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信仰建构

2011-08-15岳珍

关键词:大众化信仰马克思主义

岳珍

(中共淮北市委党校,安徽淮北,23500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信仰建构

岳珍

(中共淮北市委党校,安徽淮北,23500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信仰和社会政治信仰问题。当前民众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迷茫,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进程。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建设和谐社会,为现代化实践发展提供动力基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建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被公众认知、理解、接受、践行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全面走向大众、赢得大众、指导大众和服务大众的过程,是思想信仰和社会政治信仰问题。党走过的90年的历史表明,要全面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首先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当代国人的信仰建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无疑也是信仰建构的过程。

2010年6月底的一次记者见面会上,美国CNN记者向中组部的新闻发言人提问:中共党员到底有多少人是因为纯粹的信仰而入党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信仰危机[1]?目前民众中出现的精神困惑,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迷茫,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进程。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当前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建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值得探讨。

一、坚持发展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前提

邓小平说,对“老祖宗”一是不能丢,二是搞清楚,三是说新话。这就有一个坚持与发展的问题。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样对马克思主义才能坚持得住,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才能发展得好。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特别是社会规律的基础上,为绝大多数人(包括其中每一个人)谋利益。其中,“尊重客观规律特别是社会规律”是前提和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而“为绝大多数人(包括其中每一个人)谋利益”则是核心和目的,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坚持了这个基本精神,就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2]。

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教条主义与实事求是。对马克思主义主要应坚持它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并把它与现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就是最好的证明。

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俱进。因为从认识论上说,任何人皆不可能洞察一切,不可能穷尽一切事物的一切方面、一切层次、一切过程。列宁说:“在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中,即使有七十个马克思也不能够把握住所有这些错综复杂的变化总和;至多是发现这些变化的规律,在主要的基本的方面指出这些变化及其历史发展的客观的逻辑[3]。”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力了。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是不能违背的,违背了就要犯错误[4]。”邓小平说:“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5]291-292

二、加强舆论宣传教育是必要途径

一种价值体系,只有当人了解了才可能接受、掌握并最终遵守,变成社会的群体意识,故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这中间有两个问题。

(一)要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

一方面是指导思想的一元主导,另一方面又同时存在着几个“多样化”——指导思想一元化与经济成分多样化,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利益关系多样化,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思想价值观念多样化等。多样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只能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价值体系。庄子说,“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要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就要一方面坚持“一”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用“一”引导“多”,在多元中立主导。

(二)在舆论宣传上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通俗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不仅仅是改变语言表达方式的问题,而是关系到这个理论能不能充分发挥好它的指导作用。列宁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晦涩难懂,群众不喜欢不接受,照样发挥不了作用。要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信仰观教育紧密联系起来,要和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为大众所理解、接受和信仰,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坐标和实践的指南。而要做到这些,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大众化工作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邓小平晚年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他说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5]382。真理是朴素的,这是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向往和称道的理论境界。

大众化的机制,实际上是指理论和价值观要能吸引人说服人。具体包含两方面:一个是理论本身有没有魅力,第二是这种理论是不是契合人的需求。这就要以理服人。毛泽东说:“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6]”“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6]。”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强迫别人接受一种理论,最多只是口服心不服,只有理才能说服人。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7]。”

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保证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在中国是三位一体的,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引起另外两个的连锁反应,苏联、东欧就是例子。所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它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稳固。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任何一个政党,不管实力多强、资格多老、执政时间多长,如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保守僵化、不思进取,它的生命很快就会停止。毛泽东在1957年3月的一次谈话中指出:“说到马克思主义修养不足,这是普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好好地学。[8]”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是对党建新要求的清醒和自觉。党建中有一个永恒的课题,就是实行科学理论武装。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人数达到7799.5万①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年06月28日.www.gov.cn.,是世界上最大的党,这就更显出加强党建的重要性。自2000年以来,全党范围内先后开展过几次集中性的学习教育活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包括现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等,都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具体做法。

四、建设和谐社会是动力基础

(一)发展经济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盛与衰,主要系于现实与理想相符合的程度。实实在在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就像邓小平同志说的,“如果我们社会主义体制不能发挥制度的优越性,而资本主义尤其是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比我们发展要快,人民的生活水平比我们高,群众一比较就有问题了”,“什么问题?那就是不信社会主义优越性了,不信共产主义理想了”,“群众从事实上感觉到党和社会主义好,这样,理想纪律教育、共产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才会有效。[5]144”,“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9]。这三十年的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最有力的现实证明。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桂冠已经被中国戴上,然而更多的数据和一些明显的事实表明,这个“第二”应冷静看待。单从人均GDP来算中国仍排在世界后位,甚至位居一些拉美和非洲国家之后。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规划要求要继续抓住和用好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而且今后几十年的发展十分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第三步战略目标能不能实现。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个阶段也是改革的攻坚期和矛盾的凸显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二)着力解决现实重大问题

所谓解决实际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最大多数人是“无产阶级”也好,是“工人阶级”也罢,称谓随着时代的不同可能会、也可以有不同的说法,但它应该确实是一个社会中的最大多数。现阶段我们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诸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艰难、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并趋于固化等。问题不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染力、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石就不牢靠,这样教育人民没有说服力,武装全党也有问题。

(三)着力构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邓小平曾经说过,体制机制问题更带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全局性。体制机制不科学就很难促进发展,但体制机制为什么很难被打破?除了受客观制约之外,还有主观方面的问题,那就是利益博弈。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曾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维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10]”。改革的实质就是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和分配,这中间涉及到个人利益、群体利益、阶层利益等,各种利益关系能不能被打破,是构建科学体制机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为我们规划了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发展,到本世纪中叶就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届时就如邓小平所说,“这不但是给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5]225”

[1] 杨华云.中组部回应信仰危机质疑:部分人入党动机不纯[N].新京报,2010-07-01.

[2] 董德刚.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求索[J].理论前沿,2009(24):17-19.

[3]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1.

[4] 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0-21.

[5]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67-368.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8]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0.

[9]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4.

[10] 鲁迅全集:而已集·小杂感(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97.

A81

A

岳珍(1981-),女,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列主义基本理论。

猜你喜欢

大众化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论信仰
铁的信仰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