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太后、灵太后干政与北魏政局演变

2011-08-15郭永琴

关键词:干政鲜卑太后

郭永琴

文明太后、灵太后干政与北魏政局演变

郭永琴

北魏政权实施“子贵母死”制度,但又多次出现女主干政,看似相互矛盾,实则反映出统治者推进封建化的历程。文明太后和灵太后是北魏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女主,两人都对当时北魏封建化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北魏政局演变;女主干政;历史条件;封建化;启示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要发展强大必然要走封建化的道路,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充分任用汉族士人进行封建化改革。由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政权自道武帝建国伊始就顺应形势进行封建化改革。对于习惯了部落政治体制的鲜卑保守势力来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故而从道武帝一直到太武帝时期封建化改革总是一波三折,进展缓慢。其间,鲜卑贵族与汉族士人间的斗争极为激烈,终以汉族士人势力受到压制暂时告一段落。文成帝即位后,形势出现了转机,北魏开始进入文治阶段,处理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成为鲜卑统治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矛盾只有通过任用汉族士人进行封建化改革才能解决。所以,文成帝时期起用汉族士人与刘宋通好,颁布恤民法令,惩治贪官污吏,到献文帝时又有所发展。但是,自魏初以来的流弊在此时已经充分暴露出来,文成、献文二帝采取的措施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文明太后执政后,面对国内农民起义的动荡局势,她吸取历史教训,在以调和矛盾为主旨的太和精神指导下,首先协调鲜卑贵族与汉族士人间的关系,使得双方在封建化改革问题上达成一致,从而不仅消除了改革的阻力,而且保证了改革顺利进行。随后,她采取班禄制、均田制、三长制、新租调制和一系列文化上的措施,力挽狂澜,实现了北魏政局的稳定。

其后,孝文帝继续进行改革,将北魏封建化进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但自孝文帝迁洛以来,“推行汉化,既把鲜卑高门、强族(八国良家)劈为两半,又把文武官劈成了两半。”[1]使整个统治阶级实际上分裂为两个部分。我们把这两个部分称为汉化集团和鲜卑集团。所谓汉化集团,就是那些随孝文帝南下的鲜卑贵族和南下的、来附的、当地的高层汉族人士。南下的鲜卑贵族在孝文帝改革中都改变了姓氏、籍贯,同时还可“得上品通官”,并拥有士族的地位。他们已抛弃了鲜卑语言和习俗,大部分都已与汉族士人无多大区别。他们大都身居高位,属清品文官。而留居代北的鲜卑人士、由河北征发到代北的原汉族人士以及没落后成为武人的鲜卑人则形成了鲜卑化集团。他们大多担任武职,被视为浊品。他们仍然保留鲜卑旧俗,“便为清途所隔,”“少年不得从师,长者不得游宦,”“医生推迁,不过军主。”[2]双方政治境遇的鲜明对比,使得彼此矛盾斗争日趋白热化。而宣武帝仍继续重用汉族士人,疏远鲜卑人士,并且“宽以摄下”,“太和之风,颇以陵替”。[3]贪污腐化之风重又滋蔓起来,随之阶级矛盾也臻尖锐,整个北魏衰亡的颓势显现。

灵太后临朝听政恰逢北魏衰亡之时,两大集团冲突迭起,调和双方的矛盾成为她的主要任务。当时南迁鲜卑贵族在得到政治上的优越地位和巨大的经济利益后,已丧失平城时代的进取精神而完全腐化。代北武人和代迁平民则由于自身地位的下降,利益的丧失,对南迁鲜卑贵族和汉族士人深恶痛绝,双方势如水火。客观上,灵太后已失去深入改革的时机。而她不仅不具备文明太后的卓越政治才能及主政时期的力量优势,本人也缺乏进取精神,她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措施挽救颓势,面对已演化为武装对抗的两大集团,只是采取愚蠢的镇压手段,更加激化了双方的矛盾。故而代表鲜卑化集团的尔朱荣到达洛阳后,立即得到了禁兵的支持,灵太后和汉化集团如瓮中之鳖,只能坐以待毙。

透过两女主干政,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的巨变。那么两女主干政能够登上历史的前台有着怎样的历史条件?

北魏第一位皇帝道武帝早年经历极为坎坷,幼年时就被其母贺氏冠上绑缚祖父什翼犍投向前秦的恶名,随后流徙他乡,回到代北后又不得不依靠母亲和舅氏的力量巩固地位,发展壮大。道武帝的成长经历使他深感母后势力对王权的影响。同时,拓跋部在盛乐时期混乱的继承顺序,背后多由后妃依靠强大的部族势力斗争而引起。此外,更加重要的是道武帝建立北魏政权后,就从部落联盟进入了国家阶段,他必须建立强大的皇权来巩固统治。因此,“子贵母死制度的出现,符合拓跋部摆脱无序继承的纷扰以及巩固父子继承制度的需要;符合进一步消除强大的外戚部族干预拓跋事务的需要,更为根本的是,符合拓跋部从部落联盟共主地位上升为专制国家皇帝的需要。”[4]

由于“子贵母死”制度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故而道武帝杀死储君之母的态度极为坚决,并将此制确立为北魏后宫常制。然而自道武帝之后,北魏宫廷政局动荡,政变频繁发生。“子贵母死”制度实施的目的发生了变异。应该注意到,在道武帝制定“子贵母死”制度的同时,还采取了另一个措施巩固皇权,即“离散部落”。这些离散的部落主要是当时的后家部落,如贺兰部、独孤部等。后家部落为道武帝下令“分土定居”,并被派“八国大人”掌管。从表面上看是为了经济原因,实则是在消弱各部力量,使后权无法与皇权抗衡。随着后家实力的削弱,直到危及王权,“子贵母死”制度就没有继续的必要,但是其之所以存在,当另有原因。在“子贵母死”制度下,皇帝生母被赐死后,皇帝一般由乳母抚养。当皇帝登基后,其乳母得享太后的尊仪。伴随乳母地位的上升,她们也开始把持权力,从而形成乳母干政。文成帝的乳母常氏就借此制杀死了文成帝的生母郁久闾氏和献文帝生母李氏,并将文明太后扶植为皇后。文明太后当政仍是乳母干政的继续。也就是说,皇权与后权的斗争始终没有完结。“子贵母死”制度已成为乳母干政的必须。但是随着文明太后的去世,乳母干政的局面被打破,皇权得到重新伸张,继续保持残酷的“子贵母死”制度也引起了后妃的消极反抗,出现皇位后继无人的状况,对皇权的延续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这时,废除“子贵母死”制度成为必然。

北魏建国前就处于农耕和游牧兼优的经济形态下,而尤以畜牧业为主。北魏建国后,这种形势仍然得到保存。不过,北魏统治者已明显地开始重视农业。道武帝天兴元年(398年)二月就下令“给内徙新民耕牛,计口授田。”[5]此后一直延续,直到均田制实行才停止。此外,前文已经提到的“离散部落,分土定居”,就是使大量劳动力进行农业生产,使得当时农业经济不断上升。八部帅的任务就是监督与劝课农耕,而以收入之多少决定其劝课成绩之高低。当然“离散部落,分土定居”并非完全排斥畜牧业,这从当地畜牧业的繁盛就可看出,但是农业在部落中的发展使得相当一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原部落民成为小生产者,极大地冲击了部落内部原先非常强大的向心力,使部落整体力量下降。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文成帝时,外家的经济力量已微不足道,使得其在政治上也人微言轻。可见道武帝时要防止的太后依靠外家干涉皇权的经济基础消失了。加之外家在政治上力量的式微,“子贵母死”制度纯粹成为乳母干政的工具,到了孝文帝时期,外家势力已纳入皇帝的控制范围。483年,他下诏修改婚姻条件,积极推行鲜卑贵族和汉族大姓通婚,希图通过婚姻将汉族高门与鲜卑贵族结合起来,共同支持北魏的封建政权。后宫选妃开始注重门第,后宫嫔妃地位提高,继续坚持“子贵母死”制度必然会打破这种结合。所以此制在洛阳时代被废除了。

“子贵母死”制度本是女主干政的最大障碍,它的变异和废除实为二主干政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此外,我们还发现无论是文明太后,还是灵太后干政时期,朝中大臣都表现出了少见的唯唯诺诺的现象。如:文明太后主政时期的元丕,总是为文明太后之命是从,对当时的宦官集团也极为恭敬。灵太后时期,朝中元老经多次政争,都锐气大减。元澄和元雍变得更加稳健保守,崔光则缺乏政治个性,喜欢随波逐流。朝廷重臣都表现得如此软弱更为女主干政提供了可能。

北魏早期文化以鲜卑文化为主是不容置疑的。这种文化建立在游牧经济基础之上。而在游牧经济之下,女性是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的承担者,故而可以形成男女不相上下的职业层次。“女性提供的产品之商品化和货币化,淡化了男外女内的家庭模式。”[6]从而使女性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自理能力、自主意识、自信精神和进取性、开拓性。”[6]女性的“三自两性”延续下来,成为了鲜卑文化中风俗习惯的一部分。颜之推就成写道:“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论曲直,造请奉迎。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此乃恒代之遗风乎?”“河北人士,多由内政,绮罗金翠,不可废阕。”[7]此外,鲜卑民族崇尚武力,不重贞操,举止开放而不拘小节,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较高,都是鲜卑文化的显著特点。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女子参政意识浓厚,故而在拓跋氏代国时期就出现了多位母后干政的现象。但母后干政导致“子贵母死”制度的出台。然而母权制遗风已在北魏社会中形成一种风气。它的存在为女主干政提供了社会条件。

文明太后时期“汉族的传统文化经过一番曲折的流散以后,又从河北、江左、河西等地区汇拢起来,在北魏都城平城撞击到一起。”[8]这种汇聚到一起的汉族文化自非秦汉时的汉族文化可比,它已经吸收了其它民族的文化。另外,此前已传入的佛教文化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并且一定意义上中国化。同时在北魏境内还有其他文化并存。因此可以说在北魏平城时代末期,已形成了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氛围。在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中,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所谓“男尊女卑”性别意识及等级观念亦较为淡漠。这也为女主干政提供了条件。太和十九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他在迁都的同时也带走了在平城形成的多元文化。使在此文化下形成的社会风尚在中原得到了传播。

两位太后干政,为时不过20余年,但却对此后的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明太后执政后,顺应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不仅稳定了政局,促成了北魏平城时代达到鼎盛。更为重要的是她的改革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诸如均田制,一直延续到唐两税法实施才被取消。她主持的《太和律》成为《唐律》的蓝本之一。在太和改制中,按官品定俸禄,抛弃了秩石、官品并行的俸禄定等双轨制,成为以后千余年之定制,为中国俸禄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而她实施的“三长制”,其后虽有变化,但直到宋代王安石变法行保甲制才被代替。由于她的封建化改革伴随汉化的内容,因此,她对北方民族大融合也是功不可没的。她归政后,封建化的大旗由孝文帝接过,并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改革。而灵太后自上台伊始就陷入了矛盾斗争的漩涡之中。她对两大集团间的矛盾束手无策,封建化进程在此时就中断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两位女主主政,前后功业相反,固然有很多原因,但她们是否推行封建化改革,直接影响了她们的成败。

[1]万绳南.魏晋南北朝史论稿 [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286-287.

[2]魏收.魏书·广阳王渊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430.

[3]魏收.魏书·良吏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1899.

[4]田余庆.拓跋史探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59.

[5]魏收.魏书·太祖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4:32.

[6]孟古托力.古代北方民族女性参政的若干问题:兼南北女性参政之对比[J].学习与探索,1996(6).

[7]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治家篇[M].北京:中华书局,1993:48.

[8]李凭.北魏平城时代[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84.

K239.21

A

1673-1999(2011)22-0129-02

郭永琴(1981-),女,山西阳泉人,历史学硕士,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山西太原 030006)研究人员,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

2011-09-22

猜你喜欢

干政鲜卑太后
“黄太后”驾到
关于拓跋鲜卑迁徙过程中的文化转变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早期鲜卑生计方式探讨
太后是个有故事的人
东汉末年至曹魏初年鲜卑兴起的原因分析
来自稳定同位素分析证据 鲜卑族的生计方式
总统弟弟朴志晚洗脱“干政”
触龙挽狂澜 攻心巧垂范——《触龙说赵太后》劝说艺术摭谈
看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