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85”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现状探析

2011-08-15陈军郭劲赤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入馆新生形式

陈军,郭劲赤

(1.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河北石家庄 050016;2.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 200062)

“985”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现状探析

陈军1,郭劲赤2

(1.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河北石家庄 050016;2.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 200062)

通过对“985”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情况的调查,分析了新生入馆教育的现状及不足之处,提出入馆教育须加强与院系联系,横向结合,纵向延伸,注重持续发展。

“985”工程;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

新生入馆教育的开展对于新生认识了解图书馆,从而加以有效利用,提高图书馆利用率是有着非常积极意义的。在实际工作中,各高校馆由于专业特点不同、学校生源情况的差异、数量的多少、办学条件等限制,对新生入馆教育采用的形式千差万别,各有千秋。作者通过对全国“985”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调查,了解这项工作的现状,找出更加有效可行、新生更乐意接受的办法,以期改进今后的入馆教育工作。

一、新生入馆教育的现状调查

此次调查对象为中国教育网公布的“985”高校39所,另外,江苏大学由于入馆教育形式特殊,也被列入此次调查的范围,共计40所。主要采用浏览高校图书馆网页的形式进行调查,相关情况利用QQ、发邮件方式询问进行补充。调查分为两个时间段,2010年9月及2011年3月。调查内容为“985”高校图书馆的新生专栏网页情况、开展新生入馆教育的形式。

1.图书馆主页中的新生专栏情况

大多数的高校开展了入馆教育,占92.5%。只有7.5%的高校图书馆网站上没有显示入馆教育的相关内容。

在图书馆主页设置新生专栏的共30所高校,占总体的75%。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北京大学利用新浪博客创建的新生空间,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感觉温馨。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都设置了独立的新生专栏,并采取不同形式吸引学生,如有的在其他栏目中设置相关参照让新生更容易找到,有的在主页上设立浮动图标,有的在新闻发布中用了颜色醒目、可移动的文字标语。没有设置新生专栏的高校共10所,占总体25%,如中国科技大学只是在用户培训、公告中提及,有的高校虽然在栏目中有新生服务标题,但并无具体内容,还有一小部分高校在图书馆主页中没有新生教育的相关栏目。

在设置新生专栏的高校中,专栏名称大同小异,一般为新生专栏或新生培训、新生教育。东南大学及江苏大学比较有特色,以入馆教育培训系统代替新生专栏内容。从网页的组织结构来说,专栏单独设置或者为一级类目的高校7所;设置虽为二级类目但在主页上能看到新生入口的7所,一般在读者培训或用户教育、服务指南类目下;隐藏在一级类目之下,需要点击一级类目翻至下一页才能看到新生专栏的相关内容的有16所。

新生专栏的欢迎辞,有馆长寄语或致辞的只有4所高校,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绝大部分高校都有常见问题(FAQ),解答学生的一般性问题;有30%的高校既有专门针对新生的新生常见问题,又有FAQ;只有3所高校,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在网页中没有显示FAQ相关内容。

2.新生入馆教育的呈现载体

大部分“985”高校图书馆都备有图书馆指南手册,随入馆教育发给新生,使新生对图书馆情况有大致的了解,同时主页上以PPT、word或网页形式介绍图书馆馆藏、购买数据库以及图书馆特色服务等。有6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专门制作了介绍图书馆的指南电子书放在网上,提供给新生下载阅读,形式新颖,内容也更加详尽直观,但需要安装专门的浏览器才能观看。

有14所高校拍摄了介绍图书馆的视频片。其中,西北农林大学的图书馆视频直接嵌在网页上,不需要安装专门的播放器,打开网页可以直接看到,操作简单。一些高校虽然把视频挂在网上,但是限制在校园网内观看。在线测试或者培训考试系统这种形式,只有5所高校采用,其中东南大学和江苏大学是考试培训系统,新生须先通过培训系统的测试才能开通借阅权限,带有强制性;清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采用网上自测题的形式,作为新生入馆教育的辅助,相对宽松;中国海洋大学在培训过程中发放读者须知测试卷,一方面检验入馆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了解新生需求。

3.新生入馆教育的方式

(1)参观。人数多以院系班级为单位,有的院校为方便交流,采取小组为单位,每小组30~40人,如复旦大学图书馆。但以小组形式参观场次增多,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这些高校往往会招募一些志愿者或从其他部门抽出有经验的馆员与咨询部共同进行这项工作。

(2)讲座。部分用PPT课件,边播放边讲解;还有的先播放图书馆指南视频片,再讲解。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做得更加细致,针对不同教育对象,做了不同版本挂在网上,使教育的内容更有针对性。

(3)入馆教育培训系统。有的高校为解决新生人数众多而馆员相比较少的矛盾,采取开展网上培训的形式,如东南大学图书馆开发了新生入馆培训系统,并规定新生通过网上培训并参加讲座后才能借书,江苏大学开发了入馆教育考查系统,规定新生要通过考查系统的学习并合格后才能借书。通过网上培训的方式,可以节省馆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规定强制学生必须经过网上系统的学习,但是只依赖网上培训,入馆教育的效果难以保证。

有的学校采取其中两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如江苏大学,利用网上教育考查系统代替新生入馆教育,新生必须先学习并通过系统测试才能借书;清华大学直接以小组参观形式,限定30人左右,馆员带着一边参观,一边讲解,随时答疑解惑;东南大学采取讲座+网上培训系统形式开展;中山大学则是先参观,再集中到图书馆讲解答疑。为保证效果,很多高校做了一些限定,如与各院系协商定好培训时间,保证覆盖所有院系,规定参加入馆教育后才允许借书等等。40%院校以讲座+参观的形式开展,先利用讲座介绍图书馆概况、开馆时间、馆藏及电子资源、各种服务,使新生对图书馆全貌大致了解,再引导新生实地参观,获得对图书馆直观体验,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二、存在的问题

(1)重视不够。大部分高校都有新生专栏,有的还细分为本科生、研究生入口,对新生及时了解图书馆起到入门作用。但也有25%的高校还未设立新生专栏。经过调查,有的馆员认为在图书馆主页上各项服务已经有了很详尽的说明,没有必要另外专门设置新生专栏。有40%高校新生栏目设置为二级类目,主页上看不到,必须点击上一级类目,一般在读者培训、读者服务或用户教育下,点击后翻到下一页才能看到专栏入口。

(2)形式单一。新生刚入学,特别是以前在中学很少接触图书馆的学生,如果只采取参观的形式,走马观花的看一圈,虽然有资深馆员的讲解,但是参观一般以院系为单位,人数众多,不能一一照顾到,少部分新生还是对图书馆的服务流程知之甚少,造成以后借书时明明入馆教育讲过的知识老师问起却说“不知道,不了解”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高校采取小班形式参观,效果可能会好一些,但是近几年高校连续扩招,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以小班形式参观,必然使得参观次数增加,这就需要更多的馆员,投入更多的精力。如果只安排讲座,虽然有馆员详细介绍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和各项服务,但是新生还是对图书馆没有直观的印象,PPT课件或者视频片弥补一部分缺憾,但不如实地参观来的直观,印象深刻。

(3)缺乏延续。在2011年3月7日调查发现,除中央民族大学、湖南大学图书馆网站打不开外,只有13所高校在主页上保留了新生专栏入口及内容,12所高校有新生教育内容但在主页上没有明显入口。值得关注的是有4所高校,在2010年第一学期设置有新生专栏,在2011年第二学期却只保留标题撤销了专栏内容。入馆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应注重解决新生遇到的问题。入馆教育的结束,并不能意味着对新生教育工作的结束,还应该注意持续性。

三、应对策略

(1)新生入馆教育要与时俱进。现在新生多为90后,通过多种手段与新生互动,利用博客、微博、QQ、MSN、留言等交流平台,不仅可以多了解他们使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到第一时间解答[1],而且更增加了他们对图书馆员的亲切感和信任度。

(2)教育形式要不断拓展。图书馆一定要转变观念,抓住信息素养教育的首要环节—入馆教育,多搞一些趣味性强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有的提出拍摄校园DV剧宣传图书馆[2],有的利用卡通漫画形式制作宣传展板,开展形式新颖、亲和力强的各类体验式活动作为新生入馆教育的延伸。比如武汉大学图书馆开展针对新生的“书山寻宝”活动,采用卡通漫画形式制作宣传海报,非常吸引新生眼球,让新生通过亲身体验喜欢图书馆的氛围,愿意多来图书馆,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

(3)须加强与院系间的联系与合作。要将入馆教育深入到各个学院,与开学典礼、新生教育相结合,将图书馆知识推送到院系。比如复旦大学开展的“走进院系,走进班会”活动,在新生主题班会上,由图书馆老师全方位介绍图书馆。与教务处联系,将图书馆新生教育讲座列入学校新生教育系列讲座保证入馆教育的开展。

(4)要注重教育的延续性。新生入馆教育要和图书馆的各种培训活动结合,如与图书馆“每周一讲”的讲座、文献检索课程相结合,把介绍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作为讲座或者课程的第一讲,继续开展对新生的教育,可以弥补入馆教育时间短的缺憾,也使新生进一步熟悉和了解图书馆。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把图书馆利用作为全校公选课“大学生学习指导方法”中的专门一讲,主要针对新生,帮助新生了解图书馆的各种文献和服务,为今后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打下基础。新生只要填写图书馆利用培训申请表就可随时接受相关培训。还有中山大学开展的图书馆导引服务,不只是针对新生,只要读者有需要可随时预约,接受图书馆知识的教育。

[1]周安.数字环境中高校图书馆的新生教育[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7):76-77.

[2]卢波.试论用校园DV剧进行新生入馆教育[J].图书馆建设,2007(6):100-102.

Library Entry Education of the Freshmen in“985”Universities

CHEN Jun1,GUO Jin-chi2
(1.Library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hebei 050016,China; 2.Library of Huadong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By investigating the library entry education of the freshmen in 985 universities,the paper analyses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library entry education,points out the inadequate,and proposes that library entry education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with colleges and departments,and emphas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985 project;university library;library entry education of the freshmen

G258.6

A

1009-315X(2011)06-0617-03

2011-08-27;最后

2011-09-06

陈军(1968-),女,辽宁辽阳人,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信息咨询研究。

(责任编辑 刘敏)

猜你喜欢

入馆新生形式
重获新生 庇佑
阅读推广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研究
河南一高校学生排千米长队进图书馆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校新生入馆教育工作浅析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