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环境下信息污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2011-08-15胡慧远范建民
胡慧远,范建民
(湖北中医药大学 文法系,湖北 武汉 430065)
工业化发展以来,人类社会在物质生活上有了巨大的改观。与此同时,环境污染日益凸显并困扰着人类。与自然环境类似,人类的信息环境也面临着被严重污染的威胁。如今,花样翻新的传播媒介层出不穷,网络博客、手机媒体等为大学生带来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同时,不良信息充斥着大众传媒系统以及私人信息环境中,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信息污染现象,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消极影响。所谓的信息污染,是指“媒介信息中混入了有害性、欺骗性、误导性信息元素,或者媒介信息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的信息元素超过传播标准或道德底线,对传播生态、信息资源以及人类身心健康造成破坏、损害或其他不良影响。”在媒介技术日益发达的情况下,新媒介信息污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必须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警醒。在教学工作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转变教育理念,积极寻找应对措施,减少信息污染对大学生思想带来不良影响。
一、责任缺失:新媒介环境下信息污染产生的主要根源
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博客、微博、手机媒介日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而各种新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中,有一些没有经过严格把关,黄色信息、暴力信息、虚假信息、错误信息、冗余信息在各种新媒介中广泛传播,使新媒介信息环境受到污染。新媒介之所以出现较为严重的信息污染现象,归根到底在于信息传播者缺乏责任意识。我们认为,一方面是信息发布者缺乏责任意识,包括信息的提供者、传送者等;另一方面是信息把关者缺乏责任意识,主要指新媒介中专业的编辑人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传播主体具有分散化的特点,其信息来源广泛而丰富。参与发布信息的传播者既有专业的大众传播者,也有各种行业组织,更有不计其数的普通公众。少数信息发布者信息素养不高,责任意识淡漠,发布的不良信息对公众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新媒介信息容量大,更新速度快,其专业采编人手不足,这为良莠不齐的信息进入传播平台提供了方便。部分网站、论坛和私人空间没有明确的信息把关标准,甚至缺乏信息把关环节,使不良信息得以传播并产生破坏性影响。
根据传播学相关理论,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信息构成了“拟态环境”。“拟态环境”一方面反映着客观世界,另一方面也与客观世界存在较大差异。“拟态环境”对公众带来很大影响,甚至很多公众将大众传媒所塑造的这种信息环境当成客观环境。由于公众经常接触各种新媒介,对新媒介所塑造的“拟态环境”比较认同,因此受到的影响很大。新媒介所倡导的一些观点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公众的价值观。因此,如果传媒的“拟态环境”中不良信息越多,信息污染的程度就越严重。笔者认为,新媒介传播各种不良信息是传播主体责任缺失所致,必须让传播主体明确自身的责任,规范信息传播行为,降低信息污染程度,减少信息污染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二、偏离主流:新媒介环境下信息污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1.新媒介环境下信息污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的信息传播模式,逐渐形成了一种“去中心化”的传播态势。互联网、手机媒介等具有互联性、开放性与跨地域性,公众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自由地传播信息。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相比,互联网、手机媒介等信息准入门槛相对低一些。公众经常运用这些媒介把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传播出去,于是,在个人博客、微博等上面晒一下自己的经历与感想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大学生是公众中思想比较活跃、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他们接触新媒介的比例很高、时间长,受到新媒介的影响也相对较大。各种新媒介传播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占据绝大多数,但是不可否认,新媒介也传播了大量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很大的影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弘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以贯之的主流意识形态。然而,新媒介所传播的不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信息相互碰撞,相互冲突,一些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容易在新媒介中得到放大。部分大学生在接受信息过程中对错误的、欺骗性的信息不加取舍,往往受到误导和危害。一些偏离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看起来观点比较新,实质上其真实目的往往隐藏得很深,危害性较大,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一些西方媒体利用互联网宣传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意识形态,必须加以摒弃。
2.新媒介环境下信息污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主流价值体系带来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主流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根本问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有机体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最高层面,是指对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从根本上来说,是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认同。”当今信息技术发展使人类信息传播速度骤然加快,新媒介的信息把关远远没有传统的广播、电视与报纸等媒介严格。一些承载着非主流价值观的内容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媒介传到大学生群体中间,对其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也通过新媒介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与扩散,对大学生乃至广大公众造成误导与危害。特别是少数大学生沉溺于新媒介,更容易受到错误价值观念的干扰与诱导,这是困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
3.新媒介环境下信息污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模式带来挑战。我国传统的、主流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课堂教学。高校教师通过课堂宣讲、相互讨论、个别谈心等方式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启发教育大学生,使其崇尚真、善、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教育模式在过去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既强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功能,也让大学生在群体中分享所学的知识。随着新媒介的普及,大学生的信息传播工具不断拓新,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运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加上手机和其它电子媒介,大学生的信息接收渠道越来越多。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互动性不足,大多是一种单向灌输模式。在新媒介时代,信息“碎片化”、“去中心化”的特点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存在矛盾。在互动式传播格局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缺陷被放大了。因此,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完全依赖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坚持课堂教学为主的前提下,适当借助大众传媒来辅助教学,尤其是将一些技术先进的新媒介作为传播工具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减少大学生对灌输式教育的抵触情绪,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结构转型:新媒介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信息污染的路径选择
1.在大学生信息接受能力结构上“打补丁”,提升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免疫能力”。在新媒介环境下,信息污染不可避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正确的教育理念,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塑造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传统教育模式的同时,掌握新媒介的传播特征和大学生信息接受模式,因势利导,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传统媒介时代,受众处于被动的信息接受状态,我们以前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适应传统媒介时代那种“单向线性”的信息传播模式。而新媒介时代,受众处于主动寻找信息、反馈信息、传播信息的状态,受众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他们知识丰富,使用新媒介的技术娴熟,过多地接触不良信息必然受到较大影响。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提高大学生辨别不良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批判意识,让大学生在接受信息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侵扰与危害。过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提高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和使用能力等。在新媒介时代,仅仅靠这样的灌输不足以让大学生免受信息污染的影响,必须在大学生原有的能力结构上“打补丁”,提高他们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批判能力和“免疫能力”,用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武装大学生,使其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信息污染环境下“出污泥而不染”。
2.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结构,用正确的思想占领“虚拟空间”。过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领域主要集中于课堂、校园以及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等领域。互联网、手机媒介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信息传播的空间结构。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介获取信息,还可以通过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等传送信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虚拟空间”在大学生生活、学习及交往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虚拟空间”一方面反映着客观现实,另一方面也存在歪曲客观现实的情况。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对“虚拟空间”进行引导,使其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体系的内容。近年来,各大高校纷纷利用校园网、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以及各种课程平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收效明显。如部分院校的辅导员开通的“网络家长学校”、“班级家庭博客”、辅导员与家长之间的“QQ直通车”等网络传播渠道,这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探索。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通过微博、手机短信等渠道与学生沟通,受到学生欢迎。我们必须看到,少数大学生对互联网、手机等媒介中的不良信息的危害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甚至成为不良信息的二传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使其在利用新媒介传播信息的时候遵守互联网管理法规,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主流价值体系规范自己的言行,营造和谐的“虚拟空间”,构建健康的信息传播环境。
3.调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关系”结构,创新教育方式,提升教育效果。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过于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将大学生视为被动的接受客体,显示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新媒介时代,互动传播成为大势所趋,传者与受者之间的身份界限日趋模糊,地位趋于平等。当今大学生对新媒介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这与新媒介所体现出来的平等意识和互动性不无关系。面对信息污染,如果我们依然承袭过去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其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在新媒介时代,有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主体间性思想改革教学方式。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把受教育者看成是与教育者一样平等的主体,是“主体——主体”的关系。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新媒介的传播优势,在牢牢把握主旋律的前提下,树立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尊重大学生应有的话语权,让他们能够利用新媒介传播合理的意见,使其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而不是被动接受甚至游离于教育之外。过去一味灌输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借助新媒介的互动传播模式来吸引学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信息污染的实质和危害性,在“主体——主体”的传播模式中接受教育,其效果可能会更好。
自然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治理环境污染,人类付出高昂的成本。在环境污染的治理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浪费了巨额人力与物力,但是目前在很多行业中依然没有迈出“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信息环境污染的问题,尤其是新媒介时代,信息污染更为严重。如果我们等待信息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之后再治理,其成本必然成倍增加。因此,在新媒介环境下,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在今后的改革过程中,有必要通过转变结构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化解信息污染带来的挑战,减少不良信息的危害,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误区。
[1]邵培仁.大众传播中的信息污染及其治理[J].新闻与写作,2007,(3).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
[3]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J].道德与文明,2007,(1).
[4]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