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女童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湖南某乡镇为调查对象
2011-08-15陈艳蓉
陈艳蓉
(湖南女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农村留守女童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湖南某乡镇为调查对象
陈艳蓉
(湖南女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他们在城市里谋得了生活,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他们的家人、孩子却在过着候鸟一样的生活。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应运而生。笔者在调研和走访中发现,留守儿童中女童的教育尤为引人注目。女童教育的现状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辍学现象严重;人身安全让人担忧;心理健康状况让人担忧;这一系列问题都引起了广泛关注,笔者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有所帮助。
农村留守女童;教育现状;问题;原因;对策
一、农村留守女童的基本情况及教育状况
(一)留守女童的比例
根据该课题的要求,本人就湖南省某县开展了调研,本次调查在该县的20个乡镇随即抽样调查了400名留守女童。一共发放问卷调查400份,收回380份,回收率为95%,调查对象的年龄从6岁到14岁不等,其中10岁以下占24.5%,调查对象大多集中在10至14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留守女童占调查对象的57.8%;在调查的留守女童中,爸爸出去打工的占33.5%,妈妈出去打工的占18.3%,父母双双出去打工的占48.2%。有31.9%的留守女童跟爸爸或妈妈住,43.5%的和爷爷奶奶住,18.3%的和外公外婆住,5.8%的和其他亲戚住。其中有16.7%的留守女童是爸爸或妈妈把弟弟带到城里,而把女童留在家里。
(二)农村留守女童的基本生活状况
(1)农村留守女童的教育状况
农村留守女童辍学情况严重。2010年8月对某乡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发现:2009年小学生毕业人数为784人,升入初中人数642人,女童流失人数75人,流失率11.80%;2010年小学生毕业人数为616人,升入初中人数503人,女童流失人数57人,流失率9.25%。升入高中的就更少,更不用说读大学。很多女童早早结束了读书生涯,象她们的父辈一样出去打工,赚钱。
(2)留守女童受教育权没有得到保障。与留守女童生活在一起的大部分抚养人或者监护人为女性(母亲)或隔代老人,由于她们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封建传统思想道德观念严重、教育观念落后及经济原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留守女童在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的时间、受教育时的家庭辅助等方面远远没有得到保障。长此以往使得女童学习落后,学习积极性不高,也从心理上使他们认为读书没有用,以致于女童本该享有的受教育权利都没有得到保障。
(3)留守女童的人身安全教育意识缺失。我们经常从一些报刊,电视网络上看到这样的消息,某某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在身边,擅自下水洗澡游泳而导致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而作为留守女童,因为性别的因素,他们除了遭受与男童一样的意外伤害之外,他们还更容易受到其他一些方面的伤害。具体表现为:留守女童作为弱势群体极容易受到他人的非法伤害和攻击。从公安部获取的信息显示,目前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工作所呈现的总体数据来看,被拐卖的儿童群体中居第一位的是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中的女童居第二位。
(4)农村留守女童的性安全教育意识缺失。在留守女童面临的教育问中,性安全教育的缺失非常严重,而这又是在女童中出问题最多的方面。在调查和走访中发现,80%以上的女童对于爱滋病及其他的性知识非常缺乏。留守女孩对艾滋病传染途径的知晓率,知道性传染途径的122人次,占32%;知道母婴传染途径的121人次,占31%;知道输血传染途径的144人次,占37%;另有部分女童认为拥抱握手、接吻、与艾滋病人共餐、与艾滋病人面对面谈话也可以传染。68%的留守女孩不知道不安全性行为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染途径。
(5)留守女童心理健康教育被忽视。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留守儿童的最大问题之一。2010年7月对某镇学生进行的实际调查表明:在农村留守女童中,有70.5%的女童存在着心理方面的问题。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留守的女孩心理健康尤其是人格发展问题与非留守女童相比更为突出,表现在:柔弱无助、性格内向或不开朗、自卑闭锁、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要求低、上进心不强、寂寞空虚、盲目反抗,甚至还产生了怨恨父母等偏激行为或逆反心理。
二、农村留守女童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
在传统文化认同中,都是妇女承担生儿育女和做家务的主要责任,而男人则一贯负有养家糊口的责任。性别之间普遍的劳动分工导致男人和女人在权力、声望、财富和教育上呈现不平等的地位:第一,男女在有价值的社会资源上,诸如食物、金钱、权利、时间和教育,没有拥有同样的享用权;第二,男女不会拥有同样的生活选择;第三,女性和男性的角色与行为不是受同样的尊重。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整体得到了提升,教育的观念有了一定程度的更新,但是在广大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农村地区,很大一部分老百姓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和观念仍然很重,作为未受过多少教育的长辈(尤其隔代的长辈)那种言传身教更是“毫无保留地”施于下一代的身上,这时儿童性别的不同决定着他们享受受教育的权利的不同,留守女童能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就显而易见了。
(二)享受教育与经济利益的冲突
农民在外出务工所获得的收入与子女上学、教育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时,这时子女的性别往往是家长进行选择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父母通常认为女子升学无望、养女不防老,这时,在教育权上,性别的天平通常更多地倾向于男童。留守家庭中,女童比男童更容易被“剥夺”本应该享有的法定的教育权利。如果父母有机会带小孩一起就地上学的话,在男孩和女孩之间选择的话,78.9%是选择带男孩。如果父母的经济实力只够一个小孩上学的话,97.5%选择男孩。
(三)监护人的教育能力和亲情关注的缺失
农村留守家庭中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数是母亲或者隔代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方面,他们的文化和素质本身就较低,对儿童的学习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另一方面,留守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或其他代理监护人由于农活的管理工作,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在重男轻女思想影响下,女童的学习受到的关注就更加微乎其微。第三,缺乏亲情的抚慰。由于父母外出务工长时间的不在家,女童天性感情脆弱,心理受到的影响远远大于男孩。监护人在对女童的教育方面的帮助和关注与否对她们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着她们学习的积极性。
在网架应用的过程中,网架事故时有发生,轻时出现网架杆件弯曲,重则网架变形过大,甚至坍塌。总结网架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归纳下来有以下几种:
(四)学校教育关注不够和政府责任的缺失
其一,由于家庭的不完整,留守女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着更多的问题与困惑,她们极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疏导与帮助,需要通过教师和通过集体的温暖来弥补由于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其人格发展产生不适应的消极影响,但由于农村办学条件、办学理念、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影响和学校教育关注与家庭教育关注的错位,留守女童在学业成绩、心理健康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得到的关注令人堪忧。其二,由于国家政策、法规的不完善,政府在保证落实农村义务教育、落实义务教育权利的平等、落实教育资金投入与转移支付力度不够。
三、解决农村留守女童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在发表的《学会生存》这篇报告中明确地提出“教育即解放”的口号,对于在受压抑、禁锢、束缚、钳制下的农村留守女儿童来说,接受教育更意味着解放,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是平等的对话和自由交流;是丰富知识才能;是尊重和信任。它能解放被禁锢的心智,舒展被束缚的性格,使僵化的头脑能够异想天开,使萎缩的人格大放异彩。关于教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重要性,加尔布雷思在他所著《好社会》一书中说过:“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民是贫穷的,也没有任何一国愚昧无知的人民是不贫穷的。在民智开启的地方,经济发展自然水到渠成。”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陶行知先生把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归为三点:第一,女子同为人类,自应有知识技能,去谋独立生活。譬如四万万根柱子擎着大厦,设若有二万万根是腐朽——不能用的木材,则此大厦必将倾倒,这是明显的例子。所以女子必须受教育,去共同担负社会的责任。第二,女子富于感化性,能将坏的男子变好,并且可以融化男子的性情与人格。第三,女子受教育,必定十分顾及她子女的教育,不似男子的敷衍疏忽,所以普及女子教育,不但可以受到家庭教育的好处,并且可以巩固子孙后代的教育。”作为中国现实社会生活中弱势群体的留守女童,关注她们的教育是实现这些留守女童自身价值的前提,是提高民族主体文化素质和和谐社会能够得以建构的重要保证,于留守女童本身、于社会发展乃至后代素质的提高均具有极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尝试,或许有些帮助。
(一)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为了使更多的女童享受良好的教育,首先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政府要加大教育宣传的力度,增加义务教育的投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对困难生全部减免或部分减免学费,使义务教育让更多的女童能够从中受益。大力加强党和国家对于公民受教育权和受教育义务的宣传,让大家意识到接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因为在调查和走访中笔者发现,现在很多的农民对于国家的一些教育政策很无知,不知道义务教育是免费,不知道接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导致很多女童因为个人或父母思想意识落后而早早辍学的,也有因为交不起学费而早早的退学在家,他们甚至还不知道上学不要交钱这回事。所以学校和教育部门及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义务教育的宣传力度,让义务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并且在推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逐步推及到学前教育和高中及职高教育。
(二)推进教育公平
(三)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现阶段造成许多女童早早辍学还有一个因素是因为家长教育观念滞后,受落后的封建思想影响很深,那么这是属于意识层面上的问题,这不是以经济手段和政策可以解决的。我们只能通过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一种正确的教育观念。向家长传递这样一种观念,女童和男童都是继承人,他们和男童一样肩负赡养父母的义务,享受和男童一样的教育权利。同时帮助家长树立一种男女平等的意识,而且还要让他们意识到女童的素质会对后代和整个民族的素质产生深刻的影响。让广大农民从内心地愿意让女童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为女童的学习创造条件和物质时间保障。因为笔者发现很多底册女童是因为家务和农务劳动过重而没有学习时间的保障,导致成绩越来越差,以致于最后丧失对于学习的兴趣,然后就过早的辍学了。因此,为了解决女童受教育的问题,要从人们的思想意识让入手,让人们从内心认识到留守女童教育的意义。
(四)大力加强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号召了好多年,但是素质教育一直没有真正的实行起来,还是一如既往的在实行应试教育。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女童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上学没有意思而主动辍学的。很多的学生反应现在的教育就是要她们一天到晚的死记硬背,做不完的作业和考试。没有很多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教学方式呆板,缺乏生机和活力,导致她们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还有一部分女童认为,她们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对于将来的生活意义不大,教育内容主要以考试和升学为目标,没有照顾到学生对于眼下生活的满足,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要对现有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进行反思。改变教育就是为了升学深造的观念,改变古板的教育方式。
(五)当地政府要积极介入
鉴于目前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所凸现出来的现实问题,解铃还需系铃人,是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开放造成大量的农村人口留向人口,在带来经济发展和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也留下一些附属问题。因此在留守女童的教育问题上需要政府的参与,首先政府从观念上不忽视这一特殊群体,其次提供一些现实的解决措施。笔者认为政府一是增加投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软硬条件;二是在当地可以出资或号召当地的教育部门,对留守女童实行就地统一集中管理。成立“留守儿童之家”,放学后和周末及节假日都有专门的生活,学习指导老师来管理那些父母常年在外的女童。三是帮助那些女童定期的与家长取得联系,梳解她们的寂寞和心理健康情绪。让她们通过与家长的联系,建立亲情意识并能更好的理解父母,更好的适应当下的生活,提高女童自身的独立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关注农村留守女童的教育问题是当前关注农村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牵涉到的方面多、范围广,部门也很多,只有各个部门形成合力才能更有力的来解决这一现状。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王义高.当今世界教育思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12-11
陈艳蓉(1975-),女,湖南祁东人,讲师,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