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社团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2011-08-15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素能社团院校

鲁 瑾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朱新秤在《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文中指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获得工作、保持工作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及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1]。高职学生社团活动是“高职生就业能力”十分重要的培养途径,因为高职生占青年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既不是“精英”,也不是“差生”,是“中间群体”,且以“贫困生”居多,为此高职院校的社团组织及活动开展尤为重要、值得扶植。高职院校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在理论研究方面,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问题正在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也提出了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启发性的观点,但是从整体上看,这一问题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的推进,需要从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长远的眼光审视。如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问题需要结合时代精神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并充分关注当代教育科学的新成就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在现实实施过程中,各高职院校对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有着普遍的认同,部分高职院校成立专门分管就业及就业培训的部门,但目前此项工作实施的满意度还不高,实施效果与学生的期望有一定的差距。不同学校对就业及就业能力问题的认识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会导致其在就业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措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事实上,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特点的高校,其学生的就业能力水平通常是不同的,当然,这与高职院校本身是否重视,并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特征

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2]。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团因学生的层次和学校类型不同,在社团种类和分布上有所不同,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生社团包括文体活动、志愿服务、文化艺术、社会实践、兴趣爱好、理论学习、专业技术、综合类等类型。调查显示,文体活动类、兴趣爱好类和专业技术类社团是学生社团的主要类型,文体活动类社团19个,约占社团总数24%,其次是专业技能(学术科技)类社团16个,约占社团总数20%,兴趣爱好类社团14个,约占18%,理论学习类社团相对较为薄弱。总体来说,社团具备如下特征:

1.追求个性与目标趋同的统一。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生社团的招募方式主要有“学生个人自由报名”(占58.33%)和“社团内部成员推荐”(占28.47%)两种主要方式,社团成员具有个体主体意识强、追求个性张扬的特点,同时又对团队目标和发展愿景认可,个体成员的目标通过聚合、调整,使得团队目标逐渐地趋向统一。[3]追求个性与目标趋同的统一使学生社团富有生机与活力,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

2.民主管理、协作运行。学生社团要有效健康的运转,团队成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共同参与、民主管理。调查显示有97.9%的学校社团有自己的章程,内部规章制度建设“都比较完善”和“大多数比较完善”的占84.09%,团队成员通过磋商制定社团的章程、制度、发展目标,以及筹措活动经费和筹划社团活动等。这种管理和运作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协作精神,帮助学生形成归属感、自尊感和成就感。

3.社会参与度高。学生社团活动正由社团内部或校内相对封闭的方式变为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学生通过社团活动搭建起与社会、企业沟通的平台,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对社会、企业有基本的了解。调查显示,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志愿服务类社团通过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完成自身的人格塑造。同时,学生社团的市场意识明显增强,策划社团活动、跑企业、拉赞助,与企业合作较多。社团社会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专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学生社团有专业社团和非专业社团,专业社团要求特定的专业知识或技能,例如,科技创新与应用协会、设计协会、电脑爱好者协会、营销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活动内容的专业性或学术性较强。非专业社团则是开放的,社团成员突破了年级、专业、学院的局限,在平时的活动和交往中会感受到不同专业同学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促进学生知识结构不断完善。专业性和开放性的统一,既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

三、基于学生社团的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途径

高职院校就业能力的培养途径有第一课堂专业教学和第二课堂校园活动,大学生社团是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体现。根据就业能力内涵的界定,本文将就业能力所包含的要素归为自我发展素能、人际适应素能和环境适应素能三个方面,并结合学生社团的特征,从这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就业能力。

1.发挥学生社团素质教育功能,提升学生自我发展相关素能

大学生社团是素质教育的载体和阵地,发挥社团的素质教育功能,从人格形成、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心理承受力及抗挫折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专业知识技能、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升学生自我发展素能。

(1)发展专业社团,加强专业社团的管理和指导。高职院校要突出专业社团反哺专业教学的功能,根据各院系、专业的特点,扶持、指导相关专业社团,让各专业的学生在这里融会贯通,使知识能够取长补短,有利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以提高。

(2)扶持理论学习类社团,丰富社团的活动内容和形式。高职院校理论学习类的社团往往缺乏吸引力和生命力。要加强对这类社团的扶持和指导,深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社团的内涵,丰富社团的形式,把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内容渗透到宽松、和谐、融洽、亲切的社团活动中。通过社团活动能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学生尽情的表达自我和展示自我的同时,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集体荣誉感得到增强,培养自己交往和表达能力,使自己人格不断健全。

(3)规范社团管理制度,发挥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大学生社团组织机构比较松散,由社团自己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形成了宽松、活泼、畅所欲言、平等相处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高;社团的特征,能促使社团学生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积极主动探寻新的未知领域;同时,社团成员参加社团活动,必然要参与组织、参与管理、参与沟通、参与制定方案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承受力抗挫折能力会不知不觉得到提高,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社团成员在活动中必然担当一定的角色,担负一定的责任,处理特定的问题,这个过程就是很好的提高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途径。

2.发挥学生社团辐射功能,提升学生人际适应相关素能

大学生社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大学生的锻炼和发展具有较强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学生社团的辐射功能,从沟通及团结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人际适应相关素能。

(1)加强社团的对外联系,增进大学生对外界的了解。学生的生活相对比较封闭,交流和接触面相对有限,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跟外界社会接触相对很少,对社会不甚了解。大学社团在与外界开展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会给大学生带来新思想、新知识、新朋友,加强社团的对外联系,可以让大学生加深对外界的了解与学习,广结人缘,培养自身表达和交际能力。

(2)扩大社团的覆盖面,争取实现社团的对学生“多重覆盖”。学分制的大学里,学生相互之间沟通和交流有限。大学生社团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开放性,社团成员来源广泛,不同系别、不同专业、不同级别、不同学历层次的同学融为一体,他们之间由于有共同的爱好兴趣,能有共同话题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扩大社团的覆盖面,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社团,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发挥学生社团与社会相衔接的功能,提升学生环境适应相关素能

大学生社团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也是学校内部沟通和联系的桥梁。发挥学生社团与社会相衔接的功能,从社会角色转换、体验社会、形成艰苦奋斗的作风、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政治鉴别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环境适应相关素能。

(1)强化社团社会化运作。社团社会化运作可以培养学生市场意识,学生通过策划社团活动、跑企业、拉赞助、签合同、与企业合作这一系列过程提高了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能力,增进了对社会的了解,角色意识得到加强,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才干,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2)增强社会责任感教育。通过社会实践及自愿者协会类社团开展相应的体验社会、服务社会的活动。大学生社团活动除具有思想性、趣味性、娱乐性和实用性外,也具有相当的社会性,在体验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容易使大学生形成艰苦奋斗的作风,增强社会责任感。调查显示,大学生加入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通过与外界的接触,让大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使大学生逐渐溶入社会大环境中,逐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加快大学生走向社会的进程,为毕业后应对社会复杂局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1]朱新秤.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9,(4):124-127.

[2]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Z].2005.

[3]胡雪峰.基于高校学生社团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46-47.

猜你喜欢

素能社团院校
缤纷社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职业教育赢在素能
以“学练赛”为抓手,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能
让数学语言的美丽之花在数学殿堂中绽放
K-BOT拼插社团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