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实施现状及其优化对策——基于学生需求视角的实证分析

2011-08-15贾灵充

关键词:概论人文素质

贾灵充,吴 杰

(1.郑州华信学院基础教学部;河南郑州,451150;2.郑州华信学院医学院,河南郑州,451150)

地方高校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承担着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主要任务。但不少地方院校囿于传统观念,加上师资和办学条件所限,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并未真正有效契合学生需求。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为例,调查显示学生的学习需求呈现较为明显的多层次、多向度和不平衡特征。调查数据来自三所地方高校,涵盖新建本科、高职高专和独立学院三种类型,发放问卷330份,其中部分单选作多项选择的答题作废,其余均作为有效样本纳入统计。现依据调查情况对相关问题分析如下:

一、学生认知需求分析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1]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唯一尚存的文化体系。这种巨大生命力本身就彰显着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魅力。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无疑是整个大学通识课程系统中“最为重要的课程”。[1]学生对此显然也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的态度上,有68.6%的学生选择“比较喜欢”,16.8%的学生选择“非常喜欢”,两项合计85.4%,“不喜欢”或者“说不清”的学生占14.6%。值得注意的是,调查中相当部分学生表示“高中从未接触过类似课程”,其中农村生源居多。农村生源多为地方院校生源的主体,其应试导向下的教育基础突显了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按照高中新课标的要求和精神,在高中阶段应该开设各种人文素质教育类选修模块,但囿于师资、条件和应试教育传统,大部分农村中学很难完全满足有关要求。因此,地方院校必须承担起为新生补课的重任,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连续性。

关于喜欢“概论”课的原因,有78.6%的学生选择了“提高修养和素质”。在这一问题上的高度一致,充分表明学生对于“概论”课作为人文素质课程的功能定位的高度认可。对于不喜欢的原因,问卷设置了“老师讲的不好”、“学完以后没啥用”等6个选项。有33.6%的学生认为“概论”课“内容深奥难懂”,16.8%的学生认为“内容枯燥无聊”,另有21%的学生选择“其他”。学生意见分歧较大,表明学生学习需求的多层次、多向度和不平衡。这就要求课程自身必须及时做出相应调适,对哲学、宗教、伦理、教育、礼仪、饮食、节日、艺术、建筑、科技、医学、谋略等相关内容模块适当取舍,在切入点选择上遵循从物态文化到精神文化的渐进次序,由表及里,以有效契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增强教学实效性。

“对你学习兴趣影响最大的因素”,设置了“自身知识基础”、“教师个人”、“课堂教学方式”等六个选项。认为课程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对其学习兴趣影响最大的学生占41.1%,认为“课堂教学方式”对其影响最大的占23.9%,表明学生对课程自身的内容和特点关注度较高。从目前版本看,相当一部分课程教材的内容偏重知识灌输,缺少前沿性、时代性内容。同时,还存在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对于围绕学生认知经验和社会阅历、打破学科疆界组织教学内容重视不足,未能将知识和概念的有效生成建立在学生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学生应试需求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但以考试分数为中心的行政化、功利化评价模式,彻底消解了培养创新人才的个性化教育基础。调查显示,以追求教育核心价值回归和学生个性解放为指向的人文素质课程,具有克服应试倾向、有效满足文化多样性现实和个性发展多样化诉求的天然优势。

“在‘概论’课学习中你最看重的是”,问卷设置了“考试成绩”等五个选项,结果有40.9%的学生最看重的是“开阔视野和扩充知识”,28.2%的学生看重“思想境界的提升”,20.9%的学生看重“思维能力的培养”,而选择“考试成绩”的只有6.8%。“你认为学习‘概论’课程的意义在于”,设置了“考试成绩”、“品格修养”、“生活态度”等5个选项,有53.5%的学生认为“概论”课程的意义在于“品格修养”,选择“考试成绩”的不到10%。对于“如果不作考试要求,你还愿意学习‘概论’课吗?”这一问题,选择“愿意”的学生占81.4%,选择“不愿意”的学生占18.6%。上述数据表明,“概论”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已被学生认同,学生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较为理性、端正的学习态度,希望自己能够通过“概论”课程的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学生存在一定应试的需求,但因多数院校“概论”课考核均为考察方式,应试需求不明显。这就为“概论”超脱应试思维、率先摆脱以考试为中心的传统评价模式,真正将自主意识和独立精神归还学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对于“如何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中的“老师讲课水平”、“培养学习兴趣”等选项,57.3%的学生选择培养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动力,没有兴趣,学生就不能形成自我学习需求,必然背离人文素质教育的初衷。

三、学生实践需求分析

社会实践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对接、实现其当代价值转换的关键环节。只有立足学生自身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借助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多种形式,在“考察”、“体验”等一系列社会活动中审视生命,感受生活,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调查显示,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中,表现出明显的实践需求,这一要求与国家素质教育方针和现代教育理念完全契合,也为地方高校相关课程及时进行相应改革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对于“你最关心的课程内容”,在所设“概念和原理”、“相关历史和典故”、“相关人物”、“当代学术前沿”、“相关知识的运用和现实思考”等六个选项中,选择“相关知识的运用和现实思考”一项的学生占57.3%,学生对“概论”课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运用需求表现明显。只有立足实践,打破学科知识传统分野,实现课程深度构建,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自我塑造,而这正是人文素质课程的真正价值和使命所在。有21.6%的学生选择了“相关历史和典故”,说明“概论”课堂还应增添相关历史和典故的内容,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选择“概念和原理”的各对照组均在10%以下,学生对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关心度普遍偏低,可能由于学生缺乏必要基础,对于古代哲学等具有思辨特征的概念和思想,学生不易掌握并运用于生活中。“概论”课程要进一步体现时代特色,从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社会评价等多个方面寻求历史与现实双向互补的切入点,“入乎其内,身居局中,局中人知甘苦;又须出乎其外,身处局外,局外人有公论”,真正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内在价值的传承与发展。

四、学生情感需求分析

教育的实质某种意义上就是“师生关系形成和建立的动态过程”。[2]人文素质课程尤其如此。充分有效的课堂互动,是传承“概论”课内在人文精神、满足学生情感需求的重要途径。在师生互动中,学生主观诉求与实际行为的悖反现象,恰恰证明了人文精神的某种缺失。

对于“你理想中的‘概论’课任课教师(可多选)”,设置了“知识面宽,理论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善于和学生沟通互动”、“谈吐幽默,有气质风度”、“其他”五个选项。选择“知识面宽,理论水平高”的占65%,选择“教学经验丰富”的占49.5%,选择“善于和学生沟通互动”的占61.5%,选择“谈吐幽默,有气质风度”的占68.0%。可见,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最理想的特征就是“专家型”、“富有人格魅力”、“贴近学生”。这就要求以实现中国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己任的“概论”课教师,不仅要转变知识传授者和学科权威的传统身份,还必须善于创新教学,在达成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其道德素质与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真正“提高受教育者(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品格修养”,充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3]对于“你认为目前的‘概论’课堂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特点和需要”,71.3%的学生认为“基本符合学生特点和需要”,认为“不符合分学生特点和需要”的占25%。显然,“概论”课程还需要进一步在内容、形式、方法等各个层面增加选择性,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多样性诉求。

对于“学习过程中是否愿意与老师进行沟通”,表示“愿意”的学生占66.1%,表示“非常愿意”的占25%。对于“你是否主动就学习问题与老师进行过沟通”,“偶尔沟通”的占72.3%,“从不进行沟通”的占18.8%,在现实生活中主动沟通行为明显偏少。对于“与老师的沟通方式中你最倾向于”所设“听课”、“课堂讨论或提问”、“作业”、“网络”四个选项,选择“听课”的占39.2%,选择“课堂讨论或提问”的占37.7%,学生接受式学习倾向较为明显,对于网络等新平台应用不足。在“你最喜欢的“概论”课教学方式”所设“教师讲授”、“多媒体课件”“分组讨论”、“师生互动”、“课外活动”等选项中,看重“多媒体课件”的占47.2%,选择“师生互动”的占19.8%。上述数据表明,学生具有较强的沟通和交流的意识,但却习惯于听课或课堂提问等被动接受、沟通方式,意识与行为明显背离。如何优化课堂构建,让教师真正发挥“重要他人”的价值和使命,无疑是“概论”课程改革面临的核心命题之一。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相结合、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要求,并“首次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为现代大学的重要功能”。[4]“中国传统文化”等人文素质课程,正是承载上述艰巨使命的重要载体,地方院校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反思甚至重构相关课程体系可谓适逢其时。

[1] 龚伟峰.中国传统文化·前言[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肖川.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175.

[3] 余国政,彭中心.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5,21(2):28-31.

[4] 田建国.高校应肩负传承创新文化新使命[J].河南教育(中旬),2011(7):54-55.

猜你喜欢

概论人文素质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人文社科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