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云南壮剧发展的制约因素
2011-08-15程德才
刘 琉,程德才
(文山学院音乐系,云南文山 663000)
云南壮剧是云南壮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戏曲剧种,有富宁土戏、广南沙戏和文山乐西土戏三个分支。主要产生和流行于云南省文山州的富宁、广南两县的壮族村寨和文山市的乐西村。云南壮剧是壮族人民生活中极为重要的文化生活元素,在流行地区的壮族人民心目中十分神圣,壮剧老艺人在乡村倍受尊重,在一年一度的 “陇端街”上,必有壮剧的演出,各乡镇间相互比赛、学习,形成了 “陇端必有戏,无戏不陇端”的民俗。在近 200年的悠悠岁月中,壮剧在壮族的群众文化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位置。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类娱乐形式冲击、改变着壮族人民的生活,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视、电脑的普及,流行音乐的浸染,使壮剧失去了原有的地位,被挤到了乡村文化娱乐活动的边缘。这一现象引起了各级文化工作者的重视,2008年 6月,在《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国发 〔2008〕19号)中,形成并流布于云南省文山州境内的云南壮剧赫然在目。作为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之一的云南壮剧,得以跻身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国家级权威性确认。以后,每年均有国家和省政府的专项基金补助,这就为推动壮剧的传承和发展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可以说,在客观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对云南壮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本省和本州文化建设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通过一些有志者的努力,云南壮剧在理论研究方面实现了新的开拓,跃上了新的台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 2007年第一期开始,《文山学院学报》(原《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开设了“壮剧研究”栏目,每期刊发壮剧研究文章 2~3篇。该学报是云南省教育厅主管、文山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作为一个高校的学报,能开设这样一个研究地方民族戏剧艺术的专栏,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新鲜事,这一栏目也成为高校开展地方民族文化研究的一个亮点。2.黎方、何朴清编著的《云南壮剧史》,于 2008年10月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云南第一部民族戏剧史。该书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和翔实的史料记述了云南壮剧的产生、流行和发展的历史,为今后开展云南壮剧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可鉴的蓝本。3.刘诗仁编著的云南地方戏剧丛书之一《壮剧》,于 2010年 9月由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从当代的视角,以清新的文笔,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对云南壮剧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展示了云南壮剧独特的艺术魅力。4.文山学院支持的《云南壮剧田野调查及研究》、《云南壮剧的保护与传承》这两个科研课题也正在进行中。高校开展地方民族戏剧艺术的研究,这也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从以上这几方面的情况看,对于云南壮剧来说,全国的大气候和本州的小气候都算是比较好了,也可以说,云南壮剧在历史的进程中碰到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为什么云南壮剧实际上的情况仍然是停滞不前,步履艰难呢?通过主持 “云南壮剧的保护与传承”课题以来的大量走访、调查,笔者认为促进云南壮剧发展的外在因素虽然已经初步具备,但制约其发展的各种因素也不容忽视。那么,制约云南壮剧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主创人员匮乏
壮剧的主创人员包括编剧、导演、主演、音乐设计、舞美设计等方面的人员。过去,农村壮剧班的演出大多是由老艺人口传心授,这些老艺人在非严格意义上既是编剧,又是导演,有的还可以同时兼任主演、音乐唱腔设计和舞美服装设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老艺人相继辞世,在农村戏班中,能这样发挥主创人员作用和领军作用的人才,早已经寥寥无几。故农村壮剧班社现在想排演壮剧,一是剧目丢失较多,二是缺乏创作和指导人员。所以,每排演一个戏都十分困难,要么就是凭着记忆老戏老演,要么就是请县上的专业人员去帮助和指导排练。
再看专业剧团。专业剧团与农村业余班社不同,剧团在各种专业的分工上是十分明确的。先说编剧,作为一度创作的编剧,可以说是剧团的灵魂。在戏剧界,有这样的俗语: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剧团剧团,无剧不团”。甚至可以说,没有剧本作为基础,剧团的业务工作就无从谈起。十分遗憾的是,文山州壮剧团自成立以来,基本上没有培养出自己的编剧。1962年创作演出的《螺蛳姑娘》,虽说编剧署名有周冠鳌、李贵恩、黎方 (执笔)三个人,但主要却是由省文化局派下来指导工作的黎方老师创作的。在上世纪 80年代初期,剧团里好不容易调进了何朴清、普凤坤两个编剧,这两个编剧在剧团工作期间,曾经创作了《把关》、《鹞鹰岩》、《姆秀招亲》《卜荷戏土司》、《野鸭湖》等剧本,可惜时间不长,这两个编剧便先后调离了剧团,一个调到州上,一个调到玉溪去了。从上世纪 80年代后期至今,剧团里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编剧,每次排演新戏,都是到州上去请外单位的老师帮助创作剧本。原州文工团编剧陈彤彦,原州文化局副局长何朴清、闫金仲,原文山州艺术研究所所长刘诗仁等,都是文山州壮剧团特邀和聘请帮助编写剧本的老师。这几位老师先后创作了《和睦皈朝》、《三七姑娘》、《岔河涨水》、《彩虹》、《阿寿还乡》、《白云村姑》、《曼布依之歌》、《曼瑞毕侬》、《憨憨戏主》等一大批深受群众喜爱的壮剧作品,并分别获得了国家级和省州级的各类奖项,使云南壮剧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种情况从上世纪 80年代后期一直延续到2004年,这些老师相继退休后,云南壮剧在剧本创作上后继乏人,剧团就没有再排演新戏,造成了目前专业剧团壮剧演出活动停滞不前的状况。
再说导演。作为二度创作的导演,他的工作是把平面的剧本转化为立体的舞台演出。在剧团里,导演实际上是开展业务工作的领军人物,主要演员的创造和其他演员的表演,音乐唱腔设计和舞美设计等各部门的工作,都得在导演的总体构思和具体指导下进行。可见导演在剧团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文山州壮剧团最初的导演,可以说是在外请导演的基础上带出来的。在剧团成立之初,省滇剧院的王少培老师在导演《螺蛳姑娘》和《换酒牛》时,做了很好的示范,在后来的日常工作中,少数有经验的演员和编剧也摸索着承担过导演的任务,但遇上重大演出活动,如参加省州文艺会演调演等,还是以外请导演为主。通过外请导演的传帮带和剧团送出去培养 (即到艺术院校进修)出来的本团导演,当数侬占成老师最有成就,他在外请导演的带动下担任了几个大戏的副导演之后,便独立导演了《岔河涨水》、《彩虹》、《阿寿还乡》、《白云村姑》、《曼布依之歌》、《曼瑞毕侬》等多部剧目,参加省州会演和展演都获得了奖励。可惜在他退休之后,剧团内能承担导演这一任务的人才也就没有了。
演员的情况放到后面再谈,这里,我们先看看音乐设计和舞美设计的情况。音乐唱腔是区分戏曲剧种的主要标志,音乐设计在剧团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山州壮剧的音乐设计人才自上世纪80年代初便已经开始崭露头角,邹汉松、许六军两位老师,从 1982年担任《野鸭湖》和《和睦皈朝》的音乐设计开始,便表现出了较为成熟的技巧和功力,之后一直延续到 2002年,剧团所有上演的剧目,都是由他们二人负责音乐设计。他们退休之后,能担任壮剧音乐设计的便只有长期在乐队工作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吕成全一个人了。虽然力量比较起原来是削弱了很多,但毕竟还有一个人抵在那里,也算是很不错了。舞美设计是舞台演出的门面,特别是在文艺演出十分讲究包装的当今时代,舞台美术的重要性更是突出。文山州壮剧团在这一方面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从上世纪 8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这段时间内,剧团曾经拥有两个舞台美术人员和一个专职的服装设计人员,可现在这些人员有的早已调离剧团,有的已经退休,剧团里现在就只剩下一个年轻的、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兼职舞美设计人员了。
二、演员断代,行当不齐
先说农村戏班。随着外出打工潮的兴起,流行音乐、流行歌舞等五花八门的外来文化、现代娱乐形式对农村的浸染和冲击,使得传统的以戏剧为主要娱乐形式的乡村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戏剧渐渐退到了乡村文化娱乐活动的边缘,相当一部分壮族青年对壮剧越来越不感兴趣,年轻人参与演出的比例大大降低,即使有一些年轻人对壮剧仍然兴趣未减,但也因要外出打工而很难参加戏班的排练和演出。仍然酷爱壮剧这一艺术形式的多数是 5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因家庭拖累难以离开乡土的农村妇女,多数戏班演员老化,演唱表演水平不仅没有提高,还反而有所下降。虽然近年来出现了像富宁县皈朝镇孟村戏班那样组织少年班演壮剧的可喜情况,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实在也是因为中青年这一层演员难以组织和巩固下来,壮剧演员形成断代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再看专业剧团。由于人员调动频繁和前些年提前退休政策的实施,致使剧团内上世纪 80年代进入剧团,参加过省、州戏剧调演、展演的同志只剩下五六个了,在这几个老同志中,能上台担任角色的演员也只有两三个,在乐队还有两三个。众所周知,戏曲剧团最讲究的是生、旦、净、丑各种行当搭配齐全,行当不齐,就难以组合成戏。文山州壮剧团最可惜的是:原来在上世纪 70年代和 80年代培养起来的两个小生演员和一个丑角演员,一生一丑已经因病辞世,另一个生角也于前几年调离了剧团。剧团没有生角和丑角,这戏就很难再排演了。其他近年来招收的人员,大多是来自文山的大中专毕业生,部分来自教师队伍,基本上都是没有受过戏剧专业训练,进团后由于经费原因,也没有机会外出学习和接受专业训练,短期内想让他们成长为“角”,这种可能性实在太小了。上述种种因素的存在,造成目前剧团内能演戏的人极少,演员行当不齐,青黄不接的状况愈演愈烈。由于演员行当不齐就很少排戏,由于很少排戏,年轻人得不到锻炼机会,就更难成长为能担任角色的演员。这种情况已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大多数演员只能在剧目中担任一般的群众演员和参与一般性的歌舞节目演出。
从农村业余戏班和专业剧团这两个方面的情况看,云南壮剧的演员断代,行当不齐的情况是相当严重的。戏剧演出的质量最终总是体现在演员身上,如果说编剧和导演还可以外聘,演员也要外聘就说不过去了,因为如果演员也从外面聘请,且不说很难保持剧种的特色和风格,日常的演出也就不好办了。故此可以说,演员队伍的问题,事实上已成为制约云南壮剧提高和发展的瓶颈。
三、乐队有待培养
戏曲演出与歌舞演出不同,歌舞的演出可以用录音带或碟片,戏曲演出却必须由乐队现场伴奏不可。通常戏曲的乐队必须有文场和武场,壮剧的文场乐器有马骨胡、二胡、大胡、笛子、唢呐、扬琴、月琴、琵琶、三弦等,武场有板鼓、小鼓、大锣、小锣、芒锣、钗、钹等。农村壮剧班社的乐队不可能配备得十分齐全,但过去的壮剧老艺人由于长时间从事壮剧排练、演出伴奏可以一人兼用几件乐器,成竹于胸、信手拈来,与演员配合极为默契,虽然乐器不多,演奏起来也还是有板有眼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农村壮剧班社的乐队也出现了断代的情况,会玩乐器的老艺人已为数不多了。又因为演奏员的培养训练,较之于演员需要更多的时间,年轻人一时也很难学会,有的戏班甚至还出现了虽然有一些乐器却无人会演奏的情况。
专业剧团在乐队的配置上虽然也从来没有齐全过,但在上世纪 80年代以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剧团内也还可以凑上十多个人的乐队,能担任主奏乐器的,也基本上是本团人员,但凡有重大演出活动,还可以从本州内其他团队,如州歌舞团、广南县文工队、砚山县文工队、邱北县文工队等单位借调一些乐队人员来参加伴奏。可进入新世纪以来,本团内大部分担任主奏乐器的人员相继退休,剧团乐队拼拼凑凑,最多也只能凑上五六个人,能操主弦马骨胡,能吹唢呐的人也没有了。又由于经费的原因,想从其他单位抽调人员来参加伴奏也很难实现。即便经费问题通过努力可以解决,其他单位的乐队人员,也已经没有几个在职可供借调了。故此,作为一个专业戏曲剧团,乐队的组织和器乐人才的培养训练,也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四、信心亟待增强
上述诸多问题,说到底都是人才问题。鉴于这样的情况,谈起云南壮剧的保护、传承、发展,往往会出现一些悲观的论调。有人认为,时代已经发展到今天,古老的云南壮剧已经难以适应时代需要,逐渐衰亡是难以避免的;也有人认为,既然各种行当都后继乏人,优胜劣汰是自然规律,壮剧搞不出什么名堂,让它自然淘汰算了,何必要再花心思去进行保护和传承呢。这些论调貌似有理,其实是一种缺乏民族自信心的表现。客观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丧失了奋发有为、图强进取的意志,丧失了最为可贵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云南壮剧真的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吗?那为什么剧团创作上演过的一些现代戏,例如《阿寿还乡》、《曼瑞毕侬》等剧目会大受群众欢迎呢?既然知道优胜劣汰是自然规律,我们为什么不努力去创先争优呢?诚然,壮剧需要改革,需要创新,需要发展,需要与时俱进,需要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但哪一种艺术不需要这样呢?在这里,我们不妨重温一下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所作的论述:“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地方民族剧种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下,经过生活在这一地域环境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创造和积累而形成的,它是一个地方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深层积淀,也是民族精神、民族感情、民族风情、历史神韵的重要载体。云南壮剧不同寻常的艺术特色和它曾经在当地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到的凝聚人心、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必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中继续发挥。云南壮剧是文山州一个非常宝贵和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放弃和忽略了这一资源,那将是对人民的犯罪。在全世界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高度重视的今天,在云南从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到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进程中,在云南壮剧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关心和爱护它呢?故而笔者认为,保护、传承、发展云南壮剧的信心只能增强而不能削弱,我们应当鼓足发展民族民间艺术的信心和决心,致力于培养薪火传承的一代新人,对于制约云南壮剧发展的因素,我们应当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不断加以克服,以期让壮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来的云南壮剧这一民族民间艺术瑰宝,得以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