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视域下课程改革中教师因素分析
2011-08-15谷红斌
谷红斌
(嘉应学院,广东梅州,514015)
复杂性视域下课程改革中教师因素分析
谷红斌
(嘉应学院,广东梅州,514015)
在复杂性视域下分析影响课程改革的教师因素。通过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自身素质、对待改革的态度等几个方面的分析,从而反思课程改革,并对教师观念转变、教师培训、评价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复杂性视域;课程改革;教师因素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世纪之交启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然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能否得到顺利贯彻实施,只有通过对其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将其推进。纵观各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分析课程改革众多的影响因素时,教师始终被认为是在诸多校内影响因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为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是课堂师生互动的发起者,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从复杂性视域分析教师因素,反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系统、复杂系统和课程
系统研究的开创者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元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可称为系统。教育被公认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研究教育系统时教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如果将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时,教师集体也是一个系统,因为它符合构成系统的条件:包含两个不同对象、对象按一定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同时具有系统的特点:多元性、相关性和整体性。
霍金曾说:“可以断定,21世纪将是复杂理论的世纪。”但是至今对于复杂系统的特性还没有一个普遍统一的说法。本文将引用南非科学哲学家保罗·西利亚斯的观点,他在分析复杂系统时,将复杂系统的特征描述为以下十个方面:(1)复杂系统由大量要素构成。(2)复杂系统中的要素是动态地相互作用着。一个复杂系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这种相互作用,不一定必须是物理的,也可以设想成信息的转移。(3)相互作用的层次相当丰富。即系统中的任何要素都在影响若干其他要素,并受到其他要素的影响。(4)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非线性是复杂性的先决条件,特别是自组织、动态适应和进化关系重大时。(5)相互作用在相当短的范围。(6)相互作用中有回路。反馈是复杂系统的一个本质性方面。(7)复杂系统是开放系统。(8)复杂系统在远离平衡条件下运行。(9)复杂系统具有历史。它们不仅随着时间而演化,而且过去的行为会对现在产生影响。(10)个体要素并不知道它们所嵌入其中的整个系统的行为。复杂性是作为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的结果而涌现出来[1]。
课程不仅仅是指与课堂教学有关的静态课程,它既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手段等,也包括考核或评价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方法、手段等措施。现在正在进行的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是一次全方位的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改革,它还包括教师观念和教法的转变,学生学习观的转变、评价体系、教材、资源利用、课程设置和课程管理等多方面的改革。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主体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二、课程改革中教师因素的复杂性分析
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对课程改革的态度以及自身素质都将影响课程改革的实施,以下将在复杂性视域对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因素进行分析。
(一)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的历史性
传统的教育观念表现为师生关系上的尊师重道和教师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性。一个人教育观念是经过长期的凝聚和积淀而形成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它不仅受到当时社会状况、文化传统、生活环境的影响,而且受其本人所接受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学校教育的影响。一位教师曾接受过的教育会对其以后的教育生涯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学模式是“在长期教学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经过反复实践检验确证的标准模式或模型”[2]。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满堂灌和“题海式”机械训练,虽然经历了前几次课程改革,人们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有所改变,但是以往的经验仍然对现在教育理念和行为产生着影响,并且一个人已有教育观念的改变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并非仅仅是通过听报告和参加培训就可发生根本性改变。
(二)教师态度的开放性
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教师面对一个新事物时,他们不仅会受到当时的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也会受到与自身利益相关性的影响,其他人的态度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如果教师群体认为新课程改革会危及到他们的自身利益,就会感到忧虑、疑惑或挫折,从而抵制课程改革。如果教师们认为课程改革只是上级教育部门及校领导的事情,自己只是被动执行者,他们就很难积极地参与改革,表现得十分冷漠,执行被动,更不用说会有创新性的建议。如果教师们能够意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将自己作为改革实施的主体,充分发挥其才智,创新性的实施。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态度是受周围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任何一次改革,只有参与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因此只有教师们从根本上接受课程改革的理念,真正理解课程改革的实质,才能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
(三)教师自身素质的非平衡性
教师的素质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体质因素三个部分,其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心理素质,而体质因素是生理素质。智力因素又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教师应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教育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及普通文化知识。其中教育理论知识在教师知识结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教师必须经过教师职业的专门训练,而“职业化”的重要内容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3]。教师素质会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实施结果。在实施课程改革时,教师是以已有的知识为背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来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制度文件,进而实施课程改革。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日渐迅猛,各类知识也在快速更新,这就不断对教师提出新的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才能跟上日益更新的社会,才能在工作中表现得更加出色。同时,课程改革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仅掌握自己所教课程的知识,而且还要掌握综合性知识;对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具有创新意识,并增强在其它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也必须提高自己,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这种要求。教师不仅要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更重要的是掌握更多的技能、技巧;停止不前,只能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四)教师实施改革过程的自组织性
自组织性是指系统随时间而变化,经过系统内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地做出适应和调节。教师在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是由自身的条件和经验所限制的。教师会依据自己的能力、知识背景、教学经验、教学风格,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课程改革,从而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会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创新性的执行改革,并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以及社会环境不断做出调整。在整个改革实施过程中,参与改革的教师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流,这些信息交流既包括与学生的互动,与同事、学校以及相关教育部门的交流,也包括与社会这个大环境的信息交流。教师们在连续摸索中,不断优化并不断创新。
三、对课程改革的反思及启示
教育与课程改革都是复杂系统,利用复杂理论分析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反思新课程改革,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前提是更新教育观念。如果教育观念没有更新,新课程改革只能是“新瓶装老酒”,只是从形式上改革,其实质上没有改变。从上级领导部门及学校领导到教师都应改变教育观念。其一为知识观:由只重视课本知识发展到重视基础知识、思想品德、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的发展。其二为学习观:由机械学习观转变为建构、合作、探究的学习观。其三为教师观:由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者、课堂教学的中心,转变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其四为学生观:由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化为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成为课堂的主人。其五为教学观:教师主动地位发展到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才能真正地改变在传统教育观念下形成的只重视学生的分数而忽视学生的素质,“一切为了高考,一切为了成绩”的倾向。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才能更有利于改革课堂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否则改革只能是形式上的改变,不能真正达到改革的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将知识、能力、品德的教育有机地结合。
其次,建立评价体系是重点。这里所说的评价体系不仅是对学生的,而且还包括对教师、学校的评价。对于现在的评价体系,我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仍以传统教育的手段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评价。当评价一个学校的优劣时,仍然以升学率为基本标准。升学考试仍是以分数为主。对于教师的评优、职称等也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标准。评价体制的不健全极大地限制了教师和学校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因为他们害怕如果改革不成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多方面的利益。不彻底改变这种状况,课程改革就不能顺利推行,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从实际出发,在现行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当务之急。
再次,建立培训机制是关键。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和改变是一个复杂的长期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也需要通过反复实践。有效的培训机制会加速课程改革的进程,但是继续按照传统培训机制进行培训,或是运用例如网络课程等新科技进行形式上的培训,那只能使课程改革流于形式,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不是仅仅通过听报告、看观摩课就能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改变,教学方法得到改进。只有对教师进行学科培训、通识培训、教育原理培训,使教师真正领会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实质,透彻领会课程标准的精髓,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推行。在进行教师在职培训的同时,在教师职业的初期即在师范院校的教育过程中,也应改变其教育理论和实践上的滞后性,培养出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和较强综合素质的教师,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
[1] 保罗·西利亚斯.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理解复杂系统[M].曾国屏,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4-6,166-171.
[2] 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3] 余晓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J].贵州教育,2003(7):10-11.
G521
A
谷红斌(1978-),女,硕士,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为课程式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