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德育低效原因的另类思考

2011-08-15郑满利

文教资料 2011年35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实效性德育

郑满利

(洛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2)

随着社会思潮多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学校德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德育研究者和德育工作者极为关注的就是德育的实效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很多研究者和德育工作者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从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分析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方面,更多研究者从德育本身深入系统分析,但德育低效与否应该在新时期采用新的视角重新评估。

一、过高的德育期望与德育低效性

就当前的研究文献来看,对于德育的实效性的含义,不同学者持有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有研究者从德育工作的成功率衡量德育的实效性问题,即预期目标任务的达到的程度完成率。也有研究者指出应从投入和产出的效果衡量德育的实效性,德育的效果、效益和效率共同构成了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基本内涵。但更多的德育研究者指出所谓德育的实效性,是指德育的实际效果,即学校德育预期目标要达到的程度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预期目标的接纳程度。[1]也就是说德育实效性指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吻合程度越高,就认为德育是有实效性的,如果两者的吻合程度相差太远,就说明德育的实效性低下。

当前我国现行德育的“金字塔倒挂”的层次教育,德育的期望值与学生可能达到程度之间产生差异,德育理想游离于现实生活,总想在一个假设的、净化的情境里用“高、大、全”的架势塑造人类的灵魂,超越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在这种德育理想下的德育与学生的实际脱节,也与现实生活脱节,因此德育最终的结果是,学生既没有坚强“顶天”又没有扎实“立地”,很显然德育没有达到所预期的期望效果。因此德育的期望功能与现实功能明显背离,致使评价时德育低效现象出现。

因此学校要想把德育目标落到实处,就需要将德育理想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与当前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根据新时期的社会特点,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如小学生从身边事一点一滴地接受思想品德的、道德规范的约束;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理想教育要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大学生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能让学生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世界观和理想信念。

二、德育效果评价单一化与德育低效

以往的德育工作者常常忽略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用同一标准衡量不同的个体是否达到了一个统一的固化的标准。这种方法忽视了个体的特殊性,因此德育工作者容易从学生个体身上看到德育低效的结果。另外,德育工作者倾向于在不同个体之间作比较,这样做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不利于对德育工作准确测评。因为每个人的起点是不同的,接受能力也是有差别的,所以应该根据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前后的不同阶段比较。只要受教育者在道德素质方面是呈提高趋势的,我们就认为德育是有效果的。当前德育效果的评价方法依然采用教师评价法这种主观的评价方法,缺乏客观的评价指标和体系。所以,评价德育是否有效果,应该根据德育的目标体系,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建立客观的评价指标和统一的评价方法与程序,从而根据个体的不同水平制定不同的发展标准,学生达到所制定的评价标准,就应该说德育是有效的。

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德育实效性是长期的,因为道德素质的养成必然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形成过程。对受教育者而言,其接受德育的过程是客体知、情、意、行不断发展演变提高的过程,受教育者需要对道德规则进行深刻的道德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德育内容的认同和吸收,从而达到德育目的。[2]而这一个过程是长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德育实效性的这些特点表明,德育是一种动态质量观的反映,在评价德育实效性时,如果只看到即时效果,德育自然就是低效能的。但如果能采用纵深视角重新评估德育实效性,凡符合德育目标的有价值、有效度和信度的信息及事实依据,都可视为德育实效,德育是否真的低效不是很容易就可以断言的。

因此,不仅要有效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构建多样化班主任德育方法,还应该多角度评价学生的道德水平,从而构建新时期具有可行性的德育模式和评价新体系。

三、多元化思潮影响与德育低效

随着世界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和信息高速化程度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形式各异、内容有别的多元化思想观念与社会思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人们的思想活动的选择性、多变性与差异性日益增强,国内外各种思潮不断涌入、碰撞,交流,造成当前社会中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的趋势。

现代人用“享受现在”代替了“勤俭节约”,用“啃老”代替了“艰苦奋斗”,“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成了一部分人奉行的箴言,“干什么事都得走路子”也成了一部分人做事的原则。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许多学生受当前多元化思潮的影响,认为那些老一套的东西,赶不上新时期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学校教育中宣扬的道德思想持批评、否定意见。这就导致学生“知”与“行”的脱节。从实质上来说,学生并没有将德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指针。“教育课程的实质就在于它是人的行为实践过程中进行内化的手段,是将目标化为手段的转化力”。[3]当德育课程内容、模式无法成为学生道德素质形成的手段时,德育低效性就成了必然结果。

在衡量德育实效性时,需要区分学生的思想观念问题,学生的很多行为不是道德的,也非不道德的,或者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很多行为表现出来的是道德问题,而内在实质与道德无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成为德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四、社会、家庭导向变迁与德育低效

在教育界,一个在数学上不能成立的公式却悄然流行,即“5+2=0”。还有一句话:“课堂思想教育一个钟头,不如家里父母一个指头,也不如公众场所和影视中的一个镜头。”这让很多教育工作者叹息。究其原因,就在于社会与家庭的导向变迁致使学校德育实效性降低。

比如,德育目标中“教育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他人”“不打架、不骂人”,但学生被其他学生打了之后,部分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他打你一拳,你打他两拳”,否则就说自己的孩子“窝囊”“没出息”;甚至有一些家长主动为自己的孩子“报仇”,打残了还可以用钱摆平。在这样的思想理念下,孩子看到的是暴力解决一切,感受到的是只要父母有钱有势,他人的利益、生命就可以弃之不顾。所以就有了“我爸是李刚”、“我们家有的是钱”之类的嚣张之语。日益复杂的社会宣扬“人人为我”及自私的合理性让部分学生在德育面前关上自己的耳朵,在助人方面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当我们思考德育实效性的时候,除了对德育本身的途径、方法、模式进行思考之外,还要承认德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德育社会化和社会德育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校类似于“独立花园”的德育在社会、家庭中走一遭,就变成了“肥皂泡”。董金权指出,针对社会转型给德育带来的挑战除了要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之外,适当的制度安排能够为德育应对这种挑战带来有效突破。[4]因此,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已成为德育的必然趋势。

德育功能、德育目标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转型而改变的。新时期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新的手段。德育应采用发展性的视角,在讨论德育实效性内涵的基础上,依据新的形势转变德育实施模式、评价的方法体系,使我国的德育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1]王俊婷.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4):91—93.

[2]郑满利.道德情感体验:德育实效性的促力[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3):133-135.

[3][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246.

[4]董金权.德育实效性获得的社会制度突破[J].学术论坛,2011,(4):60-63.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实效性德育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