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研究
2011-08-15高远
高远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 224541)
性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它是一种向受教育者传授有关性的生理知识、性的价值观念、性的道德意识和法律规范以及各种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保健知识的教育,它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束缚,人们对性教育持冷淡甚至反对的态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性教育处在“性愚昧”、“性无知”、“性禁锢”状态之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的发展,性教育问题已逐渐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对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新世纪大学生性生理提前,而性心理水平滞后于性生理的成熟,面对这样的情况,怎样使大学生顺利地度过从性成熟到结婚这一关键期,这是值得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性教育的缺失
1.大学生性教育缺失的表现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受传统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学生性教育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性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大学生性知识的缺乏,性观念的模糊,性行为的开放等都是大学生性教育缺失的具体表现。
(1)大学生性知识十分匮乏
对于一些常识性的问题,有些大学生仍处于懵懂的状态。我们对我校大学生“对意外怀孕了解度”一题作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不知道的男女生比例分别占30.2%和31.8%,这说明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学生根本不知道会发生此类事情。另外在关于“爱滋病的传播途径”的问卷调查中,全部答对的同学只占到31.5%,回答不知道的同学竟然占43.3%,这体现了现代大学生对于爱滋病认识的不足。
(2)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的开放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平均年龄在19~23岁之间,他们对性行为认可开放度很大。他们往往只认识到性的生物性一方面,认为自己已是成年人,有权决定自己的性行为,性行为完全是个人的私人权利,他人无权干涉。如在对我校大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中,有30.2%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发生性行为很正常,应予以支持;有12.8%的同学既不赞同也不反对;有18.1%的同学认为只要两情相悦,肯承担后果便行;有10.2%的同学觉得可以理解;只有38.7%的同学认为在现阶段大学生主要精力放在求学上;还有一些同学在言辞上充满了对性的误解,令人担忧。
(3)大学生对性文化知之甚少
据我校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性文化了解度较低。对我国性文化的了解度,最低为0,最高只有28.7%,不知道率高达83%;对国外性文化的了解度,最低为0,最高为8.1%;对中外性文化差异的了解度,最低为0,最高为19.3%。
2.大学生性教育缺失的原因
我国性教育在20世纪初才艰难起步,目前我国高校性教育依然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性教育的开展主要在少数大城市的某些高校中,且人们的认识往往只停在宏观要求上,而缺乏具体的落实,教学职能部位也往往重原则,轻操作。尽管现在不少高校或多或少地开设了性教育课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开放性,但问题仍然存在,具体表现如下:
(1)开展性教育师资缺乏
我国性教育力量薄弱,性教育途径混乱。据我校问卷调查显示,在大学生现有关于性知识的来源方面有76.8%的同学回答是“传播媒体”,只有6.1%的同学回答是“老师”。可见,教师在性教育中的所的起作用微不足道。
目前,大多数高校性健康教育主要由生物专业的教师、保健医师、辅导员或班主任担任,对其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却无人问津。由于性教育涉及了人的生理、心理、伦理、社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因此,此类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康的思想动机,以及必要的业务知识,非一般的教师可以担此重担。美国性与卫生联合会于1912年就决定培养专门的性教育师资力量,对性教育的师资有明确的标准。相比之下,我国加强有组织、系统的师资培训是当务之急。
(2)高校教育工作者对性教育认识的偏差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许多教育工作者认为性是人的本能,无需进行教育。“无师自通论”已成为高校性健康教育的最大误区。教育者们的思想观念并没有针对新形势、新特点的变化而变化,平时没有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而是一味地采取“堵”的方法。而在当今“堵”越来越失去作用的时候,许多高校采取放任自流,不出事不管,出了事加重处理的态度。他们普通采取的方法为“救急论”,即认为遇到问题再去突击解决。这种生硬、缺乏科学性的方法导致的结果往往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付出的代价也非常惨重。
(3)大学生性教育的内容和组织形式的不够系统化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性教育课程在高校教学计划中只作为一门选修课程而开设,坚持开设这门选修课程的高校数目很少,且在对性教育的内容理解上也十分狭隘。由于我国高校性教育研究相对滞后,面向大学生性教育方面的教材缺乏,大多数高校只把性教育作为生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一个章节,而且在内容上偏重于生理卫生方面知识,或在此基础上增设有关“性病的预防”、“青春期卫生”等讲座,由于内容浅显、陈旧,主要采取讲授的方法,形式单一,让同学们感到乏味无趣。
二、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大学生自身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求知欲极强的群体,他们虽然在性生理上已日趋成熟,但在性心理上还未脱离幼稚、盲目和冲动,表现为对异性非常敏感,性心理难达稳定。随着生理的发展,大学生对性知识的获得和追求非常激烈。有93.7%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学中应该进行性健康教育,只有6.3%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另外调查还显示80.3%的男生和68.6%的女生从未接受过系统的性教育。所以说,大学生们一方面在身体上发育完成,已做好有关性活动的一切准备,另一方面,由于自身所掌握的性知识缺乏,而导致两者矛盾或冲突,势必会影响到心理健康,所以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必须加强、加深[1]。
大学生由于未能从家庭、学校、社会这些正规渠道获得科学的性知识,许多大学生不能坦然的面对与性有关的事物。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得的错误性观念,尤其现在处于网络时代,被网络上不健康的性教育甚至色情宣传所迷惑的大学生对性的认识、信念和行为产生了异常,从而造成不良后果。如单相思、恋爱受挫、性放纵、婚前同居或怀孕现象屡有发生,造成这种严重后果原因之一就是性教育的滞后。大学生需要性知识是正常的心理表现,而进行性健康教育会促进大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发展,符合当代大学生追求完美知识体系的要求,有利于在大学生中普及科学的性知识、性道德,提高自我的健康水平和预防疾病的能力,消除对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自觉地抵制不健康性观念的侵蚀,增强自身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2.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的渗入,尤其性行为、性观念的开放冲击着我国古老的传统思想,使人们的性观念从保守封闭走向开放。正如性学专家李银河所说“中国人没有把性自由作为性解放的口号提出来,但是在行为上广泛地模仿着。”于是有人说,“中国正处于第三次性革命的大潮之中”。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人们本能性需求——性的需求增强,但由于我国性教育的相对滞后,从而使社会有关方面对社会发展中人们的性观念、性需求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从而使许多社会性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2]。如今一夜情、婚外恋、同居等问题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由于大学生趋向成熟,对性知识的探求欲望较强,性欲旺盛且活动范围较大,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培养他们对性的正确态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洁身自爱,扭转存在于社会人群中的不良倾向,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群体普遍建立健康性的价值观。这必然使社会生活更科学,更文明,也必将促进整个社会性文明的健康发展。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的对策
1.思想重视,措施到位,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
思想上不重视是导致我国大学生性道德、性观念危机的重要原因。纵观我国的性教育史,我们不难发现,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就有了性教育,而且当时的性教育的思想是健康的。只是后来受到封建思想的禁锢,使性教育受到阻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我们要解放思想,摆脱错误的性观念,要把性教育作为一种普及知识的手段。许多国家把性教育是否普及看作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水平高低的标志。可喜的是我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意识到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我国教育部在上个世纪就开始将性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性教育成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也将作为21世纪人口素质的战略组成部分。因此,高等院校要采用积极的教育对策,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将大学生性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去,建立有组织有系统的师资队伍,制定大纲,设置性教育课程,使性教育成为一门每个大学生必修的课程。这样,我们就能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以知育性,正面传导;以德育性,完善人格;以情育性,升华情感。使大学生这一受教育层次较高的社会群体,在两性关系上能够建立高尚的、理性的、精神交流的关系,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作出努力[3]。
2.注重教育内容系统化和教学形式多样化相结合
性教育不只是性的教育,而是人的教育,文明的教育。我国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人们性健康和性文明的意识,减少性犯罪,预防性病,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学生性教育主要目的是通过性教育,使大学生学会用性知识来武装自我,学会保护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学会爱护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因此,对大学生的性教育是综合性的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含:①性生理教育:主要包括男女性器官的解剖生理,性的发育,如何进行性卫生保健,预防性传播疾病及计划生育等。②性心理教育:包括性心理发展这个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特点,分析大学生恋爱的心理,婚前性行为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了解性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防治,分析大学生比较容易产生的一些心理障碍。③性道德和性法律教育:包括学习与异性交往的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提高性文明意识,增强两性关系的责任感,预防性犯罪;了解相关性的法律意识。为了使性健康教育内容得以很好实施,我们可以编写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性教育材料。在编写教材时,我们既要注意教育的科学性,在敏感的问题上作到适时适中,又要注意把他们从长期“性禁锢”中解放出来,力争作到既具体、系统、浅显易懂,又能集科学性、活泼性、使用性、可操作性为一体,使学生易于掌握。由于大学生性教育过程与专业课程相比较,有其综合性、时代性和实效性等特殊,因而,我们在教学形式上不能墨守成规,而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谈论交流、案例教学等。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展览活动,同伴教育和健康咨询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教学效果,从而使大学生的性教育更加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3.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互联网进入中国短短20年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我国上网人数居世界第二位,其中网民绝大多数是青少年。多项调查表明网络是大学生获得性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但网络上鱼龙混杂,色情图片、色情网站等对大学生的毒害显而易见。对于网络时代种种怪异“性问题”采取封杀显然不可能做到。正如吴阶平先生说:“生理上的要求和心理上的变化都是客观存在的,是封闭不了的。而且由于逆反心理的作用,越封闭,越会诱惑他们对这方面的注意和追求,而且是不正常的追求。”因此,首先,我们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网络给性教育带来的挑战。网络性信息光靠堵是堵不住的,不仅因为管道很多,而且过分的堵禁容易造成青少年心理的反感,情绪的对立。其次,我们要充分的利用网络。网络只是工具,它的出现同时为性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网络的“交互”式传输方式,也可以改变单方面的灌输和空洞说教的方法,使性知识的教育过程将变成一个有生命的、个性化的过程。我们可以从实际出发,组织大量系统的科学的性知识、性道德知识等,建立权威性大学生性教育网络站,以改变青年获取性知识被动的局面。第三,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面对滚滚而来的网络信息,对其选择权与控制权完全掌握在大学生自己手中,为了使大学生明辨是非,唯有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他们是非、美丑、正误的判断能力,培养他们对事物的选择、吸收和运用的能力,培养他们自我约束,坚守社会规范的自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大学生面对网络中各种性质不同的性信息不至于放纵欲念,迷失自我[4]。
[1] 李晋.大学生性教育的现状及思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74
[2] 上官威.切实加强青春期的性教育[J].生物学教学,2001.12: 40
[3] 孙卫华,等.大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现状调查和教育对策的研究[J].洛阳大学学报,2005.1:120
[4] 傅慧芳.网络时代的青年性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2.3: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