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课程考试创新研究

2011-08-15

关键词:考试德育评价

滕 燕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

德育课程考试创新研究

滕 燕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

德育课程考试是德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在实践中,德育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目的、考试功能的实现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必须以德育目标为归宿来审视考试目标,以教学系统的观点来创新考试内容,采用与德育实效相适应的考试形式,注重可操作性的考试机制,才能实现德育考试的实质性创新。

创新; 考试; 德育课程

德育课程考试是德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德育教学的各种认识理论、思维模式、实践经验并未对现实中的德育考试产生深刻的影响。就目前德育考试的普遍方式而言,更需要我们用先进科学的德育教育理念来审视,以探索科学有效的德育考试方式。

一、德育考试的现状与问题

(一)考试内容静态化、镜像化

从网上搜集到的高校德育课程考试内容来看,多数实行的是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综合评定的方式,期末考试所占比重为50%~80%不等。而内容仍集中在检验教材中各知识点的掌握与领会上,偏重于“是什么”,“怎么样”等“认知”方面的考核。静态的考试机制无法反映真实的生活情境,脱离真实的生活问题,就无法检验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特征、道德立场,学生在考试中靠记忆填满答卷,只是镜像式地重现教材上的章节和老师的讲义,“过度执着于记忆事实,就会大大抑阻动态的创造性思维”①。因此,这样的考试内容不但有悖于德育目的的实现,更有可能助长学生在德育学习中的表面曲迎与肤浅应付。

(二)考试形式标准化、机械化

德育考试在形式上还体现着“量化”思维。将学生的考勤、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因素量化为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则一般采用由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问答等题型组成的闭卷考试,对照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评定学生成绩。反思这样的考试形式,有三点值得商榷:首先,标准化的试题、答案及机械化的是非对错的评判机制,评判出的只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反映不出学习者自己的思想、立场、态度与行为,是激励学习者关心考试考什么及答案是什么,而非其对实际生活中真、善、美的个人选择与判断,难怪有人撰文称“量化考试在德育中是不道德的德育方式”。其次,就德育课程的性质而言,“德育应该把人引向生活世界,引导人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构过程中同时获得德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的目的”②。既然德育课程的考试内容应该围绕生活世界中的真实问题及个体经验,那么考试是否应该有标准的答案及唯一确定的表述呢?再次,量化的成绩能否反映学生的德育成效也存在问题。考试成绩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反映应试者的德性修养,德育课程的内容更多地解决认同而不是认知问题。可见,德育课程是对学习者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影响与重塑,是个体实现对思想行为的觉知与自律。

(三)考试目的简单化、功利化

德育课程的考试本应是德育教学系统中的要素,在与环境、系统及其他要素的信息交换中,与其他教学环节共同作用,形成作用与反馈的循环。这种作用与反馈不是单向的、线性的。当前的德育考试被当作德育过程的最后环节,目的局限于总结、检验德育教学的成果。通过简单化的考试方式反映出的只是学生对教学大纲中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检验教师教了什么、学生记了什么。考试终了,对教师而言,并不会对下一周期的德育课程产生影响;对学生而言,也只是实现竞争或甄选的功利化目的,无法检验德育教学是否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感觉方式产生持久的、实质性的、积极的影响。

(四)考试功能单一化、片面化

考试在实现教育目标上所起的作用被许多研究者所关注,但在德育教学中,考试的功能集中在教学效果的总结与检验及教学管理的实现上。前者已述及,就后者而言,出勤率、课堂发言与成绩挂钩,成绩与评优评奖挂钩,于是,考试的功能局限于激励与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这将导致整个教学活动偏离德育目标。因为德育不是局限于某一学期、某一课堂的教学活动,而是通过教学内化正确的观点、立场、行为模式,对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产生长期的、实质性的影响。“传统德育的目标强调道德知识的接纳,使德育内容严重脱离大学生的道德生活”的取向应当得到纠正,“高校德育目标应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③。那么考试就不仅是教育活动的总结与检验,更应该是教育目标的再表达与再强化,即通过真实的情境、复杂的问题、模拟的道德困境等引发真实的思考,投向真实的情感意志、发掘真实的行为品质,通过褒贬扬抑的评价明确意义、价值及伦理观念。而且通过考试所反馈的相关信息,也应再输入教学循环系统,促使教学内容与形式的调整及教学实效的提升。

二、德育课程考试的创新策略

(一)德育目标的指导性与考试目标的适应性相结合

德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应该是情感、意志、品质、思维的完善,应当着力于灵魂唤醒和人格陶冶的追求。因此德育的目标正如赫尔巴特所言,德育决不是要发展某种外表的行为模式,而是要在学生心灵中培养其明智及其适宜的意愿来。那么德育考试的目标就应该着眼于考试试卷与人生答卷的关系,使得德育课程考试能以动态地、发展地、真实地反映学生思想行为特质为基础,充分发挥考试的积极导向作用,努力挖掘考试的激励、鼓舞、唤醒功能,使之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考试不是教与学的目的,相反,应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作为评价考核方式的指挥棒。将考试作为教学的环节之一,形成不断发展演化的自我督责体系,最终实现促进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个性充分的、自由的、健康的、和谐的、全面的、发展的教学目标。

(二)德育教学的系统性与考试内容的反馈性相结合

德育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性质还有中西理论之别,但是对德育课程的教学而言,应当跳出学科、课时、教学方法等形式上的限制,用终身学习、自我发展的眼光建构德育教学的系统,搭建书本—知识—生活之间的桥梁,将认知、能力、思想、行为统一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之中,勤于思考,勇于辨析,有自己的见解和选择。德育课程的教材体系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走进生活,指导实际,才能使课程中描述的规范、意识、信念融入学生的心灵,内在地建构健康、积极、和谐的思想体系,以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心理品质外化为日常的行为体系,养成道德自觉。

德育考试的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应当能够反映学生在各个体系的循环转化中的变化过程,将其中的信息及时反馈到系统中。这种信息的交换能够成为系统演进的动力机制,一方面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和改进教学,另一方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德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以保证。

(三)德育课程的特殊性与考试形式的开放性相结合

教育哲学家们认为,任何教育中的个体都同时面临着两个世界——“知识的世界”和“生活的世界”,任何教育都旨在在“知识的世界”中引导个体获得知识,开启智慧,拓展个人的心智视野;在“生活的世界”中启迪培养个体的生活感受力,增进、丰富个人之为人的生活体验,二者融合,使个体完整的人格得以生成和完善。德育应当重于后者。鉴于德育课程的特殊性质,德育考试应紧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提出真实的问题,引导他们在现实中思考,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养,所以应当避免采取封闭性的考试方式,避免照搬书本与讲义就可以找到答案的设问方式,以开放性的考试形式体现现实存在的真实性与复杂性。问题的答案也不能片面要求唯一性与标准化,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教师通过评判学生看问题的角度、深度,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道德水平作为评价标准。

(四)德育教学实效的全面性与考试评价的综合性相结合

德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决不仅是通过学生因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来评判的。德育教学更着重于唤醒学生的生命力量,反省人生的意义,确立各种行为原则,判断是非曲直,追求价值与意义,磨炼品性与意志,它能让学生因生命的高尚意义而获得彰显和扩展。因此德育教学实效的检验应当具有全面性。对“教”的检测应当评价教学活动在心灵的滋润、思想的感化和行为的引导方面的效果,通过动态的比较,评价个体精神世界的发展变化。对“学”的检测应当包括:(1)学习兴趣的增强。有效的德育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刺激个体丰富自我、发展自我的主观动机。教学的意义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意愿与意志力上,因为只有当学习发生的时候教学才发生。其成效反映在学生通过有限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建构自我教育系统提供动力。(2)学习能力的提升。通过检测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逻辑判断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审视反思能力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提升。所以德育课程的考试应当突破道德规范的认知考核的框架,利用各种平台和渠道检测学生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实现创造性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3)学习时空的拓展。德育不限于课本也不限于课堂,德育课程考试应当尽量全面记录学生学习成果。从检测学习结果转化为过程与结果的综合评定。改变过去对照标准答案计量分数的评价方式,将学习各个环节的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结合起来,构成“自评、搜集信息、汇总评定、价值判断、反馈结果、指导工作、总结评价等组成的严格的科学程序”④。

三、德育课程考试创新实践

在上述创新策略的指导下,我们从2007年起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平台对德育课程考试进行了创新实践。

(一)设计思路

我们在设计德育课程考试的具体方案时,力图既避免上文所述及的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又能在现实操作中具有可行性。

1.循环反馈。通过总结教学各个环节的相互作用机制,我们认为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考试应当与课堂教学、课后学习以及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形成信息的循环反馈环。其一,“课堂(课后)—考试环”:课堂上组织的辩论、演讲等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课后的合作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任务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评估,可以成为平时成绩,同时也成为下一步教学的参考。其二,“课后—学习生活工作—考试环”:学生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可以调查报告、自述、总结等方式体现,由教师进行记录与评定,作为考试评价依据。其三,“课堂—课后—学习生活工作—考试环”:期末考试的内容体现为总结性的,能够使教师总结教学,促进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学生审视自身,发现问题,实现自我教育。

2.真实情境。以贴近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的问题、案例为例,或者以实际发生的道德冲突为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辩论、讨论、反思等形式,分析提炼出具有复杂性的问题,适宜的问题才能契合德育教学的目标。由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分辨真伪善恶,做出恰当的自主选择,培养其道德判断力与选择力,全面考察学生的知情意行。

3.多元评判。考试内容与形式多元化,由教师依照自身的教学实际与教学特色,创新平时考试的方式,期末考试在不同教师拟定的题目中进行优选,共同确定;评断标准多元化,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标准多元化不是指没有标准,也不是指没有是非善恶优劣的判断,而是依据学生反映出的能力素养,非标准答案进行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我们将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定相结合,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与公正。

4.强化过程。要实现动态评价、行为评价,就必须关注教学过程的评价。德育考试不能仅凭一次考试、一张卷子、一次成绩就确定评价结果。德育课考试方法和评价模式的创新应考查学生的动态变化与日常表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档案记录也就成为考试的依据之一。

(二)具体措施

1.课堂活动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适宜的内容,采用问答、辩论、演讲、情景剧等形式,提前布置,由学生自主学习准备,进行课堂展演,选出学生评委进行自评与互评,综合教师的指导记录,确定评价结果,作为考试的组成部分。

2.开放性的个别作业。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拟定主题,由学生独立完成个性化的书面作业——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描绘自己的精神世界;记述自己的想法、困惑;阐述自己的认知、观念、信仰等,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沟通,对思想、态度、行为等方面进行评判,在作业中反映出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还可以作为考试题目。如我们期末考试的问答题:“很多同学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活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大学生活。调查发现,大一学生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厌学情绪。你认为大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改变这一现状需要采取哪些可行的措施?”

3.合作性学习的组织与考察。我们在课程教学开始就组建学生团队,搭建合作学习交流平台。学生8~10人自愿组成一个学习团队,完成教师布置的团队任务:主题讲课比赛、主题辩论比赛、模拟法庭、社会调查、自办小报等,从分析问题、搜集整理资料、拟定方案、排练到成果展示的全过程由教师进行指导与监督记录,着重考核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重视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充分参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

4.参与活动,档案记录。教师开放活动空间,邀请学生参与,或者主动组织、参与学生活动。如采用课余锻炼、体育比赛、师生座谈、主题班会等不同的形式,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听其言,观其行”,将学生个体具有评价意义的行为表现记录在案,作为确定评价结果的依据之一。

5.开卷式的期末考试。德育课程强调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认同,更是品质、素养的内化和践行。为了避免学生为考而学,为分而背,忽视思想的创新和能力的培养,我们采用开卷的方式进行期末考试,在设置考试题目时尽量做到考知识与考运用相结合、考理论与考实践相结合。在拟制的真实情境中,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要求学生按照考试目标和考试原则自己命题,并从中挑选高质量的题目作为考试题;以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为考题,考察学生经过学习之后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情况;在考试题目中设置对教学的评价总结内容,和学生共同反思教学,提升教学等方式来实践循环反馈原则。

(三)实验效果

1.提升了教学效果。考试方式上的创新激发了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的参与度与认可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与德育的性质及目标相适应的考试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我们在调查学生对德育课程的评价时,学生们写道:“这门课的学习使我们从一个机器的时代正式成为一个小写的人,而又为未来写大写好这个人指出了方向。”“在课堂上,我的灵魂得以洗涤。”“有这样一句话,做正确的事情比正确的做事情更重要,这门课程教会我们做正确的事情。”“我多么想停留在它的课堂上,因为在那里我才会认真的审视自己,才会认真的感动自己,我真的有点接受不了一堂教我做人、教我处事、净化我心灵、深化我精神的学科就这样结束了。”“这门课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思想、有目标、有人生价值自我定位的人。”“生活才是人生的本质,不是学好几个专业技能就能在社会上混得走,道德修养的意义远远超过文化修养,品行才是评价一个人最终的标杆。”

2.培养了综合能力。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强调新的考试方式,引导学生从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化。从一开始学生询问重点考点,在网上查找练习题来应付考试,考试时在书本里照搬照抄,寻求标准答案,到充分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自觉培养自己的自主思考能力、实践运用能力、自我评判能力、自我创新能力,发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与深度,形成自己的见解与判断,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反思与审视中不断提升。

四、需要改进及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们对德育教育理念、课程性质、教学艺术等方面认识的不断深化,德育考试的创新之路肯定会更宽更广,会不断总结出更有效、更科学、更客观的考试方法。在我们进行的尝试中,虽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但还存在需要改进及解决的问题。

1.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越高,越能准确把握学习成果;考试机制越开放,包容性越强,考核形式越丰富、内容越全面,评价结果就更科学、更公允,但是教师自身的限制及有限的课时与这一规律之间存在着难以消除的矛盾,需要教师的奉献精神与创新精神来调和。

2.德育课程教学系统的思维要求教师关注系统中的循环与反馈,系统的发展演化需要教师的教育观念、思想、方法不断地更新、解放。这对教师的知识结构、素质修养以及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都是不断的挑战。

总之,德育课程考试的创新不仅包括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更需要从德育教学的深刻内涵、独特性质入手,改造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思维,遵循德育目标的要求,不断进行尝试与总结,才能解决当前德育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科学有效的德育课程考试创新之路。

注释:

①(美)华特士.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M].林莺,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46.

②刘铁芳.现代德育的困境与德育向生活的回归[J].上海教育科研,1997,(7).

③齐贵云.中国伦理秩序的变迁与大学生德育[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82.

④周波.创新教育呼唤教育评价多元化[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6.

[1]陈桂生.中国德育问题[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2]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琳达·达林·哈蒙德,等.高效学习: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M].冯锐,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张祖华.浅论隐性德育场的“隐性共振”[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6).

A Study on Innovation of Examination Method for Moral Education Course

TENG Yan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74,China)

The examin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course is the important link in the teaching chain.But in practice,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content,form,purpose and function of the examination.The examination purpos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the moral education.The content of examination should be innovated in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system viewpoint.The form of examination should be fit for the effect of the moral education.Emphasizing the operability of the,the material innovation of the examination mechanism for the moral education can be realized.

creation;examination;the course of moral education

G424.74

A

1674-0297(2011)04-0111-04

2011-03-08

滕 燕(1978-),女,山东人,重庆交通大学思政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经济法研究。

(责任编辑:李晓梅)

猜你喜欢

考试德育评价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准备考试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