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海洋天堂》中的父爱形象

2011-08-15曹红英

关键词:大福海洋馆海龟

曹红英

解读《海洋天堂》中的父爱形象

曹红英

薛晓路的导演处女作《海洋天堂》中,王心诚这个父爱形象表现出撼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在公映之后获得诸多好评。结合作品内容,分析伟大父爱的多重涵义,从而挖掘作品的主题意义与审美价值。

父爱;情感;价值;审美

由薛晓路编剧和导演的电影《海洋天堂》,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特殊人群构建的一个具备标本意义的故事。它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薛晓路十四年间为自闭症患者做义工的经历。片中的许多细节都来自作者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就像她曾经编剧创作的《和你在一起》以对父子情的讲述而引起强烈反响一样,《海洋天堂》再次震撼了亿万观众。

爱是一个永远的话题,父爱也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动力和源泉。《海洋天堂》讲述了一位平凡又伟大的父亲在身患绝症后一心为患有孤独症的儿子大福寻找一个值得托付的家的故事。身患绝症的父亲从未期望孤独症的孩子能回报自己什么,他只是希望自己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能尽量地帮助儿子,争取让儿子过上尽可能幸福的生活。在这部作品中,父爱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坚实、厚重、博大,王心诚的形象产生了撼动人心的情感力量。

王心诚的父爱坚实厚重,又琐碎平凡。父母对儿女的照顾和爱护是无私和伟大的,但在家庭生活中,这些艰辛和苦难却往往表现得平凡和琐碎。作品中的父亲王心诚独自照料患有自闭症的儿子22年,艰苦和磨难成为生活的平常,似乎只有死神能够将他解脱出来。然后,这位可敬的父亲突患绝症后,他不惧怕死亡,却放不下他的孩子。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他努力地去教孩子穿衣服、自己开自家的房门、煮鸡蛋、认钱币面额等等。这些再简单、再家常不过的事务,要教会一个自闭症的孩子,却是一项项艰难的课题。但就是这许多琐碎的生活细节,拼出了一个特殊家庭的真实生活:尽管父亲很耐心、很努力,尽管孩子很无辜、很纯真,但现实一如它的本来面目,有着诸多的不尽人意。于是,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无处可诉的辛酸孤独,是四处求援的茫然无助,而父亲正是用坚实又厚重的爱,一次次叩击沉重的生活,坚韧,包容,博大。

王心诚的父爱细致缜密,又无所不在。为了防止儿子走丢,父亲把儿子所有的衣服上都绣上儿子的血型、姓名等;为了在自己走后儿子能有感情寄托,便熬夜自制一块龟壳,拖着病重的身体在水中模仿海龟,并一次又一次地告诉儿子:“海龟的寿命呀,是最长的了,父亲过几天啊,就要变成这只海龟了……”在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容纳儿子的地方后,却发现儿子最喜欢的地方还是海洋馆,离开了海洋馆像鱼离开了水。“我们大福啊,就是一条鱼,投错了胎,成了人,所以孤独症了。”于是,他费尽心思教儿子自己坐车到海洋馆,在海洋馆擦玻璃、拖地。“这是100元,这是1元……”“这条路是丰收路……”“上东路到了,有没有人下车呀?……”“我下!……”这洋溢着父子之情的话语真切动人:“大福,父亲就是那大海龟……”。他只想让孩子感到他不会孤独,父亲一直会陪在他身边,永远不会离开他。

影片中有这样两组镜头:其一,在家门口,大福搂着父亲的背,跟着划水的父亲开心地转圈,那是一种简单而知足的快乐。简单是因为大福的所有只有那么一个后背在支撑,知足是因为大福的一切只需那么一个后背来承载。其二,当父亲被病魔带走后,孤独的大福在海洋馆的水里游泳,绕着那只海龟在寻找,寻找什么?也许是那句曾经熟悉的“大福,儿子”的声音,也许是那个脱自己衣服像挠痒的影子。最后,大福安静地紧紧地趴在海龟的壳上,他知道,那就是父亲的背。因为他记得,父亲曾说“大福,看到海龟,就要想到爸爸。”他想起,曾经的某天,他也像这样,趴在一个宽阔的背上,开心地游啊游……

这位普通的平民父亲,用的是极为质朴的语言,然而语言的质朴中却具有华丽的诗意。为使儿子在自己离开后不会感到茫然,感觉不到失去生活的依靠,让儿子一直感觉到父亲就在自己身边,时刻会出现在自己生活中,他说,父亲就是水中一直陪伴自己的大海龟,有温暖的阳光,有宽广的海洋,随时可以在他需要的时候驮着他,和他嬉戏。这里表现出一种哲学的存在:父爱永存。这个深刻的寓意,升华了作品的主题意蕴和深度。细致缜密的父爱,织就了情感的张力之网,使作品具有超越生死的审美价值。

父爱,其实还是伟大的责任。儿子去抢马戏团的球,爸爸把球夺下后,儿子因为难以发泄心中的愤懑,搂着父亲的肩膀就狠咬,父亲强忍着安慰大福并示意大家平静,在儿子生气时父亲让儿子狠狠地捶打自己、咬自己,并深情默默地抱住儿子,安慰着儿子。在海洋馆,父亲教儿子拖地,在教了无数次儿子仍无法学会拖地时,父亲实在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批评了儿子,两行委屈的眼泪从儿子那略显呆滞的眼睛里夺眶而出。父亲虽然发了脾气,但是最后还是搂住儿子,安慰道:“没关系,我们慢慢来,慢慢来……”

父亲想在最短时间内让儿子适应独自生活的本领,孩子学的态度很端正,已经非常尽力了,但是学习能力实在有限,即便是极尽耐心的父亲也一次次表现出无奈与无助,但伟大的爱不会因为伤心而消失,富有责任感的爱推动着父亲忍住眼泪,收起失望,调整自己,搂住伤心的儿子,继续给儿子以鼓励,给儿子以信心,手牵手地陪儿子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就像片中所说的,一生一起走,不但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幸福。《海洋天堂》遵守了故事的叙事法则,在前十分钟叙述好故事的人物事件,在矛盾上一次又一次的叠加使主人公受到挫折和困境,使父爱形象从正面表现爱和责任,这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作品也刻画了很多与大福相关的人,他们都有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他们乐善好施,信奉着好人有好报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老校长,柴嫂,唐总,玲玲莫不如是。这种对现实理想化的设定,在唤起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同时,也艺术化地屏蔽了一些可能存在的矛盾(比如,靠着这种体制缺位的人性爆发为大福提供终其一生的生命庇护,终是一件变数很大的事情),让酸痛无奈的故事在一片和谐的背景下寻得完美的结局,这在艺术上应该是我们熟知的传统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表现作者对人物命运所寄予的美好希冀。

薛晓路似乎在以一种写就童话的手法,用略显平实、真挚的镜头当做画笔,然后一步一步地勾勒出这则令人动容的有关父爱的童话图案。在图案的结尾处,虽然父亲被病魔夺去,但患有自闭症的大福最终还是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大福能自己脱衣服,自己上下车,乖乖的把电视上的小狗拿掉,一步一步认认真真的拖地,自己煮蛋。海洋馆里,天堂一般的水中,大福拥抱着海龟,海龟的壳化身成父亲的背,让童话的感动再次升华。海洋天堂,一个永远有自由,有父亲,有依靠的地方,那是内心最后的归宿,最舒适的栖息港湾。

《海洋天堂》中,王心诚这个父亲形象由李连杰主演,这一中国功夫型资深演员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他扮演的父亲不会唠叨、没有歇斯底里的情感迸发,也更坚韧、更有力量,他在委屈、挫折和变故中表现出来的坚强和乐观,尤其有戏。独到内敛的表演,使得人物真实质朴。王心诚只是小人物,他在苦难中平凡和孤独着,但是爱让他不再孤独和平凡。大爱无疆,正是这种爱的情感力量让我们共鸣,让我们感动。

在上海电影节传媒大奖颁奖会上,获得最佳新导演奖的薛晓路说,对很多重口味的观众而言,《海洋天堂》可能有点平淡,但这正是她追求的风格。“这部电影没有什么花哨的地方,就是讲一对父子的故事,对我来说很细腻,但同时蕴藏着深厚的力量。虽然我也喜欢商业大片,但对一个女导演来说,这种表达人和人之间朴素情感的电影,才是最打动我的。”《海洋天堂》作为薛晓璐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是成功的,其中感情的细腻表现所显露出的剧作功底功不可没。

总体而言,《海洋天堂》给人的感觉是温馨而动人的,靠的就是这个父爱形象的成功塑造。影片没有刻意煽情,但是日常生活细节当中体现出真挚的父子情深,令人震撼。在浮躁的现代社会中,王心诚这一父爱形象,在令我们在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同时,也领略到父爱的伟大与无私。

[1]苏叔阳.电影是文学的后代[EB/OL].人民网.

[2]一则有关父爱的童话[EB/OL].http://www.u148.net/article/30047.htm l.

I235.1

A

1673-1999(2011)22-0112-02

曹红英(1972-),女,山东烟台人,烟台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4670)助理馆员。

2011-09-20

猜你喜欢

大福海洋馆海龟
畅游海洋馆
令海洋馆起死回生的12个字
海龟
海洋馆,我来了
可怕:一块塑料便可“杀死”一只海龟
原野奇谈 (八)海洋馆惊魂
大福
海龟
海龟
一只粗瓷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