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2011-08-15张敏
张 敏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北京100091)
略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张 敏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北京10009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理论结晶。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同化力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容的相通和精神实质的一致,使二者有了融合的可能;而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和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使二者的融合走向必然。另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融合; 促进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已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历经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必然的关系。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理论结晶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可能性
1.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同化力
理论界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两个维度: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广泛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同化力等优秀特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前提。儒学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几乎兼具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优良品质,所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与儒学文化的融合。“儒学产生于‘百家争鸣’,是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它不是封闭和僵死的文化,而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很强的自调能力和兼容属性。‘道并行而不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此之谓也。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则体现了儒学求新应变的精神。儒学的兼容性特征不仅表现在对各种流派的吸纳态度上,而且反映在对外来文化的消化、吸收和认同上,历史上,儒、释、道三教合一就是证明。”[1](P36)“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本来是齐鲁文化,秦汉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中原文化,逐渐和道家文化合流。佛教文化传入以后,它又能容纳外来文化。宋明理学(新儒学)又消融了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到了近代西方文化传入,它又能以开放的姿态吸纳西方文化。‘现代新儒家’正在把中国儒学推向世界。由于儒学的开放性、宽容性,所以引起各民族的认同,使它对各民族都能表现出凝聚力和吸引力。”[2](P66)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内容上相通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外来文化,在中国竟然能发展成为主流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这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内容上具有相通性是分不开的。二者的这种相通性是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成为可能的根本基础。有学者从社会理想、世界观和辩证法等方面分别进行阐释,认为在社会理想方面,“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有相通之处;在世界观方面,“天下一气”与物质统一性原理有相通之处;在辩证法方面,“阴阳学说”与对立统一规律有相通之处[3]。有学者主张二者的相通之处主要在于二者都关注人的现实的生活世界。人是马克思主义的真实主题和核心内容,是它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对人类的高度关注[4]。还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契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传统的“重人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论有相通之处;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与共产主义思想有相似之处;中国传统的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具有内通性[5]。
3.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一致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进前行的精神动力。“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本质,虽然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在概念、命题、内容上存在差异,在文化精神上也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文化精神相通的可能性,只有在文化精神上相同的两种文化之间才有融合并超越传统的可能。文化精神上的相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联结点或纽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能够实现,除了马克思主义特有的功能与近代中国社会的需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还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精神上是相通的。”[6]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务实精神、革故鼎新精神、民本精神以及和谐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中的实事求是精神、发展变化精神、群众观点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都是一致的,这些文化精神上的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内在原因,也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文化精神的一致使二者的融合更加深刻,更加紧密,更加水乳交融。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必然性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是科学的,具有普遍意义性。但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面对的是欧洲当时的现实问题,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其历史的和民族的特点。所以恩格斯多次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7](P742~743)列宁也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他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意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我们认为,对于俄国社会党人来说,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8](P274~275)因此,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发展就有一个同特定民族的具体实际和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问题。在中国,具体来说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所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是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鸦片战争用炮火轰开了封建中国的大门,随着西学东渐,先进的中国人尝试一次次救亡图存的努力,然而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均以失败告终。1917年,“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过去蕴藏在地下为外国人所看不见的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之下,像火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了,中国人和全人类对俄国人都另眼相看了。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9](P1470)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内出现过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革命实践的历练之后,深刻地认识到“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绝不能主观地公式地用它”[10](P707~708)。新中国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经受住了“照搬苏联模式”、“文化大革命”的冲击,经历了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正反两面的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互融合是实践发展的必然。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人类求生存、求发展都离不开现代化,各民族、各国家只有通过现代化的道路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灿烂辉煌,曾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符合现代需求的现代文化,于是就出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问题。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问题出现过几种片面的主张:一是混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概念,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就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生成出来的。对此我们应当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能取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它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它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11]。二是“全盘西化”论。由于现代化是由欧美等西方国家最先开始的,很多人就误认为“现代化”就是“西化”。“全盘西化”论者主张照搬西方的现代化模式,走西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三是“传统文化复古”论。它脱离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文化形成、发展的社会因素,简单地把文化复兴当成文化复古,从而过分夸大了儒学的作用。这些主张都是狭隘的和片面的,它们没有看到中国传统文化自身潜在的现代价值,更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发掘和转化这种现代价值所发挥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等相适应必然也有一个应变、更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应当走中西融合之路,在此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现代塑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避免走向复古。随着近代以来世界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人们对世界及自身认识的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痼疾及其封闭体系正遇到严重的挑战,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形成尖锐的矛盾。然而,传统毕竟是民族文化发展中世代相传的部分,它把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起来,显示一个民族在其发展中的同一性。所以任何民族在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民族自我”,总是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重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形态的建构也必须富有民族特点和社会主义独特的现代化内容,只有符合民族文化的独特个性,才能发展民族文化的新特质、新形态[12]。肯定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夸大宣扬甚至主张“传统文化复古”则是不科学的。“传统文化复古”论将中华文化看成了一成不变的死文化,他脱离了社会现实和时代需求,终将走向封闭保守的极端。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前后相继、与时俱进的过程,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针对当时的具体实际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给出科学的定位,正如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不会割断其连续性一样,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发展也不会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性割断。相反,阶段的发展使发展更加具体,而对中国现实的认识越具体,也就越倾向于向现代化转化,从而越自觉地避免封闭保守、避免走向复古。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避免了全盘西化。西方文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炮火涌入中国的,资产阶级为了开拓世界市场,要把一切民族都卷入资本主义文明。列强用暴力打破了封建中国天朝帝国的美梦,使中国人认识到中国只有跻身于世界各民族的现代化行列之中,才能摆脱被剥削、被奴役的命运。于是中国开始迈出了学习西方的步伐。中国向西方的学习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器物——制度——文化,三者之中又以文化最为重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任何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最重要的都是实现其文化的现代化,它影响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理想、生活习俗以及民族性格等各个方面。在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激烈碰撞中,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经历了从拒绝到认可再到接受的变化。然而,当一种落后的文化形态面对着要向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学习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膜拜心理。于是“照搬”、“移植”西方文化的现象便发生了,他们试图在最短的时间里习得人类文明的最高成果,结果却走了很多弯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与中国的实际、中国的文化结合并非否定其它的西方文化,相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也会不断汲取各种先进文明的成果,但它对待文化的态度是坚持批判利用的原则。要批判地利用西方文化就必须通过认真的分析,分清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精华和糟粕并非一直泾渭分明,它们往往是杂糅在一起的。因此,对待西方文化必须排除简单肯定或简单否定的倾向,不能一刀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对利用的优秀西方文化也要按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要求进行改造和发展,使之体现时代要求,符合中国国情。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促进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产生于西方的科学理论,要在中国生根发芽必须实现中国化,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必须要符合中国实际、依托中华文化。当一种理论与文化相结合的时候,才能够为大众所接受。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马克思主义要为中国人民所掌握,成为指导中国发展的思想武器,就必须要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用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优秀成果来解读和表述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创造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形式,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扫除人们接受外来文化的心理障碍,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穿上本民族的服装,走向大众。
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凡是我们遭遇的挫折,都与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应用有关;凡是我们取得的成绩,都是实事求是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毛泽东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跟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毛泽东主张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总结;同时,他又主张要把马列主义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带有中国特性,形成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特别强调:“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分离起来,是一点也不懂马克思主义的人们的做法,我们则要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10](P534)邓小平理论中也蕴含着鲜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首先,邓小平提出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实行改革开放等主张,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的精神;其次,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亲仁善邻、和睦相处、协和万邦的思想。邓小平历来强调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他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的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3](P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样也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如: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康”的概念,十六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立为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以及人民利益观[14](P30)。科学发展观既是中华传统文化基本价值观念的扬弃和升华,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人为本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有着深厚的民本思想的根基;和谐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是对儒学“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思想的升华[15](P2)。
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土壤和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交流、碰撞、融合、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来自西方文明,它的逻辑体系和思维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系统都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因此,只有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充实和丰富,使之从内容到形式都真正具有中国特色,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
[1]张能为,王志红,代祥龙,等.多视角中的诠释——儒学文化的现代化展开与实践[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2]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陈方刘.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因[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2).
[4]王科永,江光华.略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
[5]魏范青.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契合[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6]包心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融通[N].光明日报,2009-11-21.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左亚文,韩美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现代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12]陈传才.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质与变革[J].商洛师专学报,1988,(6).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刘景超.邓小平民生思想探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1).
[15]余常德,顾小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新概括[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ism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ZHANG Min
(Department of Marxist Theory,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Beijing 100091,China)
Marxism an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 definite relationship.Chinese Marxism is the theoretical crystallization of mutual fusion between Marxism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he tolerance,openness and assimilation powe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similarity of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the consensus of spiritual essence between the two result in the possibility for their integration and the needs for self-development of both Marxism and social practice in China,which make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inevitable.In addition,Marxism in China has promoted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meanwhile,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lso has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 China.
Marxism;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integration;promotion
D641
A
1674-0297(2011)04-0001-04
2011-03-03
张 敏(1985-),女,山东东营人,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张 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