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读者接受理论解析谭恩美作品之意象翻译

2011-08-15

关键词:谭恩美华文意象

田 园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从读者接受理论解析谭恩美作品之意象翻译

田 园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读者接受理论强调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任何文本在其自身被消费、被自我实现的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意义。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文本相融合,才谈得上接受和理解。谭恩美作品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代表之一,其创作的特殊性必定会使中国读者在作品理解上产生偏差。尝试从读者接受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谭恩美作品的两大意象——“母亲”与“食物”的翻译,期望能获得满意的读者效果。

读者接受理论; 谭恩美; 意象; 翻译; 母亲; 食物

一、引言

读者接受理论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其代表人物是姚斯(Jauss)和伊瑟尔(Iser)。该理论是以胡塞尔、海德格尔和迦达默尔的现象学与阐释学为理论基础,以读者的阅读接受实践为依据的独立自主的理论体系[1]。

海外华文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具有世界性的新学术领域,以台港澳文学作为“引桥”而逐渐拓展,也逐渐与国际上的移民文学、离散文学接轨,形成一个极具东方特色的文化、文学圈[2]。它的兴起为中华文化外移与外族文化的相互影响研究拓展了广阔的空间。海外华文文学是一种世界性文学现象。海外华文作家都是在双重文化背景中写作,他们的作品中常常有两种文化的“对话”,需要以跨文化的眼光去审视和观照[3]。谭恩美是海外华文文学分支——北美华文文学作家的代表之一,她的小说以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母女冲突、婚姻矛盾为切入点,管窥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与沟通,着眼于全球视野下的文化碰撞与融合,同时也传达出新生一代美籍华裔对自己身份不确定的困惑之感。

本文意在从读者接受理论来分析谭恩美作品中贯穿的“母亲”、“食物”两大意象的翻译,期望能获得较满意的读者效果。

二、读者接受理论的基本观点

笔者总结认为读者接受理论有以下三大基本观点:第一,任何文学的文本都具有未确定性,都不是决定性的或自足的存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示和开放性的结构。文本本身的存在并不能产生意义,只有读者阅读了它才能够有意义的实现。第二,优秀的文本应该给读者留有再发挥、再创造的空间[4]。另外,由于读者的感性和直觉经验不同,任何文本在其自身被消费、被自我实现的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意义。第三,视野融合。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文本相融合,才谈得上接受和理解。然而读者的期待视野并非一成不变,它因人而异,因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所以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应考虑到当时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审美趣味及接受水平[5]。

三、从读者接受理论分析谭恩美作品中两大意象的翻译

(一)“母亲”的意象

母亲形象一向是谭恩美作品中的主线。谭恩美创作主要考虑的受众是海外读者,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当考虑到中国读者心中可能存有的疑问,例如为何要在小说中如此强化妇女的坚韧形象?殊不知这些都是与作者的华裔身份背景、艰难的经历息息相关的。母女冲突实质是以母亲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以女儿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正如帕特里卡·林在谈到母女差别时所说:“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女性深深地感到传统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反差。尽管她们熟悉中国生活中文化的细微差别,但还是常在自己的‘中国性’与‘美国性’之间摇摆。与之相比,她们的中国母亲却不怎么被自己的中国性、美国性、女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复杂性所困扰。”[6]那么从接受理论的视角,译者不妨将母亲形象诠释为一种“他者”的意义,由“母亲”所折射出的中国人形象,即在政治上,文化上和种族上依然表现为神秘莫测、与众不同难以同化的“他者”。她们忍气吞声、忍辱负重、软弱顺从,但是她们又坚韧不拔、善良顽强、百折不挠。于是,谭恩美的叙述有时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种族中心主义态度,把中国女人降低到沉默的“他者”地位,并利用“异类”的判断来表现自身的优越性。在此,笔者从接受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原著做几处尝试性翻译,以期得到更佳的翻译效果。

“America was where all my mother's hope lay.She had come here in 1949 after losing everything in China:her mother and father,her family home,her first husband,and two daughters,twin baby girls.But she never looked back with regret.”[7]

lay本义为“放置,使躺下”,在这里,笔者认为译为“承载”更能体现母亲心目中的美国梦,也更能使读者体会移民心理的纠结,由此接受母亲在异国他乡不得不为之的坚强。故此段试译为:“美国是承载了我的母亲全部希望的地方。1949年失去了在中国的一切之后,她来到了这里:她的双亲,她的家庭,他的第一任丈夫与女儿,两个双胞胎女婴。但回首过去,她从不心存遗憾。”

“Even if you put on their clothes,even if you take off your makeup and hide your fancy jewelry,they know.They know just the way you walk,the way you carry your face.They know you do not belong.”[7]

原句有两个even if,两个the way。笔者认为译文也一定要保留这种排比句式来加强语气,因为语气的强化实则为心中游移感的强化,排比句式对于帮助读者的理解是十分关键的。“even if”可以归化为“就算”,第二句增译“是因为”,“从”和“这里”,使译文不会显得生硬,更符合中国读者的语言接受。在此,将此段试译为:“就算你穿上他们的衣服,就算你不化妆,不戴花哨的首饰,他们心中也明白。他们明白,是因为光从你走路的姿态,光从你显露的表情,他们就明白你不属于这里”。

“It's my fault she is this way.I wanted my children to have the best combination:American circumstances and Chinese character.How could I know these two things do not mix?”[7]

此段试译为:“她变成这样都是我的错。我期望我的孩子享有最好的一切:美国式的环境与中国式的品质。我又哪能料到这两样东西根本就是水火不相容的呢?”combination本义为“组合”,在此意译为“一切”,笔者认为这样应该更能表达一个中国“母亲”的心声,也有助于读者理解“母亲”不远万里去到异国他乡的原动力。mix表示“混合”,但借用中国成语“水火不容”更能突显文化的矛盾与“母亲”的无奈。

以上关于“母亲”意象的举例及译文,笔者认为从接受理论的视域来看,这样的翻译是合理的,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中国的读者在了解了异国生存的艰辛之后,势必期待与理解这样的一个强硬的角色形象,那么译者对于“母亲”形象的强势诠释则必定能使读者认同谭氏在艺术构思及描写手法上的特色。因为它不仅贯穿着作者对自己身份的追问与确认,也倾注了作者对人类走向“和”而“大同”的全球化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母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隐喻,女儿则是美国现代文化的缩影。母女之间的冲突与和解更多地折射出全球化语境下中西方两种文明的碰撞与交融[8]。谭恩美小说的魅力在于她在言说与书写的过程中最终摆脱了本人的双重边缘化身份,超越了种族主义的束缚,从人性的深度和广度来探索当今在全球化进程中、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生活的人类。如她在作品中所贯穿的中西文化冲突与交融的主题,就包含着人类共性而相通的人文精神与人性关怀。使得她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不拘泥于“他者”与“本我”的纠缠,把对“异”与“歧”的疑问转化为对“同”与“和”的探索。

(二)“食物”的意象

有些中国读者不理解为何作者要对中国的饮食做出如此描述。他们认为这是谭恩美的一种声张策略,阅读与新奇的神秘之感是建立在夸张的基础之上的。如此写作是企图以完全的饮食差异来博取西方人的眼球,这样一种以牺牲中国人形象的写作虽博取了一时之彩,实则不可取。文本在被消费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但如果这样的意义是对作品理解的偏差,是对作品的不接受,此时译者就应当适当地引导作者。不可否认,对饮食文化的处理有吸引西方读者的目的,但绝不是主要意图。

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出发,译者不妨将“食物”的意象处理为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胃口的政治”,而胃口在这里是一种受文化约束、表达社会关系的代码。它既象征着主体(人)与客体(食物)之间的关系,又是“自我”与“世界”间的桥梁。译者要通过翻译告诉读者:对“吃”这样一个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行为进行意味深长的描述,是因为它们早就超出了事物的表层意义。“吃”反映的是西方新的文化殖民、霸权主义对美国少数族裔最深层的心理侵略;“吃”同样也传达了少数民族反殖民反侵略的文化主张。作为少数民族,华裔在政治、经济、种族等方面受到歧视与排斥,又都游移于两种文化与背景之中,艰难地寻求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文化身份。因此,在美国主流社会中,他们深感压抑,而这种压抑常常表现为强烈的饥饿感。它既反映在物质的层面,而更多地反映在精神的层面,成为众多美国华人文学作品的共同主题。在翻译中我们不妨使用略带夸张的语言,最大化地还原中国饮食,以使读者体会到文字背后深层的文化纠结。

“The wonton soup smells wonderful with dedicate sprigs of cilantro floating on top.”[7]

smell wonderful可译为“香味扑鼻”,中国传统食物跃然纸上,仿佛读者也能立即置身于美食之中。故此句译为:“馄饨香味扑鼻,汤面上还漂着几根香菜。”

“I am drawn first to a large flatter chaswei,sweet barbecued pork cut into coin-sized slices,and then to a whole assortment of what I've always called finger goodies--thinskinned pastries filled with chopped pork,beef,shrimp,and unknown stuffings that my mother used to describe as‘nutritious things'.”[7]

barbecued pork直译为“烤猪肉”,但此处根据sweet(甜甜的)这个修饰词,应将其归化为“叉烧肉”,这样中国读者就一目了然,易于接受。故此段笔者试译为:“我先是被一大碗炒杂烩吸引,甜甜的叉烧肉被切成硬币般的薄片,接着是那种被我称之为‘手指’的好东西——薄薄的油酥糕点,里面的馅各不相同:有猪肉糜、牛肉糜、虾仁,还有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我妈妈称之为‘营养品’的东西。”

由以上译文可以看出,“吃”的深层意义由此非常突出,它远非维持生命的行为,更是决定一个人身份甚至是决定一个种族身份的方式了。早年赵健秀(Frank Chin)就曾给这种文化出卖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称之为“色情饮食”行为。从文化的层面上来说是自我引证已存在的文化差异,夸大其“他者性”,用以在白人统治的社会体系之内争得一块立足之地。那么“胃口的政治”这样的翻译导向就能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使读者理解赵先生的话,使读者能够与作品产生最佳的共鸣,明白了为了在主流社会争得立足之地,美华文学作家们既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当成卸之不去的包袱,急于与之决裂,又渴望从中挑选其有民族特色、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东西来吸引主流社会的目光,赢得重视,从而为自己的身份增加砝码[9]。

四、结语

文学作品的理解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从读者与作者的受益来看,读者的需求被赋予了更多的关注,读者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纳者,他通过各种方式向作者反馈对阅读体验的接受,从而与作者并立于平等的位置上。作者基于这样一种接受与不接受的沟通,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刻的反思,进而使写作与接受趋于完善的境界。译者应当从读者接受的视角出发,充当一个合格的引导者,既要包容读者不同的声音,又要通过自己的翻译努力带领读者进入作品的深层意境,最小化理解偏差,最大化内心共鸣。基于如此翻译原则的译作才能获得最佳的视野融合,而基于如此的翻译原则的海外华文文学的译本也才能得到更多读者的接受、理解与喜爱。

[1]杨洁.接受理论视阈下的谭恩美作品[J].时代文学,2009,(10):12.

[2]赖伯疆.美国华人英文文学的世纪历程[J].广东社会科学,2001,(6):9.

[3]王艳芳.世界华文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论析[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2):36.

[4]林树明.论文学接受的性别倾向——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例[J].文学评论,2006,(5):26.

[5]王宁.沃夫尔冈·伊瑟尔的接受美学批评理论[J].南方文坛,2001,(5):10.

[6]郭洁洁.谭恩美的《喜福会》中体现的中国文化因素[J].文教资料,2010,(20):19.

[7]Tan Amy.The Joy Luck Club[M].New York:Ballantine Books,1989.

[8]徐德斌.沟通两个世界的桥梁——评谭恩美小说《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J].电影文学,2009,(24):105.

[9]陆薇.“胃口的政治”:美国华裔与非裔文学的互文性阅读[J].国外文学,2001,(3):62.

Image Translation Analysis of Amy Tan's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ders Reception Theory

TIAN Yu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Hunan 410000,China)

Readers reception theory stresses that the significance of works can only be generated i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and any text would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in the process of consumption and self-realization.Only when readers'expected visions have common points with the texts,reception and understanding could be initially achieved.Amy Tan's works are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for 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 and the creation specialty will surely lead to understanding deviation for Chinese readers.An initial analysis is made from the angle of readers reception theory for the translation of“mother”and“food”-the two major images in Amy Tan's works,with the expectation of achieving satisfying reader effect.

readers reception theory;Amy Tan;image;translation;mother;food

H315.9

A

1674-0297(2011)05-0124-03

2011-04-02

田 园(1986-),女,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助教,主要从事翻译学研究。

(责任编辑:张 璠)

猜你喜欢

谭恩美华文意象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谭恩美的多面人生
意象、形神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华文智慧教学探索
试析《喜福会》中被丑化的中国男性形象书写
多元文化身份与人物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