。为了发展经济,解决国计民生问题,孟加拉国在经济现代化进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耕地和动植物种类不断减少
孟加拉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相当突出。现在,孟加拉国的人口已经达到1.47亿,而国土面积为14.4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到1 023人/km2[2],虽然人口年增长率已大幅下降至1.5%,但由于总人口基数已增加到1.47亿,实际上每年净增人口数仍然不低于200万。因此,人口增加对有限的资源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孟加拉国作为一个农业国,需要足够的粮食来养活日益增加的人口。为了获得足够的粮食,人们对有限的土地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和大量移民,造成土地肥力下降,甚至出现抛荒现象[3](P218)。孟加拉国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每年约流失8.29万公顷耕地,同时却有200万人降生。这意味着孟加拉国在耕地以超乎预料的速度减少的同时,不得不为持续增加的人口生产更多的粮食。
孟加拉国由于对有限的土地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动植物种类不断减少。在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松达班红树林地区,由于居民乱砍滥伐、过度狩猎和无计划的开发,加上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林中各种自然资源正逐步减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孟家拉国的动物种类已经从最多时候的334种下降到现在的123种,被本国人民视为国家象征的孟加拉虎目前仅存300只左右。
(二)空气和地下水污染严重
孟加拉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给城市的社会治安、交通、给排水、卫生、住房等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造成城市环境日趋恶化。
2000年8月27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表示,由于孟加拉国许多地区的饮用水受到砷污染,有2 500万人面临死亡或致残的危险[4]。2005年4月25日,孟加拉国卫生部长承认:孟加拉国64个地区中有61个地区的深水井砷含量超标,约有2 900万人深受砷污染危害,其中有15 100人被确诊为砷病患者。
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市每立方米大气中铅的浓度已达465vg,是世界上大气铅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达卡市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是国际允许值的4倍。2008年2月29日,福布斯网站宣布:由于空气中铅含量极高,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位居“全球最脏的城市”榜单的第二位。达卡的交通拥堵情况继续恶化,车辆每天散发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包括铅[5]。
(三)自然灾害频繁
1999年,孟加拉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9%。由于对森林的滥砍滥伐等原因,孟加拉国国土的森林覆盖面积每年正以3%的速度递减,导致水灾更为频繁和严重[6](P14)。尽管孟加拉国政府经过最近几年的努力,森林面积在2008年增加到约2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3.4%,但仍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孟加拉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国家,不仅每年遭受飓风、洪水、巨浪等的袭击,还面临地震和海啸的潜在威胁。仅以2007年为例:孟加拉国遭遇了两次洪灾和一次几十年罕见的强热带风暴,致使该国经济遭到重创,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2007年7月至9月,孟加拉国在雨季中大暴雨频发导致上游河流水位猛涨,致使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先后遭遇两次洪水袭击,造成全国三分之二的地区受灾,经济损失达到14.1亿美元;11月中旬,一场几十年罕见的强热带风暴从孟加拉国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区登陆,袭击了全国64个县中的30个县,经济损失为23.1亿美元。孟加拉国国内的一些经济学家表示,孟加拉国需要数年时间的发展才能恢复到灾前的水平[7]。
二、孟加拉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对策
孟加拉国为了给民众创造一个健康、卫生的生产和生活空间,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对策。
(一)制定环境保护法案
孟加拉国为了使环境保护行动做到有法可依,加强了对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把孟加拉国的环境保护纳入了依法治理的法治化轨道,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护法制网络体系。
1977年,孟加拉国制定了《环境养护规则》,规定所有新产业和项目必须申请环境许可证书;1989年,孟加拉国政府正式成立了环境森林部,负责对全国的环境和森林进行管理工作;1992年,孟加拉国政府通过了环境保护、养护和开发以及在所有开发活动中保证环境质量的《国家环境政策》。1995年,孟加拉国政府通过了旨在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法案》,目的是保护环境和控制及减缓环境污染。政府还在环境和林业部下建立了环境局,由局长负责。1997年,孟加拉国政府通过了《环境保护条例》,并制定了《国家环境管理行动计划》。此外,孟加拉国政府还批准了涉及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条约和议定书。
为了进一步贯彻和落实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法规,2000年,孟加拉国制定了《环境法院法案》,创立环境法院和环境上诉法院,并确立了履行环境行为的执法权和管辖权。该法案授予环境局履行环境违法调查的责任,对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企业和个人采取法律行动[8]。
(二)控制环境污染源
孟加拉国政府注重从环境现状入手,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控制环境污染源的措施。
为了减少空气污染,特别是城市中的空气污染,孟加拉国在1999年6月决定进口无铅汽油,逐渐减少并最终停止使用含铅汽油,停止进口容易产生污染的双冲程发动机。
为了减少并逐渐消除“白色污染”,孟加拉国规定从2002年起开始禁止使用塑料袋。禁令颁布后,全国315家生产塑料袋的工厂全部关门,塑料袋的用量减少了90%。孟加拉国的法律规定进口或销售塑料袋者可被判最高10年徒刑,发放塑料袋者则被处以6个月的监禁。有些商人曾被罚款,最多的被罚款2 000美元[9]。
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孟加拉国在沿海地带12万公顷的土地上展开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建造了一条从东南部考克斯巴扎县的代格纳夫一直延伸到西南边境的松达班红树林的防护绿化林带。这条绿化林带既可以固堤防潮,又可以抵御飓风的袭击。
此外,孟加拉国政府还积极采取了如疏浚河道、修建大量河堤以防止洪水泛滥等措施。
(三)增加环境保护投入
孟加拉国有关专家向政府提出建议:继续努力发展经济,减少贫困,杜绝因贫困而过度掠夺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无序流动,放慢城市化发展步伐;增加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在依靠行政命令的同时,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措施来有效地治理和保护环境[6](P14)。
孟加拉国政府积极投入资金,将一些新发明的环境保护技术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如获美国国家工程院“可持续性格林格尔挑战奖”的美籍孟加拉化学家、乔治·梅森大学教授阿布·侯赛因发明的井水除砷过滤系统的技术在孟加拉国投入使用,为孟加拉国居民解决了影响健康的井水砷污染问题。
2005年9月5日,据孟加拉国英文日报《新世纪》报道:孟加拉国环境管理项目组开发出一项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能将印染厂排放出的污水中的沉淀物和液体分离。试验证明该技术成本低廉,十分有利于环保。该技术的特点是能使污水中的化学染色物质分离出来再利用。孟加拉国计划将这一新技术推广到所有涉及大量污水排放的行业。孟加拉国政府环境和森林部长塔里克·伊斯兰称:这一技术成本低廉,因此中小企业都有能力使用[10]。
2007年4月18日,孟加拉国法律规定,包括制革厂在内的生产商必须设立污水处理设备。为了落实这项法规,政府取消了以往对这类进口设备征收25%的关税。同时,孟加拉国财政部在2006~2007年的财政年度中向环保部门拨款3 457万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分配给设在达卡附近耗资2 700万美元的现代化皮革工业区。
(四)提高民众环境保护意识
孟加拉国通过立法措施,采取让人看似“激进”的环境保护法律政策的同时,还注意培养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逐渐形成全国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当孟加拉国在实施“限塑”令后,首都达卡等地的商场和其他购物场所免费为购物者提供牛皮纸或麻布袋,既方便购物,又培养了民众自觉“限塑”的环境保护意识。
孟加拉国的一些民众和环境保护人士自发行动,阻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自觉维护孟加拉国民众的生活环境。据新华社2007年1月15日专电,孟加拉国环境保护组织“社会行动年轻力量”在得知一艘排量8000吨的退役船只——“阿普歇伦”号由孟加拉国船舶拆解公司“帕基扎企业”购得,正在前往孟加拉国东南部吉大港途中的消息后,他们在13日发誓一定要阻止这艘可能含有有毒物质的船只在当地一家船舶拆解公司解体。14日,“社会行动年轻力量”成员在吉大港举行抗议活动,阻止这艘“毒船”在当地解体。孟加拉国海运部门官员沙菲乌拉表示:政府将展开调查并作出相应决定[11]。
(五)实施国际环境保护合作
孟加拉国在注重挖掘国内环境保护资源的同时,还注意与邻国和国际组织合作开展环境保护行动,以弥补自身环境保护资源的不足。
1997年,松达班地区的红树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举世闻名的孟加拉虎就出于此地。松达班地区隶属孟加拉、印度两国,虽是一片完整的生态系统,以前却常由两国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保护与治理,造成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孟加拉国与印度在2002年8月达成了共识,将联手共治位于两国之间的松达班红树林地带的环境问题[12](P14)。
1999年2月,世界银行给孟加拉国提供3 240万美元贷款,以资助孟加拉国砷缓解供水项目,通过发放饮用水净化装置帮助人们远离砷中毒的困扰。2000年2月27日,世界银行提供3 000万美元用于测定孟加拉国每一口水井中的砷含量。
三、孟加拉国的环境保护对策对我国的启示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也出现了类似孟加拉国的耕地减少、空气与水质污染、自然灾害频繁等环境问题,并在环境保护与治理中出现了环保意识不强、环保法律体系不健全、环保技术落后、国际环保合作差等治理难题。因此,我们应借鉴孟加拉国环境保护的经验来解决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进程中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我们的生活与生产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态环境。
(一)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我们要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必须对各层次的民众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使全民自觉成为环境保护的维护者。首先,各级领导和政府都要认清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切实把环境保护工作当作一项事关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在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保护好生产与生活环境。在环境问题上要有忧患意识,把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措施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支持环保参与综合决策。其次,加强环保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加大对环保工作的投入,不断提高环保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再次,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法制观念。要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作用,广泛深入地宣传环保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最后,要大力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引导和动员全社会积极支持和参与环境保护。
(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我国应当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工作,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法制体系,使环境保护立法工作走上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通过加强我国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快速发展。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在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基础上修订颁布的,由于制定的时间较早,没有科学发展的内容,已不符合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保护需要,应加以修改和补充——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以适应保护环境与资源的需要。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有关环境资源保护的立法,形成环境保护的法律网络体系。如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自然资源保护法》、《环境污染税法》、《环境保护投资法》、《黄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新法规。
为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原则,我国应像孟加拉国政府那样设立“环境法院”,专门处理污染环境和破坏环境保护的违法行为。
(三)采用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
在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污染防治工作变得更加严峻。我们必须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运用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从以下几个层面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首先,采用防治污染的新工艺、新设备等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实施绿色产业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13](P63)。其次,采用先进的环境保护管理技术,坚决淘汰效益差、耗能高、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设备,走新型工业发展的道路。再次,采用先进的环境保护监测技术,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进行重点监测,便于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污染事故。最后,采用先进的环境保护处理,对企业产生的潜在污染环境的污染物进行先进的末端处理,使其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对那些超标排放污染物又治理无望的企业要坚决关停或改产,做到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建立专业化的环境企业,向污染企业提供治污设备和商业化环保服务。
(四)积极开展国际环境保护合作
我国和孟加拉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是非常雄厚,在解决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时,应该积极开展国际环境保护合作行动,利用国外环境保护的先进经验、技术和资金来发展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例如,从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与机构获得环境保护的资金支持、从国外引进各种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与国外联合进行环境保护活动、通过碳排放交易来换取环保节能和新能源高新技术等,促进我国环境保护水平的新发展。
[1]张世均.孟加拉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政治参与[J].南亚研究季刊,2008,(1).
[2]人口大国的人口密度排名[EB/OL].http://books.sina.com/artbook/allembracing/2008 - 02 - 14/010811946.html,2008-02-14.
[3]张世均.孟加拉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与宗教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6).
[4]宗禾.孟加拉2500万人生命受砷污染威胁[N].华西都市报,2000-08-29.
[5]Tiffany M Luck.Forbes:The World's most Dirty City[EB/OL].http://www.forbes.com/2008/02/24/pollution-baku-oil-biz-logistics-cx_tl_0226dirtycities_slide_8.html?thisSpeed=15000,2008-02-24.
[6]潘云召.孟加拉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J].东南亚南亚信息,1999,(18).
[7]王雪梅.孟加拉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经济面临严峻挑战[EB/OL].http://news.sohu.com/20071209/n253891619.shtml,2007-12-09.
[8]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tted Nattons.Bangladesh:National Aquaculture Legislation O-verview[EB/OL].http://www.fao.org/fishery/legalframework/nalo_bangladesh/en,2010-12-15.
[9]邓德洪.国内外针对塑料购物袋的规定[N].洛阳晚报,2007-11-21.
[10]朱峰.低成本污水处理技术问世[N].科技日报,2005-09-05.
[11]新华社.孟加拉国环保人士誓阻“毒船”拆解[N].新华每日电讯,2007-01-15.
[12]祖藜.孟印联手保护红树林[J].森林与人类,2002,(8).
[13]黄晓科,汪云华.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方向[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Bangladesh's Policies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Its Enlightenments to China
GAN Ai-dong,ZHANG Shi-jun,BAI Zhen
(College of Tourism and History Culture,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u,Sichuan 610041,China)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Bangladesh had many environmental issues,such as reduction of arable land,reduction of plant and animal species,air and groundwater pollution,and frequent natural disasters.Government of Bangladesh took many measures to protect environment,including developing bills of protecting environment,controlling pollution sources of environment,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inputs,raising awareness of protecting environm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and which had achieved some results.Experiences and lessons should be drawn from Bangladesh to provide useful help for China's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 modernization.
Bangladesh;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enlightenment
X32
A
1674-0297(2011)05-0046-04
2011-04-28
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科研项目“南亚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环境保护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编号:10SYB002)阶段性成果之一。
甘爱冬(1963-),女,四川成都人,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世界现代史研究。
(责任编辑:李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