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文学语言的模糊性
2011-08-15陈海敏
陈海敏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江苏 无锡 214153)
文学语言的特征,大致有情感性、形象性、含蓄性、模糊性等。这些特征都体现了文学语言在反映和表现人的生活世界方面的巨大张力,都寓示了文学语言所蕴含的特殊的审美功能。文学语言有什么样的特征,一方面与语言自身的特征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文学的特点、作家创作的特点和读者的审美需求相关,同时也是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根据创作需要深入挖掘语言的结果。本文着重谈论文学语言的模糊性。
一、文学语言模糊性的界定
文学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语言是指在各类文章中具有文学色彩的语言,狭义的文学语言是指“文学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1]本文所说的文学语言是指后者。模糊性是一种不确定性,是指事物在形态或类属上的界限不清晰和不明确,从逻辑上说就是事物的内涵和外延呈现的“亦此亦彼”的模糊特征。文学语言的模糊性是指语言语义的灵活性、不确定性,言语能指和所指的不固定性。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大致有三种情况。
1.用词的模糊
在文学作品中模糊词的运用,构成语义外延界限的不明确,具有很大的不定性。例如在“她年轻、短发、眉目清秀”一句中,是用模糊词描写人物的肖像。如果换用“她22岁,2寸长的短发……”就会明显地削弱语言的魅力,使人感到呆板而可笑。[2]同时在用词中,作者经常借助比喻、夸张、双关、通感等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中造成文学语言的模糊性。例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些例子在文学作品中不胜枚举,句子中用词的不准确和夸张性,造成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妙境。
2.句意的模糊
对于同一个句子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我们都熟知的,在《红楼梦》第九十八回中,写到当林黛玉临终前得知宝玉和宝钗正举行婚礼,她一反常态地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在“你好……”这句中,句子的含义比较复杂,模糊不定,可能是“你好无情!”,可能是“你好狠心!”,可能是“你好自为之!”,也可能是“你好叫我痛心欲绝!”等多种理解的可能。正如人们常说,一千个人读《哈姆利特》,就有一千个哈姆利特。林妹妹这一句不同寻常的呐喊,饱含着多少无奈和多少悲愤,也使读者掩卷而思,心潮难以平静。只有体味了这言外之旨,才能真正理解曹雪芹所说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文学语言的多义性,使得文学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3.意境和主旨的模糊
在一些诗句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的妙处,却难以用明确的语言来阐明其中的奥妙。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常常会唤起我们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混合的感受,这是很难用单一的言语来说明的,由此形成一种既朦胧又模糊的意象,产生一种朦胧的意境美。再如对于《红楼梦》的研究一直以来不乏其人,可谓硕果累累,但对其主旨却至今莫衷一是,所谓革命家看到排满,道学家看到淫,经学家看到《易》,才子佳人看到缠绵……事实上一部文学作品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始终是模糊的,不可能简化为一个终极的理解。
二、文学语言模糊性的生成原因
1.言语表达的需要
模糊语言本身在语言、语法、语义等方面都带有强烈的模糊特征,它在文学作品中有多种表现形式,就像前面提到的模糊词的运用。在句子“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中,“大约”是模糊词,而“死”是明确的。作者用“大约”这个模糊词,深刻表达了孔乙己不为人们关心的悲惨命运,甚至连死了在人们印象中也只是“大约”,知道得也不很明确。再如在老舍的《想北平》中写到:“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得真是太少了。”“大”、“多”、“少”本身就没有具体的参照,是模糊的,再加上“那么”、“太”这类表程度的副词,就更模糊了。但如果不如此,又何以表现呢?因为描写的对象太大,太多,是无法精确的。
2.创作对象客观的需要
描写对象和生活本身的“模糊性”导致了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客观世界五彩缤纷,世界万物丰富多样,但同时也表现出相似性和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正是这种相似性和模糊性的反映。文学作品以社会生活为描写对象,而生活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的特征,描写对象本身的特征决定了文学语言审美的模糊性。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种食物,都是处于多种联系和多种变化中的,作家总是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描述。曹操这个人们都熟知的人物形象,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他塑造成一个枭雄的形象,而现代作家郭沫若在《蔡文姬》中,却将他描述成一位重视文化建设的开明帝王。人物形象的矛盾,实际上是生活本身具有的模糊性所决定的,作家选取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展示社会现象时,也便于把这种生活的模糊性真实地反映出来。正如王蒙所说“凡是把复杂的问题说成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概不可信”。
3.创作主体情感表达的需要
从创作主体来说,对于处于被动的、不断演变着的客观事物、形象等,作家不可能完全精确地反映出来。他们只能抓住一闪即逝的灵感,来形成自己所要表达客体的表象,但这些表象有些部分清晰,有些部分又比较模糊,它的模糊性就决定了创作主体某些方面思想和情感的模糊。同时文学是客观现实生活在人的内心世界的能动反映,作家创作的形象饱含着主观情感,而情感较之于思维活动其表现常常是朦胧的,飘忽不定的。而最终这些模糊的东西又通过它的载体模糊语言表达出来。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把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毫无逻辑联系的意象罗列在一起,却表达出一种含蓄优美的效果,利用语言的模糊性,生动地表达出深秋时节,游子心中的那种离愁别绪。
三、模糊语言的审美效果
1.想像美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表现性语言,这种语言包含了许多“不定点”和“意义空白”,[3]它促使文学作品的语言含蓄、模糊。它吸引和召唤读者积极参与文本创作,给读者的想像创造以极大的空间,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不同的创造性思维赋予作品不同的理解,赋予作品不同的生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文学作品的奇特魅力。换言之模糊语言有利于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可以唤起欣赏者的联想,诱发想像,从而积极参与作品的再创造,使审美活动能够深入进行。《红楼梦》中是这样描写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施胜三分。”作者用“似蹙非蹙”、“似喜非喜”等模糊语言给读者留下了联想和想像的空间,让每个读者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塑造自己心目中的林妹妹形象。[4]如果真让读者根据这些肖像描绘出林黛玉的形象图来,恐怕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因为这种美是一种模糊的美,一种想像的美。而近几年来,一些名著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相继被搬上银幕,人们在欣赏的同时,总是不免发出这样的感叹“还是看原著够味”。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原著提供的是一种具有弹性的艺术形象,而电视提供的却是单一的定型化的艺术形象。前者允许读者参与想像和创造,而后者只能被动地接受。这大可说明模糊性描写所具备的表现力了。
2.曲折美
模糊语言可以使作品情节生动曲折,增强作品的趣味性。在文学创作中,作者有时明明可以找到明确的语言来表达,却偏偏运用模糊的语言,从而加深了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加剧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在曹禺的《雷雨》的第二幕中有这一段台词:
周朴园:你知道她现在在哪儿?
鲁侍萍:我前天还见着她!
周朴园: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
鲁侍萍:嗯,就在此地。
相隔三十年,周朴园已认不出眼前的鲁侍萍,他问话中的“此地”当然是指“本城”,其意义指向是明确的。而鲁侍萍答话中的“此地”却带有模糊性,它既可以指“本城”,也可以指“两人现在所处的位置”。采用这一模糊语言,表现了鲁侍萍既想告诉周朴园自己就是当年的萍,又不想让他知道自己真实身份的复杂的矛盾心情,取得了比较好的戏剧效果,增强了戏剧情节发展的生动性和曲折性。如果她直接回答“就在这里”或者“就在你眼前”,那就太直白了,缺少了含蓄的韵味,不利于下一步戏剧矛盾冲突的发展。
3.含蓄美
模糊语言是一种非精确性、非明确的语言,它的运用可以使作品内容含蓄,情感表现深沉。中国历来许多的作家、批评家和文艺理论家都讲究文学作品表达的含蓄性。司空图在其《二十四品》中将“含蓄”列为专品进行探讨研究,提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理论。南宋词人姜夔提出“语贵含蓄”,认为“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5]言语交际的事实也证明,含蓄美是言语交际的极致,是言语表达艺术致于圆融精当的重要表现。李商隐的《无题》中颔联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者用“春蚕”和“蜡炬”一对极富有表现力的比喻,表现了心中强烈的相思之情,抒发了至死不渝的爱情。特别是“丝”这个模糊词,与“思”谐音,作者移情于物,将缠绵沉痛的情思,在精致恰当的比喻中,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出来,构成一种含蓄美。
4.意境美
我国古代学者对 “意境”有多种阐述,《辞海》中,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像和联想,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作者借助大量模糊的、朦胧的语言以及模糊修辞手段真实再现了客观世界的美,使人产生各种联想的模糊空间,同时体现了模糊语言本身的魅力。文中先用比喻写月光,用“流水”似的“泻”来形容圆月的普照,给人月华似水真切的感受。“薄薄的青雾”句看似唐兀,实乃紧扣住“月色”二字:上有月光映照,下有荷叶反射,白雾便成若有若无之青雾。透过薄雾看荷塘,景物皆如此朦胧飘忽,作者便用“像笼着轻纱的梦”来形容,此时现实的客体世界和幻想的主体世界交融在一起,读者唯有同作家一起去想像,一起去感受,才能体验到作品所包含的底蕴,在心中构建出一幅月色下的荷塘清雅之景,体悟到一种独特的意境美。
四、结语
文学语言的模糊性特点,不同于语言运用的“含混”和“混乱”,它是就语言的艺术表现而言的。“含混”和“混乱”是由于思维混乱而造成的语言表达的不清楚,令人不知所云。而模糊性作为文学语言的一个特征却具有其独特的审美功能,所以在文学创作中,语言既要准确凝练,又要含蓄深沉,常常需要借助于语言的模糊性特征。但如果故弄玄虚,刻意追求语言的晦涩艰深,这样的语言不仅失去了它的表达功能,也失去了文学语言的审美功能。因此要在精确性和模糊性中得到和谐统一,从而进入一个更高的审美境界,赋予文学作品更大的魅力和更强的生命力。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撰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7:1319.
[2]张乔.模糊语言学论集[M].大连出版社,1998:76.
[3]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231.
[4]彭娅,李佩英,王金娥.匠心独运的人物形象塑造——《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比较[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104.
[5]姜夔.白石道人诗说[M]//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