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语境下英语教师的文化身份定位*
2011-08-15何敏
何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后殖民语境下英语教师的文化身份定位*
何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在后殖民语境下,弱势文明正面临着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又不迷失自我的巨大挑战。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教师理应承担起文化自救的重任。双语知识分子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决定了英语教师在这场文化保卫战中占据枢机。因此,唤醒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理应成为英语教师的历史担当。为此,英语教师应该成为:西方文化的诠释者;传统文化的弘道者;多元文化的理性反思者。
后殖民;文化全球化;文化自觉;英语教师
后殖民主义是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和后冷战时期对“落后”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围剿和文化渗透的一种侵略策略。与前殖民的军事殖民和经济殖民不同的是,它外化为文化殖民,但本质却一致,都是欧洲或西方中心主义。其流毒之广丝毫不亚于前两者。它强调对第三世界国家在文化,知识和精神领域的控制,从而造成人们思想上的禁锢和他文化存在合理性的消解。在全球化语境下,西方强势文明以英语为载体,控制了文化输入的主导权,将自身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贴上普世共识的标签,强制地灌输给处于边缘地位的第三世界国家,误导人们:只要依循,依附它就能走上文明的康庄大道。在强势文明的席卷下,弱势文明的人民文化认同感日益缺失,开始自觉依附于西方强势文明,逐渐忘却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甚至产生了一种母文化自卑心理。在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观念的驱使下,传统文化还被当成现代文明发展的桎梏而束之高阁。对传统文化的普遍漠视和集体无意识导致了传统文化失语症。
一、“中国传统文化失语症”症候概览
失语症“(aphasia)”一词最初用于医学,全称dysphasia,指因大脑问题导致的发音失败,后被移植到文学界。曹顺庆于上世纪90年代在文学领域提出了中国文论“失语症”概念。虽然这是针对文学界现状的一个术语,但用来形容当下我国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漠视与无知毫不夸张。对历史事实的生疏和对传统文化切身感受的隔膜导致了中国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整体疏离和漠然。感恩节的火鸡,万圣节的南瓜灯,他们耳熟能详,可端午节的五毒糕,中元节的河灯,于他们而言却仿佛某种史前文明;尊崇“自我”弘扬“个性”让他们对“温良恭俭让”的为人之道嗤之以鼻;在消费主义的刺激下,他们奉“成功学”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不二法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被他们视为不经之谈。他们习惯了用西方话语和思维模式来自我表述。在今天“中国任何一种现象都只能在别人的概念框架中获得解释,好像离开了别人的命名系统,我们就无法理解自己在干什么,我们的生活意义来自别人的定义”。(陈俊森,蘩葳葳,2006)这是我们生存境遇的真实写照。
“历史健忘症”,“文化软骨病”等诸多症候使得他们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一旦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就会频频失语。很多大学生连一些简单器物层面的内容如“筷子”“春联”等都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更遑论“儒”“道”“释”等深层文化内容了,所以在谈及中国传统文化时要么就顾左右而言它,要么索性沉默以对。
客观地说,这种传统文化失语症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当代大学生的无知。中国文化在经历了“五四”和“文革”之后出现了巨大断层。当代中国人在续承中国传统文化血脉时先天不足。而滚滚袭来的全球化浪潮和由它挟裹来的后殖民话语打造了一个神话:西方价值体系是文明高度发展的圭臬,在发展重于一切的观念下,传统文明似乎应该自觉让道。加之疯狂英语推波助澜,各式英语考级证成为通往精英之门的通行证。传统文明更被认为是该扔进故纸堆的历史陈迹。于是,人们对这种失语症非但不以为然,反而将其视为文明高度发展之应然。然而,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泉,也是一个民族的黏合剂。放弃传统文化就意味着放弃文化自主权。我们独特的文化身份会被模糊以至消解,最后我们甚至不得不凭借他人的话语体系来言说。这其实是从“被殖民”走向“自殖民”的过程,也是一个民族的自我放逐。放弃了传统文化将钝化我们的文化感知力,无法领悟到他文化的精髓。而敏锐的文化感知力是未来社会对合格世界公民的时代要求。从全球观之,传统文化的式微也必将导致全球文化生态系统的失衡。弱势文化渐次消声,势必造成一个压制垄断的世界文化。如果人们在同一价值观的统领下,都采用同一思考维度,那么看似热闹的众声喧哗终究也不过是殖民神话的老调新唱而已,整个世界文明就会泯灭生机,难以为继。多样性与差异性才是当今世界合理的生态构成。
二、英语教师的文化身份
由是观之,这种“传统文化失语症”不仅会使当代大学生难以胜任在文化转型期把握主动权的重任,甚至还有可能沦为帝国主义推行文化霸权的共谋。因此,积极探寻文化自救之途成了一个时代命题。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教师是文化使命的履践者。双语知识分子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将英语教师推到了这场文化保卫战的风口浪尖。因此,唤醒学生的文化自觉,使他们既能顺应全球化浪潮又不迷失自我,理应成为广大英语教师的历史担当。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针对目前全球化的语境下,多元文化如何和谐共生而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费孝通,2003)他还认为,在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其它文化及其与自身文化的关系。笔者认为,文化自觉可以浓缩为:“知己知彼”。熟谙传统文化才能够明晰,强化自我的民族身份从而在这个巨大的文化转型期掌握主动权。对异质文化的深刻洞见也是我们在全球化语境下不能回避的时代要求。知己知彼方能达到费老所描述的境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唤醒,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是个艰巨的过程,为此,广大英语教师理应成为:西方文化的诠释者,传统文化的弘道者,多元文化的理性反思者。前者是文化自救之前提;中为根本;后为保证。
(一)西方文化的诠释者
语言学习不可能回避文化导入。教师在教授英语语言的同时一定要对其所承载的文化进行诠释。引导学生区分良莠,真正吸收西方文化之精髓。西方文明所蕴涵的理性主义;拓荒精神;对个体价值的关注和肯定等都会成为我们这个古老文明的有益补充。自觉追捧,附庸西方文明固不可取,但目前对待西方文明的另一种态度也要引起我们警惕:对我国所有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本土知识都推崇备至,良莠不分。这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中心主义。一味用传统文化来排斥西方的理性主义,就势必造成为民族而民族、为本土而本土的非理性主义。它实质上就是文化保守主义。它以保存文化纯洁和纯粹为名,人为地阉割了文化内在的创新要求,无异于画地为牢,会使我们陷于自闭狭隘。自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就是强势进入中国,是通过鸦片、战争、歧视等途径和方式强加于中国的。面对西方文明,中国民众的文化挫败感是同屈辱感交织在一起的。这也是人们常常不能用冷静,理性地分析西方文化的优劣,而简单地拒斥它和仇视它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英语教师在讲授西方文化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沦为帝国主义的文化代理。其实,这种忧虑,溯本追源,肇始于一种不平等的文化心态。两种文化相遇时,只有区别没有优劣之分。基于这样的心态,我们方能理性对待西方文化。几十年前,胡适就提倡学习西方,要:“借它的朝气锐气来打掉一点我们的老文化的惰性和暮气。……(老文化中)那一部分不可磨灭的文化将来自然会因这一番科学文化的淘洗而格外发挥光大的。”(胡适,1967)
创新是文化的内在要求,固步自封必然会扼杀文化鲜活的生命力使之变成死水一潭。中国文化的充分开放性、高度坚韧性和善于消化的能力,使我们要坚持有选择的“拿来主义”,积极吸收借鉴西方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使古老的文明生机勃发。因此,理性对待西方文明是文化自救之前提。
(二)传统文化的弘道者
英语学习不是单向的文化输入,而是输入与输出并存的双向交流。文化的生命力蕴含于传播之中。一切文化传播都是由“世界的”和“民族的”两个矢量的双向运动所构成的动态过程。季羡林先生说过,目前我们不仅要考虑“拿来主义”也要考虑“送出主义”关键是送什么,怎么送。英语大有成为世界通用语之势,对此,我们不必讳言。相反,我们可以合理利用这个载体向世界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中国”现象和内容置于英语“形态”之中,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从而把“中国因素”较为顺利地引入英语话语以及国际文化对话之中,使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借助英语表达法、句法、修辞、篇章结构等来表达中国人的宇宙观、价值观、文化传统、社会习俗、饮食习惯、民族风情风貌、人文地理和不同于西方社会的种种中国讲法,这也是拿来主义的精髓再现。
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入世精神,强烈的道德色彩,顽强的再生能力和注重中和的思维方式这些厚重的文化底蕴不仅是抵制我们母语文化边缘化的有效资源,在纷繁的现代化进程中它们也是慰藉我们心灵的一剂良药。因此我们要以课堂为阵地,以课本为契机,宣扬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子,唤醒大学生的母文化自豪感,这是文化自救之根本。
(三)多元文化的理性反思者
目前大学英语教材的价值取向严重倾斜于欧美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刘可红,2005)面对全球化带来的英语热潮,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英语全球化不等于英语文化全球化。全球化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流。跨文化而非双文化(Mckay,2000)。英语学习者应该是多文化人而不是双文化人。学习者不必内化英美文化。(Smith,1967)为此,英语教师应该帮学生建立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和多维文化视野,使他们意识到:世界绝非一个同质整体,它仍是一个多极多样的世界,是在无限差别、矛盾与对立中存在的。这种多元并存不仅是现存的实然,它更是文化生存与发展之应然。每一种民族文化对于所属民族来说都具有其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学习者不但要了解英语为本族语的“内圈”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同时也要对“外圈”英语国家及“扩展圈”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有一般意义的了解。
为此,我们有必要在课堂上通过对比的方法拓宽学生的思考维度。比如,在介绍万圣节时,我们不妨谈谈日本的盂兰盆节,中国的中元节,引导学生探求这些民族在思考死亡等重大命题时的异同。如此一来,学生的文化感知力在纵向和横向都得到了拓展,具有了更为宽广的文化视野。
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并进行理性反思,主动关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态势,是培养合格世界公民之必须,使之具有对异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时的灵活性。同时,它也是抵制全球文化一元宰制的有力武器。而且对世界多元文化区分良莠,择善从之,使之成为我们传统文明创新的巨大潜流这也是使我们传统文明延绵相续,更新长流的有力保证。
英语热并非意味着汉语的式微。相反,全民学英语消解了英语的霸权地位使之不再是某一阶层的专属。语言同文化一样很少自给自足,汉语也可以从这种世界通用语身上汲取养料。摒弃了这种英语母语二元对立的思想,我们就能理性对待英语教学,可以在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这个大框架中重新认识中国文化,利用英语为载体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从英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提取激活传统文化的活性因子,确保其在构建社会价值体系和民族心理结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底层支撑,基础。对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以及世界文化做到“知己知彼”能帮助学生拓展跨文化心理空间,对文化的多元性展现出一种恢弘大度和兼容并蓄的跨文化人格。英语教师要利用英语为学生构建一个全球化的文化场景,将英语课堂打造成一个使各种文化互视的平台,让学生参与到多边文化的比较和鉴别从而克服对“全球化”的盲从,并能主动对“全球化”的意义做出拷问与批判,以一种世界历史主体的身份去探求未来世界的合理走向。
[1]Bhabha,HomiK.The Location of Culture[M].London NewYork:Routledge,1994.
[2]Crystal,David.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Dibaja Z.Globalization:The Last Sky[A].In Kay,(ed),Globalization:Competitiveness and Human Security[C].London:Frank Cass and Co.Ltd,1997.
[4]Hamelink C J.Cultural autonomy in global communications[M].New York:Longmans,1983.
[5]Hinkel,Eli.Culture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3.
[6]Gendzier,Irene L.Fanon A Critical Study[M].London:Wildwood House,1973.
[7]Kramsch C.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8]Mckay S L.Teaching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Implications for cultural materials in the classroom[J].TESOL Journal,2000,(9):7-11.
[9]Philipson,R.Linguistic Imperialism[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0]Said,Edward W.Orietalism[M].NewYork:VintageBooks,1978.
[11]Smith L.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auxiliary language[J].RELCJourna,1976,(7):38-42.
[12]陈俊森,蘩葳葳.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13]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新华文摘,2003,(8):136.
[14]胡适.胡适与中西文化[M].台湾:水牛出版社,1967.
[15]刘可红.外语教育的文化取向研究——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美国化文化取向[J].现代大学教育,2005,(4):99-102.
2011-02-06
2009年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09C1030)
何敏(1978-),女,湖南长沙人,讲师,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