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创新

2011-08-15付俊龙艾红梅

关键词:武装马克思主义理论

付俊龙,艾红梅

(1.吉林工商学院教务处,吉林长春,130062;2.吉林工商学院社会科学部,吉林长春,130062)

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创新

付俊龙1,艾红梅2

(1.吉林工商学院教务处,吉林长春,130062;2.吉林工商学院社会科学部,吉林长春,130062)

理论武装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基础性工作。着力从理论武装的思路和方法创新两个层面,梳理了十六大以来理论武装的脉络,理顺了十六大以来理论武装的思路,分析了十六大以来理论武装工作的创新发展。

十六大;十七大;理论武装;创新

十六大以来,党秉承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以巨大的理论创新气魄、非凡的理论创新智慧和高超的理论创新能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形成了既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又符合中国阶段性特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理论武装是持续的、纵深的、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理论创新和理论宣传。理论武装是党纵横捭阖的传统法宝,是党继往开来的优良作风。十六大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理论武装的时代取向和阶段指引。本文着力从理论武装的思路和方法创新两个层面,探讨十六大以来理论武装的新气象。

一、十六大以来理论武装的脉络

十六大以来,理论武装工作的基本脉络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起了理论武装的新阶段;科学发展观引领了理论武装的新发展;以人为本阐明了理论武装的新内涵;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理论武装的新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实了理论武装的新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了理论武装的时代方向。

十六大一闭幕,党中央就提出: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核心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引向深入,最重要的是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2003年4月,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研究在全党兴起新高潮工作;6月,中央印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发出《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7月,中央召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拉开了新时代理论武装新热潮的大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4年3月,胡锦涛同志强调,全党同志都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战略高度,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设》第二部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指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既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理论武装的新发展,又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武装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2005年2月19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理论武装要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奋斗目标,要探索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问题,完善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框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十六大以来的这些理论创新成果和重大战略命题为新时代的理论武装工作指明了道路、充实了内容、提出了任务。

十六大以来,理论武装工作的基本特点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推动理论的创新,在理论的指引下推进实践的发展;是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与理论成果的持续创新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二、十六大以来理论武装的思路

十六大以来,理论武装的总体思路是通过整合协调理论武装的方向、目标、动力、实效和创新发展理论武装的内容、方式、方法、途径,促进理论武装的深入,提升理论武装的效率,开拓理论武装的新局面。这条总体思路给新时代的理论武装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在发展中铸就理论武装的“灵魂”

理论武装的灵魂是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是开放中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理论武装的灵魂要求: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具体做到:一以贯之地、持久不断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其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批判继承地、扬弃借鉴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世界发展的实际与中国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兼容并蓄地发展马克思主义,重中之重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绝不动摇。

(二)在创新中推动理论武装“提神醒脑”的作用

理论武装要“提神醒脑”是指理论武装要把理论创新作为根本前提和根本任务。理论创新一方面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则要求“鲜活”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科学的、客观的,可是难免晦涩和抽象。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则是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指导下,把握理论的时新性、时效性、可近性和可受性。唯有如此,才能发挥理论武装“提神”的功用。同时,还要贯通理论创新与理论反馈的互动机制。用人民的理论新体会、理论新认识,推进理论创新;用理论创新的进一步成果,武装人民的头脑,指导人民的实践,这就是理论武装的“醒脑”功能。

(三)在联系群众中发挥理论武装“答疑解惑”的功能

理论武装要“答疑解惑”是“三贴近”原则的体现,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理论武装的本质要求。理论武装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就是要把关注人、发展人、完善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理论武装要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关注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理论武装要把人民群众作为依靠力量和动力源泉,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表达人民群众的诉求;理论武装要为人民群众解答实践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当前就是要加强对物价、就业、就医、就学、住房、养老等群众的切身问题的舆论引导和宣传解释工作。

(四)在实践中实现理论武装“鼓舞干劲”的效力

理论武装要“鼓舞干劲”是指科学的理论要入脑、入心,并转化为科学方法、行为准则和实际进展,这是理论武装的实效性要求。理论武装的任务就是要使人民群众目标一致、团结一致、协调一致,使人民群众信念坚定地、积极自觉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中去。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攻坚阶段,既是发展黄金期,又是矛盾突显期,这就要求理论武装发挥全局上的鼓舞干劲作用。一方面,深入广泛地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另一方面,要把党的新举措和国家的新形势,向人民群众进行通俗可信、耐心细致地解释。

(五)在求实把握理论武装“因势利导”的方法论要求

理论武装要“因势利导”是指理论武装要联系实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理论武装的方法论要求。首先要分清形势,结合实际。理论武装要结合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要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理论武装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宜,要分清群众与党员、青少年与成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差异,要分清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异。其次,要利用现有优势,挖掘潜在优势。理论武装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充实内容;要发扬传统方法的优势,并在实践中创新方法;要巩固主流媒体这样的传统阵地,还要毫不犹豫地占领网络这样的新阵地。

三、理论武装的方法创新

这里所谓的方法是宏观方法,是从方法论到实施方法的一体化,力求把十六大以来党的一些大举措从方法的视角加以提炼。

(一)用新的价值判断调整理论武装的工作思路

理论武装的根本价值标准是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指引下,人民本位的最高标准价值,具体化为以人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以人为本的价值标准要求理论武装做到把人民接不接受、人民吸不吸收、人民认不认同、人民喜不喜欢作为理论武装工作的衡量尺度;要在坚持导向一元的基础上,尊重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包容多样文化的合理因素;要关注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要运用社会主义的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去推进公平与正义。

用以人为本的价值判断新标准调整了理论武装的工作思路。把理论武装的重心由理论宣传调整到增进理论武装的实效性上;把单一的一元导向,转变为一元导向基础上多样合理文化共存;把深刻、抽像的理论通俗化、具体化,搞活理论武装过程。

(二)用宣传普及理论创新成果营造理论武装的工作氛围

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是亦步亦趋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推进一步。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弘扬、发展了理论武装的优良传统。从全党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全民践行科学发展观;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启动马克思主义建设工程到高校“两课”改革。深入、全面、持续的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营造了理论武装的浓厚氛围。

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全民化,兴起了人人学理论、人人懂理论、人人讲理论、人人践行理论的高潮。

(三)用突出重点、抓实抓细扭转理论武装工作的薄弱环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处在转型的历史时期,发展得好,中国社会将实现良性运行和永续发展;发展得不好,中国社会将会停滞不前,甚至滑入恶性循环。当今,理论武装要把解决重点带动全局、落实细节出奇制胜作为工作的突破口。

理论武装的重点是领导干部和青少年。领导干部是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领导干部掌握了科学的理论,就能自觉拒腐防变、抵御风险,就能保证党的先进性,保证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掌握了科学的理论就意味着社会主义建设有光明的前程和辉煌的明天。紧抓理论武装的重点问题不放松,就能带动理论武装的全局发展,就能促进理论武装的全民化、大众化。

理论武装的薄弱环节是流动党员和少数民族的理论教育。流动党员主要由失地的农民党员和下岗的工人党员组成。如何教育管理流动党员关乎到利益协调,关乎到公平正义,关乎到社会和谐。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其灿烂的民族文化,丰富的民族语言,有些少数民族还有其宗教信仰。如何在尊重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探索出符合少数民族特色的理论武装体系,关乎到民族团结、民族繁荣和民族共同发展。

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要从落实细节上下功夫。要把理论武装工作层层落实、层层推进、层层问责,既要周密部署,又要查漏补缺,既要权责明晰,又要逐级监督。

(四)用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推动全民理论武装工作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在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民族意识,勤劳勇敢、质朴宽厚的民族性格和自强不息、心系天下的民族气慨。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中华民族凝炼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推进,已经深深沉淀在中华的向心力、凝聚力之中,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精神动力。

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又快又好发展要靠这种精神,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还是要靠这种精神,推动理论武装的大众化和全民化更是要靠这种精神。全民理论武装工作就是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头脑,坚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提升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修养。在爱我中华的旗帜之下,理论武装工作必定能够具有团结各族人民的感召力;在振兴祖国的旗帜下,理论武装工作必定能够激发各族人民的昂扬斗志。

(五)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提升理论武装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中央率先垂范,为全党做出表率。从2002年12月至今,中央政治局先后举行了30次集体学习,内容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全党的学习。中央领导身体力行,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在抵御风雪的前沿,在抗震救灾的现场,在老区人民的家中我们总能看到胡总书记、温总理的身影,他们心怀天下、心系民生的亲民形象深受爱戴,他们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办人民之所需的利民举措广受推崇,他们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为民思想倍受赞许。

先进典型以身言教。人民公仆郑培民、航天英雄杨利伟、独臂英雄丁晓兵、爱心歌手丛飞、自立自强的优秀大学生洪战辉、勇敢与病魔抗争的理论工作者方永刚。尽管他们身份各异,经历不同,但他们的思想同样都散发出人性的辉煌、信念的力量和品质的卓越,他们的事迹同样感人肺腑、震撼心灵,他们的行为同样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这些彰显时代精神,闪耀人性光芒的时代楷模已经成为人民的英雄和大众的偶像。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激发起人人赞典型、人人学典型、人人争当典型的时代热潮。

D261

A

付俊龙(1976-),男,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武装马克思主义理论
爱红妆更爱武装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M-24武装直升机
长满尖刺把自己武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