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英审美差异在语言上的投射

2011-08-15周湘萍

关键词:审美观汉英差异

周湘萍

(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汉英审美差异在语言上的投射

周湘萍

(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审美差异是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差异会导致汉英语言表达方式及其内涵的不同。理解这种差异有助于语言思维的转换并准确掌握语言表达的内涵。

审美差异;成因;表现;语言

审美是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欣赏,同时也是对该事物是否美的一种情感性的评价和判断[1]。不同因素使得各民族养成了不同的审美心理,进而影响到语言表达。本文旨在探讨影响中华民族和英语民族审美心理形成的因素、两个族群的审美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投射。

一、汉英审美差异的成因及其主要表现

影响民族审美心理形成的因素复杂多样,总体上可以分为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三个大的方面。

(一)环境差异的影响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它从最深层决定着审美主体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色。

汉族最初生息繁衍的地方主要是黄土高原河谷地带和平原,然后迁移至中原并发展开来,这一带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不列颠群岛及爱尔兰岛平原、丘陵与高地混杂,属温带海洋性气候,草木繁盛,适宜畜牧和狩猎。两种环境决定了汉英两个族群出现了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

古代农业生产方式可分为中国的“亚细亚生产方式”[2]和欧洲的古典奴隶制生产方式。亚细亚生产方式促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有分有合,使得中国人的感性和理性纠结在一起共同发展,艺术和工艺自然而然发展较快[3]。欧洲的古典奴隶制生产方式则导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逐步分化对立,使得西方人向感性和理性两极化发展,体育和科学相应比较发达,英国也不例外。在不同环境和生产方式影响下,汉英两个族群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民族审美观,这种审美观反映在语言上,其描写对象、遣词造句必然不同。

生产方式的差异导致汉英审美存在感性与理性相对、主体与客体分离及感性与理性互相融合、主客体合二为一的差异。

(二)生活方式差异的影响

生活方式建立在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它对审美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更加广泛而多样。

生活方式的核心因素包括哲学宗教、政治文化、饮食起居、人际交往和体育娱乐等。

1.不同哲学观对审美观的影响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核心哲学观,人作为自然的一份子,无论是道德修养还是功利实践,一切活动都受自然规律的制约,自然对人具有道德的启迪意义;反之,自然中渗透了人的因素。因此,中国人的审美注重整体的和谐,在审美情感上表现偏感性,其审美标准即合乎“自然”之道,由此产生了审美“意境说”。同时,中国古代哲人还主张人的精神与肉体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精神世界中善的因素居首位,要求美善合璧,真、善、美统一。

古希腊哲学则表现为“思辨性、实验性”,始终用理性的科学态度研究客观事物,对西方审美意识产生了根本性影响。古希腊哲学惯于把主、客观分开,物、我关系是对立的。“在中世纪,由于经验哲学的影响,把物质和精神,肉体和灵魂,截然分开”[4],“启蒙运动和古典主义者一样,都主张艺术应当摹写自然”[4]。西方哲学观表现在审美上,就是对客观形式美的追求。毕达哥拉斯发现了黄金分割律,亚里士多德提出美的主要形式在于秩序、匀称和明确,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美的法则是完整、比例、和谐及鲜明。这些观点的落脚点都在审美对象的形式和结构上。因此,西方的审美观是合乎规则的,审美情感上偏于理性,并诞生了审美“移情说”和“距离说”。

2.宗教与伦理对审美观的影响

除了世界观和哲学理念的差异,东西方在宗教与世俗方面也存在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同样对审美观产生了深刻影响。

近代以前的中国文化是一个以儒家学说为主体、佛教和道教为补充的混合体,世俗生活占主体,宗教只是补充。儒家学说重伦理,核心是善,审美标准以善为前提,审美活动讲究规则和华丽之美;道家学说则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乘物以游心”(《庄子·人间世》)的逍遥精神追求自由、淡泊之美,主张真与美的统一。佛教东渐之后,与中国本土的儒、道学说相结合,提出虚即是实,实即是虚,形成了空灵审美观。

欧洲的理性精神深刻而持久,审美也具有理性。此外,科学和宗教占据了文化的两级。基督教认为上帝是永恒的、绝对的,上帝之美无法用形式呈现,“光”则是上帝的化身和象征,是最高美学价值的形象体现。因此,西方人一直追求光和色彩的表现。

英国作为欧洲的一部分,与古希腊文化一脉相承,其生活方式的养成与发展都打上了欧洲的烙印,审美观与欧洲其它国家在本质上别无二致。

(三)思维模式的差异产生的影响

思维模式有着更大的隐蔽性和抽象性,一旦形成,便会反过来影响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赋予人特有的审美观。

1.汉英思维差异的首要表现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惯于直觉体验,注重实践经验,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知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形象思维一般从一种基本模式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意象组合和直觉判断,逐渐逼近事物的本质,然后用某种形象来说明相应的抽象观念或原则,而不用概念去描述,也不用逻辑推理去论证。具体到审美方面,往往是通过塑造一种模糊多变的意象来达到审美愉悦的境界,如王维的诗、苏轼的词等都是这种思维模式的具体体现。

而西方思维表现出典型的逻辑和实证色彩。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最早提出逻各斯(逻辑)是“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性”[5]。近代西方哲学家们以实证或思辨为武器,反复探索客观世界的本质,形成了西方的逻辑思维传统。与形象思维不同,逻辑思维以抽象为特征,在认知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逻辑的手段,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模式分别造就了汉英两个族群审美的形象性和抽象性。

2.汉英思维差异的第二个表现是辩证思维与直线思维

中国先哲善于从事物的有机联系、对立统一中认识和把握事物,具体表现在阴阳刚柔的对立、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的对立统一观和“物极必反”的发展变化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追求物我不分、万物有情、天人同体同德的“圆满”境界。这样的辩证思维导致了汉语的螺旋式结构,所以中国人在说话、写文章的时候,思想发散出去还要收回来,让它落在原来的起点上,即以反复而又发展的螺旋形式对一种问题加以展开,尽量避免直接切入主题,讲究“起、承、转、合”的八股文章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西方思维是线型的,强调“因果”与“构成”,推崇“析”,即把对象分解成部分加以研究,从一部分到另一部分,思维都是线型展开的。这种思维模式决定英语的直线型结构,所以英国人说话、写文章的时候,喜欢开门见山,说完一个主题再转入下一个主题,不会重复循环。

3.汉英思维第三个差别是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

“以整体性为特征的‘元气论’和以个体性为特征的‘原子论’分别对中西思维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前者横向铺开,注重事物的相互关系和整体把握;后者纵向深入,注重事物的分析解剖和个体研究”[6]。中国人的整体观念就是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不可分割,互相影响,形成一个整体。

而西方爱利亚学派的“二元论”导致了物质与精神的分离,主体和客体二分。这种思想深入到西方人的血液中,积淀成一种严密精确的解析思维模式,自然而然地以概念、判断、推理为手段来审视和理解美。

当然,影响和制约审美文化的因素远不止这些,各种因素与审美观之间的关系是复杂、重叠和双向的,一种原因可能会产生多种结果,而一种结果又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二、中西审美差异的表现

由于环境、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等多方面的不同,汉英审美观念也产生了诸多不同,这些差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同

“西方思想的起点是‘主体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分离’,它‘要求对客观世界有一主客的分辨’;而中国则不是主客二分的,是‘天人合一’的”[7]。审美的最高境界是“物我两忘”。因此审美主体和客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同质同感,不存在移情和模仿之说。西方人的基本态度是物我对立,审美主客体是分离的,审美主体通过实验剖析或逻辑分析审视客体,从而揭示出客体符合形式规律的美,其审美思想中强调人的主导因素和审美对象的量化微观。

在中国人的审美世界中,也有主客的二元区分,但这种二元区分不是西式的二元对立和分裂,而是主客二元区分后又合二为一,是一种主客分而不裂的思维模式。它或“寄托”于物,或以物“比兴”,或“比德”,或“畅神”。这种审美把主体和客体非常圆融地糅合在一起,使审美境界、人的生活境界和外在世界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深远悠长的艺术境界。

(二)审美情感的倾向性不同

中国人认为“人道”即“天道”,人的情感与自然共振,审美时倾向于“诉诸情感”,所以,总体上是感性的、写意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典型写照。

西方哲学的二元观把人与物分离,审美主体站在审美客体的对立面,以逻辑审视、剖析对象,审美主体始终保持着理性。因此,其审美实践是客观、真实地表现对象的形式细节,展现对象自身特有的气质和精神。古希腊的人体雕塑以黄金分割率细腻地刻画对象的肌肤,展现出形式或力量之美。

(三)审美方式的不同

中国的审美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物我融合、和谐共振,其审美方式繁多,除了道家、禅宗的自然、适性、“逍遥”和“畅神”以外,还有以孔子、屈原、司马迁等为代表的“君子比德”、“发奋著书”的传统。孔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第十七》)。这种“比德”和“畅神”的审美传统一直是中国古代两个重要的、并行的审美价值取向。

西方物我分离、对立的哲学观和逻辑实证的认识论,使得审美理论产生了距离说、移情说和内模仿说,因而推崇“审美自在”、“非功利性”、“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观,习惯将艺术科学化、宗教化。西方绘画是最好的说明,一是构图规则,二是画面讲究光影和透视效果。西方诗学中的意象派虽师法中国的意境说,但本质上还是追求作者的“审美自在”。

英国深受自古希腊以来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其审美观念和情趣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中国人存在差异,下面具体探讨这种差异在语言方面的表现。

三、汉英审美差异在语言上的投射

当审美感受以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时,就产生了文学艺术和文学作品,审美差异也随之表现在这种艺术及其作品中。

(一)文字的审美差异

最基本的是文字。汉字是象形文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具有独立审美价值。中国书法不仅表现文字的形式美,还通过结构布局形成一种气势,显现作者的性格,通过内容反映作者的志趣和道德修养。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是三者的完美统一。汉字的这一特性是在中国人形象思维模式的导引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英语是拼音文字,26个字母没有自己独立的涵义,必须组合成概念来反映外在世界,字母与自然和社会没有直接联系,具有抽象性。英语单个字母的形式美几乎不存在,因此也没有独立的书法艺术。

(二)语篇结构的审美差异

在辩证思维影响下,汉语文章呈螺旋型结构。在美善结合原则的指导下,汉语经常采用隐喻的方式,含蓄、委婉、曲折地表达重要意思。在篇章结构上,作者确立一个主题后,不是直接对主题进行论述,而是先陈述主题背景或环境,再过渡到主题,通过多层展开再回到主题。一个汉语段落得出的结论,往往又被进一步展开或者成了一个新的次主题的基础。这些不同层面或次主题有着辩证的内在联系,可以归结到一个主题。因此,汉语篇章的每一层都是围绕主题向上发展,存在反复性甚至跳跃性。八股文就是这种结构的典型。汉语的螺旋型结构呈现出平衡、跃动和复杂中透和谐的美。

英语在线型思维模式下,表达直接,主题立场一贯,不用无关信息掩盖真实的观点。因此,英语语篇一般按直线展开,通常包含导入、主题、支撑、结论四个部分。切入主题后就开门见山地先陈述段落的中心思想,即主题句,再分数点对主题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语篇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表达的思想与语义直接相关,形成线型实体。这种表达方式具有严谨、简洁、明晰和流动之美。

(三)意境美和形式美的差异

中国的形象思维不注重概念分析、逻辑推理和论证,更多地强调主体的情感感悟活动,讲究神似、空灵,行文词藻华丽,情感横溢,讲究声律对仗,音韵和美。汉语的优点是具体可感,富于灵动性。

中国人的整体思维把人与物同化,善于创造审美“意境”。意境的“意”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思和美学理想,“境”是指客观景象。诗情画意的有机统一,完美结合,便形成意境。在这种“取象”式的审美观指导下,中国文人留下了浩如烟海、脍炙人口的诗文,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李白)、“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等。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一种景象,更蕴含着作者的情思。

西方哲学强调分析型、抽象和理性思维,审美倾向于表现客体的形式美,在主观和客观的物象关系上,更多地注重模仿和再现。形成了英语重形式、重写实、重理性的特点,形成了句式构架严整、表达思维缜密、行文注重逻辑性、用例强调简洁自然、描述突出直接可感的风格。请看《彩虹的起源》:

...

Green said:“...I am the sign of life and of hope.I was chosen for grass,trees and leaves...”

Blue interrupted:“...It is the water that is the basis of life.The sky gives space and peace and serenity...”

Yellow chuckled:“ The sun is yellow,the moon is yellow,the stars are yellow.Every time you look at a sunflower,the whole world starts to smile...”

...

这是一篇七色各述自己重要性、最后团结成彩虹的寓言,文中各色对自己的描绘是完全客观的。英语表达由此略见一斑。

另外,与意境最为接近的是西方的诗歌流派——意象派,但一字之差,却相距千里,二者的审美形式和感受完全不同。如庞德的里程碑式作品《在一个地铁车站》: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诗中的意象与作者所要表达的阴森潮湿中透出些许活力的挤压感并没有必然和明显的联系。对比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是自然而然的画面,读者可以明确感受到一种惆怅。

(四)审美角度的差异

前述的意境美和形式美的差异本质上是审美角度的差异,汉语表现的是人与物这个整体的美,包括主体的情感和客体的形式;英语要么表达主体的情感流,要么描绘客体的形式美,二者并存,但不融合。

中国人认为艺术不在模仿自然,而在表达受自然感动之心,不在再现外物,而在抒情言志,“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8]。所以,汉语审美范畴既包括人,也针对物。而西方“天人分离”,把审美客体作为独立的对象来研究,把审美客体自身的美放在首位。因此,中国人关注审美对象所附载的人文美,英国人则关注对象本身固有的美。如中国诗人吟咏黄鹤楼的诗:

“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王维)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灏)

这些诗句描述了黄鹤楼的景观,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作者的情怀。

再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文中阴晴对比,悲喜交错,使得情随景生,情景交融。文章先表达两种览物之情,再加以否定,烘托出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

英语审美以对象本身的固有美为核心,不掺杂人的情感。“水由于它的形状而显现出美,辽阔的、一平如镜的宁静的水在我们的心里产生宏伟的形象。奔腾的瀑布,它的气势是令人震惊的,它的奇怪特殊的形象也是令人神往的。水,由于它的灿烂透明,它的淡青色光辉而令人迷恋,水把四周的一切如画地反映出来,把这一切屈曲地摇曳着,人们看到的水是第一流的写生画家”[9]。由此可见,西方人欣赏水的美,是美在它的形状、气势,它的灿烂透明和光辉。水由于它本身的美而美,而不是所附载的其他任何因素。这虽然是俄国作家对水的描绘,英国人的观点也与之等同。

(五)审美范畴的差异

汉语不注重范畴、命题的精确性,最典型的是中国哲学和诗学最基本的范畴“道”,它具有极大的模糊性。西方人注重条分缕析的逻辑思维,强调对事物进行精确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分析。两种思维模式形成了各自的审美范畴。汉语有“实与虚、刚与柔、动与静、繁与简、风与骨、有法与无法”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审美范畴。英语则有“距离、移情、崇高、对称、和谐、壮美”等一套能够进行逻辑分析的审美范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蕴含着位置对比、动静对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则涉及实与虚、动与静和刚与柔等多对审美范畴。

James J.Kilpatricx这样描写春天:“...April bursts upon our Virginia hills in one prodigious leap—and all the stage isfilled atonce,whole chorusesoftulips,arabesquesofforsythia,cadenzasofflowering plum.The trees grow leaves overnight.[10]”全文反复使用拟人化手法描写春天,但作者始终与“春”有一段距离,一直站在“春”的旁边细致观察。这篇散文很好地反映出英语审美的诸多范畴。其他英语文学作品的审美范畴莫不如是。

无论是客观对象还是审美主体的条件都受到环境、文化和时代背景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各民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它导致审美观呈现民族性的特点。语言学有科学的成分,也有艺术的成分,而文学则完全属于艺术的范畴,艺术则离不开审美。通过比较汉英两种语言的审美差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英语的内涵和英语文学作品作者的情趣与意图,也有利于两种语言互译时,恰到好处地转换审美视角,让一方读者更好地理解另一种语言的神韵,掌握其精髓。

[1] 刘叔成,等.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223.

[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3.

[3] 陈炎.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4] 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3-34.

[5]《逻辑学辞典》编辑委员会.逻辑学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1:354.

[6]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8.

[7] 成中英.论中西哲学精神[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11.

[8] 刘勰.文心雕龙·审恩[M]//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95.

[9] 朱希祥.中西旅游审美文化差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0] 林擎红.英语背诵散文[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4.

B83-05

A

周湘萍(1963-),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文化的对比。

猜你喜欢

审美观汉英差异
相似与差异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额日德木特古斯以《春》为题诗的审美观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美术欣赏深度介入促生学生幸福感研究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