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足球裁判员判罚犯规准确性的探讨

2011-08-15刘品和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判罚犯规裁判员

刘品和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湖北武汉 430050)

1 提高识别动作的能力

当今足球比赛具有攻守节奏快、拼抢猛、身体接触频繁、犯规增多的特点,要求裁判员既要对明显犯规行使判罚,也要对隐蔽的、以假象迷惑观众、欺骗裁判员的犯规动作,作出及时、准确的判罚。因此,裁判员必须经常了解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研究各种战术打法,细心观察队员的踢球动作,依照规则分析动作是否合理以及产生犯规的原因。

观察队员的动作,是提高识别动作能力的关键。判断抢(或踢)球动作是否合理,首先看其动作的目的是对人还是对球。凡目的是对人的,就是故意犯规。运动员在不可能抢(或踢)到球的情况下,采用不顾后果,不考虑对方安全的粗野动作,或不择手段地采用踢、打、推、拉等侵犯他人身体,不管最后是否触到球,都可判为犯规。反之,如果队员为了争取时间和空间而克服困难,发扬勇敢顽强精神,并采用合理技术抢(或踢)球,即使在抢(或踢)到球后,触及了对方身体,都应看作是正常的,不能判为犯规。可见,判罚是否犯规要观察抢踢球动作是先触人后触球,还是先触球后触人。前者属犯规;而触球后由于惯性的缘故后触人者,则不属于犯规。

但是,从动机与效果相统一的角度讲,有的动作目的虽然是对球,但仍有产生犯规的可能性。有时由于技术运用不合理,或时机掌握不恰当,没有抢(或踢)到球而触到了人,如铲球时尽管动机是想铲球,由于伸脚稍晚,没有铲到球,而将对方铲倒,仍属犯规。所以根据动作的目的、触球与触人的先后、动作的客观效果等进行综合的观察与分析,才能更好地提高识别动作的能力。

具体来讲,我认为犯规动作一般可归纳为3类。

(一)下肢的犯规动作

(1)踢或企图踢倒对方队员。一般发生在双方队员都有可能踢到球,或者攻方队员控制球而守方队员在抢不到球的情况下,由于方法不对或情绪急噪出现在背后或侧面的犯规动作。在比赛气氛较恶劣的情况下,这种犯规动作往往以故意踢人或有意报复的形式出现。

(2)绊摔对方队员。一般发生在攻方队员采取个人突破或在人丛中穿插配合时,守方队员所出现的犯规动作。

(二)身体接触时的犯规动作

(1)跳向对方队员。一般发生在争顶高空球时,守方或攻方队员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判断错误而顶不到球所出现的犯规动作。

(2)猛烈或带有危险性地冲撞对方队员,一般发生在同向的双方队员可能得到球,而一方为了组织另一方队员得到球,从侧面猛烈或带危险性地冲撞犯规。

(3)从背后冲撞对方队员。一般发生在对方队员背身停、控、或掩护球,守方队员急于抢球时所出现的犯规动作。

(三)上肢的犯规动作

(1)打或企图打对方队员,或向对方队员吐唾沫

一般发生在比赛气氛比较恶劣时,运动员为了泄私愤、图报复而出现的犯规动作,打的表现为两种形式:用手打和用球掷打。但守门员如果目的在球,并用双拳击球的同时碰到对方队员则另当别论。

(2)拉扯对方队员

一般发生在个人强行突破并即将绕过对方时,防守队员所出现的拉扯犯规,进攻队员为了绕过对方而发生拉扯犯规也有时出现。

(3)推对方队员

一般发生在距离很近的双方队员争夺高空球、地面球或侧面球时,一方故意伸展手臂所出现的犯规动作。

(4)手触球是指裁判员认为队员故意用手或臂部去触及球或在能够作出反映的时间和距离内,本可避免而不去避免的手触球。

以上是犯规的一般规律。

我们每个裁判员都应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识别动作的能力,练好基本功。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判罚各种犯规动作就会得心应手。

2 要善于识别运动员的意图,提高判罚的预见性

预见性是提高判罚犯规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提高判罚的预见性,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犯规规律

所谓犯规规律,简单地说,就是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怎么样的犯规。在上一问题中我们为此做了具体阐述。裁判员如果掌握了犯规规律,就能根据场上争抢的不同情况,预见发生什么样的犯规,及时跑位和选位,进行有效的观察,从而对出现的犯规作出较准确的判罚。

(2)了解比赛双方队员的情况

如果是动作幅度大、作风骠悍的队和技术细腻、讲究配合的队比赛,裁判员既要注意前者的凶猛抢截,又要注意后者采取隐蔽性犯规。倘若处理不好,发生了错、漏判,就容易引起争执。若两队有历史矛盾或该场比赛的激烈程度有足够的估计,应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一旦发生情况,就能够牢牢控制比赛的局面。

(3)注意场上的比赛气氛,及时采取应变措施

一般来讲,比赛开始阶段双方队员表现出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一心一意去踢球,比赛气氛处于正常状态下,随着比赛的进行,激烈程度的加剧,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并给正常的比赛气氛造成不良影响。这是裁判员能否敏锐地感觉到这种情况,并及时作出正确处理,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是正常气氛遭到破坏的转折点,也是裁判员控制好比赛的关键时刻。

场上气氛遭到破坏的原因可能出现事端的苗头主要有以下几点:

(1)队员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减弱,不正当行为出现:(2)出现粗野、伤害性动作;(3)对裁判员判罚不理解,或裁判员错、漏、反判使运动员不满,情绪上出现波动;(4)双方队员出现挑衅、刺激性行为或语言;(5)不能容忍对方的犯规,出现报复行为;(6)比赛达到白热化,双方相持不下,体力明显下降,队员特别急噪;(7)双方过去发生过纠纷,有成见;(8)比分变化对队员的影响。

当我们对影响比赛气氛变化的原因有所了解之后,就可以事先采取必要预防措施。作为一名裁判员,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要善于掌握队员的心理变化规律,预见并狠抓破坏比赛气氛的苗头。比赛中,要密切注视双方运动员的动态,视野要开阔,要观察双方运动员有可能发生争夺和拼抢的地点,估计一方或双方队员可能采取什么方式,企图达到什么目的,到底想踢球还是踢人,或者连球带人一起踢。有了这种识别能力和预见性,一旦意料中的情况产生,就能果断地判罚及时地予以处理。

3 加强跑动与选位的有效性

提高识别能力和预见性,离不开准确的观察,准确的观察又离不开跑动和选位。因此,积极的跑动和恰当的选位是提高判罚准确性的重要条件之一。当今足球比赛日趋紧张激烈,进攻、防守都讲究快速,一个裁判员要在足球场内对各种犯规进行合理判罚,必须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充沛的体力。充沛的体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是积极跑动的基础,可以给准确判罚带来两个好处:一是能随时跟上球的运行路线,及时到点到位;二是可以使裁判员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好地完成裁判任务。凡是裁判员体力下降,该跑不跑,该冲不冲,跟不上球的发展,势必就会出现错判、漏判、甚至反判。

但是,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多跑,还必须学会选择有利于判罚的正确跑动路线和观察角度,掌握各种跑动姿势和方法。

3.1 裁判员在抢位时应注意的问题

(1)比赛成死球时

从死球出现到重新恢复比赛都要暂停一段时间,裁判员在判罚以后,只要双方已经明确罚球方向,就应抓紧在球尚未发出的片刻积极进行抢位,以便从容地跑到自己预见可能传出的地点附近,观察判断围绕来球可能发生的各种争抢动作。

(2)在比赛进行中,抢位一般出于两种情况:

第一,当一方转守为攻即将发动攻势的刹那,裁判员应在原占有位置迅速观察控球队员的意图。如以传球方式发动进攻,应抢在球被传出前,以快速的冲跑抢到球前面适当位置,准备进一步的位置调整或转换。若控球队员以快速运球寻找进攻机会时,裁判员可待其运球方向明确后,从球的后面绕过再行抢位。

第二,控球一方已经进入组织进攻阶段。裁判可根据其进攻路线和所要采取的战术方法进行抢位。当攻方采取短传渗透时,可随球移动,在球侧后方保持适当距离;若攻方进行快速反击或长传急攻时,裁判员要抓住球在空中运行的时间,快速向球落点方向靠近,并密切注视球落点附近攻守队员的活动情况。当球即将被队员接控刹那,跑动速度应适当放慢,以敏锐的视觉反应作出判断。若发现在接控球时有对方进行干预或者争抢时,应迅速向球运行方向的侧方移动,如果接球人附近无人争球或接控后摆脱了对手,裁判员应停止向球跑动,以窥视控球队员的意图,预见球赛的发展,继续进行抢位。

选位,是使裁判员能够做到观察清楚、判断准确的前提。选位是在已经抢到位或正在抢位的过程中,通过位置的积极调整以取得最佳的视觉角度,目的在于能清晰看到攻守对抗中各种争抢动作的事实真相,为进一步识别动作创造条件。选位的原则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让争抢球的任何一方挡住自己的视线。如果位置重叠,就很容易造成漏判。

3.2 裁判员在选位时,应注意的问题

(1)争取最大的观察角度

观察角度是指裁判员在分辨争抢动作是否犯规时的视觉范围。其大小是以攻守双方队员身体重心位置与裁判员视觉器官连线的夹角大小来决定的,选位必须和抢位紧密结合。如果通过抢位能够预先跑到必须出现争抢球所在地点的附近,则在具体选位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最大观察角度的移动距离,而且还为尽快抓住识别动作的有利时机节约了时间。

(2)保持适当距离

裁判员在选位时应当与球保持适当距离,过远将会影响视觉的清晰度,尤其在攻守人员密集地区,裁判员虽然取得最大视觉角度,但往往会被其他攻守队员的位置变化挡住视线,即使能够看清,判罚的准确程度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过近则会缩小视觉范围,还会造成视觉反映迟钝。因此,裁判员要精心选择视觉角度,还要与球保持一定距离,一般距球应保持在13米左右。

(3)不能影响比赛的进行

裁判员位置的选择尽量选在进攻方向的左侧后方比较适宜,这样,一般不会影响比赛进行。

综上所述,裁判员要提高判罚犯规的准确性,首先要提高识别动作的能力。其次,要善于识别运动员的企图,增强判罚的预见性。而裁判员跑位与选位的好坏,对判罚犯规的准确性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衡量一个裁判员判罚水平的重要标志。

1 王 翔.李 伟.论足球裁判判罚自由裁量权滥用的规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3)

2 高大山.中外足球比赛时间对比分析我国裁判员的判罚差距[J].广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01)

3 赵祚福对大学体育足球选项课培养学生足球裁判能力的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6(5)

猜你喜欢

判罚犯规裁判员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山东省青年排球裁判员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嘟你犯规啦!
讨价还价
篮球比赛
县级医院是分级诊疗的“裁判员”
对世界女子高水平单排轮滑球比赛犯规的研究
篮球三人制裁判法裁判员位置转换的技巧探析
什么叫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