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因论视角阐释仿拟修辞
2011-08-15江华珍湘南学院大学英语部湖南郴州423000
江华珍 陈 琳(湘南学院大学英语部,湖南郴州,423000)
从模因论视角阐释仿拟修辞
江华珍 陈 琳(湘南学院大学英语部,湖南郴州,423000)
在此尝试运用模因论对仿拟过程和仿拟种类进行阐释,认为仿拟过程遵循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而仿拟种类正是语言模因传播的两种形式,以期能为仿拟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模因论;仿拟;复制与传播;基因型;表现型
仿拟修辞格的运用由来已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生活中的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是当今最为流行的修辞格之一。它在英语中的对应词是“parody”。“Parody”一词源于希腊语paroidia,意指“mock-song”(嘲弄之歌)。parody在“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中的定义是:“Literary or musical composition imitating the Characteristic style of some other work or of a writer or composer,but treating a serious subject in a nonsensical manner,as in ridicule.”(仿拟不仅包括文字上的仿拟,还包括音乐上的仿拟,即模仿别的作者或作曲家的作品而写出的东西,以嘲弄的荒谬的方式来处理严肃的主题。)在汉语中,最早对仿拟进行定义的是中国现代修辞学奠基者陈望道先生,在其撰写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中,他对仿拟做了如下描述:为讽刺嘲弄而故意仿拟特种既成形式的,名叫仿拟格[1]。随着人们对仿拟现象的日渐关注,对它的认识也不断深化。现在的形形色色的仿拟,已经拓宽到词汇、短语、句子和篇章各个方面。被“仿拟”的成分从古希腊时期的诗歌到传统的文学著作再到短篇文本,例如成语、格言、谚语、警句,甚至于词汇,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到多元的、全面而又深入的发展过程。
仿拟虽然是模仿现成的语言材料,但往往是用自己的语言融入新的思想,根据新语境创造出新的表达方式,以使语言新鲜活泼、生动明快。因此,仿拟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修辞手法,它既能增强语言文字的表现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收到幽默风趣或讽刺、诙谐的修辞效果,又能使人感到新鲜,从而引起听者或读者的注意和兴趣,体会到语言艺术的无穷魅力。因此钱钟书先生称仿拟为“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修辞方法。
传统的研究仿拟修辞格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转喻理论、心理空间理论或语用学的关联理论等角度进行。本文从模因论(memetics)的角度展开对仿拟修辞格的研究,为仿拟修辞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加深人们对仿拟现象的认识,并在合理地运用仿拟手段的同时提高言语交际能力。
一、模因论概述
1976年,英国牛津大学著名的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RichardDawkins在其著作“The SelfishGene”一书中首次提出了meme(模因)的概念。Meme是gene(基因)的仿造词,它在词源上来自表示“模仿”的希腊语mimeme。对模因学说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是Dawkins的学生SusanBlackmore,1999年由Blackmore所著的“The Meme Machine”一书出版,该书确立了模因论的理论框架。Dawkins曾经认为模因是文化模仿单位,其表现类型为曲调旋律、想法思潮、时髦用语、时尚服饰、搭屋建房、器具制造等的模式[2]。后来,他将模因看作是大脑里的信息单位,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一个复制因子[3]。Blackmore则是紧扣住模仿的概念,认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了”[4]。模因论出现后,被引入到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国内在语言研究中引入模因论的尝试是从社会语用研究开始的[5],由此提出了语言模因论。模因作为文化基因,靠复制、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则靠语言得到复制和传播。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更进一步说,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模因也寓于语言之中,任何字、词、短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只要能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模因[6]。
模因论为语言研究引入了信息复制的观点,在模因的作用下,词语得到了复制,创造词语的创意也同样得到复制,从而形成人和语言的互动模式,从中可以窥探语言的变化和发展。模因与模因之间相互支持,形成关系密切的模因复合体。每一种语言现象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模因,各种模因可以互相模仿并自我复制,这种模仿既可以是形式的模仿,也可以是内容的模仿,或两者兼而有之。模因可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大脑里的信息内容直接得到复制和传播的是模因的基因型,而信息的形式被赋予不同内容而得到复制和传播的则是模因的表现型。
二、模因论对仿拟过程的阐释
Francis Heylighen曾经探讨了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7]
(1)同化(assimilation):成功的模因必须能够“感染”新宿主,进入他的记忆。
(2)保持(retention):指模因在宿主的记忆中保留的时间。
(3)表达(expression):指与其他个体交流时,模因必须从宿主的记忆模式转换出来进入能被别人所感知的物质形式。
(4)传播(transmission):模因表达需要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物质载体或媒介,防止信息流失或变形。
仿拟模因的复制过程同样遵循这四个阶段。仿拟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被仿的部分,表现为某种既成的语言形式,称为本体;另一部分是模仿本体而拟创造出来的新的语言形体,称为仿体。根据模因论,本体是模仿的对象,亦即模因;仿体是模仿的结果和产物,也是模因复制和传播的结果[7]。具体来说,一个广为人知的本体就是一个有效模因,并存留在人们的脑海里,被人们记住。仿拟是其表达形式,由于仿拟保留了原语言模因的形式与部分内容而复制成新的语言模因即仿体,而该仿体具备了稳定性与相似性,感染了宿主,可以继续传递给其它宿主,这样又循回到“同化”阶段,并继续进行复制与传播。总之,仿拟模因以模仿对象为本体,对它们的形式、构造、风格、类型进行模仿并自我复制,遵循模因复制与传播的规律,即吸收新的形式,又增添自己的内容,从而获得新的生命,继续传播。这就是模因论对仿似过程的阐释。
三、模因论对仿拟种类的阐释
模因的复制不是指词语的原件与复件从内容到形式都完全一致。语言模因在复制、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与不同的语境相结合,出现新的集合,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从模因论的角度观察,模因传播的途径是多元化的。根据何自然先生的研究,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有“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两种方式。语言模因的这两种传播形式其实就是仿拟的生成种类。仿拟正是保留形式与部分内容的一种模仿和自我复制。下面将从语言模因的两种传播形式来论述仿拟种类的生成。
(一)仿拟的基因型模因
表达同一信息的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但其内容却始终不变,同一信息可以先后在不同的语境中以不同的形式传递。Blackmore在分析模因时指出,这类以传递信息内容为主的模因储存在我们的大脑之中,可以比喻为基因型的模因。仿拟修辞中的基因型模因指原封不动地完全照搬固有的成语、谚语、俗语、名言、警句、诗句、诗词名句等创造仿拟修辞[4]。
1.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
这类信息可以在合适的场合下不改动信息内容而直接传递,如使用各种引文、口号、经典台词、转述别人的话语等。当遇到与原语句相似或相近的语境,仿拟模因就往往以这种直接的方式来自我复制和传播。
例如2010年11月3日晚间腾讯发表了“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称“将在装载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用QQ软件”,随后网民开始模仿腾讯公开信并改写为“QQ”体,其中最经典的台词为:“做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成为互联网新模因,并且引发了众多版本的“公开信”。
联通版:联通做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如果方圆百米内检测到有移动用户,将使这些用户不间断自动拔打110。
康师傅版:康师傅做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如果检测到用户使用过统一,方便面里将没有配料。
中国电网版:中国电网做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决定在装有腾讯QQ和360的电脑上,停止供电,未来的日子不希望您与黑暗同行。
以一句“做出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为本体,仿拟模因直接引用相同信息,尽管表达的内容不同,所处的语境不同,但是都产生了有效模因,令人啼笑皆非。
2.相同的信息以异形传递
这也是一种以复制信息内容为主的模因,它以纵向递进的方式传播。这种类型的模因仿用相同的内容,但分别按不同的需要和语境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同样是张三其人,以前曾被称为张先生、张同志、老张,而一旦他从事了某种职务、具有了某种身份,他又会得到不同的称呼,如当了科长就被称为张科,当了处长被称为张处,要是当了局长他准会被称为张局,如果当了博士生导师或许会被戏称为张导,当了总经理就会被称为张总,当了校长,就被称为张校了。这是何自然教授在他的文章中以同一个人因人事变化得到了别人的不同称呼为例,形象生动地解释了相同的信息以异形传递的语言模因[8]。
(二)仿拟的表现型模因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将复制、传播模因过程的行为表现看作是表现型模因。这种类型的模因是根据实际需要将固有的语言或言语成分灵活变动,被不同的人们仿用于不同的语用场合和语境中,按需要表达不同的内容。它们形式相近,内容迥异。如以成语、谚语、俗语、名言、诗词名句等作为语言模因,虽有很高的保真度,但有时由于它们的形式和内容都难以反映变化了的时代和情形,对它们进行仿拟,可使之与时俱进并继续保持吸引力。
1.同构异义的传递
指语言模因的结构和形式都不变,但内容改变了,为另外的词语所取代。例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产生了“打工族”、“上班族”等词,“族”有了“族群”的意思。2000年以后,只要一类人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人们就会用“×族”来称之,“×族”被到处复制、模仿,成为语言模因。面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人群,人们仿拟出许许多多“×族”词语,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跟交通工具有关的有:车族、搭车族、地铁族、自驾族、本本族等;跟工作有关的:工薪族、加班族、白领族、蓝领族、奔奔族、北漂族等;跟青年人生活状况有关的:单身族、隐婚族、闪婚族、月光族、啃老族、丁克族等。这些“×族”新词,个个形象生动,以其鲜明的、个性的创意,表现出新新人类的时尚与简约。“×族”系列新词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中频频出现,成为异常活跃的语言模因。
2.同音异义传递
同音异义传递是指语言模因保持原来的结构,利用同音词、近音词对固有成语、谚语、俗语、名言、诗词名句等进行谐音换字,体现在仿拟修辞中的谐音仿拟。如:“蒜你狠”、“豆你玩”诞生后,中国网友调侃物价上涨的兴趣似乎与商品价格走势一样,持续高涨。随着生姜、食用油、白糖、苹果、棉花、中药、煤炭等商品价格涨势接连启动,相应的“三字”模因随即出现。“姜你军”、“油你涨”、“糖高宗”、“棉花掌”、“药你苦”、“煤超疯”接力不断,为了应对物价上涨,不少人还成了“海豚族”。
3.同型联想传递
这类语言模因的形式没有变,但运用不同的语境导致产生不同的意义联想,即在本体和仿体之间构建联想,以本体为仿拟模因进行复制、传播。例如轻骑集团摩托车的广告语:跨上轻骑,马到成功。成语“马到成功”的意思是战马一到即取得胜利,形容迅速获取胜利或比喻事情很快就有良好的结局。广告语以“马”比喻轻骑集团生产的摩托车,以“马到成功”这句成语让顾客联想到骑上轻骑摩托车能轻快便捷地到达目的地或取得事业上的成就,可谓独具匠心。又如某饺子馆的广告词“无所不包”,也是通过模因的联想以招揽顾客。看到广告词的顾客会联想到该饺子的馅货真价实、种类繁多或联想到饺子馆服务周到、项目齐全。
仿拟是英汉语共有的语言现象,它牵涉到人类对知识传承与创造的深层问题。以上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把仿似修辞这一语言修辞形式置于语用学的视野加以阐释,旨在为仿拟修辞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深入研究这些规律有助于解释仿拟修辞现象的产生及其种类。随着生活中仿拟现象出现得越来越普遍,对它的研究还有待继续进行。
[1]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 Dawkins,R.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3] Dawkins,R.The Extended Phenotype:The Gene as the Unit of Selection[M].Oxford and san Francisco:W.H.Freeman,1982.
[4] Blackmore,S.The Meme Machi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5] Heylighen,F.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Selection criteria for cultural evolution.Zn Proc.16th Znt[Z].Congress on Cybernetics.Namur:Association Znternat.De Cybernetique,1998.
[6] 谢朝群,何自然.被误解的模因[J].外语教学,2007(3).
[7] 罗胜杰.英语仿拟研究[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8] 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Analysis of Paro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JIANG Hua-zhen,CHEN lin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process and types of parody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memetics.It thinks that the process ofparodyfollowsthe four stages of meme replication and thetypesofparody are the two waysofmemetransmission,aiming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parody's study.
memetics;parody;replication and transmission;genotype;phenotype
H315
A
湘南学院2010年科研课题(2010Y008)
江华珍(1977-),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