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英语专业课程
2011-08-15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李 楠(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全球化与英语专业课程
李 楠(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全球化一词既描述了当下时代的经济一体化特征,又有着深刻的文化含义。它既有积极的方面,如新的信息和技术的共享,也有消极的方面,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西方中心化。通过梳理现阶段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可知全球化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负面影响集中体现在西方中心主义思想。要克服这一负面影响,则应该充分发掘全球化积极方面的潜力。
全球化;英语专业课程;人的价值;文化
全球化一词对于我国大多数从事外语教育与研究的学者来说并不新鲜。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就频繁出现于各种媒体之中。而一些全球化事件,如中国加入WTO、跨国资本企业在中国落地生根等等,更加奠定了英语(美语)作为全球化语言的地位。我们所谈论的与国际接轨实际上成了与美国接轨,我们心中的全球化并不是“真正的全球化”,而是西方化或美国化。
在这一背景下,英语教学中也相应地出现把全球化误以为“西方化”的做法。例如制定了“全球化”的培养目标,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看作是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这种做法只重视了学科的社会经济效益,将中国的人才培养目标直接与全球化的商业机构的要求挂钩,而忽视了人才发展的内在要求,显然是一种短视的行为。在教材编写方面也有倾向西方化的问题[2],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在编写方面严重倾向美国文化[3]。教材内容则主要是目前最大的西方商业国家——美国的文化。既然“由世贸组织代表的当代全球化幻想,本质上是美国的一厢情愿”[4],那么以上所提的全球化实际上就是“美国化”。这一倾向一方面虽然符合现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急于在经济上发展的焦虑。在全球化时代,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化不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不能单为了经济发展而付出失去本民族文化的代价。在全球化时代,英语课程也不能只注重培养人才的实用性而忽视了其个人价值的实现。简言之,受到全球化消极影响而不知觉,是目前的英语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
在1996年,刘润清先生就曾说过:目前英语的教与学更多地是出于商业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什么“文化”和“社会”的目的[5]。时至今日,这一现象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在上述例子中,“全球竞争力”的提法就像符咒一样,“给公共教育造成更大的恐惧、惶惑,使得学问固有的高尚品质几乎得不到任何尊重”[6]13。此言无疑道出了全球化对英语课程的影响——只注重商业价值而忽视了人的价值,只注重模仿西方,却失去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一、全球化的内涵
教育的确不能脱离社会背景而存在,但是过度以西方为中心实际上忽视了全球化的实质内涵,是对全球化的误读。事实上,全球化既有积极的方面,如新的信息和技术的共享,但其消极的方面也为众多专家所诟病,那就是“昔日的帝国主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正以新的面目和姿态延续到当代,并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的效仿和支持”[7]。
关于全球化的论证最早见于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其中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8]37。这段话可以看作是最早的对全球化的趋势作出的预测。显然,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产生全球化的前提,这是不可否认的经济生产——物质层面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接着指出“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共同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8]37-38。精神产品成为共同财产“实际上也预示了文化上出现全球化趋势的可能性”[9]4。的确,随着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的改变,世界各民族间交往的扩大,必然导致文化上的趋同,这是全球化在文化——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两方面的影响对于生活在当今世界的我们来说毫不陌生,商品——包括物质商品(如可口可乐、麦当劳等)与文化/精神商品(如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的无阻碍流通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全球化的实质是推行全球资本主义。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影响到社会结构、日常生活和各种意识形态,关系到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以及每个个人利益”[10]。由此可见,非西方国家追逐西方物质商品与文化精神/商品这一现象背后的推手就是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与销售方式。“那些在全球化基础结构内握有大权的非西方精英们,通过高唱国际自由市场改革一类的陈词滥调,换取高消费之类的无聊东西”[11]。非西方者过分追求西方的这两类商品其实是受到全球化消极方面的影响,而漠视了全球化的积极方面。没能利用信息技术共享的便捷将自己非西方的特色文化向世界传播,他们的做法实际上使得全球化成了单边化。在追求西方的物质与文化消费过程中,人的价值也被当作商品价值来衡量了。
我们上文中提及的“西方化”、“美国化”的全球化实际就是全球化的消极方面,而真正的全球化应该是世界各国的各种文化通过全球互联技术互相分享、互相学习的积极的全球化。虽然这一积极的全球化构想带有乌托邦的性质,而消极的全球化在现阶段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难以避免,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作出积极的应对。
二、全球化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
这种单边化的全球化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它的消极方面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这个时代,“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和波及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媒介实现的”[9]14。英语就是这个全球化时代的通用语,英语语言的学习必然要受到全球化的影响。然而“课程是一种文化,课程观体现了或受制约于一定的文化传统。[12]”因此,从英语的全球化语言地位和英语课程的文化属性的角度来全面理解全球化对英语专业课程影响是很重要的。对此,中外学者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被誉为“北美课程研究领域的领先学者之一”的加拿大学者史密斯(David GeoffreySmith)从一名西方世界学者的角度探讨课程话语的国际化问题。他认为,通过贸易、通讯、技术、旅游、移民、媒体,人类已经相互联结在一起了。课程是适应这一形势的一种国际之间的活动。大家共享着这个世界,因此要尊重横在个人或者是文化间的东西,并将这种东西转化为一种课程责任[13]。显然,史密斯的课程观关注的是人与人、文化与文化间的关系,关注的是如何实现共享的责任,而不是一意孤行的、沙文主义的立场(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地采取这一立场)。在实现共享的过程中,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和作为地方的文化的地位得到了尊重。
史密斯的课程观是宏观的。微观方面,中国学者沈骑从后现代知识观的视角对后现代课程的影响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后现代从时间上而言是指工业资本主义之后的时期,也就是全球化时代的另一个提法。他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讨论对于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启示。主要有三个方面:课程的文化性诉求、课程的多元化体现、课程的动态性变化[14]。文化性诉求指的是课程根本上是某种文化的知识观的诉求,即要求课程设置中要重视知识的本土特点;课程的多元化是指在课程设置中应对多种文化都有所涉及,而不是以一种文化为主;课程的动态性变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共同探索知识及其意义,从这个过程中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追问。
将二人的观点作一对比,不难看出,全球化时代的教育从业者应该竭力克服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应该认识到:首先,世界文化的趋同并不是以某个国家为标准的趋同,而是各个民族间相互交流后的求同存异。与世界交流的过程中应该强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或者起码不可以忽视自己的民族身份。其次,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人的价值的体现,要注重人的思维的培养,而不是灌输知识。
综上所述,无论是中国学者还是外国学者,他们从全球化的角度也好,后现代知识观的角度也好,都对课程设置提出了几方面的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之下,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仅是要顺应全球化的大背景,更要正视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与价值立场。应对全球化对课程和教学的影响,首先要处理好显性的全球化背景和隐性的本民族文化背景之间的矛盾,即重视一种知识的文化诉求和地方特色;其次要通过较好的课程设置重视学习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即通过重视知识学习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发展来实现人的价值。如果这样做,就真正“实现课程与人的全面的真正的联系,使课程恢复与生活世界的有机联系,即课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15]。
三、建议
目前中国英语课程设置中的问题就是因为全球化消极面的影响。具体的表现是:由于一味追求与国际接轨,在课程设置上忽视本族文化传统,导致外语专业学生的中文水平滑坡和汉文化底蕴薄弱[16]。由于忽视知识获得的过程,导致毕业生理论知识掌握较好,应用能力不够强[17]22。这两方面的问题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课程设置中忽视地方文化与忽视人的价值而产生的,是全球化对课程的消极影响。
消除全球化的消极影响还要从发展全球化的积极方面来入手。新的信息和通讯技术,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创造了相互交流的机会,作为全球化语言的英语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交流的工具,使他们可以跨越地域的界限来分享知识、技能和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可以籍由英语语言这一工具,在因特网等新的信息技术平台上互相展示其特点,进行对话。非消费主义的文化由于有了展示自己特色的机会而形成对消费文化的统治地位的冲击。参与对话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重新思考商业价值的负面影响,从而有利于个体思维的发展。
具体到英语课程设置方面,中外都有一些具体的好做法。通过考察德国的学科建设,范捷平、李媛认为新型的外语学科核心内容应该是外语语言技能训练和对目的语国家的专题研究,可以与文学、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其他人文学科交叉互补[18]。因为英语不仅是英美两国的本土语言,而已经成为一门全球性的语言[17]23。所以英语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的专题研究都应该纳入英语专业课程中来,而不是美国一家独秀。研究的角度也不应局限于文学或语言,而应该是与其他人文学科如哲学、艺术等相关的。这一点与我国学者严轶伦提出的“应该开设一些如西方哲学史之类深层次的文化课以及更深入的文化分析、对比的课程,以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是相一致的[16]。其实,即使是在商业化高度发达的美国,其英语专业里比较受欢迎的方向也是以较深入的人文研究为主的,比如:殖民及后殖民时期文学、戏剧、两性、法律与文学、宗教与文学等(莫亚平许凌渝,2007:9-10)。从中不难看出,语言基本功方面的课程很少,更多地是在某一领域进行比较深入研究的文化类课程。
诚然,对以英语为本族语的学习者来讲,自然无需语言训练类的课程。我国作为将英语作为外国语来学习的国家,在加强语言类课程的基础上,要重视文化类课程设置。蔡惠萍、陆国飞建议增设跨文化交际课程与职业道德课程,将传统的“西方文化”和“英美概况”课程合并起来,称为“世界文化”[17]23。而设置职业道德课的建议反映了对人之价值的重视,也是符合教育的原则的。
以上这些建议无疑是积极的,也都符合课程设置的根本原则,“必须遵循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平衡社会、学生、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19]。在参考这些建议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应该有关于地方文化的课程,不仅是中国文化的课程,还应包括其它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东方国家如日本、韩国,西方国家如法国、德国、俄国等)。这些课程完全可以使用英文编写的教科书,或者是这些语言的原著的英文译本。显然,作为全球化的语言,几乎所有国家的重要著作都可以找到英文译本,这为我们使用英语进行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课堂教学、讨论使用英语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但是学习的内容是各国的文化大事。通过这类课程,学生不仅掌握了英语语言的技能,更在较深的层次上学习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文化,便于他们毕业后从事更高层次的全球化交往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全球化所促成的新型的文化之间相互影响不应该出卖给刻板的市场逻辑”[6]23。如果仅仅将文化课停留在衣食住行等表层的文化现象上,则我们的文化课程又推动了西方商品在我国市场的流通。因此文化课要侧重深层的如宗教、哲学等方面的比重,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应与当下发生的文化事件相结合。课堂上师生应共同讨论不同时代、地域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不同时代的书籍,从而做到与不同时代的人们对话。求知的过程与学生个体思维发展的过程融为一体。来自消费的、商业的影响消弭于更为深刻的对历史和当今世界的理解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提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思考人生的价值。
既然全球化已经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深入了解其内涵无疑可以帮助英语教育从业者更好地做出自己的选择。因为“在这个复杂的、全球化的世界里,我们更加期待我们的学生具有这种复杂的判断力,因为他们是一国之公民,甚至是任何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公民”[20]。显然,应该把英语作为全球化语言来学习,而不仅是西方某国的语言。通过学习用英语语言写作的、或者用英语译介的各国历史、宗教、哲学类书籍,英语学习者可以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通过使用这种语言,英语学习者可以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文化,从而成为从事跨文化交流的人士。这才是英语课程对全球化的积极应对,也是全球化时代英语课程的正确选择。
[1] 刘倩,岑玮,任爱红.关于高校师范类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5(1):48-56.
[2] 张绍杰.对舶来教学法说“不”[J].中国外语,2007(5):4-9.
[3] 刘可红,吴华.外语教育的文化取向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5(4):99-102.
[4] Gray,John.FalseDawn:TheDelusionof GlobalCapitalism[M]. London:Grant Books,1999:2.
[5] 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1-8.
[6] 史密斯.全球化与教学:彼此之间的特殊挑战[M]//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7] SmithD.G.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8]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外文出版社,1965.
[9] 王宁.全球化: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
[10] 王逢振.全球化[M]//赵一凡.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6:457.
[11] 史密斯.经济原教旨主义、全球化与教育的公共残余[M]//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66.
[12] 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220.
[13] 史密斯.课程话语的国际化[M]//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76-77.
[14] 沈骑.试论大学外语课程的“误构”[J].中国外语,2008(9):73-76.
[15] 严仲连.如何理解课程事件及其对课程改革的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09(5):9-12.
[16] 严轶伦.全球化浪潮下英语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的应对性与完整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1):141-144.
[17] 蔡惠萍,陆国飞.从一个外向型人才调查报告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改革[J].中国外语,2005(3):21-25.
[18] 范捷平,李媛.论柏林模式与外语学科发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24-26.
[19] 盛雪梅.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审思[J].中国外语,2008(5):10-14.
[20] James Engell.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主谈英语文学[J].外国文学评论,2008(4):511.
The Globalization and English Curriculum
LI Nan
The termglobalization notonlydescribesthecurrent economicintegration features,butalso has profound cultural meanings.“Globalization”has its positive influence such as the chance to share the new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But the negative influence also exists,that is the occident-centrism coming with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By analyzing the approaches of current English curriculum setting,we can see the negative influences of globalization on English curriculum is centered in occident-centrism.To overcome this negative impact,we should fully tap the potential of the positive aspects of globalization.
globalization;English major's curriculum setting;value of men;culture
H319
A
山西师范大学教改研究项目(SD2007YBKT-027)
李楠(1977-),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