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需要促接受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有效性
2011-08-15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张 彧(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以需要促接受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有效性
张 彧(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有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以此从学生需要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提出五项措施:一是教育内容应突出科学性,体现时代性;二要重视学生主体性,活跃学生思维;三要强化实践体悟,做到知行统一;四要加强师生交流,促进情感沟通;五要建立反馈系统,及时了解学生需要。
需要;接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效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必修课。“05”方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以后,“基础”课把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担负起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重要任务。此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贯彻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还顺应了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规律。通过该课程学习不但可以让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理论问题的涵义及其主要内容,还能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然而从目前“基础”课的实际效果看,却与它所承担的职责、制定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如课程内容实际应用性不强、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处于因考而学的被动状态等。因此,如何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有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探讨的重要课题,以此将从学生需要出发,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重视学生需要的现实意义
需要是人生理和社会方面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有机体内部及周围环境的某种不平衡状态的反映,是个体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并往往可以通过外显方式而为别人间接认识到。[1]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2]由此可见人的一切活动都受需要的推动,需要是人行为的原动力,没有需要就没有接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另外,马克思还把人的本质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精神需要,是关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本质需要、必然需要。[3]这是因为一个现实的、具体的人,不仅有从社会中获得一定物质资料的需要,还有精神满足的需要、获取知识的需要、解疑释惑的需要、追求真理的需要、自我完善的需要以及政治参与的需要。但由于自身的有限性,这种需要又不可能得到完全的满足,这种匮乏感促使人们不断积极寻求人类先进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理想,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以继续。此外,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忽视接受主体的内在需要,不仅难以形成接受主体的接受,而且易于产生受、教之间的内在障碍,更为严重的会产生接受主体的逆反甚至对抗心理。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也同样如此。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作为大学生接受的驱动力,决定着自我接受的目标和方向,又直接影响整个接受过程的效率。例如:在发生启动环节,学生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开启接受过程的阀门;在反映阶段,学生依据不同的需要确定自己对教学内容是全面地、客观地反映,还是局部地、歪曲地反映;在选择与整合阶段,学生依据需要主动选择并接受与自己成才愿望相符合的教育内容,而降低对其他方面教育内容的关心程度和注意热情;在内化阶段,学生根据需要将教育内容融入自己的思想意识当中,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而在外化阶段,学生则将内化的观念、准则等结合自身需要主动转化为思想道德行为和习惯。在以上各项环节中,学生的需要意识越强烈,接受动机越端正,接受活动则越积极、越认真、越持久;反之,如果接受活动并非出自于学生的内在需要,或者其动机不端正,则势必出现消极应付、虚假接受甚至反面接受的状况。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有良好的接受效果,就要善于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在需要,关注和保护学生的内在需要。
二、大学生对“基础”课的需要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对“基础”课的需要情况,笔者在福州大学学生中开展了“基础”课学生需要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及教师素养等四个方面。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51份,回收率达97.5%,其中有效问卷324份,有效率为92.3%。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对“基础”课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非常关注社会热点、现实问题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爱国主义觉悟及关心时政的热情。他们对于国家的文化建设、科技进步、社会主义改革、民主法治发展、方针政策等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充满求知欲。愿听新鲜事,愿听新道理,是大学生共有的一种心理需求。然而,传统的“基础”课教学中往往注重基础理论学习,忽略现实问题分析,对现实问题在教学中的地位也没有明确规定。由于脱离实际,不回答现实问题,极易导致课程内容的“空泛”,并最终失去理论应有的说服力。大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基础”课讲得少,取而代之的是教学内容的老生常谈和重复累赘。从调查结果得出,仅有46.9%的学生对目前的教学内容表示满意,这一现象势必会导致学生学习疲沓、抵触心理,甚至逃课情况的发生。
(二)希望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虽然“基础”课教学方法的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大家普遍认为应突破“填鸭式”、“一言堂”、“说教式”等教条化、机械性、手段单调的教学方法,提倡教学方法多样化、灵活性。但在现实中,很多提倡的教学方法并未得到有效的实施,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也不够充分,出现了“新瓶装旧酒”的现象或部分教师教学仍是一张嘴、一枝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架构,停留在课堂讲授的固定格式,教师振振有词,学生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不佳。与此相反,学生则希望摆脱以往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地位,30.2%的同学希望自己能够上台讲解,24.4%的同学希望增加师生互动环节,更有45.4%的同学希望教学过程中能针对疑惑,大胆向任课教师提问。除此之外,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期望很高,88.9%的同学希望教师能够选择与课本知识紧密联系的视频资料,通过观看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使抽象的理论变为生动的视觉形象,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另有93.2%的同学希望教师的课件内容能更加丰富多彩,图文并茂。
(三)渴望实践环节的尽早落实
理论联系实际是“基础”课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用基本理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现象,这只是理论联系实际、学好理论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然而,当前的“基础”课教学却难于做到这一点。学生们更加希望走向社会,通过参加公益活动、参观实践教育基地、社会调查等方法,用学到的基本观点研究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正确认识社会现状和变化发展,在实践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立场和方法的理解,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所谓“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在将理论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理想信念、外化为实际行为的过程中要比课堂“灌输”有效得多。因此,离开社会实践,“基础”课教学就会缺少活力和渗透力。
(四)对授课教师的期望
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期间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如交友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爱情与学业的关系问题、特困生的求学和勤工俭学等问题,他们希望通过与老师的多次交流来正确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而“基础”课教师根据本门课程的内容要求,有责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爱情观,有责任深人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精神需求,把握学生的心灵世界。但现实情况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很少,而且相当一部分教师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满足于在课堂上对学生理论进行的讲解,而没有深入到学生中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和教育需求,造成教育教学主、客体严重脱节的现象。因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缺乏对学生心灵世界的了解和引导,原本深邃的理论在学生眼里也就变成了空洞的抽象,失去了应有的魅力。
三、以需要出发,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有效性
(一)教育内容应突出科学性,体现时代性
“基础”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它的内容一般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社会政治倾向性,这使得“基础”课的接受与其他课程的接受相比不仅有特殊性,而且难度更大。为使学生愿意接受、乐于接受,又不偏离教育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四个原则:第一,坚持科学性。科学透彻的教育内容具有巨大的逻辑力量和现实力量,能够以理服人,直达人心。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只要事实材料真实全面、理论分析科学透彻、事实同结论充分一致,就能保证教育内容经得住逻辑推敲和实践检验。第二,现实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大学生对国情的关注及对自身问题的关注应受到足够重视,选择教育内容时要与我国当前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实际相结合,还要与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与身心健康相结合。第三,情感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白居易有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教育内容有真情实感,才易于打动人并被人接受。程颐有言:“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所谓意趣,即意味和趣味,平淡枯燥的内容使人疲倦,而富有情趣、意味深长的教育内容会令人乐学爱学、印象深刻。第四,兼顾差异性。由于不同主体需要的差异性或者对同一事物需求强度的差异性,学生对同一信息或同一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此充分重视,尽量了解不同主体的需要,根据其不同特点来适当安排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同时也要注意及时扭转接受主体错误的、或不切实际的需要。
(二)重视学生主体性,活跃学生思维
“基础”课教学决不是一种简单的传授关系,而是教育双方的互动过程。学生是接受过程的主体,只有积极发挥接受主体的主体作用,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留给接受主体适当的空间,调动接受主体发挥其主体作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在“基础”课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活动式等教学方式,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另外,针对授课过程中接受主体提出的尖锐问题,教师应顺势利导,而不能压制,一旦采取禁止辩论、争论的方法,不仅无益于激发接受主体的内在主动力,而且会带来巨大危害。因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办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企图用行政命令的办法,用强制的办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5]
(三)强化实践体悟,做到知行统一
实践既是接受主体内化思想意识、形成思想信念的基础,又是接受主体外化和践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重要保证。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实践中,人们不仅获得了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认识,产生了自我意识和接受行为,而且也正是在实践中,人们自觉地传承着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财富,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角度看,正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才产生和感受到了对某种思想道德的需要,并以主体的身份去有意识地积极获取,才使接受活动启动和发生。因而,实践是“基础”课接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教育者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首先,创造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实践,体察社会,锻炼能力;其次,要注意检查监督,坚持从严要求,督促学生严格按照活动的要求去行动,及时纠正活动中出现的偏差,使实践活动始终按照既定目标有序运行;再次,要及时总结、巩固和扩大实践锻炼的成果。通过总结,使接受主体从实践效果的反馈中加深情感体验,巩固已有的认识,同时,要使接受主体感受到自身的变化,明确自己继续努力的方向;最后,要使接受主体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
(四)加强师生交流,促进情感沟通
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6]事实上,情感的积极效应是一种巨大的、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在接受活动中起着催化剂、调节剂和稳定剂的作用。并且,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老师的情感障碍往往还会影响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因此,在“基础”课教育中应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引导。首先,要增强对接受主体也就是学生的情感关注。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对学生倾注真情、真爱和真心,善于唤起接受主体的积极情感,及时发现和肯定受教育者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能够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保持饱满的情绪状态,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其次,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基础”课教育是教育者和学生之间心与心的呼应,情与情的交流。双方要想进行良好沟通,必须将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充分敞开。要让学生向教育者敞开心扉,教育者首先要做到态度真诚,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感情,如不能平等待人,摆出“居高临下,你说我听”的姿态,学生则会感到不信任,说服教育也会变成虚情假意、苍白无力。
(五)建立反馈系统,及时了解学生需要
为保持“基础”课的长久动力,应加强师生联系,建立大学生“基础”课接受动力反馈系统。可通过与接受主体谈心、聊天、开座谈会、进行民意测验、问卷调查、观察其言行举止等途径不断掌握、更新学生的需要信息。教育者要清楚地认识到对学生接受动力的研究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否为接受主体提供适度动力、引起其学习兴趣,还应通过反馈系统获得这方面的信息,进而采取调控措施,帮助接受主体建立合理且运行良好的接受动力系统,从而把课程内容、目的落到实处,求得实效。
综上所述,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有效性,应在了解学生需要的基础上,改革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实际;丰富教育形式,改善教育情境;寻求实践锻炼,加强师生沟通,只有这几个方面协调运行并良性互动才会提高“基础”课的接受效果。
[1] 陈大柔,丛杭青.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 程丽丽,刘洋.接受理论的接受主体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2):47-49.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5]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 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To Accept the Need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Ideological,Moral and Legal Education'Course
ZHANG Yu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Ideological,Moral and Legal Education Course”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Based on the students'needs,this article proposed five measures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Firstly,the education content should focus on science to reflect the nature of the times.Secondly,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tudents'subjectivity to animate their thinking.Thirdly,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actical realization and achieve unity of knowledge. Fourthly,the teachersand students should strengthenexchanging with each other and promote the emotional communication.Finally,we should establish feedback system to keep abreast of the students'needs.
need;acceptance;Ideological,Moral and Legal Education Course;effectiveness
G642
A
2009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A09345S)
张彧(1979-),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