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儿歌与儿童诗看“五四”后儿童观的改变

2011-08-15王远舟

关键词:五四儿童诗儿童文学

姚 垚, 王远舟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 南充637000)

从儿歌与儿童诗看“五四”后儿童观的改变

姚 垚, 王远舟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 南充637000)

儿歌和儿童诗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相连,也有本质区别,但时下二者名称却常被混淆使用。从儿歌和儿童诗的发生发展、文本概念、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区别二者的不同,并就此探讨儿童诗的发生和发展体现“五四”以后儿童观的根本改变。

儿歌; 儿童诗; 比较; 儿童观; 改变

儿歌的出现在中国历史社会是非常久远的。从现存的古代文献看,借助于文字记载得以流传下来的儿歌童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一般认为《左传》中的《卜偃引童谣》是目前有记载的最早的儿歌;关于儿童诗,直至今天不少人认为它是由儿歌演变而来,或者是儿歌的一个种类。“儿童诗歌,古代皆以童谣形式出现,多与政治关联,反动阶级以蒙蔽人民,巩固封建统治”,“儿童诗的出现,比任何其他儿童文学体裁,都要早得多”[1]。很明显,儿歌童谣和儿童诗被混淆了。

笔者认为儿歌与儿童诗是不同的儿童文学体裁,并且追溯儿童诗的来源并不是由古代童谣演变而来,而是新文化运动爆发以后新兴的一种儿童文学体裁。

一、儿歌和儿童诗歌的比较

(一)文本概念不同

1.定义不同

根据《儿童文学大全》中第二章关于儿歌的定义为:流传于儿童中的一种歌谣或短歌。我国远在三千年前就出现传唱于儿童之口的“童谣”,明代学者吕坤在16世纪末编辑成的《演小儿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专集。1918年,在蔡元培、沈尹默、刘半农等人的倡导下,北京大学建立歌谣研究会,成立了歌谣征集处,创办了《歌谣》周刊。“五四”之后,“儿歌”一词广泛使用,沿用至今。对于儿童诗歌的定义为:切合少年儿童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吟诵,为他们所理解、欣赏和喜爱的诗歌[2]。由定义的不同可以看出儿歌的本质立足点在歌或者谣。儿童诗的立足点在诗歌,当然是指“五四”以后的自由体诗歌,是新诗的一个类别。

2.文本特点不同

儿童诗歌与儿歌的概念分析显而易见,诗歌与歌或者谣之间存在着根本的不同与分歧。以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小白兔》为例:

小白兔,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重温这首儿歌,好像回到了一个繁星闪烁的夏夜,年幼的我们依偎在母亲的怀中,随着她那悠扬温柔的声调背着这首儿歌。时光荏苒,当今天我们从诗歌的角度分析这首儿歌时,它的语言并不具有诗歌语言的优美,它的意境并没有诗歌意境里的含蓄和内蕴。这是因为儿歌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题材单纯,主体单一;内容浅显,感情纯真;琅琅上口,易唱易记;句式简短,篇幅短小。

再以著名的儿童诗歌《卖报歌》[3]为例:

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不等天明去等派报,

一面走,一面叫,

今天的新闻真正好,

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大风大雨里满街跑,

走不好,滑一跤,

满身的泥水惹人笑,

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

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耐饥耐寒满街跑,

吃不饱,睡不好,

痛苦的生活向谁告,

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

这首由现代诗人安娥所作的诗,后来由聂耳谱曲成为一首几代儿童经久不衰的歌曲,表达了那个年代报童艰难的生活和对未来的向往。时间流逝了近百年,直至现在依然为儿童所喜爱。这首诗不仅拥有很强的音乐感,适合儿童吟唱朗诵,而且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关爱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是一首儿童甚至成人都会喜爱的作品。儿童诗歌具有不同于儿歌,也不同于普通诗歌的文本特点:主题明确,感情真挚;构思新巧,想象奇特;意境优美,兴味盎然;语言精美,音乐性强。这首《卖报歌》便具备了诗歌文本的特点。

(二)传播过程不同

1.受众不同

受众就是接受信息的人,包括大众传播中的信息接受群体——报刊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也包括小范围信息交流中的个体——参与者和对话人[4]。儿歌的受众主要为幼儿和年龄介于二岁至七岁的儿童。这一受众群体具有共同点是年龄较小,缺乏文字、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而儿童诗歌的受众是指有一定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儿童和少年,年龄主要介于七岁到十五六岁之间。在此,特别要说明儿童诗歌的受众还存在着少数的潜在受众——成人。因为很多儿童诗歌自身具有很大的诗歌魅力,因此吸引着不少的成人,并深受其喜爱。冰心的《纸船——寄母亲》就是一例。

2.传播方式不同

不同的信息、不同的受众,儿歌和儿童诗歌的传播方式也不同。儿歌虽然已流传千年,但鲜有具体的以文字形式收集的儿歌,主要通过民间的口耳相传传播。“五四”以后,虽然有作家收集并创作儿歌,但它主要还是通过口口相传。这是因为在儿歌的传播过程中,由于终极受众——幼儿和年龄较小的儿童(3~7岁)受年龄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并不能独立自主地完成对儿歌的接受,而是通过“守门人”①——成人(老师、父母、兄长等)的接触后,才将儿歌这一讯息通过解码和译码,继而传播给终极受众。儿童在接触儿歌时具有被动性,在成人对其进行讯息输入时,儿童并不具备选择能力,不能够选择性注意、记忆,而是将父母口中的儿歌照单全收,然后机械地模仿与记忆,以此博得成人的好感。可用如下过程来理解儿歌的传播方式:儿歌(讯息)——成人(守门人)解码、译码——儿童。

不同于儿歌,儿童诗是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五四精神的鼓舞,一批关注儿童的作家创作热情高涨,专门创作的一种新兴儿童文学体裁,因此它有物化的存在,以书籍、杂志、报刊广播为媒介进行传播。它的受众也是具有一定理解能力和辨别能力的儿童,传播过程中其终极受众有着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欣赏能力,一般情况下能够自主地、独立地或者半独立地完成对诗歌的接触,具有自主选择性,将自己喜爱的或者易于理解的留下来,而将不感兴趣的诗过滤。可用“儿童诗(讯息)——儿童或者成人(终极受众)”这个图标来表达儿童诗的传播方式。

儿歌和儿童诗具有不同的定义、文学特点,不同的受众和传播方式,可见儿童诗是一种有别于儿歌的文学体裁。

二、儿童诗出现的意义

儿童诗是在狂飙般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促进和影响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它的问世和发展带来了众多的影响。

(一)丰富了儿童文学的内容和题材

儿童诗歌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不同于儿歌、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戏剧,显然丰富和发展了儿童文学的内容。它朗朗上口,满足少年儿童的文学需要。仅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儿童诗歌在质量和数量上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儿童诗,例如冰心的《繁星》、《春水》集,刘半农的《两个老鼠抬了一个梦》,安娥的《卖报歌》等脍炙人口的儿童诗。

(二)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和类别

“文学革命”的开始是以“诗的革命”为标志的,新诗的蓬勃发展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局面,为新文学的发展鼓足了勇气。抒情诗、朦胧诗、叙述诗、散文诗等多种类型的诗歌使得当时的诗界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儿童诗是新诗的一种,显然为新诗增添了新的气息,增加了诗歌的类型。儿童诗把目标对准儿童少年,为诗的读者群扩大了队伍。当年许多的新诗诗刊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三)标志着我国儿童观的改变,影响并促进儿童地位的提高

儿童观是一种哲学观念,它是成年人对儿童心灵、儿童世界的认识和评价,表现出成人与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5],涉及儿童的特性、权利与地位,儿童期的意义以及教育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应该说儿童诗歌的出现和发展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标志并影响着我国儿童观的改变。

1.中国传统的儿童观

由于儒家思想中“父为子纲”观念、社会文化心理中的“祖宗崇拜”与“老者本位”的观念、实用功利的教育观念以及“文以载道”的说教功能等四种传统观念的合力作用和影响,中国古代儿童的生存命运和社会地位、儿童的精神食粮匮乏自然被放逐、被冷落、被漠视。而中国古代儿童观最本质的特征是无视儿童的独立人格和社会地位,把儿童不当人看,“在儿童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6]。儿童没有社会地位也没有发言权,即使有话要说,“也是在未说以前早已错了”[6]。在这种文化语境与社会群体心理的作用之下,对儿童的精神食粮——儿童读物的关注自然不被提上社会的议事日程。儿童也只能通过民间口耳相传的口头文学形式来满足对精神食粮饥渴的需求,通过诸如儿歌、神话故事等来慰藉精神世界。概括来说,就是“五四”以前少量的儿歌童谣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儿童没有独立的地位和人格。

2.“五四”以后的儿童观

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周作人、鲁迅、胡适、郭沫若等一大批文学家提出“人的文学、人的发现,即发展个性,成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主要目标”[7]。于是,“改造国民性、实现人的发展的呼声汇成20世纪的时代最强音,影响泽被后世。社会发展中首次阐述人的现代化,体现了现代化由器物或政治层面到精神层面发展的逻辑必然”[8],儿童与妇女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人的发现”的两大主题。学者们首先对传统的儿童歌谣进行清理,小心地梳理、考察中国古代儿童所接受的歌谣,并整理、改编童话歌谣等。其次,一批观念先进、接受力较快的作家开始创作儿童诗。此外,20年代中期还出现了一个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设儿童文学的热潮——由文学研究会发起的“儿童文学运动”。人们对儿童生存命运的关注和关怀增加,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我国儿童地位的提高。当这种重视儿童、关注儿童的观念深入人心时,又反作用于儿童诗的创作,鼓舞着诸多作家创作儿童诗,形成了儿童诗创作的良好氛围。

由此我们得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儿童诗的出现,反映了中国传统儿童观的改变,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独立人格有所尊重,儿童也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儿童当人看,把儿童当儿童看。

注释:

①传播学者卢因(Lewin)在1947年提出“守门人”或称“把关人”的理论。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是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是继续在渠道里流动作出决定。”传播学大师施拉姆(W.Schramm)在论及“守门人”的时候也指出,从发送者到最终的接收者之间,被淘汰的内容可能是数量巨大的。由此可见,“守门”首先是一种对于可进入下一传播渠道信息的选择权,而“守门人”就是这类进行选择的人。

[1]盛馔昌,张锡昌.“五四”以来三十年儿童诗歌、戏剧简述[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2]黄云生.儿童文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3]蒋风.中国创作儿歌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4]路春艳,张洪钟.大众传播学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朱自强.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儿童观[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8,(4).

[6]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7]矛盾.关于创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8]王海林,董四代,杨江帆.梁启超人学思想探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

On View of Children Changed after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from Nursery Rhymes and Poems of Children

YAO Yao,WANG Yuan-zhou
(School of Literature,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 637000,China)

Nursery rhymes and children's poe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ldren's literature,here are not only close relation but also two esse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But nowadays the two are often confused with the name.From the nursery rhymes and the children's poetry's areas such as text,concepts,modes of transmission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and thus to probe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oems reflect the view of children after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fundamental change.

nursery rhyme;children's poesy;comparison;view of children;change

I22

A

1674-0297(2011)04-0057-03

2011-03-01

姚 垚(1987-),女,陕西安康人,西华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张 璠)

猜你喜欢

五四儿童诗儿童文学
教案《创作儿童诗》
创作儿童诗的有效教学策略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