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
2011-08-15杨洪长春大学光华学院吉林九台
杨洪(长春大学光华学院 吉林 九台)
前言:体育管理体制是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与体育发展内在规律相互作用的产物。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是以市场供求为先,国家的宏观调控支撑的经济管理体制,在体育上也相应的属于以政府主导为主的结合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突显市场经济的特点,与之相适应的美国的体育管理体制是以社会这个大市场为主导,通过职业比赛强调体育的商业性,通过体育产业强调体育的消费性。
1 、中国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分析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体育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竞技体育作为中国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体制也随之更迭数次。组织机构从以“发展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为中心任务的“体育总会”设置,到以后以“举国体制”为核心内容的“体育运动委员会”设置,再到当前的“体育局”,经过重重演变,转向了以国家行政手段为主导,推行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举国体制”的工作方式。随之国家行政体制改革,我国竞技体育体制及运行机制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1 、组织机构类型繁多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经过多次变更,曾设立过多种组织机构。每一类型机构都相应的适应一个时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但在随后的历史变化中,由于历史客观及人为等多方面的原因,体制改革与机构的撤并未能完全同步,造成了当前管理活动中多种类型组织机构并存的状况。在中央国家机关机构调整,我国体育行业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已调整为“体育总局”,下设了20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而地方机构调整却并未完全同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1.2 、具有强烈行政管理特色的集权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体育管理体制虽然改变了以往由政府统包、统揽的状况,但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及我国体育发展的“公益性”特点的影响,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的管理呈现出较强的行政管理特色,它虽存在着一些弊端,但在体现政府意志、实现政治功能、尽快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较大优势。
1.3 、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
在政府机构改革的推动下,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作为国家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直属事业单位,肩负着我国竞技体育管理由政府管办合一,向政府与社会管办公离过渡的历史使命。
2 、美国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分析
美国体制,体育人才的早期培养主要由学校承担,以培养兴趣为主,再与体育俱乐部衔接,最终进入职业体育。美国的管理体制是市场运作下的职业体育体制。
2.1 、以大学为依托
西方竞技体育强国,尤其是美国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有一套完备的培养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体制,这一体制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体育和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美国高校竞技体育依托大学,采取社会化运作方式。它在坚持业余原则的前提下,遵循市场规律,进行商业化运作,走一条社会化、市场化和准职业化道路。NCAA作为美国高校竞技体育运作的核心组织和美国的大学以及体育市场一起成为拉动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前进的“三驾马车”。
2.2 、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1)以俱乐部联赛为纽带的组织机构
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生存手段是向社会提供体育竞赛与表演,是依靠运动员在竞技场上激烈的竞争与对抗,以及高超的运动技能,吸引观众,立足于社会。美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系采取三级管理的管理体系,即由全国单项运动项目协会、职业俱乐部职赛(亦称联合会、联盟)、职业体育俱乐部组成。它们的关系一般表现为“伙伴关系”,既各自独立、互不干涉,又彼此依存,相互合作,共同维护职业体育的正常运转。
(2)依托于社会的发展机制,俱乐部经营活动的市场机制
职业体育俱乐部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无论它的投资形式如何,都采用独立的经济核算。它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服务质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并按市场收益合理使用资金。门票收入和广播及电视转播费是俱乐部的主要收入来源。赞助与广告收入在俱乐部资金来源中,日趋占据重要位置,这对保证俱乐部收支平衡发挥重要作用。
(3)联盟的自律机制
联盟自律是指为了规范各俱乐部及整个联盟成员的行为,通过建立规则和程序来影响联盟的活动,强化联盟管理,协调与处理联盟内各种矛盾的过程。这些规则和程序被认为在整体上符合联盟成员的最大利益,并得到所有成员的同意。它以联盟的章程为核心展开,规范和约束联盟内所有成员的行为。
3 、结论
美国体育这些运行机制的形成与其处于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体育运行的规律性。我国职业体育处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潜在条件下,有我国国情的特殊性,把以前的“举国体制”与美国的社会化、职业化“美国式”体制相结合、取长补短,找出适合我国体育发展的新道路,从而使我国的体育事业得以快速的发展。
[1]张林,李明.国外职业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的特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2月 第25卷,第1期.
[2]鲍明晓.关于建立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第16卷第4期.
[3]陈嵘.中美体育社会化比较[J].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第8期.
[4]谢英.21世纪初我国经济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J].西安体育学报,2002年4月.